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南沱河
南沱河是淮河支流,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县刘官庙。流经虞城、夏邑、永城、濉溪、宿县、固镇、灵璧,泗县入五河县大安集沱湖,再经潼河入洪泽湖,而后入淮河。商丘称爱民沟,虞城称响河,永城称巴沟河,境内称巴河,1952年方定名为南沱河。
民国时期,该河从潘刘口(洪河头)至宿县县城先后治理4次,由五铺乡绅赵胜中领首,时而筑堤防洪,时而疏浚河床,拆桥放水。1949年,其标淮是口宽14米,深1.7米,堤距30米,防洪排涝能力差,沿岸经常遭受洪涝灾害。
1951年11月20日至1952年5月中旬进行了疏浚,施工段上自河南省永城县西朱厂,下至五河县沱湖,全长192公里,县境内长46.2公里。徐楼乡石门村以上由永城县施工。我县负责施工石门以下至宿灵公路40公里的河段,出工4万人,做土方564.89万立方米,涌现出治水模范10余人。最突出的是蔡里民工化宜德,寒冬腊月跳进刺骨的河水中,潜水打捞抽水机零件,冻得周身麻木,保证了工程正常进行。1966年春,我县境内河段又进行了复堤,动员民工1.2万人,完成土方138万立方米。
1968年对南沱河进行了全线治理,在宿县戚岭子汇入新开挖的新汴河,这样南沱河就变成了新汴河的上游河段。当年冬开工,段汪桥以上由河南省永城、夏邑等4个县施工,段汪桥以下由我县、宿县、萧县、砀山4县施工,共做土方875.28万立方米,次年春竣工。
1976年因上游增加小曹沟、小运河、小王郢沟3条大沟的264平方公里的来水面积,王庄至东新建沟口18.48公里河段,河口需拓宽7.5米。当年冬完工,做土方80万立方米。
本干共治理过4次,完成土方2309.5万立方米。现标准:阎桥至王庄段长15.17公里,来水面积2397平方公里,除涝流量每秒400立方米,除涝水位30.65米至29.28米,河底高程26.53米至24.81米,河底宽78米,水深4.4米,边坡1∶2;王庄至东新建沟口段长18.48公里,来水面积2770平方公里,除涝流量每秒450立方米,除涝水位29.97米至29.28米,河底高程24.38米至23.07米,河底宽83米至84米,水深4.9米,边坡1∶2;达到二十年一遇防拱和五年一遇除涝标准。防洪保护和除涝面积306平方公里,可蓄水1387万立方米,灌溉农田6.5万亩。受益范围有四浦、五铺、三铺、楚庙、丁楼、洪河头、铁佛、徐楼、龙桥、赵集、秦楼、古饶等13个乡,37个行政村。境内本干有中型节制闸2座、公路和铁路桥7座、国营电站4座、临时灌溉站16处、沿岸排涝涵闸17座。
二、王引河
王引河是南沱河支流,发源于砀山县中许庄。上游支流有利民沟、大沙河、巴清河等,流经砀山、永城、萧县、濉溪等县。境内过去称溪河。明嘉靖以前,溪河经梁花园(今仲大庄北500米处)至口子集(濉溪镇)汇入濉河。明代治理濉河时将溪河口堵死,改由帝子庙入巴河。1949年冬至1950年春,将溪河改道,从梁花园至帝子庙开挖一条新河,下游仍与巴河接通,取名为新溪河,长5.3公里,完成土方38万立方米。1957年治淮委员会将帝子庙以上河段改名为王引河,帝子庙以下改称新北沱河。1957年冬,又将该河从孟口改道,向南至王庄入南沱河。改道段长11.77公里,完成土方128.1万立方米。老王引河在孟口堵死,以下河段纳入新北沱河。这样新北沱河翟桥至邱家沟口段来水面积234.2平方公里,王引河改道入南沱河处,来水面积为1045.9平方公里。
