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初期,群众自发植树,成材自用。1955年冬,中共中央提出:“向荒山、荒地进军,12年绿化全国”的号召,在全县范围掀起“绿化太和”的热潮,全县共营造用材林1214亩,经济林211亩,果林899亩。
1958年,林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出现了“大跃进”的局面。要求“苦战一冬,大干一春,保证每人种树3000棵”。据当时统计,全县共造林1.8万亩,1200万株。1959年林业继续跃进,又营造成片林2.1万亩,其中用材林1.26万亩,经济林0.62万亩,果林0.22万么,四旁植树1500万棵。林木复盖率达7.5%。在此期间,还狠抓了大办园林场和采种育苗工作,共办起公社林场11个,大队林场253个,并采取配备专职领导,固定劳力畜力,林农间作,以短养长,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当时座落在县城以北15公里的五星公社率先实现了“园林化”,该公社共有361个自然村,87920口人,耕地25万亩。共建立园林场3个,造林9003亩,其中用材林3477亩,经济林3596亩,果林1970亩。四旁植树2162万棵。绿化河流,公路86条,长达50公里。成为全省绿化红旗之一。中央曾组织参观团到此参观学习。该公社也以林业成绩出席全国农业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会,应邀参加国庆十周年观礼,有5人被评为安徽省林业劳动模范。
自1959年下半年至1960年,太和经历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大办食堂,吃烧两缺,一平二调,破坏了谁种谁有的管理体制,大部分地区出现乱砍乱伐现象。接着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改变了原来一大二公的局面,使在高度集中下营造的大片林场、苗圃分割给各个生产队,生产队又不得不退林还田,使全县林业遭受了一次严重的破坏。1961年至1966年,政策稳定,广大农民又在屋前屋后,村边道旁,植树绿化,使全县林业生产又呈现复苏的势头。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林业生产又蒙受一次浩劫,许多村社强行改变“队为基础”的生产体制,把30户左右的生产队合并为数百人口的大队,1969年各地农民又自发地“闹分队”,林业随着生产队的分分合合而被砍伐毁坏。以后又实施“大割资本主义尾巴”,把农民宅基上的果树也破坏殆尽。
1970年至1978年,在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和全国林业会议的精神推动下,中共太和县委对全县的林、路、渠、沟、坝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提出平原绿化方案。除重点抓好四旁植树外,将全县190万亩土地规划为大方、中方、小方3种类型。大方以大沟、河流为界,一般在4000亩左右;中方以中沟道路为界,一般在1000亩左右;小方以小沟、生产路为界,一般在200~300亩左右。实行统一规划,分散栽植,建设农田林网,促进生态平衡,增加社会效益,为农业生产服务。县林业局派出4名干部到河南省郸城收购桐根800万根,又引进意杨69、72、241及川楝等速生树,分给重点大队、生产队栽植,以促进林网的建设。
1979年至1983年,是太和林业的起飞阶段,把全县分为东西两大部,西部7个区,东部6个区,抓西部、促东部。把西部建成带、网、片、点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全县沿颍、茨、谷、、淝5条河流建成5条大林带;沿万福沟、北八丈沟等10条大沟建成10条中林带。全面更新主干路树木,绿化区乡路、生产路,营造环村林。提倡农桐间种,扩大林网面积。1979年至1980年,全县共育苗2万亩。1980年植树403万株,恢复农田林网5万亩。1981年,植树449万株。1982年植树640万株,更新15条主干公路树木,长329公里。1983年植树571万株,绿化河道62公里,大中沟125公里,发展农桐间种18万亩。至此,全县共有各种树木2600万株,人均22.4株。成片林15万亩,农桐间种32万亩,农田林网60万亩。林木复盖率达14.4%。木材积蓄量69万立方米,人均占有0.6立方米,年采伐量5万立方米,林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8%左右。为此,在1979年全国平原绿化徐州会议上,太和获国家林业部奖旗1面。在1983年郑州召开的全国第5次平原绿化会议上,被授予平原绿化先进县,获得林业部颁发的奖杯。
1984年至1985年,全县共植树646万株,造成片林1.7万余亩,农田林网61万亩,栽植三条(荆条、杞柳、紫穗槐)180万亩。并制定了林、工、商一体化的林业生产规划,建立了泡桐檩条林基地、栋树、椿、杨基地,香椿基地和木材、木器交易市场。同时完成了四级林网的规划工作,营造县级主副林带12条,长450公里,33个网格,平均每个网格面积8.3万亩,林带间隔6.5~7.5公里,林带宽度16米左右,植树4行,共植树67.5万株。区级主林带85条,长805公里。乡路林带720条,长3100公里。村级林带2600条,长2300公里。农田林网面积177万亩,占全县农田总面积的93.4%,达到省规定的农田林网标准。
上一篇:第二节 育苗
下一篇:第四节 护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