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卫生防疫
(一)公共卫生
爱国卫生运动1951年,开展了消灭蚊子、苍蝇、跳蚤、虱子、老鼠以及清除垃圾的活动,整修了厕所,填平了洼坑,疏通了沟渠,清除了污水,并在城乡普遍开展打狗运动。1952年6月,县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设16个区分会、193个乡分会、31个机关分会、184个学校分会。到1953年,群众普遍订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公约,并确定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为爱国卫生运动日。1956年,全县开展了“除四害”(老鼠、蚊子、苍蝇、麻雀)运动。1958年,全县消灭老鼠500多万只、麻雀300多万只,挖了大量的蛆蛹,消灭了大量的苍蝇、蚊子;填平污水沟(坑洼)面积共计35万多平方米,疏通污水沟50790条,长达250000多米,粉刷墙壁278000多间。60年代以后,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是抓“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水井、厕所、锅灶、畜圈、环境卫生)。1965年,在双沟区任小庙公社搞了手压插管井和高温堆肥试点,接着向全县推广。到1976年,城关镇汤楼公社小刘庄东队达到了家家有手压插管井,户户有整洁、宽敞明亮的房屋,人有厕所禽畜有圈的要求,成为全县第一个达到“两管”、“五改”标准的新村。这年3月,安徽省在亳县召开了淮北片“两管”、“五改”经验交流会。《中华医学》杂志1976年第10期和第12期分别介绍了亳县开展“两管”、“五改”的做法和推广手压插管井的经验。1981年,全县基本实现“两管”、“五改”的大队138个,占全县大队总数的23%;基本实现“两管”、“五改”的生产队1200个,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17%;建成新村319个,推广手压插管井73000多眼,改锅灶142000多户。1980~1982年,县政府拨款85万元,群众捐款4.4万元,整修城镇街道76条,修下水道37626米,新建公共厕所78个,新添垃圾箱305个、果皮箱36个,新购置洒水车1部。街道门前实行“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治安),使城、镇街道环境卫生经常化。到1986年,亳州市政府拨款250万元,群众捐款集资77万元,在城内新铺设水泥砖路面50条,计55817平方米,拓宽谯陵路1400米;北门口广场修建了华佗塑像,东门口广场修建了彩色喷泉。这一年,全市城乡已有手压插管井10万眼,城市铺设自来水主管道供水,70%的城区人口用上了自来水;全城共有公共厕所134个、垃圾车3辆、垃圾斗12个、垃圾筒240个,有环卫工人117人,做到街道有专人负责打扫,垃圾日产日清。
食品卫生1978年,县防疫站在原公共卫生股的基础上,分设了食品卫生股,配备专人,添置仪器设备,经常深入到食品加工和食品经营单位,要求做到食品无毒、无致病病菌、无腐败变质。符合要求者,发给食品卫生许可证,方可开张营业。1979年8月,《食品卫生管理条例》颁布后,县防疫站对经营食品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在对2556名从业人员检查时,查出患活动性肺结核病者8人,患传染性肝炎病者1人,患化脓性皮肤病者2人,痢疾带菌者6人,对上述人员的工作立即进行了调整。1982年,《食品卫生法》颁布后,全县成立贯彻食品卫生法领导小组30个,成员200人,举办学习《食品卫生法》训练班89期,共培训食品从业人员5734人,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使食品卫生工作走向经常化、制度化。1982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县城生产经营的酱油、食醋、糕点、白酒、冷饮5大类食品进行抽样检查,结果食醋合格率23.1%、酱油合格率仅2.56%。立即对有关单位进行停业整顿。1983年,县组织春季食品卫生大检查,受县级表扬奖励的单位有56个,比较好的120个,比较差的102个。1985年3至6月份,国家卫生部、商业部、化工部、轻工业部等10个单位对亳县食品卫生情况进行了检查,当年8月,授予亳县“贯彻食品卫生法先进县”的金质匾额,亳县出席了中央在北京召开的贯彻食品卫生法先进县(市)代表会议。
