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衣食住行
(1)服装民国前,有钱人穿丝绸,平民穿棉布。棉布一般自纺自织,颜色较单调,男性多穿对襟上衣,大腰筒裤,一般为蓝、黑、紫色。女性上穿右开襟褂,长至臀部,下穿大腰筒裤,扎腿,用布带自脚口缠到膝下。多穿青、黑、枣红色,嫁时红、绿色。男女均蓄发结辫,妇女缠足。劳动男子穿短装,盘辫子,裹头巾,束腰,扎腿。女子嫁前蓄长辫,嫁时挽髻,穿小鞋,扎高腿。文人士绅穿长袍马褂,纽扣齐整,两袖肥而长,不束腰,不敞怀。
辛亥革命后,人们服装的质量有所改进,式样也随之增多,穿制服或对襟衣服的相当普遍。文人雅士是制服礼帽;劳动人民则去辫子,剃光头,短裤褂。城市妇女,尤其是一些青年妇女,剪发、烫发、束裤裙、着旗袍、穿高跟鞋;农村妇女普遍去髻留短发,放足、撒腿(不扎带子),穿大鞋,仅有少数老年妇女,仍保持着老式样。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衣着款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服饰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面料质量好,而且服装的式样也要新颖美观,现在衣着以化学纤维料居多,穿布料的较少,穿土产棉布者更是少见。
(2)饮食过去,一般农民以杂粮面为主,很少麦面。现在基本上都吃细粮,粗杂粮较少。一日三餐,早饭吃稀粥、馍、咸菜;午饭主食为馍、稀粥,副食是炒萝卜、白菜、豆芽青菜、咸汤等;晚则多吃面条。麦面、杂面混合蒸煮的叫馍,纯白面的叫馒。馍的种类有花卷、包皮卷(在杂面外包一薄层白面,俗称驴打滚)、窝窝头(纯杂面做成)。
我县群众家常食品中还有烙馍、锅饼、炖椒糊、腌咸菜、咸豆、雪醋。烙馍又称单饼,用鏊子烙制而成。圆似月、薄如纸,乘热卷适当小菜食之,滋味鲜美,如烙前着少许芝麻,烙后熥干,成焦饼或焦馍,既脆又酥且香,是一种传统食品。咸豆,是豆子经过炒熟后配以各种佐料,在一定温度下焐霉后,晒制而成。晒干后的咸豆呈深褐色。食时以温开水浸泡,麻油调拌,味道甚佳。雪醋,是用冬天的雪水,加入米糖、高粱酒,密封酿制而成。其色淡黄,其味酸凉,可调味、解暑。
(3)居住旧社会建造房屋,要请堪舆先生看风水、选择宅地方向及房屋位置,还要讲究门窗户对,主厢搭配。打地基时须选黄道吉日。造屋上梁时贴对联朕、放鞭炮、撒馒头,以示庆贺。现在建房看风水的陋习已没有了。但在上梁时贴对联放鞭炮,撒馒头的习俗仍在流行。
(4)出行旧社会,人们外出也要选择吉日。初一、十五、三十日,是外出的禁日,如外出见到穿孝服者、孕妇、押犯、死人以及兔走、蛇行、乌鸦叫,或听到不吉利的话,均以为忌,便要改日外出。如今,这些迷信都消除了。
二、婚丧喜庆
(1)婚姻习俗民国前,男女订婚多在幼年,叫做娃娃婚,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即可成婚。成婚时,双方各写一柬帖,由媒人先把男方的送给女方,再把女方的回柬送给男方,即是订婚。订婚时,男方购置少数首饰交与女方,女方买点书籍回交男方,礼品多寡随意。男方成年后(旧时结婚年龄没有规定),选择吉日结婚。婚日门贴喜对,门两旁贴双喜,备酒席,收贺礼,以花轿、鼓乐往女方接娶。院设供桌香案,鸣炮奏乐,新郎新妇同拜天地。礼成后入洞房,喝合卺酒。女方陪送箱柜、妆奁。上轿时用红布蒙头,有抱轿人、送轿人、随嫁(称瞧客)。一月后,新妇被娘家接回,叫接对月。童养媳成婚时叫圆房。
辛亥革命后,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恋爱,文明结婚。结婚时邀请地方知名人士为证婚人,双方家长为主婚人,媒人为介绍人,拟定婚礼程序,司仪人按礼程进行。新郎穿新制服,戴礼帽;新娘顶披纱,穿旗袍,两人胸前佩红花,并肩而立,向主宾脱帽鞠躬。礼成后,散发喜糖、喜烟,宴请亲朋,这种文明结婚仪式,仅在城镇少数知识青年中流行,一般群众仍沿袭旧俗。
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婚姻自由,婚事新办。男女到法定年龄(男20岁、女18岁)方可结婚。男女双方各持单位介绍信,到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登记,领取结婚证书,择日举行婚礼。
