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国前的成人教育
宿县地区较早的民众教育设施有:1919年萧县设立的通俗图书馆,1929年在此基础上筹建了民众教育馆。1928年砀山设农民教育馆一所,泗县民众学校6所。1929年秋,宿县教育局筹办民众夜校4所、问字处3所、阅报处两所。1931年,宿城有夜校3所各开一班,共有学生约百人,各校均毕业3期,约300人。是年,萧县有民众学校38所,学员1 518人;泗县有民众学校8所,学员352人;灵璧有民众学校4所,学员仅146人。另外萧县农民教育馆、民众教育馆及实验小学各设一妇女班,共招收女学员134人。1934年,各县民众学校发展状况为:萧县49所,学员2 263人;泗县16所,学员844人;灵璧5所,学员181人。但总起来说,民校为数不多,收效甚微。据《宿县国民教育实施概况表》,1946年宿县总人口120万,失学民众(15—25岁)54万,而当年扫除文盲仅154人。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也派一些同志深入农村,开展农民教育。1924年,党派王运同在宿县城南三里湾创办农民夜校。1925年,党又派江汉伯、王香圃在宿县北关小学办了工农识字班。1926年,宿县城乡计有夜校18所,参加学习的约有1 400人。1932年,中共砀山县地下党组织派刘铁梅任刘屯小学校长,开办农民夜校。这些夜校、识字班在国民党统治下存在时间大都很短,但却能让农民识字明理,对启迪农民思想、推动农民运动起了一定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淮北解放区的一些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先后建立。各地办了许多抗日干部学校、农民夜校及识字班、短期培训班等。如1938年5月,萧县地方党组织在皇藏峪举办青年农民抗日训练班,70多人参加了学习。1939年5月,萧县杭子开办了一次小学教师学习班,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坚定“抗战必胜”信念。1944年1月,中共灵北县委创办灵北抗日中学,又称皖东北中学,培训地方和军队干部,学员最多达400余人。5月,在灵璧马庄办了一次卫生训练班,学员70余人,一年后毕业,分配到部队做医护工作。5月至年底,在薄林办两期区级以上干部整风轮训队。1944年11月,淮北行署发布关于成立冬学委员会的通令,冬学委员会随即发布关于大规模开展当年冬学运动的指示,规定教学内容有时事教育、参军教育和民兵教育、民主教育、生产教育、文化教育等。
二、建国后的成人教育
(一)扫盲运动
1949年起,全区各县开办冬学。以自然村为单位,利用冬闲教农民识字。因多在晚上上课,故又称“夜校”或“灯学”。1951年起,有一部分转为常年民校。是年冬,参加学习的农民达20多万人。与此同时,城镇建立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和机关干部文化学校,对职工和机关干部进行业余识字教育。1952年各县成立“扫盲工作委员会”。1954年各县又先后成立“扫盲协会”,领导和指导扫盲工作。1956年,全区民校学员约60万人。1960—1962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业余教育暂时停顿,1962年以后,各地业余教育再度恢复,主要任务为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改称“政治夜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农业余教育停止。
1978年,本区地、县两级恢复了教育科、股,区、乡也配备了负责业余教育的干部,扫盲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1979—1987年九年间,全地区扫盲工作发展状况为:

砀山、萧县、宿州市已于1985年经行署检查验收,批准并报省政府备案,成为宿县地区第一批基本扫除文盲的县(市)。1981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应运而生,由开始的农村应用技术短期培训班发展为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学习的内容有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缝纫、电器维修、木工、油漆、刺绣、普法等。至1987年,受教育人数已有11万多人。
(二)职工教育
宿县地区所辖各县职工教育因各地情况不一,组织形式多样。1950—1952年,各县都先后办起一批职工业余学校,由各县工会和文教科分别负责行政领导和业务辅导,学员多来自店员及搬运、建筑系统。同时有专署办的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开设的多是扫盲班和小学班。1956年以后,随着各地工矿业的发展,厂矿企业办的职工业余学校不断增加。1966年以后大都停办。
1979年职工业余教育恢复。行署、县均设有职工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地、县两级教育局也设成人教育科、股。1983年以后,各县工会和较大的厂矿企业都设有负责职工教育的机构,一般百人以上的企业亦配备专人抓职工教育工作。县级工会和较大的厂矿大都有职工业余学校。除对职工进行文化补课外,还不定期举行培训班。先后经过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委)审批备案纳入统一招生计划的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有:宿县地区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粮食职工中专班、财会职工中专班、农干校职工中专班、省农行职工中专宿县地区教学班、泗县卫生职工中专班和地区卫校附设的职工中专班等。
(三)干部教育
