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棉麻
(一)棉花
棉花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建国前本地种植粗绒中棉,零星分散,只施少量农家肥做底肥,不追肥。棉棵小,桃少,品质差,亩产仅10斤左右。建国后,我县为重点植棉县,确定双堆、五沟、孙疃、濉西4区为植棉区。县、区都建立了棉花生产领导机构,配备专职干部抓棉花生产。50年代引进斯字二比、斯字五爱,产量和品质均优于本地中棉,先后成为50年代的主栽品种,实现了棉花品种的第一次更新换代。60年代推广岱字15号,是我县棉花品种的第二次更新。在播种方式上,从建国前的撒播到50年代的耩子冲沟条播、点播,但终因植棉技术没有推开,加之许多年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产量一直不高。从1949年至1965年,17年平均亩产仅13.6斤。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棉花缺苗断垄,群众说:“棉花难过全苗关。”我县常发生春旱,棉籽种深了不出,种浅了风吹地干,墒情差,缺苗严重;在多雨年份,种深了雨拍苗,苗出不齐。1966年至1976年,棉花播种面积扩大,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70年代全面推广深开沟、浅播种、脊封土、适时去脊技术,顺利地通过了全苗关。在种植密度方面,吸取过去过密过稀的经验教训,每亩定植4000株左右。施底肥的棉田扩大到植棉面积的60~70%,施追肥的面积更多,而且由过去追施一次,增为在苗期、花期追施两次,共施氮肥30至40斤。这一阶段平均亩产达到38.7斤,比前段增长近2倍。1980年以后,陆续引进鲁棉1号、徐州514、皖棉1号等优良品种。每亩普遍施用农家肥4000至5000斤作底肥,在苗期、蕾期、花铃期分三次追施氮肥50斤左右,同时注意配施磷肥。推广了棉花地膜覆盖先进栽培技术,1984年地膜覆盖面积发展到16109亩,平均亩产175斤,比不覆盖地膜的143391亩,每亩增产69.55斤。1980年至1985年平均亩产73.5斤,比前段增长90%,其中1983年平均亩产85斤,1984年平均亩产112斤。
(二)麻
麻为我县传统的经济作物,主要自产自用,少量作市场调剂。1965年引种黄麻、红麻,次年全县种植面积3000多亩。1968年至1970年,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停种。1971年农民从邻县引种,又开始种植。1978年县种子站从广西引种,全县种植面积达6000亩。从1974年起,亩产连年突破百斤,1985年,突破200斤,总产接近8万斤。
二、油料
(一)芝麻
芝麻是我县传统油料作物,含油率高,加工制成的麻油,清香可口,俗称香油,是人们最喜用的食油。1949年至1955年,全县每年平均播种芝麻8.95万亩,占油料作物面积的90.56%;总产361万斤,占油料作物总产的60.5%。1951年种植最多,达10.5万亩,最高亩产达63斤。1956年以后,播种面积缩小,产量下降。至1959年,播种面积减少到5.05万亩,总产下降到150万斤。1961年播种面积又缩小到5201亩。1966年至1978年,芝麻生产开始回升,每年平均种植面积3.2万亩,亩产56.6斤,总产181.23万斤。1979年至1985年,产量大幅度增长,平均每年播种面积11.3万亩,亩产85.4斤,总产达964.28万斤。1985年芝麻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亩产超过百斤,总产增至2600万斤。
(二)花生
建国前,花生只有零星种植,作日常生活的口头食或赠送亲友的礼品,一般不进行加工。1951年至1953年,全县种植面积不足百亩,产量也很低。1954年种植1.7万亩,亩产328斤。1958年面积达5万亩,是50年代扩种花生的高峰年。1963年种植面积2万多亩,因夏秋阴雨连绵,亩产仅16斤。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虽然要求扩大种植面积,引进了良种,但由于难管理,始终未完成扩种任务。1980年至1985年,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花生面积逐年扩大,总产在油料产量中的比重增加。每年种植面积在4万亩至5.7万亩之间,占油料作物面积的23.5~37.5%;亩产132斤至250斤;总产690万斤至1440万斤,占油料产量的34.2~50.9%。
(三)油菜
1964年我县开始引种油菜,虽然面积少,产量低,但连种3年,年年有收,打破了淮北不能种油菜的旧观念。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停种3年。1971年,全县种植2亩,亩产100斤。以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2年油菜面积达6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双堆、五沟等人少地多、土质瘠薄的地区,亩产135斤。1985年,油菜面积超过10万亩,亩产突破200斤,总产达23.82万斤,占全县油料总产的38.6%。现已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油料作物。
三、烟草
建国前后,我县只有嗜烟者零星种植晒烟。自1965年始,为解决烟草工业原料,引种良种,聘请烟农,选择种植基地,由国家发放贷款,解决饼肥、煤炭,开始烤烟生产。1966年至1968年烟草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亩产突破百斤,烟草品质良好。以后因无人组织生产面积逐年减少。1981年,全县仅17亩。以后每年不足200亩,单产在200斤以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