劳动卫生对工人、农民重点抓预防尘毒危害和农药中毒的工作。工厂从1952年起,对接触各种有害物质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并建立劳动卫生职业病档案,发现病情,及时治疗。亳州为烟、棉作物产区,使用农药杀虫普遍,烟农、棉农、菜农都有使用农药的机会。据1981~1982两年统计,全县共发生农药中毒602人,其中生产性397人,非生产性205人,死亡46人,占中毒人数的7.6%。为做好防治农药中毒工作,1980年6月~1981年8月,县举办农药使用常识训练班4期,培训250人,重点讲解了农药的运、送、保管、使用知识和中毒后的抢救措施等。
学校卫生建国前,民国县政府和日伪县政府虽提及学校卫生工作,但多流于形式。从50年代起,亳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师范学校先后配备了专职校医,负责学校的医疗卫生工作。目前,亳县一中设有卫生室,配备有专职医生、护理4人,其中有主治医师1人,一般伤、病均可在校卫生室医治。其他一般中、小学仅有兼职的保健人员,配备有保健箱,备有一些常用药品,以作为应急之用。学校医生和保健人员,配合学校、班主任对学生个人卫生、教室环境卫生定期检查评比。1980年9月,县防疫站组织15名卫生专业人员,对亳县第一中学等1所学校7至17周岁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共分11个年龄组,每组200人,男、女各100人,合计为2200人。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在青春前期,男生的发育快于女生,而女生在11~12周岁时,发育突出,又超出男生两年。
1981年11月份,对亳县第二中学1587名学生的视力进行调查,结果有338名学生的视力减退,占调查学生总数的21.3%。1982年5月,又对亳县第一中学、双沟中学、双沟小学3所学校的学生,分视力减退、沙眼、扁桃体炎、肝大、心脏杂音、疥疱等6项调查,通过调查,为教育部门制定学校卫生保健计划,改变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传染病防治
亳州历史上为传染病、地方病,常见病多发地区。历代统治阶级很少过问疾病防治工作。民国25年前后,民国县政府设立夏令防疫所,搞些预防针注射,终因资金靠劝募,人员不固定,而难于正常维持。日军占领亳州期间,为防天花病蔓延,日伪县政府于民国32年至33年的冬、春,派员到通简要隘、城门、渡口、汽车站等处,强行接种牛痘。
计划免疫1950年,预防注射128951人份,其中注射白喉类毒素20855人份,二联疫苗(霍乱、伤寒)19877人份,牛痘88219人份。到60年代初,天花、白喉、鼠疫等急性传染病在境内已绝迹。到70年代,使用计划免疫卡片,对儿童分年龄组登记,按登记卡免疫接种。1983年,县、区、乡3级建立了一支有百余人参加的计划免疫专业队伍,对8个月到7周岁的儿童复核登记建卡。全县应建卡儿童共109454人,登记建卡106114人,建卡儿童占总数的96.7%,对预防“六病”(麻疹、小儿麻痹症、肺结核、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起到了很好作用。1985年12月,亳县被评为华东地区计划免疫先进单位。到1986年,小儿麻痹症已连续4年没见发病,麻疹、结核、百日咳、破伤风的发病也都降到国家规定的限数以下。
脑炎防治当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都有爆发流行史。1954年初秋,乙脑发病284人,死亡95人,以十八里、魏岗两区发病较多。当时阜阳专区、华东局(上海)均派员来当地检查指导,帮助治疗。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到10月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1956年,发病117人,死亡70人;1957年,发病293人,死亡117人。1961年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流行,发病5381人,死亡240人。1968~1970年,均有流脑、乙脑流行,由于治疗抢救及时,没有酿成严重后果。1983年,县防疫站在脑炎多发地区,进行了30万人份“流脑多糖体菌苗”预防注射,使流行性脑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二号病防治建国前,境内时有二号病发生。