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灾
水灾为亳州市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建国前,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对水利工程建设不够重视,致使涝灾不断,有“十年九涝”的说法。加之黄河多次泛滥改道,更是水害频繁。建国后,开沟挖渠,搞水利工程配套,一些跨县跨地区工程也纷纷上马,防涝能力大力提高,但涝灾仍时有发生。据气象水利部门1950~1986年资料统计,在这37年中共发生较为严重的春涝5次,初夏涝1次,夏涝10次,秋涝8次。以夏涝、秋涝发生频率最高,夏涝约为4年一遇,秋涝约为4~5年一遇。
亳州市历代有记载的水灾情况:
三国魏景初元年(237)大雨成灾。
晋咸宁三年(277)年九月大水。
晋元康五年(295)大水。
南朝宋元嘉十七年(440)水灾。
隋开皇二年(590)前后大水。
唐武德三年(620)大水。
贞观三年(629)大水。
贞观十八年(644)秋大水。
永徽二年(651)秋水灾。
永微四年(653)秋大水。
天宝四年(745)九月大水。
大历十二年(777)秋大雨成灾,平地水深五尺。
太和三年(829)大水。
后梁开平四年(910)十月大水。
后唐长兴三年(932)七月大水。
北宋开宝二年(972)七月水灾。
开宝五年(972)七月水灾。
开宝七年(974)四月大水。
端拱二年(989)六月黄河泛滥,民房农田被冲毁。
淳化四年(993)秋连降阴雨,秋庄稼颗粒无收。
淳化五年(994)涝灾。
治平元年(1064)水灾。
南宋嘉泰四年(1205)大水。
嘉定五年(1212)大水。
嘉定六年(1213)大水。
嘉定十年(1217)大水。
嘉熙四年(1240)黄河决于汴,南流注亳,州城遂为泽国。
咸淳二年(1266)夏连降大雨成灾,庄稼无收。
咸淳四年(1268)夏、秋多雨,八月大水。
元大德元年(1297)月黄河泛滥,房屋农田被冲毁。
皇庆二年(1213)六月黄河决口,亳州水灾。
泰定三年(1326)十二月黄河泛滥,冲毁民舍800余间,农田2300多顷。
明嘉靖十七年(1538)黄河水泛滥进入涡河,使涡河泛滥,冲坏许多农田农舍。
嘉靖十九年(1540)黄河在野鸡冈决口,溢入涡河,引起水患。
隆庆六年(1572)八月大水。
万历五年(1577)正月初一雷声大作,天降大雨。
万历十一年(1583)夏连降大雨,低洼地带平地水深数尺。
万历十五年(1587)正月初一降大雷雨。
万历三十一年(1603)八月大水。
崇祯五年(1632)春大水。
崇祯十五年(1642)九月黄河泛滥,州城被淹,除少数高地,其余的皆浸于水中。
清顺治三年(1646)大水。
顺治四年(1647)大水。
顺治五年(1648)秋大水。
顺治十一年(1654)六月连续降雨,毁坏民舍,庄稼漂没。
顺治十二年(1655)夏大水。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秋连降大雨,形成严重水灾。
乾隆六年(1741)秋水灾。
乾隆七年(1742)水灾。
乾隆十年(1745)水灾。
乾隆十一年(1746)秋水灾。
乾隆十四年(1749)大水。
乾隆十五年(1750)大水。
乾隆二十二年(1757)秋水灾。
乾隆二十六年(1761)黄河决口,水溢入涡河,冲坏涡河永清大桥。
乾隆四十三年(1778)黄河从河南省仪封决口,流入涡河又冲坏永清大桥,城北关打铜巷一带尽成泽国。
嘉庆元年(1796)大水。
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黄河水冲坏城内仁和、顺河两条街,共冲坏涡河两岸和城内居民房数万间。
道光十二年(1832)夏阴雨连绵,庄稼受灾,黄河泛滥,冲坏无数民舍。
道光二十三年(1843)黄河决口,当地大水。
道光二十四年(1840)黄河从河南省开封决口,亳州大水。
