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据清嘉庆《怀远县志》载:“(读新)河口东至蚌埠里民新筑长堤(即淮北大堤涡齐段的前身),以捍淮水,凡二十五里,其功甫成,冀得小安焉”。《安徽通志稿》载:“民国初年华洋义赈会修筑淮河北岸堤工,自五河县上抵怀远之涡河口”。“民国二十年(1931年)六七月,江淮大水,溃决为灾。冬,国民政府设立救灾委员会,筹办工赈,筑皖淮大堤,建涵洞,浚北淝河尾部及洛河街船塘”。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春,淮河流域复堤工程局修筑淮河原干堤芡荆段和芡河左堤支芡段,采用机械与人工混合施工,未成。
建国前的淮河大堤矮小单薄,防洪能力很低,1950年7月大水,大河湾堤防漫溢,石羊坝和黑牛嘴决口,全县被淹。是年冬,中央拨款,以工代赈,修复沿淮旧堤,又新筑荆山湖遥堤,堤顶高程超1950年洪水位1米。1954年洪水,再次冲决。1955年后,提高堤防标准,经连年修复加固,始成现完整而坚固的堤防体系。县境淮堤根据不同情况,分为确保堤、行洪堤、一般堤三种类型。
一、确保堤
即淮河左大堤,南自常坟新庄入境,经窝洼、常坟、鳗鲤池,过姚山接茨淮新河右堤,名郭芡段。过新河后自塌山向北至柳春堂接石羊坝转东至荆山西麓横山嘴,名塌横段。下段从涡河口接涡左堤,向东过黑牛嘴入蚌埠境,三段全长39.29公里。其中郭芡段为1950年冬退建,堤顶高程超过当年洪水位1米,经1954年洪水后,堤防标准普遍加大,现有堤顶一律超过1954年洪水位2.0米,顶宽10米,边坡1∶3,平台宽2.0米,台下边坡1∶5。
50年代复堤工程采用胶轮手推车运土和石磙硪夯实,分层上土,层土层夯,夯实不够标准或土壤含水量不合要求,不准上土,保证堤工质量。
鳗鲤池、黑牛嘴等险段是历年防汛重点。经过逐年修复和退建加戗、护坡等措施,险情已消除。鳗鲤池原有一座两孔排涝闸,因常受淮水顶托,自排困难,已于1976年废除,但洞身未拆,是个隐患,涝水由上桥电力排灌站抽排。淮北大堤涡齐段已全部用块石护坡;其他如郭洼、李洼、芡河洼等处,堤身位于河洼内,亦用块石护坡。护坡高度一律超过洪水位0.5米,厚0.5米。
1984年水利局成立机械施工队,使用铲运机完成鳗鲤池、芡河洼等处填塘加戗工程,共做土方30多万立方米。
二、行洪堤和庄台工程
行洪堤包括荆山湖缕堤和汤渔湖缕堤,两湖之间曾筑格堤(明代著名水利专家潘季训著文称:“缕堤临近河滨,遥堤离河颇远,……格即横也,盖缕堤既不可恃,万一决缕而入,横流遇格而止,可免泛滥”)。在筑汤渔湖遥堤前,格堤为三(道沟)芡(河闸)遥堤的中段。汤渔湖遥堤筑成后原窝洼以东遥堤改为行洪堤,当淮河田家庵水位超过24.25米时可行洪。自1954年行洪后,迄今未达到行洪水位。
荆山湖缕堤原为三芡缕堤,始筑于何时,无文可考。据淮域复堤工程局第一工务所堤工之查勘称:“淮左干堤上起怀凤交界之三道沟,下迄齐家渡止,计48.3公里……因受黄河夺淮之影响,连年溃溢,除涡齐段及芡荆段小部分于1946年汛前修复,比较完好外,余悉冲决无遗”。1950年大水,该堤全部漫溢。1951年春列入治淮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全面修复。堤顶高程低于1950年洪水位1.0米,顶宽3米。1954年又再次溃决行洪。后经多次修复加固,现堤顶宽4米,外坡1∶3,内坡平台上1∶2,平台下1∶5,堤顶高程23.15~22.50米,达设计水位时行洪口门即开始行洪。从1954年以后,有1956、1975、1982年三次行洪。除1956年决口行洪外,其余两次是爆破行洪,汛后用人工堵复。行洪上口门在新城口对岸后尹东,下口门在废芡河口老鹰嘴。行洪区的口门堵复,采用先填塘堵口,再加固维修,四次堵口共做土方160.75万立方米(其中挖泥船冲填37万立方米),耗资164.2万元。
荆山湖行洪区的面积为74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房屋约1.02万间,人口1.09万人。为保障行洪区人民的正常生活,计划筑庄台8处,总面积为11.7万平方米。于1982年11月开工,到1985年已筑庄台7处,面积为11.5万平方米,完成土方72.4万立方米,安置5207人。
