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各县教育经费的筹集主要是依靠学田的租银,另有地方财政的地丁银补充。支出经费,主要用于儒学廪膳银,学官教谕及公务人员的俸金,书院和学堂教职员工的薪金。收支有专人管理,定期公布。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来源除政府拨款和地方自筹两种渠道外,还有学田的收费。农村公立小学和部分中学的经费,多半来自学田所收租银,不敷时,由地方财政补足。民国24年(1935年)全区教育经费收入266082元,支出267299元,相差1217元。分县情况是,六安县收入35215元,支出40716元,相差5501元;立煌县收支均为8940元;舒城县收入80646元,支出75217元,剩余5429元;寿县收支均为102290元;霍山收入6348元,支出9198元,差额2850元;霍邱县收入32724元,支出31019元,剩余1705元。
民国26年,财政改制,各校校产收归县有,公立学校经费亦由县列预算,统筹统支,但战时军费优先,教育经费相对压缩。民国28年11月,省府下达乡保小学经费《支给标准》,因征筹不易,管理弊端多,《支给标准》并未兑现。实行“政教卫”合一以后,乡保小学经费由乡保自筹,时货币日趋贬值,后改以大米支付,但标准很低。民国30年,境内七所县立中学共拨经费11.3万元。
抗战胜利后,国民教育经费虽有所增加,但据《安徽教育要览》记载:“战后学校日益扩增,经费亦逐年扩大,因物价增涨,不敷仍巨”。民国36年各县国民教育经费支付情况见下表:

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经费的征集和使用。1949年6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颁发《学校经费编制标准及教职员工薪金标准(草案)》。地区根据标准拟定计划,由国家财政拨款解决公立中学的经费,从县财政按比例拨款解决公立小学经费。同时,各县建立公学款产委员会,对全区171546亩学田进行调查登记,督促区乡按时征收租粮,解决民办小学的经费。1950年,按照国家计划指标,全区拨发公立中等学校经费1278000元;各县拨发公立小学经费2340000元,民办小学经费仍以各县公学款产收入为主,不足部分由国家适当补助。1951年土地改革后,公学款产收入已不存在,民办小学经费除由乡财政补助外,主要靠区乡自筹。1952年,国家财政有所好转,大部分农村民办小学改为公办。小学经费问题基本解决。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好转,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全区教育经费实际支出由1953年的417.2万元,增加到1959年的1017.3万元,增长1.4倍。1960年至1962年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但是全区教育经费的支出仍维持在1959年的水平:1960年为1457.5万元;1961年为1093.1万元;1962年为1012.1万元。
“文革”时期,教育经费基本维持原有水平。为了普及初等教育,“文革”后期农村办起一批小规模的小学,由社队自筹钱物,解决校舍和教具;以固定工资为教师的基本报酬,国家给予适当补贴。与此同时,又办了一批农业中学,经费除由社队筹集外,还有师生参加勤工俭学的收入部分。
1975年和1976年,全区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1891.7万元和1956.8万元,基本能保证办学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增长幅度较大。1978年至1984年地区教育经费增长情况见表:六安地区教育经费增长表表22-8

由于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仅靠国家投资满足不了客观需要,从1980年起,全区推行“三结合”建校的方法(即国家拨款、社队拨款与学校自筹款三者结合),以缓解经费困难。当年,“三结合”建校总投资为343.8万元,其中省县财政拨款148万元,社队支持177万元,勤工俭学收入18.56万元,改建、新建校舍1538间。次年,又改建、新建校舍4390间。1982年下半年,地区召开“三结合”建校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会后各县均设“三结合”建校领导班子。是年,“三结合”建校总投资达505.6万元,其中国家拨款159.05万元,占31.46%;社队筹款314.08万元,占62.12%;勤工俭学收入32.47万元,占6.42%。新建、改建校舍5013间。1983年,新建、改建校舍11014间;1984年,新建、改建校舍12826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危房多、校舍不足的问题。
1985年,经费开支继续增长,实际支出达4693.65万元,比1984年增长12.8%。在校中学生人均占用费74.9元,比1984年增加12.6元。筹集资金1094万元,新建、改建校舍24万平方米,添置课桌凳22700套。尽管如此,全区仍有34.8万平方米的危房亟待修缮,有半数以上农村小学缺少课桌凳。
1985年,全区开展勤工俭学的学校达到1745所,占学校总数的38.4%。校办工厂、农场总产值为377.3万元,纯收入为137.2万元。
上一篇:第九节 教师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