咸丰十年(1860)七月大水。
同治十二年(1886)八月降雨十日,成灾。
光绪二十一年(1893)闰五月连降大雨,城墙毁坏多处,民房多被毁。
光绪二十七年(1901)水灾。
宣统二年(1910)九月大雨成灾,禾苗有十分之三、四被毁。
民国10年阴雨数十日,河水猛涨,多数庄稼被淹,房屋倒塌无数。
民国20年7~9月连续降雨700亳米以上,客水特大,秋季无收。
民国22年初夏涝灾。
民国23年夏严重涝灾。
民国27年,革命军在河南省郑州北花园口炸坏黄河大堤,黄水入境,亳县南4个区受定严重,120个村庄被洪水吞没,200余人被淹死,3万多人受灾,受灾农田110余万亩。
民国29年黄河水入境,亳县南部洺河以北、赵王河以南的广大地带,大汛时平地水深60~120厘米。
民国35年,5~6月降雨410亳米以上,形成严重涝灾。
民国36年,仅6月份就降雨300余亳米,境内7万多亩农田受灾,自立德集至宋营乡,10个村农田被淹没。
1950年7月中旬,连降大雨,涡河亳县段7月13日洪水猛涨1米,全县12个区有11个区65个乡1602个自然村受重灾,庄稼减产8成以上,69个乡1515个自然村减收5~8成。全县上水面积172.53万亩,成灾125.8万亩,倒房2653间,碰死26人,伤13人。
1951年8月连降暴雨,倒塌房屋2816问,死3人,伤15人。
1954年7月3日起连降暴雨,至8月,总降雨量达620亳米以上,加之涡河上游普降大雨,河水陡长,其水量为百年未遇。全县上水的有122个乡2085个村庄,农田190万亩左右,浅者15厘米,深者可达2米。使秋粮减产约1.56亿斤,共倒塌房屋14510间,砸死12人,伤79人,砸死牲畜13头。
1957年7月下旬,连续降雨180亳米左右。7月23日河南省大水入境,涡河水暴涨,最高水位达36.08米,作物受灾面积28.64万亩,人民大桥被冲坏。
1960年7月,降雨280亳米左右,至下旬,积水成灾,受灾农田56万亩,其中减产7成以上的16万亩,减产5~7成的26万亩。
1963年5月,连续5次降雨280亳米,涡河亳县站春汛水位达32.35米,超过1954年最高春汛水位(27.68米)4,67米。北境张集、五马、观堂3个区约半数平地积水1市尺左右。7~8月,雨日30余天,降雨882.9亳米,超过正常年份全年降水量。7月29日~8月8日,全县平均降雨400亳米左右,五马区一带达500亳米左右。河水倒流。多数平地积水1~2市尺,深的达1米左右。秋季作物成灾145.4万亩,其中85.62万亩绝收,倒房8.79万间,15个村庄的住房全部倒塌,全县砸死淹死39人,伤149人。
1964年,8月底至11上旬,阴雨52天,水涝面积达191.86万亩。
1965年7月,连降暴雨,降雨560亳米,上水面积87.67万亩,成灾54.54万亩。
1969年9月下旬,连阴雨将近10天,降雨120亳米左右,形成秋涝。
1970年午季期间阴雨成灾,损失小麦783.4万斤。
1972年7月,降雨集中,达320亳米以上,低洼农田积水成灾29万亩。
1979年7月,降雨425亳米,秋季作物受涝。9月,降雨171亳米,中旬阴雨连绵,积水成灾105.97万亩。秋种推迟,山芋泡烂。
1982年7月8日至8月底,降雨500亳米左右。雨量主要集中在7月9日~24日及8月12日~25日,受涝面积63万亩。
1983年10月4日~26日,降雨146.4亳米,形成秋涝。
1984年9月6日~10日,普降暴雨,全县雨量平均为142.6亳米,古城一带达252亳米,龙德、冯洼、杨集等18个乡平地积水0.6米左右,34个村庄被水围困,40余万亩大秋作物积涝成灾。9月10日至月底,又有12个阴雨日,降雨124亳米,致使107余万亩秋季作物受灾减产,其中24万亩绝收。重灾乡18个,共倒房6489间,碰死5人,碰伤10人。
1985年8月21日至9月23日,降雨271.4亳米,形成秋涝。10月9日至28日,12个降雨日,降雨134.4亳米,超出正常日期3倍左右,致使小麦播种期普遍推迟15天左右。
(二)旱灾
