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早在西周时代就有“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的救济办法。以后历代统治阶级都进行过一些社会救济工作,但他们都是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清末和民国时期,颍上县设有救济院和救济委员会。民国31年(1942年),社会救济工作由民政科移交社会科管理,每年于春节前后救济贫民,所需经费除政府支付一部分外,多数是临时募捐和义田的租金收入。但随着国民党政府的日益腐败,社会救济也有名无实。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社会救济十分重视,这对安定人心,稳定社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起到了积极作用。
城乡社会救济主要对象是:无依无靠的孤老病残、无生活来源和无固定职业的特困户,在城镇的由政府适当救济;在农村的由集体和政府救济。据1959年5月统计,全县社会救济对象中,盲人727人,聋哑人1285人,无依无靠的残老1574人,疾病368人,孤儿162人,城镇贫民2124户,7775人,无职业和无固定收入的214户,805人。政府对他们进行不同程度的救济。并根据生产自救原则,安置就业的盲人435人,聋哑人840人,无依无靠的残老548人,孤儿27人,无职业和无固定收入的214户,511人。使他们通过生产劳动,做到自食其力。
1951~1958年,全县发城镇社会救济款5.41万元,农村社会救济款16.22万元,粮食4460公斤;1979~1985年,城镇发社会救济款15.84万元,农村发社会救济款11.40万元;1986~1988年,城镇发社会救济款12.99万元,农村发社会救济款36.08万元。
定期定量救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凡有自救能力的困难户,经集体扶持和国家救济,生活逐渐好转,但仍有少数家庭主要劳力残疾或常年有病,缺乏自救能力,近期内生活不能好转的全县有201人,从1979年起,给予定期定量救济3.04万元,1982年2.3万元,1985年2.76万元,1988年4.73万元。同时各乡村也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上给予帮助和照顾。
精简退职人员救济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党和政府为了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1年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精简下放,回农村和城镇的350人。根据国务院1969年6月9日通知,对1961~1965年6月9日期间退职,1957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发给一次性退职补助金额,凡是现在全部或大部丧失劳动能力,或年老体弱,或长期患病,家庭生活无依无靠的,由当地民政部门发给原工资的40%救济。我县有108人享受救济。1979年发放救济款1.21万元;1980~1984年发放救济款1.85万元,1985~1988年发放救济款1.67万元。
扶贫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救济工作的发展,从1978年开始进行“扶贫”。扶贫的对象,主要是由于缺乏劳力、资金、技术或因天灾人祸等因素,造成生产、生活一时困难的户。扶持方法:坚持以集体帮助为主,国家辅助为副,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各行业的财力、物力和技术,有计划地扶助困难户,发展农、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使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1986年,颍上被列为全国贫困县之一。1987年4月,成立颍上县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由县长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简称“扶贫办”),编制9人,区、乡也相应成立扶贫领导小组。全县沿淮及内涝严重的南照、润河、半岗、王岗、杨湖、陈桥、耿棚、八里河等8个区,27个乡,列为扶贫重点。据普查统计,共有99737户,379743人,人均年收入200元以下的46461户,210830人;年收入150元以下的26648户,117770人;五保户1637户,1997人;长期救济的4672户,17697人。1986~1988年,国家投放贴息贷款1720万元,扶助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到1988年底,全县特困人口37.9万人,已有30.40万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解决了温饱。1988年12月13日,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把颍上县作为扶贫点,支援扶贫款600万元,在陶坝孜建2000千瓦灌站1座。
收容遣送建国后,人民政府对灾民、游民、外流人员采取“收容、救济、教育、改造和遣送安置相结合”的方针。1958年以前全县收容154人,遣送119人,送交有关部门35人。1961年,县设劝阻站,1964年改为收容遣送办公室,“文化大革命”中,此机构瘫痪。1972年重建外流人口收容遣送站,1978年撤销,业务由县民政局办理。据统计,1959年,收容遣送安置5170人;1960年4380人;1961年2610人;1964年收容安置内流人员214人;1979年收容遣送119人;1980年156人;1981年297人。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仅有少数外流人员流入本县,对特别困难的,发给路费遣送回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