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天主教 基督教
(一)天主教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准许外国天主教在国内传播。光绪五年(1879),英国传教士翟功昭来亳传教,鉴于城内人民的反抗情绪,遂在涩河口建天主堂。因教士包庇萎民,居然干涉亳州行政,引起与地方官府的纠纷。光绪二十六年(1901)以后,法籍总驿驻亳州传教,在城里州东街建天主教堂。德国人费彤神父相继来亳传教,修女有崔振岭、陈献云2人。当时天主教的经典有《六瑞经》、《致魂经》、《早晚课》、《周主日祷文》等,是教徒必修的课程。只有读完必修课,才准予受洗入教,成为真正的教徒。当地天主教隶属于蚌埠教区。下设4个分堂:青杨树支堂(在古城北),有教徒600多人;油河支堂,有教徒300多人;支寨支堂,有教徒500多人;徐庙支堂,有教徒400多人。淝河集也有教堂。建国后,神父费彤回国,两个修女也回原籍,教堂改为民房,停止了活动。
(二)基督教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白某来亳州传教,并在涡北建立了教堂。白回国后,宣统二年(1910),美国人包治丕自山东来亳,接替白在亳州的传教事务。当时入教者不多,包治丕勾结官府,拉拢豪绅,扩大教堂,并雇用中国人布道。民国4年,涡北教堂正式建立,扩大传教活动。民国13年,包治丕的弟弟包万德、妹妹包爱德亦来亳,协助他传教。他们逐户布道,教徒发展到2000多人。民国18年,正式成立教会。民国29年,成立北关教会。
民国时期,基督教总会堂设在涡北董家街北(现在亳州市第一中学),牧师为美籍人邵士德。下设两分堂:一在王巷口,牧师张效曾;一在北关洪济桥,牧师张学礼。分堂下设支堂。民国24年,设十八里支堂,有教徒36人;同年又设辛集支堂,有教徒120人。民国28年,设十河郭庄支堂,有教徒22人;同年又设赵桥支堂,有教徒21人。民国29年,设城北张集支堂,有教徒170人;同年又设双沟支堂,有教徒28人。民国30年,设芦庙支堂,有教徒140人;同年又设余集支堂,有教徒19人,又在十九里集设一布道所,有教徒126人。安溜支堂原属鹿邑县,同年转属亳县。民国31年,设魏岗芮庄支堂,有教徒18人;同年又设高楼支堂,有教徒27人。张集、芦庙、辛集支堂隶属涡北教堂;魏岗、余集、高楼支堂隶属洪济桥分堂;赵桥、十河、十八里、双沟各支堂隶属城里王巷口分堂。
基督教在当地也兴办了一些福利事业。宣统二年(1910),涡北教堂办福音小学1所;洪济桥教堂、王巷口教堂,也各办小学1所。民国10年,美籍传教士柏瑞德办妇婴院1所。民国21年,柏瑞德在城里教会办女子小学1所。民国27年,日军陷亳后,牧师邵士德和张子和等,办一难民所,可容难民2000多人。同年,在难民中有些知识分子教徒,开办怀恩中学1所,怀恩、崇实、怀德福音小学3所。民国31年,涡北教会开办圣经学校1所。
建国后,当地基督教开展了以自治、自传、自养、爱国、爱教为主要内容的“三自”革新运动,恢复了正常活动。1957年,成立“三自爱国委员会”,有委员9人。县城成立基督教“浸信会”,由牧师张效曾、张开礼、梁贯道、陶言信4人负责。原城里、北关分堂改为总堂。北关总堂下设高楼、黄庄、余集3个分堂;涡北总堂下设张集、芦庙、张店、辛集4个分堂;城里总堂下设双沟、十八里、赵桥、郭庄、十河、安溜6个分堂。后城关教堂被学校占用(涡北教堂被一中占用,北关教堂被烈小占用,城里教堂被第一回民小学占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停止活动。1982年,恢复了“三自爱国委员会”,基督教在亳县恢复了正常活动。1985年12月25日,涡北基督教堂庆祝“圣诞节”,城乡参加者达4000人以上。这年,经省民委宗教事务处批准,设双沟、张集、减店、赵桥4个宗教活动点。