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婚嫁
初婚民国年间,传承古代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实行封建包办婚姻,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男女无权自主,奉行“二姓之好”、“同姓不婚”的古礼,同姓结婚,视为宗族奇耻大辱,姑表、姨表近亲结婚,视为名正言顺。男女定婚,有“小红媒”(娃娃亲)、“大红媒”(成年定亲),纳彩(送礼求婚)、纳征(送聘礼)不拘多少,小红媒甚简,大红媒略丰。男家一般备钗环手饰、衣服几件,女家酬以头巾、文房四宝,互致勉励。亲家交往,淳风翕然。旧时,耻于婚姻论财,若女家苛求彩礼,则被社会唾骂。迎娶极为隆重,有迎亲、送亲、拜堂、合、庙见、回门等繁文缛节。1950年4月,开始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男女权利平等、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男女订婚,逐渐废除问名(论检生辰八字)、请期(选择吉日),由介绍人穿针引线,双方见面相识,称作“相亲”,女方到男家相访,称作“相家”,若双方无意见,即为允婚。男家略备衣服、鞋、袜,由介绍人送到女家,作为聘礼。结婚日子,双方择便商定,婚前到政府办理结婚登记,迎娶一切从简,废除坐轿、骑马、拜天地等旧俗,结婚仪式设司仪,新人向毛主席像、向父母行鞠躬礼,夫妻亦互行鞠躬礼。境内向有“新婚三天无大小”的礼俗,婚宴后无论长辈、平辈、晚辈,都可向新娘逗乐取笑,主家以为愈闹愈发。旧时闹洞房有脱鞋、解衣、推拉挤抓等过分之举,实行新婚礼后,多以介绍“恋爱经过”、咬糖、啃苹果、唱歌等形式过“闹房”关。撒床习俗相沿已久,撒床人必须是“全旺人”,即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女性,在新人未就寝前,把红枣、染红的花生盛在笆斗里,撒床人突然撒向新娘怀里,边撒边唱喜歌“一把花生一把枣,闺女小子满道跑;生小子,要好的;生闺女,要巧的……”经济条件好的主家,亦有撒栗子(立子)、桂圆(尊贵之意)、香烟(香火延绵)等物,以其谐音,祝吉祈福。结婚第二天早晨,新娘上灶,入厨擀面条,俗称“喜面”,下锅时放一挂鞭炮,左邻右舍听到炮声纷纷拿碗来盛喜面,认为小孩吃了能长命富贵,老人吃了不牙痛。60-80年代初,结婚登记制度松弛,农村青年结婚相沿旧习,以为举行过婚礼就是夫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事实婚姻较为普遍。1981年实施新《婚姻法》以后,违法婚姻在减少。80年代以来,农村财礼之风日炽,城镇铺张攀比亦日甚,辗转相从,已成陋习。财礼大致有4种:一是见面礼,初次见面要备办酒席,男家父母要给女方见面钱,少则百元,多则五六百元;二是四首礼,从订婚到完娶要有过花红(送礼订婚)、传书(议定婚期)、迎娶、年礼等,每次要备猪肉、鲤鱼、羊腿、酒或加果品、公鸡等;三是彩礼,要衣料、布料、毛线、鞋、袜、围巾等,由女方选购,男方付钱,少则二三百元,多则五六百元,有的附带缝纫机、自行车、录音机、手表、一套家具。更有甚者,女方为娘家要小板车、大黄牛、砖瓦、木料、养老钱。名目繁多,男家越是困难,女家越是苛求;四是寻常礼,女方寻常到男家,男家有时给三五十元钱,有时给衣服、布料,有时给鞋袜毛线,总之不能空手而回。种种重礼,男家稍有疏虞不周,轻则推迟婚嫁,重则悔婚毁约。民谣有“闺女多了盖高楼,儿子多了夜夜愁;花红彩礼千斤重,压得二老泪交流”。
