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层
县境内地层,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按地层时代,由老到新为元古界、古生界和新生界。
(一)元古界
境内仅有上元古界,其形成距今6至10亿年,是县境内最古老的地层,出露于东北部的馒顶山至老龙脊一带。该界的青白口系,岩性以石英岩、硅质灰岩、石灰岩、钙质岩为主,产迭层石及各种藻类化石,出露厚度约200米。震旦系,岩性以石灰岩、灰质白云岩、页岩为主,产迭层石及各种藻类化石,出露厚度约100米。
(二)古生界
古生界寒武系的下统岩性有紫红色页岩、豹皮状灰岩、瘤状灰岩、长石石英粉砂岩;中统岩性有石英粉砂岩、砂灰岩、鲕状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是水泥灰岩、溶剂白云岩的产出层位;上统岩性有薄层灰岩、白云质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寒武系盛产三叶虫、腕足类、腹足类及藻类化石,广泛出露于馒顶山一带,总厚度730至1100米。该界奥陶系,县境内仅发育其下统及中统的下部。下统岩性有钙质页岩、白云质灰岩、石灰岩、硅质结核灰岩及灰质白云岩,是县内优质水泥灰岩的主要产出层位;中统岩性为白云岩夹泥质灰岩。奥陶系盛产头足类、腕足类、腹足类等化石,广泛出露于化家湖附近和烈山、十里长山一带,总厚度332至565米。在奥陶系中统之上,全县普遍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及石炭系下统,仅有石炭系中、上统,并呈假整合覆于奥陶系中统之上。石炭系中统岩性为铁铝质粘土岩、石灰岩、泥岩,含赤铁矿结核及夹铝土页岩,但其含铁量和铝、硅比值都偏低,未达到铁矿、铝土矿的工业指标。石炭系上统岩性为石灰岩、砂质页岩、泥岩互层,夹薄层煤3至6层,一般均在可采厚度之下。石炭系盛产类、腕足类、植物等化石,县内主要隐伏分布于平原地区,仅在大山头至王庄附近有零星出露,总厚度130至160米。该界二迭系分为下统和上统。下统是本县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泥岩互层,盛产植物化石,主要隐伏分布于平原地区,仅在烈山至青龙山的西坡部份出露。下统上、下划分两个组,下部为山西组,厚度120米左右,含煤2至4层,其中D(或称10)煤层为稳定的主要可采煤层。上部为下石盒子组,厚度100米左右,含煤3至6层,其中F(或称8)煤层基本稳定,多数地区为可采煤层,G(或称7)煤层为稳定的主要可采煤层。该组底部普遍发育一层铝土泥岩,分布稳定,既是煤层对比的可靠标志,也是良好的硬质耐火粘土矿产。二迭系上统,隐伏分布于南坪、铁佛附近,上、下也分为两个组。下部为上石盒子组,岩性是砂岩、粉砂岩、泥岩互层,厚度为560至630米,含煤4至10层,一般是不可采煤层,唯县境南部H(或称6)、L(或称3)煤层较好,为局部可来煤层。上部为石千峰组,岩性是紫红色粉砂岩、泥岩、砂岩互层,厚度大于800米。
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在县境内缺失。
(三)新生界
新生界的下第三系,岩性为砖红色和浅灰色砾岩、砂岩、砂质页岩、泥岩。局部夹薄层石膏,呈不整合覆于下伏地层之上,厚度变化较大,为138至349米。地表无出露、隐伏分布于大李家、海孜、南坪一带。上第三系至第四系,岩性以砾石、亚粘土、亚砂土为主,呈不整合覆于下伏地层之上。厚度变化大,在县境的东北部较薄,西南部较厚,最大厚度约500米。分布范围广,遍布于县内平原地区。
二、地质构造
印支期至燕山早期强烈的地壳运动,在我国东部沿海形成了巨大的北北东向构造,谓之新华夏系。我县处于其第二沉降带的东缘,各种构造形迹均受其直接控制,同时,亦受到长期发育的纬向构造及淮阴弧形构造的影响,以致形成了现有的构造格局。县内主要构造形迹有5个。