民国21年农历六月至八月,二号病大流行,死亡2000多人。当时有这样一首诗:“瘟疫重疯何其多,新坟遍野傍涡河。频传噩耗亲朋死,街市时间送葬歌。”建国后,当地政府十分重视二号病的防治工作。1950年,全县共接种疫苗19877人份;1953年,接种50465人份;1963年,接种50309人份;使二号病流行得到控制。1981年8月16日至10月15日,突然发病28例。在十九里区大寺集发现首例病人时,当地医务人员及时报告各级政府,迅速采取防治措施,发动群众;全县开展“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食品卫生,消灭苍蝇)活动,停止冷饮产、销,不准捕捞鱼虾上市,停止集会,不准聚众吃喝,在交通要道设立消毒站。县卫生医疗部门组织了抢救小组,设立了专门病房,并对疫点进行封锁和全面消毒,很快控制住了疫情蔓延。
狂犬病的防治80年代以前,为堵塞狂犬病传染渠道,当地政府曾多次布置灭犬,除城区行动比较好外,农村收效甚微。1984年7月下旬,全县相继成立33个灭狗领导小组,组织灭狗队556个,自7月22日至8月4日,灭狗21815条,占养狗总数的99.1%。鉴于近年来被狗咬伤的人数增多,发病死亡严重,市防疫站自1986年2月,设立了狂犬病门诊,专为被疯狗咬伤者注射血清和狂犬疫苗,预防发病。
(三)地方病、常见病防治
黑热病防治黑热病,当地人称之为“长痞”、“长块”。1951年6月,按阜阳行署通知精神,亳县抽调医疗水平较高的医生,到行署参加黑热病防治工作专业训练,结束后分赴各区、乡工作。为加强对黑热病防治工作的领导,下设7个分站,共35人,于7月下旬在全县开展了黑热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到11月底,共查出黑热病可疑患者755人,检验确诊477人,经治疗痊愈418人,好转42人,未愈13人,死亡4人。1953年,这项工作由各级卫生部门负责,随发现、随治疗。为做到防、治结合,各级人民政府还动员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搞好室内外卫生,并对发病的村庄、街道,进行药物喷洒,消灭传染媒介,切断传播途径,巩固防治成果。1965年,全境已彻底消灭了黑热病。
钩、丝虫的防治1958年10月,按省委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灭“四病”(钩虫、丝虫、头癣、甲状腺肿)的要求,全县抽调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和行政干部162人,组成地方病防治大队,下分4个中队,每个中队又分采血、检验、漂浮、统计4个专业组。防治大队的工作从10月30日开始,到1959年2月16日结束,对全县13个公社的钩虫、丝虫病可疑者进行普查。钩虫病受检者486348人,占全县人口的62.35%,其中阳性131791人,感染率为27%;丝虫病受检者505002人,占全县人口的64.74%,其中阳性59617人,感染率为11.8%。对钧虫病人使用了四鲁乙稀治疗,对丝虫病人使用海群生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
疟疾防治疟疾当地称“发疟子”、“打老瘴”、“打摆子”。民国34年7月,亳县县立卫生院发布通告,向各镇、机关发放限量的时疫水和疟疾九进行预防和治疗。1952年,当地疟疾发病375人;1957年发病17330人;1960年发病229770人,占全县人口的36%;1970年发病348756人,占全县人口的43.6%。1975年,亳县纳入苏、鲁、豫、皖、鄂5省疟疾联防范围,采取了一系列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在有条件的区级卫生院设立镜检站,对每个发热病人进行疟疾检查。1982年,全年共血检8414人,查出疟疾患者567人,全部登记入册,按现症病人给予治疗。在每年疟疾发病高峰季节之前(6月至10月份)进行全民性预防服药,宣传卫生常识,提倡挂蚊帐,夜间不在外边露宿,同时采取烟熏、药物喷洒等方法灭蚊,减少传播机会,疟疾发病率明显下降。1980年,发病人数为46461人,占全县人口的4.6%。1982年,发病人数为11900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2%。1985年,发病人数为797人,仅占全县人口的0.07%。1984年,卫生部授予亳县“疟疾防治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头癣病的防治1958年进行普查普治期间,共查出头癣病人3595人,全部予以治疗。张集区研制的硫磺合剂,十河区研制的川橡子擦剂,对头癣治疗均有显著效果;当年治愈3482人,治愈率高达97%。1979年,组织1205人,分为21个专业队,配合乡村医生,对15岁以下的儿童,逐人检查登记,共查出头癣病人180个,由区、乡防疫医生包干负责,免费内服灰黄霉素,外用药物涂抹,到1981年,全部治愈。以后当地未发现头癣疗患者。
