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国营商业
国营商业是解放后建立的商业体制。1948年9月建国营大淮商店,经营粮食及军、民生活用品。1950年,安徽省各国营公司分别在阜阳城设分支机构。先后有百货分公司(1950年2月)、盐业分公司(1950年4月)、花纱布分公司(1950年11月)、煤炭经营处(1951年3月)、畜产办事处(1951年8月)。1953年1月增建石油、油脂、食品、中药材4个分公司。直属阜阳专员公署工商科领导。
1956年7月,阜阳县筹建成立了五金机械、文化用品、针棉织品、化工原料4个县公司。1957年,商业体制改革,阜阳专署工商科将百货、盐业、花纱布、煤炭、石油、中药材6个国营分公司下放阜阳县。1958年,国营公司、供销合作社并入县商业局。商业局设工业品、副食品、农副产品、采购供应四个经理部。1961年,国营公司、合作社从商业局分出。“文化大革命”中又合并,称“商业服务站革命委员会”。
1978年6月,恢复各国营公司。属于县商业局领导的有百货公司、食品公司、五金交电化工公司、糖业烟酒公司、石油公司;属于县物资局领导的有燃料公司、金属机电公司、建筑材料公司;属于县对外贸易局领导的有对外贸易公司;属于卫生局领导的有医药公司;属于林业局领导的有木材公司。
1985年国营商业概况表
表46

(二)供销合作社
民国中期,县设合作指导室,区、乡设合作社。因不善管理,资金为少数人鲸吞,临近解放时解体。1950年2月在三里湾试办工人合作社。在插花区以40斤小麦为1股试办农民供销合作社。当年3月,县成立供销联合社,各区农民纷纷投资入股,区办起了供销联社,乡办起了基层供销合作社。1953年,将各乡基层供销合作社组合为大田、程集、王店、袁寨、口孜、胡集(1965年划入利辛县)、插花、马店(1965年划入利辛县)、王市(1965年划入利辛县)、王人(1965年划入利辛县)、闻集、行流、汝集(1965年划入利辛县)、正午、永安、板桥(1965年划入利辛县)、洄溜、马寨、姜堂、巩店(1965年划入利辛县)、苏集、茨河、城关等23个区供销合作社,在乡、行政村设经营部78个。1958年,县供销联合社及所属区供销合作社并入商业局。1961年,县供销联合社及所属区供销合作社从商业局分出,县供销联合会社改称县供销合作社。1968年,县供销合作社并入县商业服务站,1978年,县供销社再次从商业服务站分出。经过反复折腾,全民资金渗入,供销合作社已经不是完全集体性质的商业。
1978年后,经过拨乱反正,供销合作社的机构稳定下来。属县供销合作社领导的公司有县土产杂品公司、县棉麻公司、县物资回收公司、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分散到全县各地有王店、三十里铺、大田、马寨、袁寨、洄溜、口孜、杨楼、乌江、枣庄、老庙、插花、闻集、苏屯、行流、王官、邵营、宁老庄、姜堂、伍明、苏集、程集、新华、正午、颍西镇共25个基层供销社,有职工1816名。平均年商品销售额9851.8万元,实现年平均纯利润21.7万元。
供销社所属公司概况表
表47

基层供销合作社概况表
表48

(三)公私合营商业
1956年,在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全县共组建9个公私合营商店(公司),计310个门市部。1958年,执行了对私方从业人员“管理、管饭、包下来”的政策。各公私合营商店对口合并于各国营公司。私方从业人员转为国营商业职工,公私合营商业不复存在。
(四)合作店、组
合作店、组是私营商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的商业组织。“文化大革命”初期,把合作商店、组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动员有劳力的职工到农村劳动,动员丧失劳力的职工退职退休。不少店、组歇业或解体。1972年,再次提出对合作店、组的改造,规定合作店、组只准代销,不许从供货单位直接进货,不准经营批发,不准经营凭票证供应的商品,不准随意增设和调整商业网点。限制了合作店、组的经营积极性。
1978年,取消了对合作店、组的限制,在政策上改“积极改造”为“积极扶持,统筹安排”,允许从外地进货,允许在银行开户,必要时给予贷款支持。合作店、组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82年市场开放后,涌现一批新的合作店、组,有些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社会就业,还开办了集体性质的知青商店。1985年,全县有合作店、组524个,从业人员4504人,固定资产912.81万元,营业额11667万元,实现利润1173万元。
(五)个体商业
1958年以后,市场上除有零星摊贩外,已无个体商业。1978年以后,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指导下,允许城市闲散人员及农民经商开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陆续批准了一大批个体户开业。至1985年,全县个体商业发展至7512户,从业人员12717人,有资金830万元,年营业额11807万元。饮食服务业个体户约占商业个体户总数的70%,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