再婚男人丧偶再娶,俗叫“续弦”。若娶未婚女子,必须名媒正娶,一切如初婚礼仪;若娶孀寡嫠妇,婚事从简,亦不声张。女人丧偶改嫁,受几千年封建主义思想影响,以为“失节”,不但为婆家人瞧不起,就是娘家人也瞧不起,常由同情者暗中说合,不要花红彩礼,不择期亲迎,仅由介绍人陪同到再嫁夫家,略备薄宴,入洞房时放一挂鞭炮即算成礼,少有喝喜酒、闹洞房种种热闹。男女离婚后再娶再嫁,不与丧偶同论,亦无初婚仪重。
亲缘婚旧俗有“侄女跟姑”、“两姨亲”的习俗,女儿可嫁给外甥,而外甥女不可嫁给儿子,有“三辈不入姥娘家门”之说;姊妹、表姊妹之间儿女互婚,均不忌讳。《婚姻法》贯彻后,农村亲缘婚减少,但未根除。1981-1985年,全县近亲婚221对,占结婚人数的1.1%。
换亲农村中因彩礼苛重,经济力薄弱,儿女婚姻,由父母包办,在亲友间两换亲或三换亲,双方儿女,互为妇婿。换亲结果,总有一对夫妇不能称心如意,因互相牵连受到压抑,只得委曲求全,造成爱情悲剧。亦有因一方抗争,牵动多方婚姻纠纷,诉讼不宁。1981-1985年,全县申请离婚的209对,其中半数以上属于换亲所致。
(二)丧葬
土葬相沿数千年,人未死先治寿器、寿衣和选择墓地。做棺材的木材,俗称“寿木”,运输时系上红布、跟随一只公鸡,以趋吉避凶。做棺材事先选择日子动工开锯,寿器将成,故旧好友备以酒菜祝贺,俗称“翻棺材底”,喜其成又祝其不即用。寿衣一般3-5套,一棉二单或一棉四单,常用蓝布、青布、红布,忌用黑布、白布、花布,鞋、袜、帽要新做。老人病重,嫡亲子女和父族、母族至亲临床守候。病故,亲属为死者脱去原身衣服,穿上寿衣,等待咽气。孝子敞头、跣足、披麻,先向本族、本村叩丧,再向母族叩丧。死者未入棺,亲眷不恸哭,旧俗认为会把亡灵哭迷路,进不了棺材。棺材内先铺上棉褥,上放4-6枚制钱或现代硬币,俗称“垫背钱”;用白布做成三角枕头,内装晒场碎土,枕头下垫一块土坯,就绪后,将遗体移入棺内,盖上被子、蒙面纸和棺盖,在灵柩前用土围一火坑供焚纸,俗叫“钱笸箩”,在棺前点一盏长明灯,放一碗面条、两个馍、一双筷;既毕,放一挂鞭炮,开始烧“倒头纸”,丧眷遂放声恸哭,极尽哀情。旧时,为死者服丧分五等,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之分;民国以来,麻布衰衣五服之制已不实行,尚有重孝、轻孝区别。重孝,子女为父母、年轻妻子为丈夫着素服、系麻绳,男子戴孝箍、女子顶白布长巾(长1.6-3.3米),脚穿麻鞭白鞋,“三七”、“五七”为居丧期,其后除孝;轻孝,侄女为伯叔、堂伯叔父母、姑父母、外祖父母,外甥为舅父母,侄为伯叔父母戴孝帽或顶白布短巾,殡葬期服孝,其后则除。70年代以来,丧主亦有为吊客佩白花、黑袖章习俗。老人过世,旧俗一般停灵三日,亦有停灵五日、七日。停灵期,子女、孙子女昼夜守灵,晚间和衣睡在灵堂铺草上,用土坯枕头,表示哀戚之至,不敢自安。每日早、中、晚饭前为死者“送汤”,丧眷每人持一根哀杖(哀悼棍子,用柳树棍或麻秸杆,糊以白纸做成),两人抬一桶面水,一人挟纸放炮在前,边走边放,边用勺舀水泼地,孝眷随后号丧,直送到井涯或十字路口,烧完纸、泼完水为止,返回时,不再号哭。旧俗极重选择墓地,迷信风水,掘墓前,由父族、母族尊长搀孝子下地,由阴阳先生选择位置,经始方位,备言吉凶。