氟病调查1983年,县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到古城区立德、李村两公社进行调查,共查20386人,发现斑釉12969人,发病率为63%;氟骨病84人,发病率为0.41%。同时测定饮水300处(份),作健康人和氟骨病患者尿氟测定各50份,土壤和小麦含氟量测定各30份。调查结果,写出了专题报告,为对氟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客观依据。
麻疯病管理60年代初,县卫生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对麻疯病人进行查、治、管,当时发现病人5例,送凤台麻疯病院治疗2例,送无为县治疗1例,下余2例在家隔离,定期送药治疗。70年代,一度放松管理。1982年,国家正式颁布了《全国麻疯病防治管理条例》。当地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再次对全境的麻疯病进行普查,共查出麻疯病人17例,其中瘤型13人,结核佯型3人,界限型1人,均登记建卡,严格隔离,定期送药治疗和复查。到1986年,尚有麻疯病人9例,仍在继续治疗之中。
肿瘤普查1971年8月17日至9月7日,县抽调52名医生,对古城公社进行全民性的肿瘤普查工作。该公社共有42191人,24岁以上的应查人员17288人,实查15485人,其中男7787人,女7698人,实查占应查人数的89.5%。发现子宫糜烂者2837人(经刮片检查阳性者19人,可疑者10人),乳腺癌3人,乳腺有肿块者9人,肺癌1人。作食道钡剂造影检查105人,查出可疑阳性者13人;食道拍片检查13人,查出阳性者7人。通过这次普查,对肿瘤在当地的发病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建议阳性病人,抓紧时间进行治疗。
爱国卫生运动1951年,开展了消灭蚊子、苍蝇、跳蚤、虱子、老鼠以及清除垃圾的活动,整修了厕所,填平了洼坑,疏通了沟渠,清除了污水,并在城乡普遍开展打狗运动。1952年6月,县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设16个区分会、193个乡分会、31个机关分会、184个学校分会。到1953年,群众普遍订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公约,并确定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为爱国卫生运动日。1956年,全县开展了“除四害”(老鼠、蚊子、苍蝇、麻雀)运动。1958年,全县消灭老鼠500多万只、麻雀300多万只,挖了大量的蛆蛹,消灭了大量的苍蝇、蚊子;填平污水沟(坑洼)面积共计35万多平方米,疏通污水沟50790条,长达250000多米,粉刷墙壁278000多间。60年代以后,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是抓“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水井、厕所、锅灶、畜圈、环境卫生)。1965年,在双沟区任小庙公社搞了手压插管井和高温堆肥试点,接着向全县推广。到1976年,城关镇汤楼公社小刘庄东队达到了家家有手压插管井,户户有整洁、宽敞明亮的房屋,人有厕所禽畜有圈的要求,成为全县第一个达到“两管”、“五改”标准的新村。这年3月,安徽省在亳县召开了淮北片“两管”、“五改”经验交流会。《中华医学》杂志1976年第10期和第12期分别介绍了亳县开展“两管”、“五改”的做法和推广手压插管井的经验。1981年,全县基本实现“两管”、“五改”的大队138个,占全县大队总数的23%;基本实现“两管”、“五改”的生产队1200个,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17%;建成新村319个,推广手压插管井73000多眼,改锅灶142000多户。1980~1982年,县政府拨款85万元,群众捐款4.4万元,整修城镇街道76条,修下水道37626米,新建公共厕所78个,新添垃圾箱305个、果皮箱36个,新购置洒水车1部。街道门前实行“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治安),使城、镇街道环境卫生经常化。到1986年,亳州市政府拨款250万元,群众捐款集资77万元,在城内新铺设水泥砖路面50条,计55817平方米,拓宽谯陵路1400米;北门口广场修建了华佗塑像,东门口广场修建了彩色喷泉。这一年,全市城乡已有手压插管井10万眼,城市铺设自来水主管道供水,70%的城区人口用上了自来水;全城共有公共厕所134个、垃圾车3辆、垃圾斗12个、垃圾筒240个,有环卫工人117人,做到街道有专人负责打扫,垃圾日产日清。
