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县境作物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二熟和二年三熟为辅。复种指数低,作物种类单一,秋种多以小麦为主,春种以高粱为主,间有麦豆混作和间种套种。
建国后,为加快粮食生产,逐步改革作物种植结构。1955年至1965年,全县执行省委制定的“改变午季收成比重;改种高产耐水作物;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方针,扩种山芋,试种水稻、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有所上升。1957年全县粮食总产5.625亿斤,较1949年3.036亿斤增长85.27%。1960年后,山芋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压缩了大豆、高粱和油料作物面积,地力得不到恢复,粮食产量徘徊不前。1970年后,对小麦、山芋、大豆、水稻、高粱、玉米、棉花等作物改行轮植,春种以山芋为主,夏种以大豆为主,秋播以小麦为主,将复种指数提高到150.4%,同时扩大水稻和经济作物面积,农作物产量始逐年上升。1975年全县粮食产量达5.05亿斤,1982年超10亿斤,1985年达到12.94亿斤,亩产512斤,人均产粮1347斤。
一、粮食作物
小麦建国前种植面积约占全县总耕地30%左右,亩产量约在百斤上下。建国后,播种面积逐年扩大,1957年全县播种227.44万亩,总产2.49亿斤,较1949年增长143.92%,年递增率11.79%。1958年至1965年,农业“三改”运动处于高潮,水稻、玉米面积扩大,挤小了小麦种植面积。1962年农业生产瞎指挥风盛行期间,小麦种植面积减至109.9万亩,加之自然灾害。年总产只达0.535亿斤,亩产49斤,低于1949年。1962年后,种植结构逐年调整,至1965年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到118.2万亩,总产增至1.03亿斤,亩产上升到88斤,略高于建国初期。1970年后,随化肥工业的发展与优良品种的推广,产量逐年上升,1976年总产突破2亿斤,亩产达到220斤,较1949年增产1.1亿斤,增长206%。1978年亩产增至224斤,总产2.36亿斤,人均产麦285斤。1983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20万亩,亩产突破500斤,总产6亿斤。1985年全县种植117.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1.33%,当年因灾减产,总产降至5.859亿斤,亩产498斤,人均产麦657斤。较1978年,总产增长148.31%,亩产增长122.32%,人均产麦增长130.58%。
水稻建国前本县无水稻,仅零星种植少量旱稻,亩产百斤左右。1949年全县种植8.2万亩,总产1066万斤,亩产130斤。建国后,改种水稻。1955年种植31.4万亩,总产2931万斤,亩产94斤,低于1949年。六十年代后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小,生产队大多种植懒散稻,靠天收,面积均在10万亩以内,亩产徘徊在120斤左右。1970年后,全县兴建了水利配套工程,灌溉条件得到改善,水稻面积始逐年扩大,1976年全县种植面积29.7万亩,总产6335万斤,亩产提高到464斤。1980年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栽插面积扩大到30万亩左右。1985年全县栽插3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7.35%,总产2.81亿斤,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1.74%,亩产848斤,较1978年总产增长156%,亩产增长57.6%。
豆类豆类种植以黄豆为主,绿豆、豌豆、蚕豆、小豆、扁豆等次之。
建国前后,黄豆在农作物轮作制中,一直占重要地位,怀远历史上有“种豆不废田,种一季肥两年”的农谚,一年二熟制农区,夏播多以黄豆为主。1957年全县种植56.13万亩,总产6446.34万斤,亩产115斤。1974年面积减至49.28万亩,总产7290.96万斤,亩产148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2.74%。1981年种植44.91万亩,总产9392.75万斤,亩产209斤,获建国以来最好收成。1985年,播种面积43.3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2.59%,总产7712万斤,亩产178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5.96%。
山芋1949年~1957年,平均每年种植30.9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4~13.32%,平均亩产(折粮)约200斤左右。1958年~1968年种植面积扩大,全县进入“山芋饭、山芋馍,离了山芋不能活”的年代,群众称为“救命粮”。年均种植面积58.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4.33~29.73%,1959年突破70万亩,1961年~1963年减至60万亩左右。年均亩产(折粮)184.9斤,总产1.08亿斤,占全年粮食总产27.52~52.39%。七十年代,压缩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年均栽种54.2万亩,平均亩产(折粮)319.2斤,年均总产(折粮)1.73亿斤,1974年总产(折粮)提高到2.133亿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37.26%。1980年种植面积减至41.8万亩,平均亩产(折粮)672.2斤,总产(折粮)2.81亿斤。1985年压缩到36.4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18.97%,平均亩产(折粮)792斤,总产(折粮)2.885亿斤,占全年粮食总产22.29%。
高粱建国前,全县常年种植面积约占总播种面积的15%,总产均在200万斤左右,为农民的主要食粮。