动土前先焚化纸钱,选择4名父母双全者担任掘墓人。孝子从墓地返家,兜一包掘墓时的第一铲土,倒入家中的粮仓中,然后率孝眷钻“老盆”、送汤、粘钱,为死者“净面”,由孝子亲自取出死者“噙口钱”、一枚垫背钱,之后,便由抬棺人封棺,将灵柩移出灵堂,吹奏哀乐,鸣放鞭炮,亲眷号丧,孝子怀抱幡棍,由母舅搀扶在前领棺。起棺时,母舅将预置的“老盆”交给孝子摔碎,俗称“摔老盆”,孝眷随后号丧,直送到墓地,待棺入土始回。葬日,丧主尽其所有招待吊客,孝子谦躬全礼,不断叩头谢孝,自言“失恃”、“失怙”,吊客则劝慰节哀顺便,保重身体。送客毕,孝子向本村帮助料理丧事的亲族、邻居,挨门叩头逊谢。葬日晚上,孝子身背土坯三块、麦草一筐、面灯一只送往墓地,将土坯围成火坑,燃着麦草,点亮面灯后返回,俗称“送灯”。旧有“抹孝帽子”习俗,或在“三七”后,或在“五七”后,三五知己,备办酒菜,公宴孝子,再致节哀惜身之意,劝勉除孝,以便作事。葬后,有“三日圆坟”(为新坟添土)、“三七”忌日、“五七”忌日,百天忌日、周年忌日、三年忌日,届时,嫡亲备办祭品,到墓地追悼吊唁,俗为“守孝三年”。近年,丧葬日渐从简,迷信习俗亦渐消除。
火葬1981年,在非农业人口中开始推行。
(三)节令
春节俗称“过年”,有“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的俗语,家家准备年货,外出的人尽量赶在年前返家过年。春节前一日,习称“年三十”,起早清污扫尘,刷洗用具,贴剪纸、年画、门神,中午隆重聚餐,燃放鞭炮。新中国成立后,革除旧弊,不再贴“门神”,易以春联。平常人家贴红对子,居丧人家头一年贴草纸,第二年贴蓝对子,第三年贴绿对子。下午家家包饺子,留作第二天“年五更”吃。晚上纳福守岁,阖家围炉,边吃瓜子果品,边话闲叙旧,称为“守岁”,至深夜始放关门炮。春节凌晨,俗称“年五更”,当家的男人先起床,净手后放“开门炮”(鞭炮),点亮室内外蜡烛、灯笼,燃灶生火,全家人起早迎春。生意人比一般人家起得早,叫做“抢财”。早餐吃蒸馍、素饺子,忌吃荤腥,意为素素净净,祝愿一年内平平安安。饭前,本家的小孩给老人叩头拜年,老人给小孩“压岁钱”。饭后,开始向本族长辈拜年。通常一个家族男女各形成一支,由年长者带队,顺序拜完本村长辈。长辈人在家应酬,谦不受礼,推让再三,招待烟、茶、瓜子、点心,略为寒暄少坐,就告辞到下一家。拜完长辈就拜祖坟,一个家族的男性结成一队,带着火纸、鞭炮、酒、果品等,到坟前焚化浇祭。初二、初三到母族、祖母族,初四到妻族家拜贺。
财神日正月初五,希望财源亨通的人、生意人,天不明备牲接神,到野外焚化冥钱。今已湮。今以是日为小年,家人不外出,吃饺子、放鞭炮,儿童打灯笼,晚上扫墓。
人日正月初七,旧有剪彩为人,贴于屏风、后墙。今已湮。
立春俗称“打春”。旧时有壅土作春牛用鞭打的习俗;晚上,青少年有“放牤牛阵”游戏。今已湮。是日,家家为小儿剪花布缝“春公鸡”,戴于左臂上,春后一日摘除,至今相沿。
