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戏剧
豫剧民国年间就在农村集镇流行,旧称“梆子”、“河南梆子”、“沙河梆子”。由十几人或数十人朋班搭伙,组成班社,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庙会、绠会、喜庆时,搭台演出。较著名的有阚疃集夏德超的梆剧班、展沟集邱维甫的一把刀班、张村铺任兴朝的沙河梆子班等,在40年代都名噪淮北。展沟集“一把刀”班,是1943年由展沟集戏曲爱好者与外来艺人组成的坐地班,亦称“良友班”,由理发师邱维甫发起。邱眇一目,人呼邱瞎子,鳏居而广有徒众,方圆数十公里包揽理发业,每年打秋风即可收取数十石粮食,以其余资赞助门徒王佩明等人先组织花鼓灯班,后改为豫剧班,邱被推为名誉班主,实际掌班为外来艺人陶瑞山。陶系旧军人,随师兄李圣先半路学戏,演唱红生。李圣先艺名李麻九,在戏班任导演兼司鼓。戏班正常时有四五十人,外来艺人与本地艺人参半。外籍艺人多为职业艺人,时聚时散,盛时多达六七十人。本地艺人均为集上贫民和小商业者,有炕烧饼、卖大馍、炸油条、开纸马店,有卖香烟、梨膏糖、理发、推脚的等等,原先结班玩灯,及至排练演戏,学而有成可担重要角色的有二三十人,会得三招两式凑热闹跑龙套的为数更多,不少人听到开台锣鼓便心痒难耐,将卖馍筐、香烟筐之类往后台一放,即粉墨登场,以自娱娱人。戏班全盛时行当齐全,红脸有陶瑞山、张克山、赵其胜、施永和、张景益、张发才、叶正陶,旦角有王玉玲、马庆芳、刘桂兰、巧云以及男旦张友才等,时有“八大红脸八大旦”的称誉。另外有大脸“扌翁倒山”、二脸“三表”、小花脸侯怀珠、麻五等。戏班初创,陶瑞山首场演出《辕门斩子》,饰杨六郎,所戴的纱帽是纸糊的,服装一时无着,但上台时竟也穿着红袍,引得街谈巷议“陶红脸把北庙火神爷的大红袍借来了”,实为国民党骑八师换防时丢下来的戏装。其后邱维甫牵头集资,多次置办,服装道具渐齐备。戏班演出区域主要为凤台、颍上、寿县等地。传统剧目有《辕门斩子》、《二进宫》、《桃花庵》、《临潼山》、《过昭关》、《卷席筒》、《打金枝》、《穆桂英挂帅》等。1950年戏班被邀赴淮南演出,羁留不返,后改组为淮南市梆剧团,外籍艺人多留淮南,展沟艺人陆续回籍,戏班解体,其后很少有演出活动。1959年聘请阜阳艺人巩固为教师,举办少年班,其中多有原“一把刀”班老艺人子女,学戏近二年,由公社、大队出资扶持,易名“展沟梆剧团”。不久,少年班亦散,戏箱由生产大队保管,群众想听戏,艺人想演出时,兴之所至,便在集上搭台凑班欢乐一场。1967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新老班底的戏箱全被抬至大街,付之一炬,遂成绝唱。王市业余梆剧团,1958年由王市乡乡长马景明创办,人员60名,专拨耕地80亩,“文化大革命”期间解散,1977年恢复为剧团生产队,有30余人,50余亩耕地,大队副书记马恩龙任团长,曾到淮南、淮北、阜阳、涡阳、蒙城、太和等市县演出。胡集区豫剧艺训班,创办于1980年,招收少年学员30余人,由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张金山担任教师,曾在本县和邻县部分农村演出。1985年民间业余豫剧尚有阚疃梆剧团、江集区郑小集少年梆剧团、江集区旧城梆剧团、张村区朱集梆剧团、张村区三里赵梆剧团、孙集区路集乡祝世岭豫剧班、马店区马店乡刘士广豫剧班、胡集区张应林豫剧班、望疃区魏芳华梆剧班、西潘楼区阎好田豫剧班、马店区永兴乡豫剧班等。