建国初期,针对工农干部多,文化知识普遍较低的情况,1950年,宿县专署创办直属机关文化学校,开设扫盲班、高小班,1955年增开初中班,常年在校学习的有300余人。此外还专门成立了宿县专区工农干部文化学校,学员是来自全地区的区、乡干部,脱产学习三年,毕业后发给小学毕业证书。1951年起,各县先后开办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开设扫盲班、高小班,参加学习的除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外,还有部分区、乡干部。县直机关干部多是利用早晚业余时间学习,农村区乡干部则集中短时间全日制学习。扫盲班、高小班只开语文、算术两科。1956年先后增开初中班,开语文、数学、化学、物理或中国历史等。另外,还有脱产干部速成识字班、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班)、机关业余政治学校以及1958年以后办起的红专学校等,多为短训班性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宿县地区的各类干部学校有:地区商业干部学校、粮食干部学校、农业干部学校、财税干部学校、交通干部学校、农业银行干部学校、供销干部学校等。这些学校多是对在职干部进行短期培养和岗位培训,属于非学历教育。
(四)函授教育
宿县地区函授学校始办于1962年,是教育局的一个下属单位,由副局长崔振华兼校长,牛雪君(女)任副校长,专职教师和工作人员6人。其主要宗旨是对在职的小学教师进行中师函授。当年招收中师学员6068名,初师学员806名,学制四年半,先学两年语文,再学两年半数学,结业后取得中师文凭。语文开设汉语基础知识和范文选读,数学开设算术、代数和几何,学习方式为自学和定期面授辅导等。所属各县设有分校,下辖辅导站50余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函授工作中止。
1972年,宿县地区知青函授领导小组成立,组长郑英保,王佩副之,函授恢复,校长黄维华,主要面向知识青年,面授为主,学制一年,开设专业有政治、财会、育种、革命文艺、写作、农村美术、农田水利、农村电工、小麦栽培等,共有学员7380名,1978—1983年,周贵钧任副校长,专职教师5人,1978年从初中教师中招收中文大专函授专业学员250名,数学大专函授专业学员350名,学制四年,1983年毕业。1985年经省教委高教二处验收,中文专业毕业118人,数学专业毕业40人。1983年马树但任副校长,专职教师和工作人员仍为6人。安徽大学在宿县地区招收一个中文专业大专函授班,学员40人;蚌埠教育学院招收中文、数学两个专业学员计500人,由高校直接授课,地区函校和各县分校仅负责学籍管理、教学组织、考试、考查、鉴定等事宜。1986年初毕业,安大毕业39人,蚌埠教院毕业320人。
1985年,翟润生接任副校长,各县函校(或教师进修学校)有专职校长和教师,以办卫星电视教育为主(中师),兼办大专班。卫星电视中专班1986年招收新生2 600名,学制四年,以电视录像为教学手段,辅以函授辅导,采用国家教委统编的卫星电视教育(中师)教材,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由省教委师资培训中心统一命题考试,地区和各县分校负责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
(五)宿县地区教育学院
该院前身是宿县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院,为宿州师专附设。1981年11月由宿州师专划出、迁宿州六中单独建院。1985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今名。学院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专职教师38名,设院长一人,副院长二人,总务副主任一人,教务处、办公室、各专业学科负责暂由教师兼任。学院的宗旨是:培训在职的不满大专学历的初中教师,通过两年的学习达到大专水平,成为合格的初中教师。1983年招收英语、史地、化学三个专业班计95人;1984年招收史地、英语两个专业班76人;1985年仍招收三个专业班,计112人。至1985年底,已毕业95人,在校生尚有188人。教学按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教学计划》进行。
(六)宿县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宿县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于1984年5月成立,工作人员4人,周群(女)任主任,齐功博任副主任。1984年开设汉语言文学、党政干部基础、会计学三个专业,全区有1 081人报考;1985年开设党政干部基础、汉语言文学,会计学、统计学四个专业,有1630人报考;1986年又增加了工业经济管理、英语、法律、价格学、人口学、计九个专业,共报名1 739人。该年,党政干部基础专业毕业12人。1987年,以上九个专业共报名2 236人,又新开邮电、公安、商业管理、供销管理、城市金融、农村金融、护士等七个中等专业的自学考试,有723人报考,同时党政干部基础、会计学、统计学、汉语言文学四个专业共有139人毕业。考试计划规定的科目由省考试委员会统一组织,逐年安排考试,每年4月下旬和10月下旬在行署所在地宿州市集中举行。评定成绩以60分为及格,单科考试及格,发给单科合格证书;专业规定的考试科目全部达到规定要求,政治和工作表现鉴定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在职人员工资低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工资标准的,按普通高校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待业人员由劳动人事部门根据需要择优录用,其工资待遇,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