元宵节正月十五,旧称“上元节”。晚上吃元宵,张灯结彩,放鞭炮、烟花。儿童打灯笼,自动结队到郊野,比灯竞胜。集镇有玩狮子、龙灯、高跷、旱船、小车子、骑黑驴等大型娱乐活动。灯会以展沟集为最,始于明洪武年间,以灯摆成“九曲黄河阵”,取于《封神演义》故事,以《河图》、《洛书》为象,以“九宫八卦”为局,以“五行”生克为制,以周年360天为数,一日一灯,象天地,法阴阳,分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灯会多为集镇和周围居民自发筹办,家家户户扎灯制艺,各献所长,上人祖,下八仙,阐教截教各式人物,山水花草虫鱼,风采各异,争奇斗艳,能入选入展者,俱以为荣。灯阵最小时占地9亩,大时占地10余亩。会期一般三四天,盛时达七八天。民国年间,时断时续。50年代初,连续举办几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当作“四旧”禁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除禁锢,灯会复苏,1981年、1983年再次兴办。新办灯会,继承传统,柔合新意,展出许多象征精神文明、科学进步的新灯。
社日二月二日,祭祀土地诞辰,家家起早,男人将草木灰撒在庭院、屋前、草场,掩成同心圆数圈,圆心埋以五谷、硬币,覆以砖瓦,象征“粮囤”、“钱库”;又将草木灰沿房根撒一遍,愿蛇蝎不入,蚊蝇不生。妇女用木棍边敲门枕边念叨;“二月二,敲门枕,金银财宝往家滚”;又用木棍敲面瓢“二月二,敲瓢叉,十个老鼠九个瞎,剩下一个不瞎的,拾缀拾缀搬了家”。做早饭前先炒五谷,俗称“炒虫”,意为害虫不生。早饭吃摊煎饼,称作“贪收”,希望五谷丰登。二月二日又作龙头节,俗谚有“二月二,龙抬头”,忌动菜刀、铡刀、剪刀,怕伤了龙头发大水。
清明节前一天下午扫墓,男人扛着铁锹、木锨,挑着担子到墓地,把祖坟修饰一新。清明日,家家在房檐上插柳条、纸吊子,到坟地烧纸、放鞭炮。今习俗有所改变。
浴佛节旧时,四月初八日善男信女身背黄包,到寺院拈香拜佛,庆祝佛祖生日,到集市上买活鱼、虾放生,民国年间此俗已渐湮,惟马店、江集、阚疃集庙会延绵未绝。
端午节五月初五,相沿吃麦仁酵子、粽子、糖糕、包子、饺子,亦有人将食物投到沟里以纪念屈原。农村习惯在房檐、门首、室内门后插艾条,晚上点燃艾叶,驱除蚊蝇。有的人把雄黄碾成粉末撒在墙根上,毒杀蛇蝎;将雄黄粉调成糊状,抹在儿童“人中”、“泪堂”、“神阙”穴上,意为能驱毒辟邪。母亲们将几种花线合成彩绳,系在儿童手腕、脚腕上,俗叫“拴花线”,禳求不溺水;用黄布做兜肚、童鞋,绣以虎头、五毒(蛇、蝎、蜈蚣、壁虎、马蜂),送给外孙、侄子、外甥穿戴,俗叫“避五毒”;亦有做香蛤蟆、香公鸡,缝在儿童的袖子上,以避瘟祛邪。
七夕七月初七,旧时姑娘们相约集于僻静处,焚香供果,借上弦月穿针引线“乞巧”和夜观牛郎、织女相会。今仍有夜观牛郎织女星相会习俗。
中元节七月十五,民间俗称“鬼节”,旧俗是日前几天,家家祭扫祖坟,焚化冥钱。
中秋节八月十五,有全家团聚圆月习俗,晚上吃月饼、焦馍、水果赏月,儿童用秫秸、麻秸裹以麦草,绑成火把,到野外点燃,摇来摇去,称作“撂火把子”,燃尽始返。亦有“摸秋”习俗,从田里随便摘取一点瓜果蔬菜之类,带回家中。
重阳节九月初九,旧有登高、赏菊、吃花糕习俗,今已湮。仅是日中午略备盛餐以作纪念。
十月朔十月初一,民间称“鬼节”,有“送寒衣”旧俗,在祖坟上焚化冥钱,至今相沿。
腊八节腊月初八,有吃“腊八粥”旧俗,以米粉、粉丝、花生米、大豆、果仁、豆腐皮等,佐以葱、姜、辣椒、胡椒,煮成辣粥,以辣为特征,又俗称“辣米粥”,食后驱寒防冻,象征五谷丰登,以此来欢庆丰收。
祀灶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俗为灶君上天日,家家祭灶,焚香、放鞭炮。新中国成立后,革除贴灶君像旧俗。是日,民间仍以备盛餐、放鞭炮以为纪念。县内部分李姓二十三日祭灶,其余二十四日祭灶,有“君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贼祭六”的俗传。
