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育苗
泗县人民向有自发采种育苗习惯,或削枝插条,或分根繁衍,或开沟点播。农村除少数以嫁接果树苗木作商品出售的农户有小型私人苗圃外,大部分靠自然母树繁育的野生树苗,加以人工培植,作为私人房前屋后四旁植树造林的树苗。县北多育柳、杨,县南多育椿、楝、中槐、榆、桑等树种。
民国23年(1934),县国民政府曾在东关外及屏山两处建立苗圃基地,面积41亩,是为官办苗圃的开端。
1953年春,由省林业厅拨款,县人民政府安排在西关外农场育苗。是年秋,县苗圃站建立,并不断引进和繁育良种,成为全县育苗的示范场所。
1955~1958年,平均每年育苗面积在150亩以上,其中1958年达417亩。以后,因社队林场增多,育苗面积逐年扩大。自1959~1965年,育苗面积很不稳定,1962年全县仅52亩,而1965年却达1600余亩。70年代以后,全县年均育苗在1500亩以上。1980年后,商品苗木广开市场,育苗专业户、专业村应运而生,育苗从品种到技术不断进行更新和提高。1981年春,从泗洪县和江苏睢宁县引进黑杨种条20余万株,从宿迁县、铜山县购进泡桐树种根200万株,当年育苗3820亩。1981~1985年,全县育苗面积万余亩,出圃苗木1000余万株,除满足本县绿化需要外,有大量商品苗木向外省外县出售。

(一)树种引进
泗县从50年代开始引进优良树种,先后引进枫杨、法国梧桐、加拿大杨、小叶杨等。特别是1958年引进小叶杨种子,育苗18亩,一举成功,荣获国务院奖状。60年代主要引进泡桐。70年代引进水杉、大官杨、川楝等。80年代引进72、69、214黑杨、沙兰杨和雪松、龙柏、桧柏等常绿观赏树及花卉。主要树种引进和推广情况,分述如下:
枫杨:1954年引进。首先在泗宿(县)公路两侧植行道林,1975年更新时均已长成合抱粗大树。该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病虫少,耐水湿,已遍布全县各地,为泗南村庄、道路林网主要树种之一。
加拿大杨:1955年从宿县引进,开始生长较好,后期生长较差。60年代,小桂庄林场栽植几千亩,都成小老树,被迫更新。70年代被大官杨代替;现存数量不多。
法国梧桐:1956年引进。适应性强,生长快,耐修剪,发枝力强,枝叶茂盛,为泗县城镇街道和主干公路绿化主要树种之一。其中新集至大庄25华里公路两侧栽植的法国梧桐,长势好,林相整齐,为公路绿化典范,多次受到省、地表扬。
小叶杨:1958年引进。生长表现较好,病虫少,在60年代和加拿大杨同为主栽品种。70年代被大官杨所代替。现存数量很少。
泡桐:1965年引进。生长迅速,材质优良,为做家具主要用材,已分布会县,尤以泗北大庄、黄圩两区沙土地带发展快,栽植多,村庄上大树多为此树。
大官杨:1971年从河南省引进,适应性强,繁育容易,栽植成活率高,发展快,几年时间即遍布全县沟、路、渠等四旁,为加速全县绿化起到积极作用。但因栽植密度大,生长不良,又遭病虫危害,大多断头枯梢。从80年代开始,逐年进行更新,被黑杨所代替。
水杉:70年代初期从浙江省引进。适宜本地生长,材质优良,因育苗技术要求高而未能大面积推广。仅苗圃栽有10亩试验林,己间伐作建筑用材。另外,八里桥闸管所也栽有几十亩片林,小桂庄林场栽植1615亩。
川楝:70年代从四川省引进。生长迅速,但易遭低温冻坏,未能推广。
黑松:70年代后期从含山县引进。适应性强,为荒山绿化主要树种。全县山上均有栽植,生长较好。
沙兰杨:70年代后期从河南省引进。适应性强,栽植成活率高,生长快、病虫少,为公路林网主栽品种,泗南宜发展。
黑杨72、69、214:均为80年代初从江苏引进。在县苗圃和黄圩两处栽试验林70亩,据观察记载,72、69黑杨表现较好,喜水肥,生长迅速,10年即成大材。现已遍布全县,取代大官杨。

(二)个体户育苗
1984年统计,全县个体农户育苗二亩以上的达130户,总计育苗650亩左右。城东小陈庄年均育苗100亩左右。育苗专业户陈兴俊,全家七口人,在种好粮食作物同时,每年均培育一些树苗,年均收入数百元。自1982年开始,育苗面积逐年扩大,1982年总收入5270元,其中育苗2亩,收入2250元,占总收入43%;1983年总收入6400元,其中青苗3.8亩,收入3200元,占50%;1984年总收入7000元,其中育苗6亩,收入4000元,占57%。
育苗能手高成玉,墩集乡单沟村陶庄人,全家四口人,从1981年开始育水杉4000棵,法国梧桐半亩,收入1000元。1982年育法国梧桐1.5亩,收入920元。1983年育法国梧桐2亩,收入1700元。1984年育法国梧桐、泡桐、杨树4亩,收入3800元。

