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泗州戏
泗州戏与江苏徐州一带流行的柳琴戏是同属一个剧种的不同流派,在淮北地区盛为流传。此剧起源于江苏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发展于安徽省泗州,故称。
(一)起源与发展
据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海州一带有邱、葛、张3位老农,爱好民间音乐。他们在劳动休息时,编唱山歌,祈望太平丰年,流传开来,称为“太平调”。后被猎人传唱,称“猎户腔”,因唱腔尾声翻高八度,也称“拉后腔”。由于唱腔优美,听唱者不思寝食,赶场听看,似“魂”被唱腔拉去,故又称“拉魂腔”。
后因连年灾荒,张氏在海州一带沿门卖唱,发展为现在的淮海戏;葛氏流浪于苏北鲁南一带卖唱,发展为柳琴戏;而邱氏则于淮北泗州一带传艺卖唱,名为“唱门子”。因以狗皮绷成手鼓,串门扭唱,故称“扭鼓子”或“走鼓子”。
清末民初,泗州戏已由说唱阶段发展为两小戏(小生、小旦)、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出现了职业性的班社。班社一般人数不多,一人兼演数角,无专用戏剧服装,长衫、礼帽、髯口、腰包等,更换一件就是一个角色,方便灵活。泗州戏的早期,演员只有粗略的行当之分,如小头(花旦)、大头(青衣)、大生(须生)以及小花脸(丑)、大花脸和毛腿子(净)等。正式登上舞台后,受京剧的影响,脚色行当大致与京剧同。
泗州戏的艺人称为“邱门腿”。邱传耿天宝,耿传房有凤,房传魏光才。魏氏一代,泗州戏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比较知名的艺人有马崇俊(马小六)、苏俊彩(小德子)、田金奎(小泽子)等,继有许大毛子、何兰英、魏玉林、孙小树子、许步俊、魏月华、李兰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周玉霞、李彩凤(大辫子)、任桂霞、汤桂廷(小红脸)、曾继荣、马友保、王玉芝、石井轩、张步荣、李如道等。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花鼓车号、妇女哭腔等加以创作,使泗州戏由地摊登上舞台,唱腔亦有发展。
泗州戏音乐为板腔体,保留说唱音乐特色,其曲调以节奏来分,有慢板(又名澄清板、悠板)、垛板(亦名数板)、紧板、二行板(分二行、慢二行、紧二行)等。但演唱时却能根据剧本规定情景,结合人物情绪,千变万化,健康朴实,委婉动人,特别是女腔的变化更为丰富。有柔腔、射腔、行腔、含腔、单双起腔、进花园调、雷得调、散板、幽板、闸板、男女大调板、四字垛、五字紧、野子、叶里藏花、连板起、哭皮、哈弦等。伴奏以拨弦乐器为主,最主要的乐器为柳琴(即土琵琶),辅之以管乐器(笛、笙、唢呐等)和打击乐器。伴奏形式自由,一般无固定曲谱,随唱腔的变化而变化,自然形成对位与和声效果。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有各种舞蹈和步法。泗州戏的传统剧目有大戏、小戏、折子戏、连台本戏和说唱的“篇子”共300多个。泗州戏的老艺人,大部分是穷苦农民。抗日战争时期,老艺人何兰英、王玉英、石井轩、丁万林、刘家树、曾继荣、李兰亭、许开功、孙成仁、马宝珍、田玉祥等,投奔洪泽湖游击区,找到了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和政委邓子恢,要求参加抗日宣传工作。当时由江宁、吴冠家负责组织文工团,先后排演了现代戏《打张楼》、《王家祥抗战》、《打屏山》、《人牛太平》和以歌颂黑塔农民起义首领为主题的《黑凤英》等。他们还经常以艺人的身份潜入警戒森严的泗城,为共产党传送情报。
由于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东撤时文工团解散,这批老艺人随之转入地方。他们辗转南北,流动演出,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建国后,对泗州戏艺术进行了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1957年4月,省组织安徽泗州戏、黄梅戏、庐剧三大地方剧种赴京汇报演出。泗县泗州戏剧团优秀小生马方元被抽到省汇报演出团,5月6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与省泗州戏剧团名旦李宝琴同台演出神话戏《打干棒》。1983年由朱士贵、许成章合编的神话戏《海云花》被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龙女》,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舒适执导,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上演,并经文化部批准为建国35周年展览影片。
(二)泗州戏剧团