(四)生育
祈子旧时,婚后无子,向神祈求,到姑子庵、送子娘娘庙或泰山奶奶庙烧香求子,庙祝制作泥娃娃供人抱取,凡抱取泥孩必须付钱,谓之喜钱;抱回家后放在睡床内不让人见,其后若得子,须将泥孩披红挂彩,鼓乐送回庵、庙;当儿子长到3岁时,要到庙中还愿、竖旗杆。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已湮。民间另有剪贴石榴花、贴麒麟送子、连生贵子的年画、在蚊帐上吊一双筷子的习俗,祈望早生儿子。也有以讨口彩的形式,煮个半生不熟的鸡蛋或半生不熟的“儿女扁食”给新娘吃,赚她怯生生地说出“生”字。
送粥米第一胎婴儿生下第七天,主家煮红鸡蛋送往孩子的姥娘家报喜,男孩送单数,女孩送双数。第十二天,亲朋至友为孩子“送粥米”,旧时送“锞子”,隐含“课子”,教子成人;送“金耳”,谐“金儿”,取生子贵重意;送“枣栗葱蒜”,寄寓盼子及早成人,聪明俊慧,以掌家计,皆有祝福之意。近年来送粥米,多为一斗米、面,数斤油条、红糖、鸡蛋、小儿衣服、被子、毛线、鞋、袜、帽等,装入篮子,“篮子”谐音“拦子”,祝愿婴儿健康成长;衣、被忌用绸、缎制作,有谐音“愁子”、“断子”不祥之意。
抓周小儿周岁,旧有抓周习俗,至今相沿。生日吉时,为小儿梳洗干净,换上新衣,抱至桌前,任小儿抓取事先准备好的纸、笔、书、印、秤、尺、刀、剪等物,若先抓取书、印,会举家高兴,以其能读书成材,当权掌印。
做生小儿周岁,至亲送生日礼,俗有“姑母的鞋,姨母的袜,姥姥送个老袼衩(无裆裤)”。小儿三周,比一周时更为隆重,有送长命锁、百家索的旧习。长命锁用白银做成,俗称“脖锁”,上镌“长命富贵”、“百家宝锁”等字;百家索,用从百家乞来的五色线合成彩绳,打成花结,套在小儿的脖子上。近习以送衣服、鞋、帽、毛衣、玩具祝贺。
取名和寄名为小儿取乳名,须由老人决定,因为老年人知道本族、本村各人的乳名,取名不致重名。取乳名讲究避凶趋吉,一般人家多取吉利的名字,如“龙保”、“长生”、“福星”、“德旺”、“天赐”等等,人丁不旺的人家多取粗俗的名字,如“狗夺”、“狗剩”、“逮住”、“拴柱”、“札根”、“牢绷”等等,有的人家希望孩子无灾少病,多取“石头”、“铁蛋”、“结实”等等。小儿入学后取学名,忌喊乳名,尤其成年后,更忌喊乳名,若晚辈喊了乳名,视为奇耻大辱。旧有寄名习俗,缺少子嗣人家,生了儿子后,寄名寺院,做寄名僧,解放前夕,此俗已除。
认干亲旧俗,有的人家为了孩子好养,找子女众多的同辈送儿女认干爹、干娘,认为儿女多的人命大,他能福佑自己的儿女,同样也能福佑自己的干儿女。有的专选贫寒人认干爹娘,认为凡贫寒者鬼神不扰,不像富贵人家的小孩容易引起妖孽嫉妒,惹灾招难。每年正月初一,早起备好年货、果品,将干儿女送到干爹干娘处,或干爹娘接干儿女,吃完早饭后,将干儿女送回。有的过3个年,有的过5个年或12个年。干儿女结婚,干爹娘要尽力操办;干爹娘丧葬,干儿女亦要尽孝尽礼。尚有寄名干爹娘,有的小儿久病不愈或身体羸弱,要认100个干爹娘才能病除体健,其父母事先数100粒黄豆放在碗内,逢集日或会日,抱小儿坐在路旁等候,见过往的男男女女,认为合适的,朝行人背后丢一粒豆子,磕一个头,喊一声“干爹”或“干娘”,直至认完100个为止。
(五)庆寿