食品卫生1978年,县防疫站在原公共卫生股的基础上,分设了食品卫生股,配备专人,添置仪器设备,经常深入到食品加工和食品经营单位,要求做到食品无毒、无致病病菌、无腐败变质。符合要求者,发给食品卫生许可证,方可开张营业。1979年8月,《食品卫生管理条例》颁布后,县防疫站对经营食品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在对2556名从业人员检查时,查出患活动性肺结核病者8人,患传染性肝炎病者1人,患化脓性皮肤病者2人,痢疾带菌者6人,对上述人员的工作立即进行了调整。1982年,《食品卫生法》颁布后,全县成立贯彻食品卫生法领导小组30个,成员200人,举办学习《食品卫生法》训练班89期,共培训食品从业人员5734人,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使食品卫生工作走向经常化、制度化。1982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县城生产经营的酱油、食醋、糕点、白酒、冷饮5大类食品进行抽样检查,结果食醋合格率23.1%、酱油合格率仅2.56%。立即对有关单位进行停业整顿。1983年,县组织春季食品卫生大检查,受县级表扬奖励的单位有56个,比较好的120个,比较差的102个。1985年3至6月份,国家卫生部、商业部、化工部、轻工业部等10个单位对亳县食品卫生情况进行了检查,当年8月,授予亳县“贯彻食品卫生法先进县”的金质匾额,亳县出席了中央在北京召开的贯彻食品卫生法先进县(市)代表会议。
劳动卫生对工人、农民重点抓预防尘毒危害和农药中毒的工作。工厂从1952年起,对接触各种有害物质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并建立劳动卫生职业病档案,发现病情,及时治疗。亳州为烟、棉作物产区,使用农药杀虫普遍,烟农、棉农、菜农都有使用农药的机会。据1981~1982两年统计,全县共发生农药中毒602人,其中生产性397人,非生产性205人,死亡46人,占中毒人数的7.6%。为做好防治农药中毒工作,1980年6月~1981年8月,县举办农药使用常识训练班4期,培训250人,重点讲解了农药的运、送、保管、使用知识和中毒后的抢救措施等。
学校卫生建国前,民国县政府和日伪县政府虽提及学校卫生工作,但多流于形式。从50年代起,亳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师范学校先后配备了专职校医,负责学校的医疗卫生工作。目前,亳县一中设有卫生室,配备有专职医生、护理4人,其中有主治医师1人,一般伤、病均可在校卫生室医治。其他一般中、小学仅有兼职的保健人员,配备有保健箱,备有一些常用药品,以作为应急之用。学校医生和保健人员,配合学校、班主任对学生个人卫生、教室环境卫生定期检查评比。1980年9月,县防疫站组织15名卫生专业人员,对亳县第一中学等1所学校7至17周岁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共分11个年龄组,每组200人,男、女各100人,合计为2200人。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在青春前期,男生的发育快于女生,而女生在11~12周岁时,发育突出,又超出男生两年。
1981年11月份,对亳县第二中学1587名学生的视力进行调查,结果有338名学生的视力减退,占调查学生总数的21.3%。1982年5月,又对亳县第一中学、双沟中学、双沟小学3所学校的学生,分视力减退、沙眼、扁桃体炎、肝大、心脏杂音、疥疱等6项调查,通过调查,为教育部门制定学校卫生保健计划,改变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传染病防治