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准许外国天主教在国内传播。光绪五年(1879),英国传教士翟功昭来亳传教,鉴于城内人民的反抗情绪,遂在涩河口建天主堂。因教士包庇萎民,居然干涉亳州行政,引起与地方官府的纠纷。光绪二十六年(1901)以后,法籍总驿驻亳州传教,在城里州东街建天主教堂。德国人费彤神父相继来亳传教,修女有崔振岭、陈献云2人。当时天主教的经典有《六瑞经》、《致魂经》、《早晚课》、《周主日祷文》等,是教徒必修的课程。只有读完必修课,才准予受洗入教,成为真正的教徒。当地天主教隶属于蚌埠教区。下设4个分堂:青杨树支堂(在古城北),有教徒600多人;油河支堂,有教徒300多人;支寨支堂,有教徒500多人;徐庙支堂,有教徒400多人。淝河集也有教堂。建国后,神父费彤回国,两个修女也回原籍,教堂改为民房,停止了活动。
(二)基督教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白某来亳州传教,并在涡北建立了教堂。白回国后,宣统二年(1910),美国人包治丕自山东来亳,接替白在亳州的传教事务。当时入教者不多,包治丕勾结官府,拉拢豪绅,扩大教堂,并雇用中国人布道。民国4年,涡北教堂正式建立,扩大传教活动。民国13年,包治丕的弟弟包万德、妹妹包爱德亦来亳,协助他传教。他们逐户布道,教徒发展到2000多人。民国18年,正式成立教会。民国29年,成立北关教会。
民国时期,基督教总会堂设在涡北董家街北(现在亳州市第一中学),牧师为美籍人邵士德。下设两分堂:一在王巷口,牧师张效曾;一在北关洪济桥,牧师张学礼。分堂下设支堂。民国24年,设十八里支堂,有教徒36人;同年又设辛集支堂,有教徒120人。民国28年,设十河郭庄支堂,有教徒22人;同年又设赵桥支堂,有教徒21人。民国29年,设城北张集支堂,有教徒170人;同年又设双沟支堂,有教徒28人。民国30年,设芦庙支堂,有教徒140人;同年又设余集支堂,有教徒19人,又在十九里集设一布道所,有教徒126人。安溜支堂原属鹿邑县,同年转属亳县。民国31年,设魏岗芮庄支堂,有教徒18人;同年又设高楼支堂,有教徒27人。张集、芦庙、辛集支堂隶属涡北教堂;魏岗、余集、高楼支堂隶属洪济桥分堂;赵桥、十河、十八里、双沟各支堂隶属城里王巷口分堂。
基督教在当地也兴办了一些福利事业。宣统二年(1910),涡北教堂办福音小学1所;洪济桥教堂、王巷口教堂,也各办小学1所。民国10年,美籍传教士柏瑞德办妇婴院1所。民国21年,柏瑞德在城里教会办女子小学1所。民国27年,日军陷亳后,牧师邵士德和张子和等,办一难民所,可容难民2000多人。同年,在难民中有些知识分子教徒,开办怀恩中学1所,怀恩、崇实、怀德福音小学3所。民国31年,涡北教会开办圣经学校1所。
建国后,当地基督教开展了以自治、自传、自养、爱国、爱教为主要内容的“三自”革新运动,恢复了正常活动。1957年,成立“三自爱国委员会”,有委员9人。县城成立基督教“浸信会”,由牧师张效曾、张开礼、梁贯道、陶言信4人负责。原城里、北关分堂改为总堂。北关总堂下设高楼、黄庄、余集3个分堂;涡北总堂下设张集、芦庙、张店、辛集4个分堂;城里总堂下设双沟、十八里、赵桥、郭庄、十河、安溜6个分堂。后城关教堂被学校占用(涡北教堂被一中占用,北关教堂被烈小占用,城里教堂被第一回民小学占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停止活动。1982年,恢复了“三自爱国委员会”,基督教在亳县恢复了正常活动。1985年12月25日,涡北基督教堂庆祝“圣诞节”,城乡参加者达4000人以上。这年,经省民委宗教事务处批准,设双沟、张集、减店、赵桥4个宗教活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