境内久有庆寿习俗。老人66岁,在正月初六庆寿,儿女各备面点、猪肉、鸡、鱼、布料,相聚向老人祝贺,有备6斤6两肉、66个蒸馍、66个扁食等食品,表示顺遂之意。73岁庆寿,在正月初七,儿女主要备活鱼、果品等,俗有“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80岁在正月初八庆寿,寿礼有寿幛、猪肉、衣服等。逢年、过节、老人生日,儿女要备礼品祝贺,表示孝敬。儿女若对老人忽视寿庆和节日瞧看,则视为不孝,遭到社会的谴责。
(六)礼仪
往礼境内极重亲戚朋友间礼尚往来,儿女结婚、老人寿庆等都要送礼祝贺。为儿子结婚送礼称“往礼”,为女儿结婚送礼称“陪嫁”,一般馈赠衣料、鞋、袜、对联,近年时尚馈赠镜匾、热水瓶、茶具、毛毯、单子、礼金等。
吊丧老人病故,亲朋邻里纷往丧主家吊丧。死者生前威望越高,吊丧的人则越多。旧时凭吊送冥钱、冥物,冥钱主要是草纸(俗称火纸),冥物有纸马、纸人、纸箱、纸轿等。新中国成立后,旧弊革除,吊客改送挽联、挽幛、花圈或猪肉、烟、酒、粉丝等食物资助丧主,或送少量草纸(黄裱纸)焚化。
(七)饮食
馍是县内的主食。由面粉发酵蒸成的有蒸馍、卷子、饼子;未发酵做成的有死面饼子(有的称锅贴);把和好的面擀薄加入油、盐、菜的叫油馍;和成面糊加入调料、鸡蛋放在油锅中煎的称煎饼。蒸馍为半球状,只有在节日、喜庆、宴宾时才食用,卷子、饼子为常食,煎饼在二月初二食用。另有烙馍,放在鏊子上炕熟;水烙馍,放在锅内一张一张的叠起来蒸熟;焦馍,在烙馍内加入芝麻,放在鏊子上或锅内炕焦。吃烙馍、水烙馍是为了调剂生活,吃焦馍是中秋节的习俗。
包子粉丝、辣萝卜等做馅,用发面包成。平常人家春节食用,平时为着调剂生活才做。
烧卖俗谐音称“捎美”,用粉丝、肉丁做成穗状的包子,在喜庆时方做,每人两只,客人一般不食,临离席时用纸包着带走。
面条是家庭主食,将面粉加入少许水和成面团,擀薄后切成长条状,开水下入锅内,加入油、盐、葱、姜、青菜,是通常吃法,为调剂生活,另有蒸条面、炒面条、炸酱面条、温汤面条、凉拌面条等吃法。
饺子俗称扁食,有用粉丝、馓子做成的素扁食,有用肉馅做成的荤扁食。节令不同,有用荠菜、韭菜、芹菜、鲜蘑菇等做成荤素扁食。吃饺子,平常是为了调剂生活。
馓子油炸食品,俗称麻花子、焦果子,将和好的面粉充分醒好后,捻成条状,然后桄起拉细,放入油锅炸焦。春节时不少人家都做,作为互相馈送礼品,平常市场有售。
麻叶子油炸食品,又俗称焦叶子,有面粉、米粉、粘秫秫粉多种,有的放入糖,有的放入芝麻、盐,和匀擀成面片,切成菱形,待干后入油锅炸焦,春节时几乎家家都做,作为自食和互相馈送礼品。
丸子油炸食品,将绿豆泡好磨成浆状,加入辣萝卜丁、虾子、葱、姜、盐,调入少量面粉,制成圆球入油锅炸焦,春节作为主食,少量馈送亲友。
麦仁酵子新麦收获,用水拌潮,舂去外皮,然后蒸熟,待半凉加入酒药,上覆苘麻叶、棉被,让其充分发酵后食用。五月端午前,几乎家家都做。
碾串七成熟的小麦揉下籽粒,带有软皮,用石磨磨成条状,以此做馍、烧粥吃。民国年间,农民在初夏青黄不接时,权以充饥。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没有吃碾串的习俗。
娃娃鱼俗称“哈蟆腾子”。早秋发生粮荒,将七成熟的高粱米揉下籽粒,用石磨磨成糊状,加水调和,滚开水上放软箅子,将稀糊缓慢淋入,则成头大尾小的面穗,捞入凉水中,凉拌食用或加入调料热食均可。民国年间,以救荒充饥。新中国成立后,已无人食用。及今,尚有人用秫面、麦面、淀粉等做“面鱼子”,方法类淋娃娃鱼,为调剂生活而已。