1949年至1955年,年均播种63.2万亩,1953年增至78.49万亩,平均亩产99.5斤,总产6291.5万斤。1956年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58年减至9.4万亩,总产785万斤。1977年下降到6.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25%,产量仅占全年粮食总产的2.21%。1980年后,高梁从农用粮转为工业原料,选用良种,改春播为夏播。1985年全县种植5.99万亩,平均亩产突破300斤,总产2005.6万斤。
玉米建国前后玉米只在田头地边种植,1955年,始被列为高产作物,与山芋、马铃薯套种,与大豆混种。1958年全县种植1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62%;平均亩产124斤,总产1574万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6.38%。七十年代,推广杂交品种,平均亩产突破200斤,1985年种植面积减至9861亩,平均亩产提高到476斤,总产469.4万斤。
二、经济作物
棉花建国前,县内以种植粗绒中棉为主,多为自用,面积很小。建国后始扩大种植面积,1949年全县植棉3.1万亩,亩产皮棉19斤,总产5950担。1958年后,种植面积一度下降,直到1967年,始逐步扩大,恢复到建国初期的水平。1970年后,种植面积逐渐上升,当年种植6.13万亩,平均亩产皮棉35斤,总产1350担。1973年~1979年,由于推广红麻,植棉受到影响,面积一直在5万亩左右。1980年后,种植面积和产量始逐年上升,1984年全县植棉7.24万亩,平均亩产皮棉88斤,总产63713担。一度出现卖棉难。1985年种植面积降至3.44万亩,亩产皮棉提高到96斤,为建国后最高纪录。
麻类早在民国八年(1919年),县内已有种植,多为农民自产自用。建国后,1950年~1955年,全县麻类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1956年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直至1973年始略有回升,全县种植约在2万亩左右。1974年后,引进红麻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78年全县种植8.18万亩,总产3057万斤,单产374斤。1985年再次扩大到28.51万亩,亩产542斤,总产1.547亿斤。
油菜民国时期,县内油菜种植面积甚少,产量无记载。建国后油菜种植面积起伏不定。1951年种植5908亩,1957年上升到50782亩,1958年下降为31000亩,后逐年减少,到1967年,全县仅种植20亩,“文化大革命”初期,一度停种。1971年,县内引种“甘蓝型”品种,大面积向水田转移,油、稻一年两熟,面积始逐年增加。1980年全县推行油菜种植承包和定购合同制,1981年种植突破10万亩,1982年21.04万亩,1985年39.45万亩,总产8773万斤。
芝麻芝麻是怀远传统的油料作物,麻油是县内主要特产之一。民国三十年~三十二年(1941年~1943年),全县年均种植面积12.36万亩,平均亩产30~50斤。建国后,种植面积起伏不定。1953年播种23.5万亩,亩产62斤,总产1463万斤;1956年,播种面积减至2.4万亩,平均亩产22斤,总产52.18万斤;1959年,面积再减至1.2万亩,平均亩产61斤,总产73万斤。此后,播种面积缓慢回升,1966年升至8.03万亩,平均亩产57斤,总产457.7万斤。1977年种植面积再次下降至2.7万亩,1978年增至6.5万亩。1979年扩大到11.6万亩。平均亩产提高到81斤,总产达933万斤。1985年,又降至8.32万亩,平均亩产110斤,总产916.4万斤。
花生建国前后,县内种植面积均不大。1949年全县种植1.5万亩,单产107斤,总产160万斤。1955年增至4.2万亩,平均亩产提高到180斤,总产756万斤。1957年面积增至6.7万亩,平均亩产139斤,总产931.3万斤。1958年后,逐年减少,1961年减至3053亩,平均亩产47斤,总产14.3万斤。1964年播种2.9万亩,亩产63斤,总产183万斤。“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种植面积始终徘徊在1万亩左右,平均亩产100余斤。1979年上升到4.3万亩,平均亩产186斤,总产799.8万斤。1980年花生收购价格调整,种植面积再次扩大,当年种植8.51万亩,平均亩产突破200斤,为历年花生种植面积最高年份。此后,由于油菜面积逐年扩大,花生种植面积受到影响,至1985年种植面积再次降为3.69万亩,平均亩产236斤,总产870.84万斤。
三、蔬菜
县境蔬菜主要有绿叶菜类、白菜类、根菜类、茄果类、薯芋类、瓜类、豆类、花菜类、葱蒜类、水生菜类和平菇、竹笋、香椿等种类。
建国前,农民多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建国后,始成片开辟菜园。1955年,城关镇成立菜园生产合作社,种菜70亩,总产约28万斤。1958年后,部分社队开辟集体菜地,多种植南瓜和胡萝卜等。1978年后,菜类作物开始引种新品种,改革栽培技术,扩大种植面积。1980年全县栽种各种蔬菜21308亩,1985年增至39342亩,亩产由6000斤提高到10000斤,其中荆山区6个乡,25个行政村,蔬菜面积由1980年的3172亩猛增到1985年的14417亩,总产超亿斤,占全县蔬菜总产的一半以上,蒜苔、大白菜、萝卜等除保证县内供应,还销往蚌埠、天津、山东、合肥、南京、上海等地。大蒜脱水菜已打入国际市场。现蔬菜年收入已达849.14万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4.7%,人均411元,占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
龙亢大白菜俗称“狮子头”。茎紧、色白。炖后,汤呈乳色,味稍甜,菜茎香脆可口。尤以寨头、黄洼、项桥为著。1985年全区种植1000余亩,总产1500万斤以上,远销蚌埠、合肥、南京、上海等地。
常坟大青豆俗称“天鹅蛋”。粒大,椭园,绿黄色,食用价值高,营养丰富,可与花生仁、藕仁相媲美。常坟境内普遍种植,亩产200斤左右,年产10万余斤。近年已加工成青豆罐头进入国际市场。
四、瓜类
1949年至1984年种植面积与产量无统计。1985年始有统计,当年种植2万亩,其中杂交西瓜2200亩,产量约1亿斤,产值在6000万元以上。
沙沟西瓜,种植历史悠久,据老瓜农回忆推算,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西瓜个大皮
粮食作物面积产量表(一)

粮食作物面积产量表(二)

经济作物面积产量表

薄、质脆、汁多、味甜。具有熟透不泻、生的仍松脆可口的特点。主要品种有刚白皮、九道青、花皮、黑皮等。1984年后,外地杂交良种西瓜传入,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