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畜牧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对畜牧业的发展极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如奖励繁育,选育良种,改进饲养管理技术,加强疫病防治等措施,1950年建立了畜牧兽医防疫站和家畜配种站,培训了畜牧兽医科技人员,使我县畜牧业有了系统机构和专业人员。1952年土改完成后,把地主的5087头(匹)大牲畜分给了贫苦农民。同时开展爱国增产保畜运动,建立了屠宰检验制度,有力地制止了乱杀乱宰牲畜的现象。各区也建立了畜牧兽医联合诊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疫病防治工作,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1953年后,采取公养和私养相结合的方针,改进饲养管理,实行奖励政策,提高了社员养畜的积极性。1956年大牲畜达114758头,生猪存栏68920头,家禽109万羽,羊为44409只。
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畜牧业生产受到很大挫折,1957年全县大牲畜下降到91462头,比1956年减少20%。1961年,大牲畜有60062头(匹),比1956年减少54699头(匹),生猪存栏61386头,比1959年减少7534头。
1962年1月,我县认真贯彻了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畜牧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1966年大牲畜存栏81892头,生猪164671头,羊103296只,分别比建国初期增加2倍和8倍;家禽发展到49万羽。
“文革”中,大牲畜一直徘徊在95000头左右,养羊98000只,养禽数量更少,唯生猪发展较抉,1976年全县养猪295897头,全县有不少生产队平均每户养猪2.41头。
1979年农业实行了联产责任制,畜牧业有了很大发展。1985年大牲畜存栏数达154539头、猪181636头,出栏肥猪119110头,出栏率为65.6%;羊存栏117663只;养鸡1782900万羽;养蜂1378箱。全县还涌现出一批养殖重点户、专业村(养猪专业村16个,养牛专业村28个,养兔专业村5个),还建立了23个专业性的公司和30个小鸡孵化坊。
我县现有的家畜主要品种,大体可分如下几类:
牛我县农村饲养得多的是黄牛,多属华北黄牛系统中的地方品种类型,群众称为抓地虎,对本地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有良好适应性,耐粗饲,抗病力强。建国后还引进秦川、南阳牛,黄牛发展较快,1949年全县有黄牛54400头。1956年有黄牛79838头,1985年已达110704头,其次是水牛,1958年推行“三改”时,我县从江淮地区购进一些水牛,饲养量最高的是1978年达3557头,到1985年仅有295头。奶牛更少,现仅有107头。
马我县马属蒙古马类型,1949年全县有马2235匹,1984年已有11169匹,增加了二倍多。
驴50年代后,饲养量逐年减少,1984年统计,全县尚有毛驴19356头。
骡分“驴骡”、“马骡”二种,驴骡数量较多。骡的寿命长,抗病力强,力大,速度快,适应性强,并有“铜骡铁马”之称。1949年全县有骡1050头,1984年已有13102头,比建国前增加10多倍。
猪我县的猪属皖宿黑猪品种,其特点大耳尖嘴,适应性强,耐粗饲,疾病少,繁殖力高。每头母猪每年产仔猪两窝,每窝多达10~15头。1953年后,我县从外地引进原种公猪杂交后代,统称“宿县杂交猪”。因血缘关系复杂,表现特征不一,大部分是全黑色,额宽,有深浅不一的皱纹,嘴粗短,耳下垂,腹大略垂,四肢直立粗壮,体型较大,耐粗饲,适应性强,属脂肉兼用型,屠宰率高约70%。
羊我县羊的品种,以白山羊居多,其次是改良绵羊,而大尾寒羊、小尾寒羊,奶山羊少见。白山羊全县都有饲养,以中、南部较多。体小匀称,能适应较差的饲养环境,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力高,抗病力强,板皮质量好(拉力强、弹性好)的优点,是我县出口商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1949年有7100只,到1984年已有82283只。
改良绵羊(杂交小尾寒羊)多分部在我县北部丘陵地区和中部黄泛平原。1958年从苏联引进美利奴羊,1966年从新疆和东北引进细毛羊与本地小尾寒羊杂交,形成改良绵羊。但数量不多。
大尾寒羊我县北部山区和丘陵区常见。它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善于爬山,合群性好,适应性强,能充分利用高陡山坡的草场资源的优点。其缺点是毛量低,毛质差,繁殖率低,因而发展不快。
奶山羊主要集中在城镇周围,少数人饲养。以奶作为商品出售,但产奶量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近年来,奶山羊也有较大的发展。