(八)服饰
大襟褂、袄民国年间和50年代,民间妇女,绝大多数穿右开大襟褂、袄。中老年人褂袄广袖舒襟,肥胖宽大,青年人褂袄稍瘦,常在褂子襟边、袖口饰以花边。60年代起,青年人多改穿对襟褂、袄。及今,民间老年人尚习穿大襟衣裳。
袍子50年代以前在民间流行,为中老年男性穿着,及今为棉大衣取代。
衩裤民国年间,农村贫苦人家冬天做不起棉裤,仅做两条棉裤腿护身,俗称“衩裤”,及今已绝迹。
汗子民间男性穿着贴身小褂,多用粗布做成,干活时容易吸收汗水,及今在农村尚流行。
靸鞋鞋帮、底纳得很密实,前脸较深,上缝皮梁,很耐穿,50年代已绝迹。
绣花鞋在鞋脸、鞋后帮绣花,流行在姑娘、新媳妇中穿着,50年代后逐渐消失。
虎头鞋为幼儿制做的棉鞋,上绣虎头,以趋吉避凶,及今尚流行。
流行色民国年间,纺织工业落后,民间几乎全穿自织土布,白土布送染坊染成青、蓝、蓝灰色或蓝白相间的蓝花布;手巧的人家用染好的红线、蓝线,配以白线衤贵花布作上装。新中国成立后,自织土布逐渐淘汰,机织布日益普及,传统服色冬季尚蓝黑,春尚青绿,夏尚白,秋尚黄棕。“蓝士林”布曾誉为“老少欢”,在妇女和少年中流行20余年。6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黄色,中青年喜欢穿黄军服。进入80年代,上海、广州、南京、蚌埠等大中城市生产的各类成品服装广泛流行民间。
(九)容装
缠足相沿900余年,民国年间,妇女仍有缠足旧习,女孩子六七岁时开始裹脚,待成年,以脚的大小作为衡量美丑的标准。结婚时瞧新娘,先看脚的大不,脚小,则四处夸扬;脚大,则嗤之为“大脚婆”。新中国成立后,严禁缠足,旧俗遂绝。
发式民国年间,男子不再留长辫,流行剃光头,儿童留马子盖(头顶留一片发)、草帽圈(头周围留一圈发)、淘气(囟门留一片发)、歪毛(头左边留一片发)、马鬃(头前部留发)、三星(囟门和头左右各留一片发)、朝天杆(头顶留发扎小辫)、天齐庙(头顶留两片发扎两只小辫)、帽缨子(头前面留发)、鬼见愁(脑后留一撮毛)、四喜(三星加脑后留发),姑娘扎长辫,已婚妇女挽鬈。新中国成立后,破除封建迷信,姑娘剪去长辫,妇女剪去鬈发,留齐项长发,俗称“剪发头”,青少年留“少年头”、“学生头”、“青年头”等发式,中老年多数开始蓄发,少数仍剃光头。80年代起,少数姑娘和青年妇女开始烫发,青少年慕向留长发。
饰物民国年间,女孩子小时候即穿耳戴环,出嫁时戴银手镯、手箍子(戒指)、耳坠,发嵌簪、钗、钏、瓦拢子等饰物;少数男子戴玉佩、搬指等。50年代起佩戴饰物的人日渐减少。“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佩戴毛主席像章、纪念章。80年代起青年中流行戴手表、变色镜,女性时尚戴耳环、项链、戒指等。
(十)陋习
赌博相沿已久,时泛时敛。民国年间,赌头公开在大街小巷设局,以骰子、牌九、纸牌为赌具。一入赌局,俱见钱眼开,各包藏祸心,尔虞我诈,你欺我骗,恶习既染,积重难返,虽倾囊罄橐,优驽马恋栈,愈陷愈深,越捞越惨,为赌博致家破人亡者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明令禁止赌博,赌风收敛,多数赌徒悔过自新,少数赌徒由明转暗,未能禁绝。70年代中期以来,沉滓泛起,以麻将、扑克等赌具,暗设赌局,赌徒蝇聚,赌风又起,尤以春节后为盛。
