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六安地区商业历史久远。公元前241年,寿春已为繁华大邑。隋开皇元年(581年),金寨开顺即属商业大镇。宋嘉祐六年(1061年),寿州场、霍山场、开顺场年购茶量占全国13个茶场销茶量的21.8%。清代后期,正阳关商贾云集,光绪年间有较大商号153户,其中利丰、祺兴德、张广盛等绸布庄,聚美、元大、北隆兴等杂货业皆拥资数万元(银元),从京、沪等大城市直接进货,坐庄批发,并开始出现瑞东公司、中南烟草公司等外资、合资商行。当时,正阳关人口已逾五万,泊港船只日均30余艘,享有“皖北秦淮”之誉。六安县苏家埠、毛坦厂,金寨县流波,霍邱县河口、叶集,舒城县桃溪、梅河,寿县迎河、隐贤,霍山县诸佛庵、漫水河等集镇,亦成为当地农副土特产品集散中心。此后,英、美、法、德、日等国通过洋行和代理商,大量倾销洋货,廉价收买粮、棉、麻、生丝、桐油等产品,致使民族商业日渐萧条。舒城县城关原有各种商铺250家,清末破产110家。民国中期,商业有所发展。民国27年(1938年),日军入侵,烧杀掳掠,元气大伤。抗战胜利后,未及恢复又重开内战,苛捐频繁,法币贬值,物价暴涨,中小商户倒闭甚多。1949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仅6177万元。
建国后,建立、发展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1952年,社会商品零售额增至8608万元(折新币)。经过“一五”计划,完成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形成新的商业体系。1957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17076万元,为1949年的1.76倍。1958年“大跃进”,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合并,政企合一,网点减少,导致商品紧缺。1962年,社会商品零售额15511万元,比1957年减少10%。经过三年调整,恢复原有建制,放开集市贸易。1965年,供需矛盾趋向缓和,全区商品零售额增至20191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再度合并,精减人员,限制集市贸易,供需重显紧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政企分开,恢复个体商业,放开城乡集市贸易,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并存,减少经营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国营、集体、个体商业各显其长,城乡市场物资丰富,购销两旺。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11335万元,比1978年的51566万元增长1.16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一节 体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