从行洪区迁移到确保区堤内的居民,需建新宅,计划筑庄基15处,总面积为17.7万平方米,至1985年底已完全11处,面积为15.1万平方米,做土方28.5万立方米,可安置4751人。
庄台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从1982年11月到1983年7月,由当地民工施工,用拖拉机碾压。第二期工程承包给县农机二厂用铲运机施工,从1983年11月开工,1985年7月竣工。同时修筑碎石泥结路面8.0公里,新打饮水井35眼,生产桥3座,共投资202万元。
庄台高程低于确保堤高程0.5米,边坡1∶4~1∶3。庄基在原地面加高0.5~1米,边坡1∶3。
荆山湖行洪与堵口工程一览表

三、一般堤
一般堤的防洪能力仅次于淮北大堤,由淮河右堤黄苏段、天河封闭堤和淮河左堤塌荆段三段组成。
淮右堤黄苏段,即孔津湖(旧名孔册湖)封闭堤,南起黄疃窑山脚北至苏家岗十二门塘电力排灌站,再沿独山河左岸,向上延伸至姚圩,形成封闭堤圈,全长21.15公里。防洪标准相当于20年一遇。堤圈保护面积32.4平方公里,耕地3.8万亩,人口2.81万人。
孔津湖在县南二十五里,水入淮。内有地数百顷,夏秋霖雨,湖水灌溢无收。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县刘鉴督民筑堤建斗门以备水患,其地逐成沃壤,岁有收成。至嘉庆年间漫水如故,斗门顷废已尽,无迹可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1月,筑成淮河南岸黄疃窑至苏家岗堤,但标准小,到1949年已溃不成堤。
1949年12月,县人民政府动员民工7000余人,修复此段,1950年5月竣工,完成土方61万
荆山行洪区庄台(基)完成情况表

立方米。工程标准是堤顶高于1931年洪水位1米,顶宽3米,边坡1∶3。当年发挥效益,安渡汛期。1954年汛期,该堤被冲决五处。1955年复堤工程以此为重点,加筑5米宽戗台,边坡1∶5,经受了1956年较大洪水考验。1956年汛后,加大淮堤标准,动员民工18000多人,1956年11月开工,1957年6月竣工。完成土方389万立方米,黄苏段堤顶高程由21.42~21.20米提高到25.8~25.6米,顶宽8米,边坡1∶3,平台下边坡1∶5。黄疃窑山岗来水段,水流湍急,底水淘刷河岸,黄疃窑北侧河岸崩塌严重,杨大豁口两侧,滩宽仅5~10米,为段中险段。1963年后,国家投资14.3万元,块石护坡8.5公里,用去块石1.7万立方米,现该段堤身完好无损,是县境淮堤管理较好的一段。
天河封闭堤,起自马城北,经禹会村,过天河闸至韩郢止,长6.5公里,堤顶高程23.7~23.6米,顶宽4米,外坡1∶3,内坡1∶3~1∶5。主要保护天河沿岸5万亩耕地,标准低于黄苏段,防洪能力不到20年一遇。
该堤工程于1958年11月开工,1959年12月结束。由怀远、凤阳、蚌埠两县一市联合施工,完成土方52万立方米,未达到标准。1982年汛期,马城、宫集、秦集等乡民工进行加固,抢筑子埝高0.6~0.8米,顶宽1米,尚需继续修筑。
1985年,天河乡划归蚌埠市郊区,堤段的大部分连同天河闸移交蚌埠郊区管理,马城向北1.34公里和天河闸两侧1.46公里,共2.8公里,仍由本县管理。
淮左干堤荆芡段和芡河左堤支芡段,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春,淮域复堤工程局曾加修复。1951年~1956年又多次修复加固,有一定的防洪能力。自淮左确保堤筑成后,与荆芡段形成封闭堤圈,荆芡段改为行洪堤,但因堤圈内面积仅0.75万亩,且系死角,行洪、滞洪效果都不大,被视为一般堤防。
1971年,茨淮新河在上桥截断芡河后,堤线变化很大,从塌山向东至新河口,长2.45公里,为新河左堤,顶宽10米以上,堤顶高程为27~26.5米。新河口向北至荆山南麓,长1.38公里,于1976年在原行洪堤的基础上加大标准,堤顶高程25.8~25.6米,顶宽10米,标准接近确保堤,但未经碾实,质量较差,防洪标准相当于20年一遇。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