斗讼《亳州志·风俗》载:“初不闻于拳勇相尚也,后乃急疾尚气,渐染北方之强劲,辄招群相斗”。境西部旧属亳州地,斗讼习俗可见已久。新中国成立后,普及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斗讼之习渐息,50-60年代,民间很少斗讼。“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温良恭俭让”,提出“造反有理”,人民内部的行为规范被破坏,斗讼之习复起。农村、集镇常有“青红砖”、“二耙齿”之类,靠“门头重”、“拳头硬”,为田宅鹅鸭小利,不知礼让,不遵法度,恃强斗勇,构怨乡邻。欺人者不知其为“欺”,受欺者总怀忿难忍,摩擦既久,终起械斗,两方对垒,各逞凶顽,死命相拼,以泄积怨。械斗结果,轻则伤筋断骨,重则捐命亡躯。人死抬到仇家,人伤抬进医院,以死伤为要挟,以据理而兴讼,两相讹诈,各不相让。一讼既起,亲朋不宁,往返奔忙,违误农时。好事者,挑词架讼,乘机渔利;当事者,两败俱伤,悔恨莫及。
迷信《汉书·地理志》:楚“信巫鬼,好祀”。利辛县境,古属楚地,在生产、生活等习俗中因而有许多迷信活动。民国年间,民间常有人把狐狸、黄鼠狼视为“大仙”、“保家神”,把巫巫见视为神明,有病不知求医,相信巫婆神汉一派胡言。巫巫见常制造谣言“某某处”显灵,不知底细的人循声往求“仙药”、“圣水”治病,辗转相告,害人害己。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宣传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知识,取缔巫婆神汉活动,迷信旧俗渐湮。70年代后期,沉滓再泛,算命、看相、堪舆、相宅等江湖骗子,走乡串村,宣扬星命,危言耸听,骗取钱财。
(十一)其他习俗
择吉旧时,民间婚嫁、丧葬、修造、出行、移徙、纳财、立券、开市、交易、渔猎等,都要选择吉日,避开凶日,讲求黄道、黑道、吉星、凶星、冲克、合局,捡择历书或请教术数先生。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择吉习俗日淡,然趋吉心理仍存,因新历书不载,术数先生难寻,婚嫁遂以初六、十六、二十六日为吉日,出行遂以三、六、九日为吉日,余事均不忌讳。
厌胜旧时,匠人在房屋建造时有迷信巫、蛊、厌胜的习俗。建造之初,先祭告方隅土木等神,主人若招待不周或有得罪处,便施以“厌胜术”,木匠或木植倒用,或卯眼内放竹橛、刻木人钉于屋上,或前梁移为后梁;茅匠有作土人、船、伞、车等类置于房中暗处,令建房人家宅不宁。房屋建成后,为防止工匠厌胜,在移居前,房主用清水一盆,令本家男女各执柳枝,蘸水向房屋遍洒,祝道:“木郎,木郎,远在他方,作者自受,为者自当,所有厌昧,与我无妨”。新中国成立后,此迷信活动已除。旧时民间为驱除邪祟,有用木、泥、面、纸制成象征邪祟的东西,夜间祝咒,或掩埋,或打碎以为灾殃即除;要惩治仇人,也做木人、面人、布人、纸人之类,或上油锅炸,或子午时用针刺,诅咒仇人致病致死。及今,农村尚有绑草人诅咒仇者习俗。
酒令境内久有划拳行令的习俗,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数,谁说的数目跟双方伸出的手指的总数相符,谁就算赢,输的人喝酒。近年又有打老虎杠子、大压小、数火柴杆、猜枚、数三六九等行令方法。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