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本县工商业基础薄弱,全县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少数人在农闲时从事木业、铁业、建筑、理发、条编等手工业。专业从事手工业的不多,经商务工的更少。建国后,工业商业逐步发展,从业人数不断增加。至1985年末,用工形式主要有全民所有制职工,集体所有制职工,长期合同工,临时工和近年来试行的劳动合同制职工。建国初,全民所有制职工主要集中在国家行政机关和文教卫生等少数部门,做勤杂工和炊事工作。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全民所有制工人主要来自对私改造改变身份,或从城镇青年中招收及志愿兵复员安置。
1968年,本县开始接收上海、蚌埠、淮南等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劳动。同年底,县成立“五·七”办公室,负责下乡知识青年的管理教育工作。插队知青一般采取分组入队,每组人数不尽相等。至1973年,全县共接收外地知青2269人,同时安排本县城镇下乡知青1648人。国家对下乡知青每人拨建房费300元,建房木材0.3立方米,生活费150元至180元。到1978年底,全县用于知青安置费达160万元。由所插社队投入劳力并支援部分建筑材料为知青建房,并置备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各有关部门还赠送部分柴油机、手扶拖拉机、缝纫机、医疗器械及部分科技书籍,学习资料等。
插队知青凡经过1年以上的锻炼,经知青小组和所在生产队贫下中农推荐,大队、公社审查,报县有关部门批准,每年有一部分招工、招干、参军。大、中专恢复招生后,部分知青被推荐到高等或中等学校深造。
1978年,国家调整了知青政策,不再上山下乡插队劳动。之后,部分知青通过考试进入大专或中等专业学校学习,部分人回城顶替父母工作,也有部分知青以病退返回原籍或迁往外地。至1978年,在本县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全部迁离农村。在农村结婚的47人,全部安置就业。
1979年至1982年全县共有待业人员2088人,其中知青1848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调整了劳动就业政策,实行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方针。1982年县先后办起了商业饮食业,机电修理业,基建运输业,卫生服务业等集体企业,广开就业门路。同时采取认真扶持,积极引导,适当发展的办法,发展城镇个体经济。这些小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行业多,分布广,小型多样,适应性强,既扩大了就业门路,又补充了全民和集体经济的不足。另外,通过正常招工,顶替接班,参军服役等,共安置1198人就业,使全县57.3%的待业人员得到安置。
1984年,全县安置待业青年324人,其中集体所有制单位招工300人。1985年安置待业青年707人,其中招收合同制工人287人。年未,还剩397人未得到安置。
“文化大革命”中,部分城镇居民(包括商业户和干部家属)分批下放农村插队落户。政府向所插社队拨给安置费,由生产队解决插队户的生活、住房、生产工具等问题。从1968年至1970年,全县共下放331户,1203人。因下放人员一般没有农业生产技术,又多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虽然生产队尽力帮助,仍不能解决温饱问题。1980年国家给940名下放人员供应回销粮。1981年始,政府分期分批恢复其城镇户口。到1983年底,全部收回并根据原从事职业及劳动能力安排就业。
太和县几个年份职工人数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