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82年8月11日,中共怀远县委决定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由县长马树良任主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灵勋、县政协副主席杜春波、县人民武装部部长朱林魁任副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王权武、王伟荣、万立铮、宋德生、刘洪业、刘洪福、陈锦文、李淑恩、王家道、李尚东为委员。下设办公室,郑振为主任。要求县直63个部门,12个区(镇)建立修志机构,编写部门(专业)志,为编修怀远县第一部社会主义新县志提供基础资料。
怀远县历史上留有4部县志。最后一部编修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至今断修已逾160多年。时人多感生疏,起步工作十分艰难。1983年始,县志办公室在县委、县政府、县地方志编委会的领导下,克服众多困难,广泛宣传发动,深入到全县每一个单位,帮助建立修志机构,做好修志的起步工作。同时拟定县志纲目,征集资料提纲,编印《史志动态》,查阅县档案馆建国以来的文献资料。后又组织各部门修志人员共同协作、互相配合,分赴合肥、安庆、凤阳、南京、杭州、北京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摘抄历史文献资料。多年来计查阅各类旧志160余卷,旧报刊4000余份,历史档案1500余卷;访问熟悉怀远县情的老人近千人次。征集、摘抄、访问到手文献、口碑资料近2000万字。
1985年5月,县政府召开地方志工作会议,县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第二任主任吕本芳亲自动员,要求各级领导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快修志进度。此后,县志办公室先后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会,组织修志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提高业务水平,为部门(专业)志全面进入编写打好基础。年底,各部门(专业)志陆续进入试写。翌年底,全县75个部门、区(镇)志完成初稿70部。
1986年2月,县志进入总纂,县长办公会议任命县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易之勤为县志总纂,县志办公室副主任宋鸿均为副总纂;聘请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灵勋、原县志办公室主任郑振(1984年底离休)为总纂顾问;明确县志办公室工作人员及抽调的14个部门志主笔为分纂。总纂前,为保证志书质量,首先举办了分纂业务研讨会,认真讨论了总纂设计、试写目录与行文规范。8月底,完成县志第一稿,39章,约120万字。经熟悉县情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离退休干部、职工审评后,再于年底形成第二稿,约100万字。1988年4月,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下达了关于“新编志书作为文献,篇幅不宜过长,一部县志,一般控制在30~50万字”的指示,结合怀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县的实际,经反复修改补充,于9月10日形成第四稿,约70万字。10月,县政府决定召开《怀远县志》稿评议会,邀请省、市有关领导、修志专家及友邻市县的修志同行、县志编委会全部成员50余人,对县志第四稿进行了详细的评议,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后经认真的修改补充,于1989年4月形成约80万字第五稿,报送蚌埠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审定。12月,省、市地方志办公室肯定了《怀远县志》第五稿在纪述历史与现状方面,坚持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较为翔实、系统的反映了怀远县各项事业的发展面貌。同时指出了志稿还有不足之处。县志办公室根据省市审查意见,再次修改补充,于1990年2月定稿,约100万字。经县地方志编委会主任张连华审批后,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新编《怀远县志》从筹备到完稿,历经了七个寒暑。这部融贯怀远县70余年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志书的形成,主靠下端多种因素。
一是领导的重视。1982年8月,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后,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为推动修志工作的开展,先后多次发出文件和通知,要求各级党委与政府部门把修志工作列入日常议事日程,号召全县人民热情支持,大力协助。七年来,县志编委会三易主任,从一任马树良、二任吕本芳、到三任张连华,都十分重视修志工作,经常听取修志工作汇报,亲自主持召开修志工作会议,亲自解决修志工作中的难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是各部门的支持。部门(专业)志是县志的基础,各部门领导均将修志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亲自过问,加快了编修部门(专业)志的进度。县档案馆、统计局等单位也热情、主动地提供了大量资料。
三是修志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全县353名修志人员中,有不少年逾花甲的老同志,他们老而弥坚,热爱修志工作,和中青年一样,不畏寒暑,勇挑重担,放弃节假日,出访、查阅、摘抄资料,伏案笔耕,为编修《怀远县志》尽心尽力。
四是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七年来,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志编纂处处长、中国地方志协会副秘书长、副编审欧阳发,业务指导处处长、副编审晁文璧,编辑薛继林;安徽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林衍经;蚌埠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副编审孙乔,编辑马祖培,蚌埠市史志协会秘书长、副编审汪根汉等先后多次莅临我县,为修志人员授课、讲学、审阅志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三编辑室的编审、编辑对《怀远县志》进行了精心的修改,祛芜扶菁。值此成书之际,一并表示感谢。
新编《怀远县志》既有前人的足迹,也有今人的创造。但由于编者知识不足,水平有限,加之某些历史资料的残缺,错误遗漏之处难免,祈请批评指正。
编者
1990年2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