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氮肥
1958年在县城东南卞庄附近筹建化肥厂。由于盲目“上马”,厂未建成即于1961年“下马”。1970年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化肥厂。1972年6月,设计为160个工业气压、年产3000吨合成氨厂建成投产。由于设备不配套,技术差,所以原材料消耗大,成本高。又加之管理混乱,当年只生产合成氨594吨,完成产值30.7万元,亏损68.6万元。1979年,工厂对部分设备进行改造,同时加强了管理,是年生产合成氨5293吨,碳酸氢铵21175吨,盈利1.9万元。1980年后,该厂继续进行落后设备的换代,购置L—3.3压缩机4台,k4锅炉2台,立式循环机2台,外直径1600毫米碳化塔2台,合成氨生产能力提高到7000吨。1984年采用了先进的节能降耗新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新脱硫、变换、炭化、合成4个工段的设备,生产能力又提高到15000吨。当年生产合成氨11252吨,碳铵44733吨,产值671万元,实现利润103万元。1985年由于大量进口国外化肥,碳酸氢铵滞销,只生产合成氨7780吨,碳酸氢铵30980吨,产值465万元,利润4万元。
二、塑料
1956年2月,在县城大南门路西成立新光弹轧工艺社,有职工14人。1970年,改建为塑料制品厂,主要生产化肥包装袋,年产值3万元左右。1976年该厂扩建,易名为“太和县塑料厂”,主要生产塑料中空制品。1985年,厂内设生产、业务、财会3个科室,其技术力量和生产管理在地区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产品行销37个县、市,年产值58万元,税金1.7万元,利润1.3万元。工厂有职工78人。
三、皮革化工
1981年,由于原材料匮乏,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滞销,城关镇变压器厂被迫停产。1983年3月,县在变压器厂的基础上建成皮革化工厂,建厂初有职工12人,厂房5间。主要生产软皮白油,年产量20吨。1985年,产品由单一发展到两大系列17种产品,远销6省13市,其中“合成鲸腊油”荣获省轻工业厅优秀新产品称号和阜阳地区科技开发奖。该厂连续3年被评为县、地区先进单位。年产值40万元,税金3.9万元,利润1.7万元。职工71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