泗州戏民国年间习称“拉魂腔”。戏班由三五人组成,简易化装,在街头巷尾地摊演出。1960年涡阳县泗州剧团精简下放,原任该团的导演及业务负责人郭子贵,邀集下放在阎集、江集区的10余名演员,新收艺徒数人,组成阎集区黄湖泗州戏剧团,主要演员有孙化兰(艺名“小黑妮”,文武花旦)、王学荣(艺名“钅矍头把”青衣、丑旦)、李怀英(文武小生)、葛炳德(老生)、赵慧荃(青衣、花旦)、蔡殿才(红生)、王天成(丑)等。上演剧目有《回龙传》、《罗鞋记》、《杜文学充军》、《三打苏凤英》、《四告李彦明》、《三蜷寒桥》、《金镯玉环计》等,尤以演出“四大冤剧”(《窦娥冤》、《叔嫂冤》、《贤媳冤》、《孝子冤》)和《陈三两爬堂》闻名,同时演出现代戏《打铜锣》、《游乡》、《人欢马叫》、《重要一课》、《两块花布》等剧目。以“乌兰牧骑”为榜样,活跃在农村,演出区域遍及当时阎集区每一个生产队,亦外出到淮南市、太和、蒙城等县。所到之处,给军烈属、五保户打水扫地,黎明清扫集镇街道。每到新的演出地区,预先与当地联系,搜集好人好事,编成大鼓书、扬琴书、坠子书、二人转等,人们习称“郭子贵剧团”。1967年因开展“文化大革命”剧团停办,人员解散。稍后,少数艺人在江集区搭班组成“江集泗州戏剧组”,演出现代小戏。1977年郭子贵再度组班18人,赶排《十五贯》、《宝莲灯》等剧目,在县城上演,场场爆满。其后酝酿成立县泗州戏剧团,未能如愿,艺人仍处流散状态。另有张村区三里湾乡程岗楼戏班、望疃区张凤田戏班、中疃戏班、蒋疃戏班、西潘楼区陆小楼乡刘洪杰戏班、城郊区董集乡康庄戏班等,均可上演几十出古装戏和现代戏。
京剧40年代,阚疃集有一个京剧团,由国民党凤台县政府驻阚疃的银粮柜主任黄寿山创办,演员一部分是当地人,一部分是从寿县等地聘请。上演的主要剧目有《打砂锅》、《红鬃烈马》、《打渔杀家》、《四进士》、《红鸾禧》等。当地解放前夕,剧团解散。
花鼓戏在境内已有70余年历史。初由山东艺人杨尚义(绰号“洋红芋”)传入。第一代传人为阚疃集北三里张庄张学诗兄弟3人。张学诗授徒管应朋(艺名“万人迷”)、张立敏(艺名“假丫头”)、谷保宽等人。正式演出前,由一男一女(由男性扮演)上场,先唱“八句子”,以舞为主,唱为辅,男角身背花鼓,在“盘鼓”和“四门八叉”中的舞姿丰富多彩;女角头扎彩球,手挥长绸,脚绑“垫子”,在“压花场”中有数十种舞姿。小戏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郁,大戏的表演艺术亦颇具特色,六七人组成班社,以地摊形式演出。40年代,管应朋花鼓戏班遍演凤、颍、蒙、涡、宿、怀等地,主要艺人有吴瑞鼎(艺名亦叫“假丫头”)、高文胜(艺名“高老拜”,其体型前鸡胸,后罗锅,喜饰丑角)、龚振声等人,传统剧目有《梁山伯闯帘》、《机房教子》、《秦香莲进京》、《王三姐挖菜》、《王小赶脚》、《打药》、《求情》、《蜜蜂记》、《绣鞋记》、《罗裙记》、《秦雪梅吊孝》、《何文秀私访》、《薛天宝打雁》、《王定保借当》、《王金豆借粮》、《赵乾坤》、《九头寨》等。1956年管应朋表演的《花鼓戏大走场》,赴阜阳地区、安徽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均获特等奖,后赴京参加全国汇演,又获乙等奖。管应朋的表演艺术引起有关艺术部门的重视,会后不久,中国舞蹈协会主席吴小邦亲来涡阳访问、观摩他的表演;中央歌舞团、上海歌舞团和其他一些艺术表演团体相继来访求教。花鼓戏班尚有孙集区刁楼刁殿西戏班、展沟区陶集戏班,解放前夕和50年代初曾多次演出,后衰落,80年代又复苏。
