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词汇结构
1.重迭式:阜阳话和普通话一样,多数的动词、形容词可以重迭,如“砍砍弄弄”(动词重迭)、“方方正正”(形容词重迭)等。但也有前加式和后加式之分。前加式,如“口当口当响”、“团团转”、“飘飘摇”等;后加式,如“黑糊糊”、“红虾虾”、“青茫茫”、“紫威威”等。有些单音动词和单音形容词重迭。中间加“打”字,如“实打实”、“松打松”、“光打光”。这里的“打”是“又”和“复”的意思,可以加重语气。
2.四言式:有些词汇由无规律的4个单音词组成,如“滴溜打挂”、“洋大二意”、“花里胡哨”、“眼泪巴叉”、“浓鼻拉擦”、“拐固是七”、“黑头杵脑”、“乌鼻皂眼”,表现出极浓的乡音。
3.附加式:阜阳方言在表达时,喜爱附加前词缀、后词缀。前词缀常用“老”、“血”、“瞎”、“生”、“通”。如“老远”、“血坏”、“瞎黑”、“生疼”、“通红”。与前词缀结合的还有“巴”和“子”,如“老巴远”、“老巴子远”、“血巴坏”、“血巴子坏”、“瞎巴黑”、“瞎巴子黑”、“生巴疼”、“生巴子疼”、“通巴红”、“通巴子红”,加重了要表达的程度和分量。后词缀,多使用“子”字,如“孩子”、“豆子”、“麦子”、“豆角子”、“脚巴子”、“脖颈子”、“腿肚子”、“褂子”、“裤子”、“袜子”、“鞋子”。有些后词缀已经是“子”,使用时又加了一个“子”,如“盐子子”、“石子子”、“麦子子”、“豆子子”、“枪子子”、“棋子子”、“蛋子子”(睾丸)等。有些后词缀不用子,而用“不拉叽”来表示厌恶感情,如“滑不拉叽”、“傻不拉叽”、“稀不拉叽”、“粘不拉叽”、“黄不拉叽”、“歪不拉叽”等。名词、方位词的后缀,常用“头”字,如“土垃头”、“砖头头”、“肩膀头”、“手指头”、“脚指头”、“上头”、“下头”“里头”、“外头”、“东头”、“西头”等。近年来,在一些青年(多是女性)中常用后缀“呀”和“口罕”来表示肯定和疑问。如“谁”说的口罕?”“真的呀。我不骗你”。
(二)词类特点
阜阳的方言词汇,除了名词外,有常用的代词、动词、数词、量词、副词和介词。
“我”、“俺”、“咱”为常用代词。大凡是:单数用“我”,复数用“俺”,公共的用“咱”。如:“我的同学来了,我要陪他学习。”“俺庄上办起了一所小学,我儿子再不愁没地方读书了。”“咱要不好好干,就辜负了老村长对大伙的希望。”
“干”几乎是万能动词。如:“到学校要好好干;”“黄豆熟了,你先拿镰干着,我马上去干。”“看你绿脸红青的,又和谁干了?”“你吃得真快,我一碗没干完,你重第二碗了。”“资金我筹好了,货源也找到了,干不干由你。”第一句的“干”相当于“学习”,第二句的“干”相当于“割”,第三句的“干”相当于“斗殴”,第四句的“干”相当于“吃”,第五句的“干”相当于“经营”。
数词的概数常用“好几”、“以内”、“以外”、“以上”、“以下”、“露头”来表示。如:“你已经二十好几岁了,一点事也不懂!”“三十元以内我买,三十元以外不要”。“你说这里距离合肥250公里以下,不对,足有250公里以上。”看他面相,他的年纪足足五十露头。”
常用的量词,有“回”、“个”、“磨”、“铺”、“块”等。“回”可作“次”用,如“这一回”、“那一回”。“个”可作“把”、“只”、“条”用,如“这个镰”、“那个鸡”、“这个牛”。“磨”可作“带”、“片”用,如“这磨地”、“那磨水”。“铺可作“堆”、“群”用,如“庄稼铺”,“你一铺,他一堆”。“块”可作“片”用,如“一块地”、“一块布”。
常用的副词,有“怪”、“很”等。“很”的程度重,“怪”的程度轻。如:“他的学习成绩很好”,“这件上衣怪好哩!”
常用的介词,有“叫”、“给”等。都有“被”的意思,如:“我叫他骂了一顿”,“他的腿给狗咬伤了。”
(三)句子结构
1.阜阳话的语序与普通话的语序基本相同,但也有例外,如“不知道”,在一些偏僻地方说成“知不道”。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知不道”的说法逐渐减少。
2.常用副词“可”与语气助词相配合,组成疑问句。如:“这样做可行?”“这样做可对呀?”有时把“可”字提到最前边,以表示说话人的民主和对他人的尊重。如:“可不可以这样呢,干完活再吃饭。”“可不可以这样说呢,全面经济核算的业务体系,应该是以内部原始凭证为依据,以统计核算为辅助,以内部价格为尺度,以内部结算为纽带,以会计核算为核心的业务体系。”
3.阜阳话中表示程度的副词“很”,可以和形容词结合,组成“很+形”,如“很好”。“形+得+很”,如“红得很”。可以和动词结合,组成“很+动”,如“很吃”。“动+得+很+形”,如“跑得很快”。“很+形+动”,如“很快来”等。“很”在阜阳话中有很强的组合力。
4.阜阳话中单音动词可以连用,组成“动+动+动”的格式。如:“有些人整天想着吃吃吃,就不怕吃掉了社会主义”;“整天就是吸吸吸,烟卷不离嘴。”
上一篇:第二节 词汇
下一篇:第四节 谚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