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化馆、站
文化馆1949年6月,县文化馆成立,馆长1人,干事1人,地址在现水利局西边。当时仅有活动室两间,长椅两条,台桌1个。馆务活动主要是开办工人夜校,管理剧团及说书场,兼管新华书店。到1985年,有房子24间,曲艺厅5间,下设群众文化、文艺创作、美术、音乐、摄影5个小组,共有职工16人。
文化站1952年,建立官庄、唐寨、卞楼、迴龙文化站。开展图书借阅,报刊阅览,时政宣传,民校辅导,1959年底,文化站全部移交当地公社,其工作人员由公社委派。1973年县文化局决定,每个公社设一个文化站,全县共有17个公办文化站,一站1人。1983年8月,建立赵屯、候楼、范庄、徐庙、陈寨5个民办公助文化站。1985年全县又增设民办公助文化站58个。
二、文化活动
建国前,砀山县境内官方举办的文化活动极少,多是民间业余文化活动,有的是地方上的地主富豪私人办的戏班,有的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活动,有的是以卖唱谋生的单口曲艺演唱。“五四”爱国运动时期,以第二高等小学师生为主编印了数期白话文文学刊物《乐园》,第一高等小学开辟了《自由之神》墙报专栏,以宣传民主和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和白话文。爱国人士沈心功,为唤起民众,写了一首《救国歌》被刊登在当时的商务书馆出版的百科全书上。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刀进行曲》、《流亡三部曲》、《抗战救亡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在全县普遍教唱流传。是时,孟宪琛在孟楼成立了抗日话剧团。李洼洋琴班为唤起民众,配合抗日,卢先德编写了《张大报仇》、《一计害三鬼》等剧本,城北“窦家小班”自编自演了抗日剧目《反凤阳》、《华兴集》。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砀北八路军、砀南新四军的所辖区,盛行教唱现代歌曲和民歌小调《送君》、《花木兰小调》、《送郎当红军》、《欢迎亲人到俺村》等歌曲较为流行。
建国初期,秧歌队、腰鼓队、歌咏队、文艺宣传队、业余剧团、曲艺组等,在全县范围普遍开展活动,尤其是秧歌、腰鼓、歌咏,从县城到乡村,到处可见。《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放军进行曲》、《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广泛流传。1950年组织阶级教育宣传队,下乡巡回演出《白毛女》、《血泪仇》现代话剧。1951年,城乡广泛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在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中,学唱《志愿军战歌》、《全世界人民团结紧》、《团结就是力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土改好》等歌曲。1953年组织1个电影队、2个业余剧团和部分曲艺艺人,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与此同时,还配有图片、幻灯、黑板报、墙报。1958年曾提出“群众文化放卫星”,出现了形式主义倾向。1962年群众文化逐步健康发展。据统计,全县有文化站1个、分文化馆3个、俱乐部25个、业余剧团7个、图书室14个、图书流动站24个、幻灯点11个、创作组5个,读报组750个,业余京剧队1个、话剧队3个、曲艺组7个。1963年至1964年,举办各种展览15次,各种报告会、座谈会236次,印发宣传材料1800份。