亳州历史上为传染病、地方病,常见病多发地区。历代统治阶级很少过问疾病防治工作。民国25年前后,民国县政府设立夏令防疫所,搞些预防针注射,终因资金靠劝募,人员不固定,而难于正常维持。日军占领亳州期间,为防天花病蔓延,日伪县政府于民国32年至33年的冬、春,派员到通简要隘、城门、渡口、汽车站等处,强行接种牛痘。
计划免疫1950年,预防注射128951人份,其中注射白喉类毒素20855人份,二联疫苗(霍乱、伤寒)19877人份,牛痘88219人份。到60年代初,天花、白喉、鼠疫等急性传染病在境内已绝迹。到70年代,使用计划免疫卡片,对儿童分年龄组登记,按登记卡免疫接种。1983年,县、区、乡3级建立了一支有百余人参加的计划免疫专业队伍,对8个月到7周岁的儿童复核登记建卡。全县应建卡儿童共109454人,登记建卡106114人,建卡儿童占总数的96.7%,对预防“六病”(麻疹、小儿麻痹症、肺结核、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起到了很好作用。1985年12月,亳县被评为华东地区计划免疫先进单位。到1986年,小儿麻痹症已连续4年没见发病,麻疹、结核、百日咳、破伤风的发病也都降到国家规定的限数以下。
脑炎防治当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都有爆发流行史。1954年初秋,乙脑发病284人,死亡95人,以十八里、魏岗两区发病较多。当时阜阳专区、华东局(上海)均派员来当地检查指导,帮助治疗。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到10月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1956年,发病117人,死亡70人;1957年,发病293人,死亡117人。1961年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流行,发病5381人,死亡240人。1968~1970年,均有流脑、乙脑流行,由于治疗抢救及时,没有酿成严重后果。1983年,县防疫站在脑炎多发地区,进行了30万人份“流脑多糖体菌苗”预防注射,使流行性脑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二号病防治建国前,境内时有二号病发生。民国21年农历六月至八月,二号病大流行,死亡2000多人。当时有这样一首诗:“瘟疫重疯何其多,新坟遍野傍涡河。频传噩耗亲朋死,街市时间送葬歌。”建国后,当地政府十分重视二号病的防治工作。1950年,全县共接种疫苗19877人份;1953年,接种50465人份;1963年,接种50309人份;使二号病流行得到控制。1981年8月16日至10月15日,突然发病28例。在十九里区大寺集发现首例病人时,当地医务人员及时报告各级政府,迅速采取防治措施,发动群众;全县开展“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食品卫生,消灭苍蝇)活动,停止冷饮产、销,不准捕捞鱼虾上市,停止集会,不准聚众吃喝,在交通要道设立消毒站。县卫生医疗部门组织了抢救小组,设立了专门病房,并对疫点进行封锁和全面消毒,很快控制住了疫情蔓延。
狂犬病的防治80年代以前,为堵塞狂犬病传染渠道,当地政府曾多次布置灭犬,除城区行动比较好外,农村收效甚微。1984年7月下旬,全县相继成立33个灭狗领导小组,组织灭狗队556个,自7月22日至8月4日,灭狗21815条,占养狗总数的99.1%。鉴于近年来被狗咬伤的人数增多,发病死亡严重,市防疫站自1986年2月,设立了狂犬病门诊,专为被疯狗咬伤者注射血清和狂犬疫苗,预防发病。
(三)地方病、常见病防治
黑热病防治黑热病,当地人称之为“长痞”、“长块”。1951年6月,按阜阳行署通知精神,亳县抽调医疗水平较高的医生,到行署参加黑热病防治工作专业训练,结束后分赴各区、乡工作。为加强对黑热病防治工作的领导,下设7个分站,共35人,于7月下旬在全县开展了黑热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到11月底,共查出黑热病可疑患者755人,检验确诊477人,经治疗痊愈418人,好转42人,未愈13人,死亡4人。1953年,这项工作由各级卫生部门负责,随发现、随治疗。为做到防、治结合,各级人民政府还动员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搞好室内外卫生,并对发病的村庄、街道,进行药物喷洒,消灭传染媒介,切断传播途径,巩固防治成果。1965年,全境已彻底消灭了黑热病。