旱灾是亳州仅次于水灾的自然灾害,多数年份局部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有的先旱后涝。有的是涝灾刚过,旱情接踵而来。据气象部门统计,1950~1986年的37年中,当地共发生春旱7次,初夏旱10次,伏旱6次,夹秋旱4次,秋旱9次,冬旱3次。初夏旱大约3.5~4年一遇,秋旱大约4年一遇,伏旱大约6年一遇。
亳州市历代有记载的旱灾情况:
东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大旱。
唐贞观十二年(638)秋大旱。
开元六年(718)旱。
开元八年(720)旱。
开元十六年(728)旱。
天宝八年(749)秋冬旱。
至德二年(757)旱。
北宋淳化元年(990)旱。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大旱。
万历五年(1577)秋旱。
万历十五年(1587)秋旱。
清顺治十一年(1654)冬旱。
乾隆五十七年(1792)旱灾。
道光十九年(1839)夏大旱。
光绪二年(1876)旱。
光绪十九年(1893)冬旱。
光绪二十年(1894)春旱。
宣统二年(1910)旱。
民国2年夏秋期间旱灾,直至12月上旬始降小雨。
民国12年5~12月仅降雨241亳米,旱情严重。
民国21年2~11月仅降雨200亳米左右,麦禾皆枯死。
民国24年夏大旱,豆禾多半枯死。
民国31年,入夏亢旱,仅降雨200亳米,麦枯;秋季不能下种,秋禾颗粒无收。据民国县政府统计,仅亳县南国民党控制区灾民即达7万多人。
民国38年夏旱灾。全县受旱面积约95万亩,作物减产2~4成。
1951年4月份,仅降雨6.4亳米,春旱严重。
1953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仅降雨0.7亳米,受害作物41.84万亩,重灾18.21万亩,减产5成以上。
1955年8月初至10月初,近两个月无雨,受灾面积80.8万亩,30余万亩晚茬麦未出苗。
1957年7月底至10月底,干旱少雨,160多万亩农田受灾,其中减产5~7成的占32万亩。
1959年7月至9月20日前后,连续干旱少雨,秋季作物全部受旱,其中减产5~7成的约70万亩,其中25.8万亩濒于绝收。
1961年至1962年春,雪雨特别稀少。至5月份,也仅降雨10亳米左右,至使111万亩小麦受灾,其中将近27万亩近于绝收。
1965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40多天,仅降雨6.10亳米,近百万亩夏播作物下种推迟20天左右。
1967年12月至1968年3月上旬,百天仅降水15亳米,越冬作物普遍受旱,春播作物播种亦受严重影响。
1973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仅降水40亳米左右,受灾面积78万余亩。
1974年5月29日至7月6日仅降雨5.4亳米,受旱作物95.4万亩,其中黄豆旱死3万多亩。
1976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只降雨8亳米左右,作物成灾面积近27万亩。
1977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41天仅降雨8.5亳米,形成严重初夏旱。
1978年2月中旬至6月23H130多天未下透雨,累计降雨仅33.3亳米,使春季作物无法播种,高地小麦枯死。
1981年4月下旬至5月底,41天仅降雨5亳米左右,小麦成片枯死,春播作物无法下种。7月份降雨偏少,气温偏高,作物成灾面积27.4万亩。
1982年1~6月份降雨不足150亳米,比正常年份减少50%以上,作物受灾面积40.5万亩。
1983年11月至翌年4月,总降水量不足50亳米,越冬作物约16.67万亩受灾。