王引河改道后,影响改道段西岸250平方公里来水的出路,由国家水电部规划,1963年7月在改道段的王堰与巴河交叉处建地下涵1座,但问题仍未能解决。1964年春,经豫、皖两省协商,废除王引河改道段及地下涵,堵死改道段北头,在孟口筑堤,扒开老王引河堵坝,河道复故。为安全渡过汛期,当年复堤,自孟口至东新建沟口长30.11公里,上民工1.5万人,做土方110.39万立方米。
1965年春,从孟口至东新建沟口段进行疏浚,出工2万人,完成土方212.70万立方米。同时废除任圩闸、大秦闸,并把新北沱河在大秦闸上游1.1公里处堵死。从此王引河来水经东新建沟排入南沱河,东新建沟成了王引河的一部分。
1975年春至1976年冬,对王引河进行了一次全线治理,自砀山县固口至东新建沟口,全长77.31公里。徐(州)永(城)公路胡庄桥南100米处以上由河南省永城县施工,以下43公里由萧县、砀山、濉溪3县施工,共做土方807.53万立方米。
本干共治理4次,累计完成土方1296.72万立方米。现标准:乔庄至孟口段来水面积1020平方公里,除涝流量每秒248立方米,水位32.92米至31.36米,河底高程28.82米至27.26米,底宽42米,水深4.1米,边坡1∶3。孟口至翟桥段来水面积1112平方公里,流量每秒261立方米,水位31.36米至29.43米,河底高程27.26米至25.33米,底宽42米,水深4.1米,边坡1∶3。翟桥至东新建沟口来水面积1241平方公里,流量每秒280立方米,水位29.43米至27.97米,河底高程24.63米至23.17米,底宽45.5米,水深4.8米,边坡1∶3。达到了二十年一遇防洪、五年一遇除涝标准。境内防洪保护和除涝面积128平方公里,可蓄水量69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3.4万亩。受益范围有张集、小城、刘桥、溪河、徐楼、龙桥、平山、赵集、古饶9个乡,40个行政村,耕地26万亩。本干有中型节制闸1座、公路桥11座、排涝涵闸26座、国营排灌站3处、群众自办电站4处。
三、巴河
巴河又名唐河、南股河,是南沱河支流。经永城县赵王庄东进入我县,流经潘刘庄、翟桥到秦桥入宿县。1949年进行一次疏浚,上自赵王庄,下至秦桥,全长27.3公里。出工5200人,完成土方56.2万立方米。1951年治理南沱河时,在县境内的洪河头将巴河堵死,把上游截入洪河,翟桥以下改称新北沱河。现在的巴河,自洪河头开始至翟桥长13.1公里。1963年春第二次疏浚巴河,地下涵以上河段疏浚到小运河口,长2.27公里,来水面积250平方公里,流量每秒33.9立方米,水位30.07米至30.00米,河底高程27.07米至26.00米,底宽10米,水深3米,边坡1∶2,做土方3.91万立方米。地下涵以东河段长7公里,来水面积280平方公里,流量每秒46立方米,水位29.56米至29.40万米,河底高程27.00米至26.45米,河底宽20米,水深2.7米,边坡1∶2。上民工1万人,做土方29.75万立方米。1974年冬疏浚小运河时,使巴河西段来水与王引河改道段相通,排入南沱河。经过3次治理,完成土方89.86万立方米。
巴河几经改变水系,成了排内水的河道,流量每秒46立方米,水位29.40至29.56米,河底高程26.40米至26.56米,底宽18.5米,水深3米,边坡1∶2.5,达到二十年一遇防洪、五年一遇排涝标准。防洪保护和除涝面积29平方公里,蓄水14万立方米,灌溉农田0.1万亩。受益范围有溪河、王堰、小城、徐楼、洪河头5个乡,15个行政村,耕地1.3万亩。本干有公路桥4座、涵闸9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