钩、丝虫的防治1958年10月,按省委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灭“四病”(钩虫、丝虫、头癣、甲状腺肿)的要求,全县抽调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和行政干部162人,组成地方病防治大队,下分4个中队,每个中队又分采血、检验、漂浮、统计4个专业组。防治大队的工作从10月30日开始,到1959年2月16日结束,对全县13个公社的钩虫、丝虫病可疑者进行普查。钩虫病受检者486348人,占全县人口的62.35%,其中阳性131791人,感染率为27%;丝虫病受检者505002人,占全县人口的64.74%,其中阳性59617人,感染率为11.8%。对钧虫病人使用了四鲁乙稀治疗,对丝虫病人使用海群生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
疟疾防治疟疾当地称“发疟子”、“打老瘴”、“打摆子”。民国34年7月,亳县县立卫生院发布通告,向各镇、机关发放限量的时疫水和疟疾九进行预防和治疗。1952年,当地疟疾发病375人;1957年发病17330人;1960年发病229770人,占全县人口的36%;1970年发病348756人,占全县人口的43.6%。1975年,亳县纳入苏、鲁、豫、皖、鄂5省疟疾联防范围,采取了一系列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在有条件的区级卫生院设立镜检站,对每个发热病人进行疟疾检查。1982年,全年共血检8414人,查出疟疾患者567人,全部登记入册,按现症病人给予治疗。在每年疟疾发病高峰季节之前(6月至10月份)进行全民性预防服药,宣传卫生常识,提倡挂蚊帐,夜间不在外边露宿,同时采取烟熏、药物喷洒等方法灭蚊,减少传播机会,疟疾发病率明显下降。1980年,发病人数为46461人,占全县人口的4.6%。1982年,发病人数为11900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2%。1985年,发病人数为797人,仅占全县人口的0.07%。1984年,卫生部授予亳县“疟疾防治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头癣病的防治1958年进行普查普治期间,共查出头癣病人3595人,全部予以治疗。张集区研制的硫磺合剂,十河区研制的川橡子擦剂,对头癣治疗均有显著效果;当年治愈3482人,治愈率高达97%。1979年,组织1205人,分为21个专业队,配合乡村医生,对15岁以下的儿童,逐人检查登记,共查出头癣病人180个,由区、乡防疫医生包干负责,免费内服灰黄霉素,外用药物涂抹,到1981年,全部治愈。以后当地未发现头癣疗患者。
氟病调查1983年,县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到古城区立德、李村两公社进行调查,共查20386人,发现斑釉12969人,发病率为63%;氟骨病84人,发病率为0.41%。同时测定饮水300处(份),作健康人和氟骨病患者尿氟测定各50份,土壤和小麦含氟量测定各30份。调查结果,写出了专题报告,为对氟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客观依据。
麻疯病管理60年代初,县卫生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对麻疯病人进行查、治、管,当时发现病人5例,送凤台麻疯病院治疗2例,送无为县治疗1例,下余2例在家隔离,定期送药治疗。70年代,一度放松管理。1982年,国家正式颁布了《全国麻疯病防治管理条例》。当地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再次对全境的麻疯病进行普查,共查出麻疯病人17例,其中瘤型13人,结核佯型3人,界限型1人,均登记建卡,严格隔离,定期送药治疗和复查。到1986年,尚有麻疯病人9例,仍在继续治疗之中。
肿瘤普查1971年8月17日至9月7日,县抽调52名医生,对古城公社进行全民性的肿瘤普查工作。该公社共有42191人,24岁以上的应查人员17288人,实查15485人,其中男7787人,女7698人,实查占应查人数的89.5%。发现子宫糜烂者2837人(经刮片检查阳性者19人,可疑者10人),乳腺癌3人,乳腺有肿块者9人,肺癌1人。作食道钡剂造影检查105人,查出可疑阳性者13人;食道拍片检查13人,查出阳性者7人。通过这次普查,对肿瘤在当地的发病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建议阳性病人,抓紧时间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