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居民重父母之丧。旧时贫富不同,有俭有奢。解放后一律从俭。素行土葬。1976年建立火葬场后,干部职工多火葬。
称茔地为“老坟”,多为合族共有,按尊卑殡埋有序。
棺木以柏、梓为上品,黄水后柏梓多淹死,棺木多用桑、桐、柳、杨。赤贫者用箔席掩埋。
民间丧葬程序有:烧倒头纸、报庙(或在十字路压魂)、送浆水、入殓、观殓、吊唁、殡埋、安家、园坟、出殃、做三七、五七、百天、周年等,繁琐不记。
境内出殡时,有“摔老盆“一事。老盆用小型新瓦盆,死者子女媳妇各在盆底钻一孔眼,起棺时,由长子在棺前将此盆摔碎。民间传说,人生用水有定数,生前浪费过多,死后见阎王时,罚将浪费之水喝掉。子女凿穿盆底,喝水时悉行漏去,可以减轻惩罚之苦。此说固属迷信,但沿袭已久,用冥罚来劝人节约用水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水的珍惜。
干部、职工丧事,由单位出讣告,视友吊唁,向遗体告别,火化。
民间丧服,民国时沿袭封建制度,子女为父母穿孝三年,解放后长短自便。干部、职工死,亲友佩戴黑纱,过时即除。
回民丧事按伊斯兰教经典规定,实行速葬薄葬。死者不分贫富老幼,尸体在家停留不得超过3日,不准陪葬衣物,不准大哭。将亡人换水后(洗澡),用白布裹体。殡时将尸体头北放入经匣(无底棺木),让死者面向西方“长尔的”(圣地)。阿訇站坟北,死者亲友站坟南,阿訇念“尸达子”(悼词)。意思是:“你生在世上,效法穆圣,敬天爱人,做出一定贡献。现在你已归根复命去了,归去吧!”然后掩埋,坟为长方形。
死后七天,四十天、百天、周年要祭奠,称为“做日子”,亲友送礼,死者家属谢以油香(油炸食品)。
回民吊唁礼品为香末、盐吧、挽联和现金。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