清音戏阚疃区谷圩乡谷圩村谷保宽于1978年创办清音剧团,由曲艺“清音”发展而成。唱腔为“四句腔”,吸收“夜落金钱”、“太平年”等小调。主要演员为谷保宽、谷保朝兄弟和他们的儿女、儿媳,自编自演现代小戏《退彩礼》、《婚事新风》、《计划生育好》等,古装戏有《血书白绫记》、《金球记》、《金镯玉环记》、《三上寿》、《海瑞私访》、《幼主走秦》等。农忙务农,农闲走乡串村,先后在本地和六安、凤台、寿县、颍上、蒙城等地演出千余场,深受群众欢迎。
曲剧又叫“曲子戏”。民国年间农村集镇较为流行。较著名的戏班有张村铺孟庆松班、张振家班、佛镇集戏班、高皇庙戏班、孙集戏班等。每逢节日、庙会、喜庆,便组织演出。
推剧流行胡集、展沟、阚疃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在民间歌舞“花鼓灯”的基础上,吸收“琴书”和民间曲调形成,较著名的戏班有胡集区板集乡李老庄推剧班、展沟区南圩村居冠山推剧班、陶集乡潘大村潘树春推剧班、阚疃八里推剧班等,演出剧目有《小圆房》、《割股救母》和花鼓灯舞蹈《大花场》、《小花场》、《抢板凳》、《抢扇子》、《盘板凳》、《游春》等,亦自编自演社会主义新人新事。
扁担戏一种是空腹木偶,操作时将木偶插在手指上,方言叫“戳腹俚子”;另一种是悬丝木偶,操作时拉动提线,方言叫“提戏”。民国年间流行在展沟、阚疃、胡集区沿西淝河一带,胡集区尤为集中,有百副戏担,形式简单,常一人一担,出没于街头巷尾、村旁店边,随时可以表演,50年代初渐湮,70年代末又开始出现。演出时将扁担竖于地上,支起方框结构、神龛状的微型舞台,四周围以布幔,艺人在布幔内双手操作木偶,脚踏锣鼓,嘴含特制口哨模拟人声,作为木偶人物的音调,似真似假,别有韵味。随剧情变化,艺人且念且唱,问答叙议,插科打诨,有些类似相声的捧哏逗哏,表演的剧情大都简单、明快,富有动作性。传统剧目有《王二小打虎》、《王二小推豆腐》、《西游记》故事片断,亦有五花八门的即兴表演。
县文工团1971年成立,从公社招收选拔演员、演奏员35人。初建,以表演歌舞为主,曾演出全本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及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选场。1972年吸收界首、临泉、山东等地豫剧演员,以演出豫剧为主,曾上演《红嫂》、《参观线路》等。《参观线路》一剧曾赴阜阳地区汇报演出,获得好评。1974年外籍主要演员相继离团。1975年团内调出一批演员、演奏员安排其他工作,同时新招一批新演员,排出小戏《颗粒还家》参加安徽省文艺汇报演出。是年夏至翌年上半年,分两个演出队,遍演县内各区、社,《安徽日报》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曾予以报道。在阜阳地区剧团下乡演出评比中,被评为“红旗剧团”。1977年秋,自编自演的现代戏《雀儿洼的笑声》,获阜阳地区文艺调演创作及演出二等奖。1978年开始售票公演《朝阳沟》、《枫叶红了的时候》和建团后第一出古装戏《穆桂英挂帅》,继之上演《花木兰》、《打金枝》、《逼婚记》等,并改名利辛豫剧团。