1985年6月,南部地区发生初夏旱,夏种推迟,未种及无收面积共3万余亩。
(三)虫害
建国前至建国初期,蝗灾屡有发生,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农药的广泛推广使用,蝗灾基本根除,但其他虫害仍时有发生。
亳州市历代有记载的虫灾情况:
北宋开宝七年(974)月蝗灾。
至道二年(996)十月蝗灾。
南宋嘉定九年(1216)蝗灾。
咸淳四年(1268)七月蝗灾。
元至正四年(1344)蝗灾。
明嘉靖十二年(1533)蝗灾。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严重蝗灾。
万历三十七年(1609)蝗灾。
万历四十六年(1618)蝗灾。
万历四十七年(1618)蝗灾。
清乾隆九年(1744)飞蝗过境成灾。
乾隆三十五年(1770)飞蝗过境成灾。
嘉庆四年(1799)蝗灾。
道光十六年(1836)夏蝗灾。
民国20年蝗灾。
民国30年夏收后蝗虫遍野,秋庄稼受害严重。
民国33年夏秋之交,蝗灾。
1950年秋蟋蟀、蝗虫成灾,作物受灾面积132万亩,减产1~4成。
1952年入夏以后,连续4次发生蟋蟀灾害,受灾面积达124.64万亩。秋季部分地区蝗虫成灾,每平方米约40~80头,秋季作物受害面积为11700亩左右。
1953年4~6月,境内蟋蟀成灾15个区,面积约17.3万亩;蝗虫成灾11个区,面积约1.5万亩;地下害虫成灾8个区,面积约2.7万亩。8月下旬至9月初,蛴螬成灾,作物受灾面积约1.4万亩,豆天蛾成灾约20万亩。
1958年夏,棉花发生炭疽病、立枯病,发病率高达100%,小麦三锈病的发病率亦达100%。产区斜纹夜蛾一般每平方米30~50头,最多的达200头。在产稻区,稻包虫虫灾亦十分严重。
1962年六月下旬,十九里区蝼蛄、黑壳虫、稻毛虫成灾。波及到秋季作物近2万亩,其中近3000亩需重播,近5000亩需点补。
1963年小麦金针虫为害,成灾面积6.4万亩。
1964年小麦粘虫大面积成灾,成灾面积约20万亩。
1973年小麦发生多种病虫害。其中蚜虫、红蜘蛛成灾51.7万亩,粘虫成灾50万亩,锈病成灾近50万亩。
1976年小麦病虫害成灾30万亩,棉花病虫害成灾约32万亩。
1977年小麦粘虫成灾约52万亩。
1981年,全年发生病虫害400余万亩次,多数得到及时防治,挽回粮食约1360万斤,棉花约384担,烤烟约216万斤。
1982年夏,豆天蛾为害,成灾约56万亩,其中2700亩黄豆被全部吃光,平均每株有豆天蛾50~60头,有的达百头以上。
(四)风灾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正月初一大风,漫天黄雾,白天昏暗不明,民舍多处发生火灾。
万历三十年(1602)五月干热风成灾。
清嘉庆八年(1803)除夕刮黑风。
嘉庆十三年(1808)正月刮黄风,城内新街遭受火灾。
嘉庆十五年(1810)正月刮黄风,天棚街遭受火灾。
咸丰元年(1851)正月黄风起西北,风势非常猛烈,屋瓦剧烈震动。
同治二年(1863)二月初六(3月24日)刮黑风,终日昏暗如夜。
1955年5月8日下午4时许,刮东北风,风势猛烈。仅观堂区刘集乡就折断树40余株,房屋倒塌砸伤2人,刮入河中1人,两间草房上盖被掀掉,致全县小麦减产50%左右。
1956年3月17日,大风刮断电话线5处。7月26日刮倒树木17棵,毁坏房屋5757间。8月2~3日,大风雨,倒塌房屋2368间,毁坏2466间,砸死2人,砸伤16人,砸死猪8头、其它牲畜4头,刮倒刮断树木4200余棵。25.84万亩的高粱,7.13万亩的玉米,近4万亩谷物均减产10%左右。
1962年6月23日,大风雨,毁坏民房约3.7万间,其中近5000间损坏严重,刮倒树木355棵,刮断树木107棵,砸死1人,伤2人,刮倒电线杆6根。
1964年4月5日晚,刮大风,风力5~7级,最高达8级,毁坏房屋近4万间,倒塌近200间。