家禽(鸡、鸭、鹅)其中饲养量较多的是鸡,鸭鹅饲养量不大。我县地方鸡的品种颇多,而以苻离集麻鸡较好,体型小、肉嫩鲜美,苻离烧鸡厂用此品种鸡加工。
近年来,我县先后从上海、济南等地引进白来杭、白洛克、新杂二八八、罗斯等种鸡,颇为群众欢迎。1981年后,全县出现养鸡专业村41个,有养鸡公司15个。
二、疫病防治
解放前,家畜家禽经常发生疫病流行,造成死亡,给农民带来了很大损失。建国后,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发现疫情及时防治,保障了畜牧业的发展。但还有几种常见疫病:
(1)炭疽病1950年7~9三个月连续三次暴雨成灾,我县农村牲畜相继发生炭疽病,患牛55头,死亡48头。1966年夹沟姜大井村发生炭疽病,羊死掉21只,全村吃死羊肉的253人,有11人患传染病,3人患肠炭疽,1人死亡。1972年苻离的曹庄、马庄的牲畜感染了炭疽病,牛、驴死亡各1头。马庄有68人吃死牛肉,发病的7人。夹沟辛丰大队死牛1头,有2人生病。1977年曹村寺后大队死牛4头、吃死牛肉的有3人染病。同年冬,病情继续发展,又死牛3头。1980年灰古公社又发现病牛1头、马2匹、羊3只、染病者2人。针对病情发生,采取了防治措施,1951年县组织了110名民间兽医,进行封锁、隔离、消毒,死亡病畜火焚深埋,对疫区进行芽胞苗预防注射,并连续七年进行大面积防疫注射,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在苻离、夹沟、曹村等区进行防疫注射,1981年基本上控制了疫情发生。
(2)牛肺疫50年代末,我县畜力普遍缺乏,从内蒙等地购进大批蒙古牛,带来了疫情,因而全县常发生这种疫病流行。1961年就有8个公社22个生产队有病牛340头,死亡153头。同年,涉故台大队给古店大队支援生产,采取大群饲养,造成疫病流行,全队260头牛,发病的65头,死亡43头。时村的小李家生产队12头牛,就死掉10头。当时采用了新胂凡细明(九一四)治疗和牛肺疫,弱毒疫苗注射,在全县开展预防注射,因经验不足,错打部位,使注射牛颈部麋烂的就有1928头,死亡5头。中国农科院派员来我县试点注射弱毒干燥苗2757头,注射区密度达83.6%,从1961年防疫注射60456头以来,牛肺疫病基本得到控制。
(3)马传染性贫血代号为“三号病”。1968年,县供销社从新疆购进马470匹,带来了疫情并逐渐扩散,发病率不断上升。1973年对全县36000匹马属动物进行了一次普查,发现达到“三号病”标准的可疑马82匹,经检查确诊的16匹。1976年全县得“三号病”的马284匹,用吞铁细胞诊断确诊94匹,死亡可疑病马54匹。扑杀深埋处理83匹。1978~1980年对发病较重的苻离、灰古两区的3866匹马属动物,进行琼扩检查,其阳性率达48.5%,1980年开始对此病应用马传染性贫血驴白细胞弱毒疫苗防疫注射,连续四年对马、驴、骡进行预防注射,年均达万头以上,制止了疫情发生。
(4)口蹄疫病代号“五号病”。1964年从新疆阿尔泰购来一批耕牛,疫情带入县内。虽经隔离、封锁、控制,但仍有发生,发病最多的是猪,其次是牛、羊。1983年对“五号病”普查,发现病畜分布在46个公社(乡)、166个村、185户农家,疑似病畜1388头,其中牛63头,猪1272头,羊53只。当即采取了封锁、隔离、消毒等防止疫病扩散的措施。
(5)牛流行热、(牛流感群众称左腿痧)牛气肿疽、马腺疫几种疫病,都曾发生大流行,都及时采取了防治措施。
(6)猪瘟、猪丹毒50年代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疫病扩散,死亡率很高。后来每年春、秋两季虽都进行防疫注射,但由于检疫制度不严,疫情仍时有发生。1985年大营、三铺、褚兰等区就有病猪近千头。
(7)鸡瘟旧社会流行较严重。建国后兽医治疗单位,年年进行防疫注射,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只有少数的村、户,防疫注射不及时,缺乏科学饲养方法,尚有瘟情发生。
1949-1985年宿县畜牧业生产统计表
单位:万元

(续上表)

三、兽医机构和技术推广
1952年我县成立县、区兽医组织一兽医联合诊所和配种站。把分散在民间的兽医组织起来,进行基本理论和技术训练,组成了一支中西医相结合的兽医队伍。1958年正式建立“宿县兽医院”(各区为兽医站),推广一些难度较大的医疗技术,如牛瘤胃切开、剖腹产、胸壁切开、脑包虫摘除、电针麻醉、电针治疗、磁棒吸铁等。每年可治疗大小家畜34万头(次),治愈率均在95%以上。
1952年配种站从河南、陕西引进南阳牛、秦川公牛,从荷兰引进荷兰花奶牛和种公牛。70年代从北京种公牛站购进“海福特”、“夏洛来”、“西门塔尔”等冷冻颗粒精液与本地牛杂交,先后杂配10万多头,繁殖杂交后代6.5万多头。1954年从新疆购进伊犁马和苏联高血马与本地母马杂交,繁殖后代2万多匹。1952年引进苏联大白猪、巴古夏、约克夏等种公猪。1984年从上海、天津引进一批瘦肉型杜洛克种猪,已杂交繁殖300多头。50年代引进新疆、蒙古等地细毛羊,杂交后代已有30多万只。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