1979年冬应邀赴淮南矿区演出,上演《花田八错》、《李天保吊孝》等古装戏,深受欢迎,累月客座爆满。1980年演职员第二次调整,实力有损,加之管理欠善,致演出水平及场次下降。1983年民主选举艺委会,推选出团长、副团长,实行改革,剧团遂有起色,相继排练演出现代戏《阿混新传》、《家庭公案》、《朝阳沟内传》及古装戏《回龙传》、《郑小姣》、《白莲花》、《状元与乞丐》、《屠夫与状元》、《响马传》、《姊妹易嫁》、《灵堂花烛》等。1984年起兼表演轻音乐、舞蹈,在县内外舞台专场演出多次。1985年恢复文工团旧称。女演员金国珍(旦角)、王春芳(旦角)、刘钦侠(青衣、老旦),男演员刘殿备(红生)、周贺修(红生)等艺技颇佳。
(二)电影
电影发行公司1965年9月成立县电影联队,1967年10月易称电影管理站,1980年改称电影发行公司。初成立时职工3人,1985年职工增加到21人。
电影放映队1965年5月,从阜、涡、蒙、凤4县划拨4个国营放映队,另有胡集、王市、王人、江集4个民办放映队。1966年新增12个民办队。1979年新增15个民办队。1983年取消8个国营队,新增32个民办队。1985年农村电影放映队72个,全部为集体或个体经营。
影剧院城市影剧院,1967年10月于县城人民路南段建成“红卫影剧院”,面积500平方米,池座720个,观众席为木长靠椅,1977年更新为铁架木翻靠椅,池座672个,1982年更名为“利辛影剧院”。1981年于县城人民路北段兴建“利辛剧院”,兼放电影,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池座787个,楼座355个,1984年交付使用。农村影剧院,1980年胡集区由群众集资兴建县内第一座农村影剧院,至1985年已相继建成阚疃、王市、西潘楼、江集、望疃、板集等7座。
电影放映1965年建县后,在影剧院未建成前,临时在露天放映35毫米影片,使用54型35毫米提包放映机,在无电源的情况下,使用1台煤气发电机改装成的汽油发电机作供电设备。影剧院建成后,放映条件逐渐改善。1979年7月,改用天津产东风牌氙灯光源35毫米片座机,增添宽银幕镜头,开始放映宽银幕影片,亦可放映立体电影。1965-1980年,农村电影队普遍使用16毫米和8.75毫米片放映机。1981年起,已建好的农村影剧院开始使用35毫米片机,1985年使用35毫米片放映机的有11个队,使用16毫米片放映机的有42个队,使用8.75毫米片放映机的有19个队。1965年有放映人员50人,1985年已有230人,经过地区考核,有72人领取“电影放映技术合格证”,其中一等放映员2人、二等放映员8人、三等放映员36人、四等放映员26人。城市放映,1966年35场次,观众5.1万人次;1985年增长到1405场次,观众68.28万人次;场次平均年递增18.8%,观众平均年递增11.4%;1966—1985年累计放映16998场,平均每年850场次,累计观众1192.8万人次,平均每年59.64万人次。农村放映,1965年1350场次,观众135万人次;1985年增长到23081场次,观众2851.2万人次;场次平均年递增15.3%,观众平均年递增16.5%;1965—1985年累计放映129461场次,平均每年6185场次,累计观众10581.89万人次,平均每年718.19万人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