1972年,全县16个公社1个镇,都设有文化站,272个生产大队,9个较大的工厂,绝大多数都建立了业余文艺宣传队,同时办起了图书室、展览室,经常开展读报、讲故事、看革命图书、听广播、看展览、演唱、歌舞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是时,全县有业余作者600多人,业余文艺宣传队伍5000多人。1973年在我县召开全省群众文化工作现场会。1979年农村中出现了“多业助文”、“文化专业户”和“文化有偿服务”的形式,区、乡影剧院增多,民间业余剧团恢复,曲艺人员串村演出,私人可以放电影,电视机进入农户,群众文化活动正常健康的开展起来,1980年,县文化馆因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得好被省授予“文化战线先进单位”的称号。1985年,全县有业余剧团10个,唢呐班68个,曲艺人员24名,杂技魔术队19个,文化专业户77个。县文化馆配合有关单位,举办不同类型的文艺晚会、画展、现代歌曲比赛、音乐、美术、摄影培训班等活动。
古城灯会解放前砀城居民自发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花灯会,最受群众欢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千家万户,灯火齐明,鞭炮连天,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街头,观赏花灯及文艺节目。
东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各自都有传统的文艺节目,常演常新,长盛不衰。东西大街居民的狮子舞,表演者动作协调敏捷,时而暴跳猛扑、张牙舞爪,时而俯在地上摇头挠痒,令人发笑,拍手叫绝。表演的“姜头背姜婆”,一人饰一美貌妇女,两手抱持穿有长褂的道具老头,作出年老无力,背人行走状,甚是逗趣。
南大街表演的旱船,船上有楼阁式花亭,上下有烛灯12盏,表演船在水中划行的各种动作,形象逼真。表演的“二鬼打架”由一人装扮,即把木制的一个假面具的人象背在身上,在场内表演摔跤、扭打,令人欣喜。
北大街表演的竹马灯,用竹、木、色布扎成马形,由9人组成一个表演组,表演的男女把假马系在自己身上,如同坐骑一般。一人手持“三军司令”的彩旗,在马后徒步跟随,另一人扮作“马童”,手持串铃、马鞭引导指挥。在场上表演起来跑跳自如,绕圈穿插,十分壮观。
盐店街表演的龙灯,用竹木、花布、色纸扎成的龙形,头、身、尾共11节,每节都有烛灯照明。表演时,由1人持烛灯引导,或戏水,或腾跃,摇头摆尾,上下翻滚,加之月色朦胧,烛光闪闪,真是活龙活现。
建国前灯会从正月十五日始,二月二日止。建国后逐渐改成元宵节的一个晚上,其规模也随之缩小。1978年开始,元宵节县文化馆不断举办灯展、灯谜语活动。民间舞蹈高跷:自清朝起高跷就很流行,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盛行不衰。
狮子舞:建国后,以赵屯、曹庄、官庄的狮子舞是为人称道。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自动组成队伍跳狮子舞。由两个人扮狮子,另有一人拿绣球,狮子随着绣球的动作而做着喜怒姿态和抢球动作。狮舞又分成“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表演细腻、柔和、稳重,动作有搔痒、舔毛、抖毛、打滚,着重刻划狮子的温驯可爱;武狮则侧重于武功的表演,显示狮子的威武雄壮、猛勇刚烈,动作有跳跃、扑跌、腾翻、直立等,在场面较大的地方,有时两狮对舞,多狮齐舞,甚为生动、活泼、壮观。
花车舞:从清末至解放初期盛行,现已少见。在车前方围布上,放两条腿似的模型,被推动的人紧靠模型,如人坐在车上,坐车人多系美貌少妇,手拿花扇,神态消娴。车前有1人拉绳,车后有1人推车,3人密切配合,动作一致,上山、下山、前进、后退、左右转弯、陷沟等动作,其内容多是表现夫妻间的爱情及欢乐。
跑旱船:至今逢节日时,城乡仍有表演。船中有一人用宽布把船系在身上,着彩衣彩裤,双手拎住船,迈着碎步,让人看起来好似在水中行船。跑旱船一般由两人表演,1个渔妇,1个渔夫,大多是表现渔家夫妻间的欢乐生活的。霸王鞭:建国前,每逢传统节日,青少年喜欢表演霸王舞鞭。霸王鞭长3尺多,由竹杆做成,把竹杆两端挖空,内装两三枚铜钱,用右手握住鞭的中间,忽上忽下,时左时右的敲击着自己的肩、背、腰、和四肢,或是击地,或是与他人对打,铜钱不断发出有节奏的响声。由于霸王鞭的生动活泼,很受青年和儿童的喜爱,但现已少见。