蒋河至五沟向斜系。境内保存较好的有蒋河复式向斜、百善向斜、五沟向斜。蒋河复式向斜,轴向近南北,长达100公里,县内仅有其南段,分布于钟楼、刘桥一带,全被新生界覆盖。核部开阔,由石千峰组组成,两翼平缓,保存着完好的二迭系含煤岩系,次级平缓褶皱发育。其最南端昂起部即为刘桥煤矿区。百善向斜,南起百善集,经姬庄至洪河,南北长约11公里,东西宽3公里。轴向近南北,并向西凸出呈月牙形。核部为下石盒子组,两翼地层倾角平缓,一般5度左右,为一舒缓对称的短轴向斜。百善煤矿位于该向斜之中。五沟向斜位于童亭背斜之西南,五沟至界沟一带。轴向北北西,长约15公里。核部由下石盒子组构成,两翼地层由山西组、石炭系构成,地层倾角一般10至20度。向斜之中分布有界沟、五沟、袁店等煤矿。
萧县至童亭背斜系。由于枢纽起伏及断层的分割错动,将萧县至童亭背斜系自然地划分成萧县复背斜、徐楼背斜和童亭背斜。萧县复背斜,轴向北北东至南北向,长达45公里,县境内仅有其南端,分布在县城附近。核部为寒武系下统,两翼地层为寒武系中、上统及奥陶系。东翼倾角46至70度不等,西翼倾角更陡,局部甚至倒转。徐楼背斜,为一隐伏背斜,分布于徐楼至楚庙一带,轴向北东,倾角10度左右,长约20公里,宽7公里。核部为奥陶系下统,西翼地层倾角25至30度,东翼倾角稍陡。核部有闪长玢岩体侵入,在其与奥陶系石灰岩的接触带形成了石楼铁矿。童亭背斜,隐伏分布于童亭至郭集一带,轴向近南北,南端向南东方向偏转,长约18公里,宽4公里。核部为奥陶系,四周由石炭系、二迭系自然封闭。西翼地层倾角10度左右,东翼地层倾角15至20度。两翼煤系地层发育,煤炭储量丰富,韩村、临涣、任楼、许疃等煤矿均在其中。
闸河至南坪向斜系。其主体划分为闸河复向斜、烈山至蔡山向斜、南坪向斜。闸河复向斜,为一隐伏向斜,轴向北北东,长约48公里,宽约10公里。向斜内次级褶皱发育,核部由上石盒子组构成。县境内仅有其最南端,分布在濉溪镇及其四周,处于向斜轴之南昂起端,故岩层走向为近东西向,倾角10至20度。烈山至蔡山向斜,轴向北北东,长约12公里。核部为下石盒子组构成,两翼由山西组及石炭系构成,地层倾角西翼10至20度,东翼较陡。向斜之北段东翼被断层所截,发育不完整,为一不对称向斜。由于断层错开,自然分为烈山向斜、蔡山向斜。南坪向斜,轴向近南北,略向南东偏转。核部较宽阔,由石千峰组构成,翼部为上石盒子组至山西组构成。向斜枢纽之两端均呈昂起趋势。南北长约26公里,地层倾角平缓。
皇藏峪复背斜。轴向北北东,长约50公里。县境内仅有其南段,分布在蔡里、马桥一带,主要由寒武系、奥陶系组成,核部位于馒顶山,由青白口系构成。该复背斜中次级褶皱及沿走向迭瓦状断层发育。
符离集断层。该断层是县境内最大、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条断层,呈东西向延伸,长达100公里。断层性质为正断层,属长期活动的纬向构造。断层面倾向南,倾角较陡。北盘地层老,南盘地层新,断距在700米以上。因断层沿线两侧分布着许多闪长岩类岩体,故此断层应为导岩、导矿断层。
三、侵入岩
县境内侵入岩分布较广,一般规模较小,多以岩床、岩脉产出,少数呈岩株。除在县境东北部有少数小岩脉、岩床出露外,其余皆隐伏于地下。
本县绝大多数侵入岩为燕山早期侵入岩。前常家岩体最大,面积25平方公里。较大的岩体有邹楼岩体、石楼岩体、前马场岩体、十里长山岩体等,其同位素年龄在128至174万年间。岩性以闪长玢岩为主,石英闪长玢岩、闪长岩次之。闪长玢岩呈灰至灰绿色,斑状结构,斑晶成份以中长石为主,少量角闪石、黑云母及石英。中长石呈自形至半自形,具环带状构造和清晰的聚片双晶,粒径一般为0.5至3毫米,基质为细晶至微晶结构,矿物成份由中长石、角闪石,钾长石及副矿物组成。闪长玢岩的各种主要矿物含量为:中长石75~85%,角闪石5~20%、石英0~5%,钾长石0~20%。其围岩多为寒武系、奥陶系。围岩中常见大理石化、矽卡岩化。在接触带附近往往形成接触交代型铁铜矿床。
燕山晚期侵入岩,县内仅发现有后马场岩体,呈岩墙状侵入前马场岩体之北部。岩墙走向北北西,倾向南西,倾角在70度以上,长700米,宽100米。岩性较复杂,且具明显的垂直分异现象,自上而下依次可分为黑云母闪长岩、辉长闪长岩、辉长~辉绿岩、橄长岩。岩体本身就是含矿岩体,在岩浆冷凝时,形成了岩浆溶离矿床,目前已探明的后马场铜镍矿床即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地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