1966年2月21日晚,刮大风,断电线杆6根,断线247处,影响通话15处。3月6日,大风雨,涡河以北市内供电线路瘫痪;农话线杆倒774根,断358根。是年5月15日~24日,连续刮7次西风、干热风,风速在4级左右,20日达到6~7级,气温迅速升到35℃以上,致使约11.37万亩小麦干梢焦芒,减产3成以上。
1981年7月14日下午1时40分左右,张集区减店公社遭龙卷风袭击,风向自西向东,风力10级以上。减店烟叶收购站西侧250米处的一棵胸围为112厘米的泡桐树头被刮断,卷走60多米,收购站大棚被刮毁,死亡5人,重伤17人,轻伤多人。
1982年5月2~7日,西南风5~7级,造成小麦高杆品种严重倒伏。5月23~25日,连续刮3日干热风,极端最高温度接近38℃,致使旱茬、中荐小麦假熟,造成严重减产。
1985年4月25日刮大风,风速达每秒23米,刮倒房屋4236间,大树1万多棵,毁塑料大棚1500多个,全县停电8小时,电讯中断1小时。3月3日夜10时左右,十河区十河乡突然雷雨狂风大作,风头在10级以上,刮倒瓦房401间,草房54间,烟炕28间,毁高杆作物约1200余亩。
(五)雹灾
冰雹为当地多发的局部性偶发天气灾害,发生时伴有大风,可对局部地区造成毁灭性灾害,以发生在6月为最多,其次为5~7月。降雹多在下午1~7时,降雹范围一般自西北至东南呈狭长分布。
亳州市历代有记载的雹灾情况:
明弘治九年(1496)二月降雹,麦子被砸坏。
万历三十年(1602)五月降雹,砸伤人、畜、树木。
万历三十一年(1603)七月降雹。
民国34年7月28日,城东南白衣乡李楼、徐屯、王大庄、马庄等村,降雹约半小时,秋禾损失严重。
1952年6月14日,局部地区遭受风雹灾,10个区810个村庄的4.4万亩秋季作物受灾。7月14日降雹,局部地区受灾。
1953年4月28日、5月28日,局部地带降雹,大的如杏,小的如豆粒。魏岗、城北等区,麦被砸坏三分之一。
1955年6月8日下午4时许,观堂区刘集乡7个村庄降雹,大者似鸭蛋,小的似杏仁。毁房309间,砸伤2人,致使650亩春播作的倒伏和打掉叶子。
1956年3月27日,局部地区降雹成灾。
1957年1月13日,局部地区降雹。
1962年6月8日,局部地区降雹,受灾作物面积7318亩。7月21日夜晚,十河、大杨两区持续20多分钟降雹,共23个大队近2.5万亩作物受灾。十河区梅城公社、筑庄大队郭庄生产队473.5亩秋季作物被毁。
1965年7月6日,古城区、核桃林场部分地区降雹。
1967年6月7日、8日,两次降雹,局部地区成灾。
1970年6月11日,局部地区降雹。
1972年4月8日降雹。4月18日,刮10级狂风,伴以暴雨、冰雹,持续20~30分钟,降雹中心地带积雹1~2寸。6月18日下午5时至19日晨,两次降雹,双沟区小张庄降的冰雹最大的达5.5市斤。7月26日,局部地区又降雹。
1973年4月27日下午6时30分至7时,北部局部地区受雹灾。
1974年8月28日,局部地区降雹成灾。
1980~1983年每年均有雹灾发生。
1986年8月5日,张集区遭受风雹袭击。
(六)霜冻
民国33年春,霜冻成灾,大麦、小麦严重减产。
1953年4月12日夜普降寒霜,第二日晨,最低温度-4℃,地面最低温度降至-3.3℃,夏收作物202万余亩全部受灾,其中严重受灾近9万亩。霜冻发生时小麦普遍孕穗,短时间内即从受冻部位折倒,严重的有90%麦株上部枯死,当年小麦减产3成左右。
1960年4月1日发生晚霜冻,地面最低温度降至-4.4℃,致使56.5万亩小麦受灾,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2%,其中重灾约21.7万亩。
1962年4月3日,气温降至-3℃左右;4月18日气温降至0℃左右。小麦受霜冻。
1980年4月14日夜,北方强冷空气侵入。至凌晨,地面最低温度降至-2.7℃。霜冻时间持续5个多小时,致使全县135万亩小麦、油菜、烟叶受灾,其中受灾严重的44万余亩。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