1951年,县文化馆组织艺人马友保、王玉芝、宋开山、宋绍青、张步荣、田玉祥等20多人组成泗州戏演唱小组,活动于泗城周围农村,有时和当时的京剧组织大众剧社联合会演。
1952年,县将泗城花园井北面原亚洲旅社的20多间房子分配给演唱小组使用,并在北院以秫秸夹上篱笆,垫一土台,售票演出。
1953年,县府文教科任命方筱堃为导演,马友保、王玉芝为业务团长,买进苏北新沂县老艺人季良奎的“戏箱”,演员自己动手,盖起一所可容纳700人的草顶剧场,定名为“泗县新兴剧团”,群众习惯称之为“小戏园子”。
1954年,剧团招收第一批新学员,开设文化、艺术两门主课,集中培训2年。马方元、吴佳英、杨惠华、许春兰等均为本期优秀学员。泗县大众剧社解散后,韩贤俭、李明等业务骨干调到新兴剧团,又聘孟昭义为现代戏导演。此时剧团已有60多人,他们先后排演了现代戏《柳树井》、《砂子岗》、《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罗汉钱》、《苦菜花》等。1954年,新兴剧团更名为“泗县泗州戏剧团”。1966年,泗州戏剧团与瑶剧团合并,定名为“泗县文工团”,仍以演出泗州戏为主。1977年,恢复为“泗州戏剧团”。
1951~1958年,泗州戏剧团传统剧目与时装戏并重,除在县内流动演出外,还经常去外地演出,北至山东南部,西至河南西部,东至苏北,南达南京。所到之处,演出颇得群众好评。“文化大革命”中,剧团的古装戏服装、道具、布景均被作为“四旧”予以焚毁,剧团也只排演所谓样板戏,演出活动极少。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优秀传统剧目恢复上演。
建国以来,剧团在上演优秀传统古装戏的同时,十分注重新编剧目的演出,仅排演泗县作者创作的大小剧目就有40多个。1956年,方筱编的古装戏《查访》和孟昭义编的现代戏《两姐妹》,荣获蚌埠地区7枚金牌奖。1964年,闵麟编的现代戏《重要一课》和王文彬编的现代戏《向阳花开》,被评为宿县地区优秀剧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朱世贵、张长维、许成章合编的现代戏《擒双虎》、《鸡冠花开》参加宿县地区汇演。严兆华的现代戏《有心人》,许成章的现代戏《两张图纸》,陈汉英的现代戏《两把麦穗》参加安徽省汇演。朱世贵、许成章编的神话剧《海云花》荣获1979年宿县地区会演演出一等奖。1981年该剧调省演出期间,省电台录放唱段,《安徽日报》、《安徽文化报》、《合肥晚报》等报刊发表剧照和评论文章,均给予好评。张玉英、许成章的新编古装戏《借纱帽》荣获1984年宿县地区专业剧团创作会演演出一等奖;同年底,荣获安徽省首届戏剧节演出二等奖,安徽电视台摄制并播放了全剧录像。
二、瑶剧
瑶剧。又名扬琴戏,是泗县独有剧种。瑶剧的前身是曲艺琴书(俗称扬琴或坠子)。建国后,县委和县政府组织艺人挖掘和整理剧目、唱腔。1956年成立曲艺演唱组,1957年正式成立“泗县扬琴戏剧团”。1959年,蚌埠行署副专员刘建中观看扬琴戏《枫山琴音》后,认为扬琴有“古之瑶琴之音”,因更名为“瑶剧”。瑶剧音乐为联曲体,有曲牌、垛子、满江红、呀儿油、上河调、下河调、失断魂、银纽丝、燕落金线、穿心子、剪花花等20多种。曲调柔和优美,唱词说白通俗易懂。伴奏以坠琴、扬琴为主。瑶剧的表演艺术学习京剧和泗州戏等剧种。瑶剧登上舞台后,创作、改编、移植的剧目约数十个,其中以创作剧目《枫山琴音》、《龙山姻缘》最富瑶剧特色。1959年赴省汇报演出,受到省文化部门和文艺界的好评。中国唱片厂还为程秀珍、王成龙演唱的两剧录制了唱片。省广播电台录音并播放了大量唱段。
瑶剧团除巡回演出于泗县城乡外,还常活动于安徽的淮北、淮南大部分地区及山东、江苏、河南等省的数十个县市。1966年,瑶剧团与泗州戏剧团合并为泗县文工团,瑶剧停演。自此瑶剧艺术后继乏人。
三、京剧
泗县京剧活动始于晚清,民国10年(1921)前后流行于城关、草沟等地。15年,以王亚侠为首,成立第一个业余京剧组织。22年,以泗城西关人高绣章、高献锦为首,集资兴建了“民众大戏院”,为京剧活动提供了演出场所。城隍庙戏台(新新舞台)和山西会馆戏台(庆华舞台)也以演出京剧为主。京剧名伶先后有姜鹏飞(又名“万里红”、“一声雷”)、王尧鑫、九盏灯、窦玉亭等。这是泗县京剧活动蓬勃发展时期,爱好者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合家爱京剧,合家唱京剧。如“韩家半台”、“方家半台”等。并有知名琴师王亚、尚国英、方汝良等。
草沟的京剧活动也颇为活跃。民国14年前后,即有李文炳、吴立芳等人组织票友演出。其后张成功组织半职业戏班,活动于灵璧、固镇、韦集、五河等地。22年前后,草沟人王克启组织戏班进泗城演出,收入捐修县城西关石板街,深为时人称誉。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占领泗城,城关一带京剧活动萧条冷落,而草沟的京剧活动依然活跃,还常被泗五灵凤县抗日民主政府组织到各地开展抗日宣传。
民国37年夏,中共泗城市委书记萧克非主持成立半职业京剧团体“大众剧社”,草沟、长直沟也相继成立业余京剧团。1955年前后,城乡京剧团或解散,或改唱泗州戏。其后,时有京剧爱好者聚会清唱,鲜见于舞台演出。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