从1950至1976年,毛泽东同志在世时,新郎新娘要向毛主席像致敬。近来社会上正在提倡“旅行结婚”,举行集体婚礼,可以避免铺张浪费。目前有许多青年婚事新办,不要彩礼,不办酒席,这种嫁娶新风,正在逐步形成。
(2)丧葬解放前,死者入殓要换新衣,亲属换孝服。晾尸三天入殓。入殓后,选择吉日出殡,请僧人、道士念经,超度亡魂,给死者立牌位,称为“点主”。亲朋吊丧的礼物,有锡箔、幛子、挽联、供菜等,另外还有现金,数目不定。有开一日丧的,有开三日丧的。接着将棺材埋入事前由堪舆先生选择好的风水地里,埋丧三日后,亲人到坟地去添土,叫做“圆坟”。丧葬才算结束。
解放后提倡火葬,宿县设有火葬场。新的葬礼是在死者遗体周围,满布青松鲜花,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静默致哀,向亡者家属慰问,送死者尸体到火葬场火化,火化后骨灰装入骨灰盒。目前,国家职工去世后实行火葬,农民多数仍用土葬,丧葬仪式是新旧混合。
(3)其他喜庆习俗
祝寿宿县有“66”、“73”、“77”的祝寿习俗,届时子女送食品给年高父母吃。小儿做生日,城市亲朋间送礼物,买玩具。乡村给小儿做生日的不多见。
生子头生子三天后要放鞭炮,吃喜面。生后12日或14日,要办喜酒,亲朋送糖、面、鸡蛋、米花等食物及小儿服装、玩具等礼品,名曰“送米面”。此俗至今有增无减,铺张浪费甚于旧时。
种痘在农历六月六日,设香案、放鞭炮,敬谢天地,庆祝小儿种痘收工(痊愈)并以喜馒头答谢送礼物的亲朋,叫做“烧满月”。1983年后宿县天花已根绝,不再给小儿种牛痘,其烧满月之习俗,已趋消失。
开张新设店铺开始营业时,贴对联,放鞭炮,亲友送贺礼,也有集体送匾额,主人设宴酬客。现在每当新的商店开业,大多数仍放鞭炮或举行剪彩仪式,以示庆祝。
三、节日习俗
春节过去要烧香祭神、祭祖先,放鞭炮,相互拜贺(俗说拜年),共庆新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部门各机关均放假3天。农民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节日间也停止劳动,备美酒佳肴,举家团聚。
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是闹花灯的节日。这一天晚上,家家门前悬挂彩灯,有的地方还举行赛灯会,各式各样的灯笼,五光十色,斗艳争奇,热闹异常。
二月二早晨起来用灶灰在房前屋后空隙地围起灰圈,灰圈中央埋少许杂粮,表示丰收,用玉米炸花子、用大豆炒糖豆,预兆丰年。今撒灰围圈的习俗已消失,而炸花、炒豆仍然风行。
清明各户门前檐下插柳枝,传说为介子推招魂。早晨煮鸡蛋、喝青菜汤,以示寒食。还进行添坟土、焚纸钱祭祖先的活动。
机关、学校为烈士扫墓,献花圈,缅怀先烈。
端午又叫端阳节。各家包粽子,门前插艾条,儿童用彩线扎手腕、胳膊,用雄黄涂在耳内,据说能避瘟疫和毒虫的危害。
中秋节做月饼、蒸糖包,亲友往来赠送月饼、果品。晚上将月饼、果品摆在案上,焚香放炮,全家欢聚,饮酒赏月。
腊八早晨用各种米豆蔬菜合煮稀粥,叫腊八粥。
腊月二十四祭灶日,又称小年。人们用米糖、果品祭祀灶君。
除夕城市和乡村多鸣放鞭炮,焚香祭神,悬灯结彩,贴春联,有的通夜不眠,称为“熬岁”。老年人向晚辈散“压岁钱”,晚辈给老年人磕辞岁头,
四、礼节习俗
旧社会行跪拜礼,礼节分长幼尊卑,坐位分上下,行动分前后,长幼尊卑称谓均有规定。平素语言礼节,对人称呼,要用尊敬字眼,如称别人父母,则说尊亲;问别人姓名,则说“贵姓”;问别人住处,则说“贵府”。自称要用谦虚字眼,如称自己父母,则说“家亲”;自称姓名,则说“贱姓”;自称住处,则说“敝处”。称别人晚辈,加个令字,如令郎、令侄等。
民国时期,取消跪拜顿首,改为脱帽鞠躬,一般见面用举手礼或握手礼。语言礼节,早晨见面,说声“你早”;平时见面,说声“你好”;分手时,说声“再见”。
新中国成立后,旧的封建道德观念受到批判,优良的传统道德礼节得到发扬光大。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不断出现五好家庭、三好学生、六好媳妇和好人好事,新礼节、新风俗正在形成。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