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省水利厅固镇水文站
位于城关镇南小街,1935年5月由国民党导淮委员会设立。1947年7月~1948年10月,改由伪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主办。1950年6月,由淮河水利工程总局接管,为固镇二等水文站。1960年6月,改名为固镇节制闸水文站,下放到灵璧县水利局管辖。1972年,属宿县地区水利局管辖,1980年,水文体制改革,隶属再次变动,直属省水利厅水文总站管辖至今。从1972年起,先后在湖沟、瓦疃、封寺、棠棣、濠城、刘集、九湾、新马桥等地设立8处水文观测点,其业务开展属水文站指导。
该站自建立以来,积极开展以观测河道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地下水位、水化学以及提供水情、旱情信息和水文特征统计等一系列水文业务工作。搜集和积累了大量资料,为水利建设和对现有水利工程的管理运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如该站观测记载浍河最高洪水位为19.55米,发生在1965年7月5日;最大洪峰流量1340立方米/秒,发生在1954年7月21日。同时还测出历年长短历时暴雨量、历时水位流量和泥沙量等,每年向上下游水利部门传递水情信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和仪器设备的更新,水文信息的处理传递也不断得以改善和提高。
二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五道沟径流试验站
位于韦店乡境内,1963年由国家治淮委员会设计院设计,北淝河除涝工程指挥部组织施工,以整治界沟作为排水大沟,并接纳3条中沟(每条中沟增挖4条小沟)来水,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站在此处可一眼望见5道平行的排水沟,故名五道沟排水试验站。该站设立中小沟水位、地下水位、排井、雨量点、土壤含水量测点等。1964年又在此筹建潜水动态试验场,其地下观测室呈半圆形(直径8米、埋深2米),由钢板焊接而成。室外连接2米以内不同埋深的原状土壤测筒(直径618厘米)13套,可用于沙壤土和砂礓黑土的潜水蒸发、分层给水度、入渗锋面移动、土壤水份垂直运移等项目的观测、试验。室内用马里奥特式自动给水装置,为国内第一家。全站工作人员最多时达36人,1969年精简为12人。1983年9月,该站升为科级单位。
三县治淮总队
1966年冬成立县水利总队(内设政工科、工程科、财供科、总队办公室),与县水利局合署办公。1971年7月1日,更名为县治淮总队,行政上属县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属宿县地区治淮指挥部指导,为事业性施工单位。
县治淮总队设立以来,先后组织实施各项大型水利工程。1966年冬~1970年春,组织我县民工开挖新汴河泗(县)五(河)公路桥~徐岗切岭段。该段长10公里,分3期施工,平均每期上工3~4.5万人,共完成土方950万立方米,开支经费665万元,补助水利粮750万公斤。1972~1973年冬,组织任桥、仲兴、王庄、曹老集、磨盘张等5个公社万余民工,完成京沪铁路曹老集段复线工程,共做土方55万立方米,由铁道部门投资200万元,总队净得管理费70万元。1973年春~1974年夏,完成淮洪新河双沟切岭工程(位于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附近),段长348米(底宽346米、口宽422~458米、深10~16米、边坡1∶3)。分3期施工,每期上工约4000人,共做土方103.6万立方米,开支经费110万元。此外,还组织开挖县内的浍澥引河、肥北截水沟等大沟,并参与北淝河的疏浚工程。
1980年10月,县治淮总队被撤消,其人员、财产、业务等并入县水利局。
澥水沟橡皮坝

“三八”运河

1985年保麦圩概况表

1985年大沟概况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