民间器乐唢呐:砀山人民爱听吹奏唢呐,家有婚嫁、丧葬大事,必花钱雇一唢呐班子来家中吹奏,村民在喜庆日子里也常常是雇唢呐班子吹奏。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村、乡、公社送新兵入伍,总是唢呐在前开路。从清朝至今,可谓是长盛不衰。建国前,吹奏唢呐被视为是下贱的职业。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唢呐的人逐渐增多,至1985年,登记注册的唢呐班已有96个。
笛子:砀山人喜听笛子独奏,在民间乐器中,笛子受到了人们的偏爱,唢呐班子中有它,剧团乐队中有它,农民在地里干活休息时能听到它的声音,晚上从庭院中、池塘旁、麦场上不时传出它悠扬清脆的旋律。1957年,盲人尹明山赴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会演,荣获笛子吹奏家的称号,他用竹笛唢仿自然界的飞鸟叫声,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其代表作有《百鸟音》、《凤阳花鼓》、《小寡妇上坟》等,其中《百鸟音》被灌成唱片,播及全国,闻名遐迩。
民间曲艺民间曲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曲种有洋琴、堕子、渔鼓、评词、花鼓、莲花落(乐)、山东快书、相声、快板、大撬、三弦书等,多是业余说唱。
1953年文化馆将一部分曲艺人员组织起来,按片划分7个小组(城西两个,城东两东,城北两个,城南一个)开展活动。至1960年全县有单口艺人246人,群众威信较高的是大鼓艺人岳合兰(外号拥倒山),1961年4月成立砀山县曲艺协会时,他被选为主席,经常在砀城说唱,至1962年7月,自筹4千元,建曲艺场1所。1964年5月,县文化馆组建曲艺队,招收45名曲艺学员,经3个月培训,便以相声、琴书、大鼓、附子、快书、数来宝等形式在全县范围内演出。“文化大革命”中,曲艺队员被下放农村。
1974年冬季,以岳合兰为队长,自发的组成曲艺队,分两上小组下乡演出,其收入自给自足。1977年春,曲艺队发展到10多人,是年,自编自演的琴书《女会计》参加省曲艺会演后,被评选为1978年进京参加全国曲艺会演的节目。1979年,原县曲艺队、四平调剧团的下放人员全部被收回,县曲艺队宣布解散,人员加入四平调剧团。
1980年,全县有曲艺艺人165人,他们主要活动在本县农村,也有少数到外地去演出,至1985年,全县曲艺艺人登记注册者仅有24人。
泥塑、剪纸民国初年,赵堤口王文光的泥塑在砀山影响较大。1970年赵堤口办阶级教育展览馆时,王文光的二儿子王继增塑了“解放后的变化”一室,被《安徽日报》记者拍成照片,刊登在《安徽日报》和《安徽文学》上。官庄区泥塑艺人吴师傅,为山东梁山县梁山泊展览馆塑造了108将。
1969年至1972年之间,县文化局组织美工人员一行8人,先后到南京、上海、杭州、四川等地学习参观泥塑,回来在赵堤口办起泥塑阶级教育展览馆。县委组织全县公社、大队、生产队的负责人及群众到那里参观,受教育。之后,官庄、唐寨、关帝庙、大寨、周寨、曹庄等公社也陆续办起泥塑阶级教育展览馆,泥塑艺人逐渐增多。
1972年省文化工作现场会在砀山召开时,参观了泥塑。1973年10月,省展览馆展出砀山泥塑的3组照片。1981年,范风岭制作《关羽夜读春秋》、《诸葛亮》、《张飞》、《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黛玉葬花》、《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泥塑70多件,在县文化馆展出时受到群众好评。
剪纸是砀山人民的传统民间艺术,每逢春节或结婚时,农民为了表示吉祥、喜庆、装饰门面,就用红纸剪出丰收图样,12生肖娃娃红鱼、双喜字、窗花等贴在窗上、门上。从1956年至1965年,曾先后在报刊上发表80多幅剪纸作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戏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