二、造林
建国前,县内树林主要有:群众在宅前屋后四旁植树形成的村庄林及面积极小的果树林、大户大姓的墓地风水林以及寺庙庵堂僧道栽植的寺庙林,均为数甚微。
民国23年,专员兼泗县县长鲁佩璋倡导造林,建立“森林施业所”(配主任兼技术员1人,林警8人),实施育苗造林计划(所址设屏山苗圃站内)。先在泗城四关外利用义地造林,栽植侧柏、洋槐、乌桕、苦楝、臭椿、中槐等成片林,计南关外义地林占地21.25亩,各种树2400株;城东、西、北三关外义地林,占地约157.41亩,植树14000余株,命名为模范林。又在县境内八大干路、十二支线计长539.5公里栽植行道林,共409760余株,成活约30万株。抗日战争期间,所植树木毁坏殆尽。建国前夕,仅村庄、山脚、庙宇尚存少量林木。
1954年,省林业厅调给泗县枫杨树苗,在县境内的泗宿公路、泗五(河)公路两侧各栽一行枫杨,全长约60公里,植树4万余株。1955年从宿县引进加拿大白杨,至1957年先后在鹿鸣山、涂山、姜陈山、韩山、邢山栽植侧柏,在阴陵山栽植杏树,计营造成片林550亩,零星植树82万株。
1958年,在“绿化祖国、绿化家乡”的号召鼓舞下,掀起大规模植树造林热潮。1959年,县林业科制订了“泗县绿化规划”,由县人民委员会行文实施,并先后在泗许(大庄)公路、新集至黄圩公路、泗山(山头)公路两侧各栽一行枫杨、刺槐、柳树,全长72公里。县内的新老濉河、莫河、民利河堤岸开始绿化,主要栽植刺槐;并在马厂山、屏山、老山的山脚栽植刺槐,山上植少量侧柏,两年计保存造林面积2900亩,零星植树25万株;先后建立社队林场9个,达到社社有林场。当时,由于“浮夸风”严重,造林实绩层层扩大,造林质量较差,一些地方出现了年年植树,年年不见林的现象,只有公路行道林、沟河堤岸林实绩显著。
1959~1960年,农村大办食堂,大肆砍伐成材林木为燃料。两年多后,出现了很多“光腚庄”、无树村。《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公布后,实行“国造国有、社造社有、队造队有”的政策,调动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林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群众在自己的家前屋后宅基地、汪塘路边,重新栽植了椿、楝、榆、槐、柳、杨等乡土树苗。
1964年3月25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拥有万亩土地的泗县农牧场改建为国营小桂庄林场。通过调整,保留社办林场3个,队办林场3个。至1965年,全县计造成片林1.6万亩,四旁植树1000余万株。
“文化大革命”初期,泗县林业生产处于停滞、倒退状态。1968年后,林业开始恢复和发展。1969年,开展“粮、棉、猪、树四超纲”活动,要求人均植树50~60株。1969年和1970年,全面绿化了新汴河堤岸,在长约80华里的河段上,计栽植刺槐等成片林约8000亩。1971年从河南省引进大官杨树苗,县内主要公路干线,原栽的枫杨、刺槐等均己成材,全部更新改植大官杨。农村的村庄、道路、沟河堤岸及农田林网均普遍栽植。泗北的山头、大庄、黄圩三区基本实现林网化,黑塔、屏山、长沟、草庙等区部分社队实现林网化,泗南墩集区的单沟、赵湖、魏桥和草沟区的孙巷、瓦韩等大队,实现林网化。
据1976年全县林业资源调查,计保存成片林面积315万亩,农田林网40万亩,林木共3683万株,活立木蓄积量为13.1万立方米,覆盖率为7.5%。小吴、秦场、张宏、骆场、袁场、潼南、佃庄、程行、张楼、小骆、小张、朱场、小丁、程宅、大吴、单沟、袁桥、孙巷等生产大队,房前屋后植树多,长势好,沟、路、渠已全部绿化,覆盖率均在10%左右,个别大队达15%。1981~1982年,农业开始实行包干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林业生产没有同时推行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而树木仍为集体所有,无人看管,乱砍滥伐林木的歪风乘机抬头,网周、魏桥、邢陈、彭圩、湖半岗等大队最为严重,一般砍伐几千棵,多至万余棵。县公、检、法部门和林业局及有关区、社,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重大毁林案件进行调查,依法逮捕了毁林首要分子;对一般毁林者作批评教育和罚款处理,很快制止了乱砍树木的歪风。
1981~1985年,以刺槐为主先后绿化了1000余亩的樊吴大沟堤岸,和500余亩的火箭沟、清水沟,并补植了其他沟河堤岸的残缺林木。泗宿公路和泗五公路两侧的大官杨,全部更新栽植了法国梧桐、杨树。区、乡公路,生产路及农田林网的大官杨也进行有计划的更新。在屏山、老山、马厂山上栽植了大量的刺槐,侧柏和黑松,基本完成荒山绿化。5年来共造林23000余亩,零星植树80余万株。多数村庄片林逐步向菜园、农田发展,形成为几十亩,乃至百余亩的村庄片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