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六安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东北麓;东近合肥,西临金寨,北接霍邱、寿县,南连舒城、霍山;地处北纬31°16′至32°05′、东经116°至116°50′;幅员3488.23平方公里,人口132万,辖12个区(包括1个县属镇)、84个乡(镇)、785个行政村(村民委员会),是安徽省的大县之一。
“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六安居皖、豫、鄂三省要冲,为皖西中心,江淮枢纽,向以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物产丰盈而闻名。
六安开发较早。新石器时代,先民就曾在这里进行过广泛的活动。据文物普查,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38处。在尧、舜时期,这里为东夷族偃姓部落所据,其首领皋陶佐舜、禹治天下。《史记》载:“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建六国,故六安又名皋。商、周时期仍为诸侯方国。春秋为楚地。战国末期属于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置六县。楚、汉相争之际,淮南王英布建都于此,为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的中心。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刘庆为六安王,建六安国。新始建国元年(公元前9年),建六安郡。唐为盛唐县。宋置六安县。元、明、清为六安州。民国复为六安县,一直为专(行)署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政府曾一度迁驻于此。
“时势造英雄”。古老的六安,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孕育了一些对中华民族各方面较有影响的人物。上古的皋陶,被誉为四圣之一,和禹共辅舜政,掌刑法,功不在禹下,被禹选为继承人,因早死而未继位。秦末汉初的英布,是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对推翻秦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楚、汉相争时期的风云人物。南宋的爱国将领汪立信,积极抗御侵略,最后以身殉职,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明代的喻仁(喻本元)、喻杰(喻本亨)兄弟二人,致力于兽医理论和实践,著有《元亨疗马集》,已流传世界各地,为当今兽医学的宝典,在学术上影响极大。现代革命作家蒋光慈,积极鼓吹革命文学,致力于文学创作,对发展反帝反封建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许继慎,在北伐和土地革命战争中功勋卓著,是鄂豫皖苏区创始人之一,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领导人之一、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朱蕴山,早年参加同盟会,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至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始终不渝地为人民、为革命作不屈不挠的斗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政治家。
六安,革命的老区。六安县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全国九大将军县之一。
六安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五四”运动和中共建党初期,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如朱蕴山、许继慎、杨溥泉、周范文、邹同礽、胡苏明等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活动。1925年秋,建立了本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六安特别支部。1927年秋,成立了中共六安特区委。1928年1月,成立了中共六安县委员会。1929年10月成立了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在党的领导下,相继组织了“武陟山农民起义”、“六保联络自卫团起义”、“独山农民起义”等武装斗争,特别是“独山农民起义”和“霍山西镇农民起义”并称为“六霍起义”的胜利,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师,从而形成了皖西苏区。1930年4月成立了六安革命委员会(县苏维埃政权)。1931年5月“河西暴动”和1932年4月“冇牛岗暴动”的胜利,创建了拥有11个区、149个乡、镇范围的苏维埃政权,使全县90%以上的面积和人口归属苏区领导。1932年3月,红四方面军在六安县人民的支持下,发动了苏家埠战役,历时48天,歼灭国民党军3万余人,使鄂豫皖苏区得到了空前壮大。在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六安县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光辉的胜利。特别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于1947年10月取得了张家店战斗大捷,全歼了国民党军八十八师师部和一个旅,对巩固和发展大别山根据地,具有重大意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六安人民艰苦卓绝,前仆后继,有1万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慷慨捐躯,其中县团级以上烈士就有180余人,如许继慎、周狷之、车厚桥、毛正初、吴宝才、汪孝芝(女)、赵翅生、方永乐、田守尧、张克前等,他们不愧为国之精英、民之赤子,其英勇奋斗、坚贞不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还有一大批在革命历程中身经百战的英雄志士,建国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以后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革命军人就有梁从学等34人,故被誉为将军县。
六安,山川秀丽,居于大别山至沿淮平原的接壤地带,因而构成了山、岗、湾、畈,曲折多姿的自然风貌。县境西南多山,大别山脉逶迤而来,形成三尖寨、燕山、洪山、金子寨、同山、九尖头、黄巢尖、红石埂、熬药尖、三仙山诸峰,层峦迭嶂,崖壑幽深。其中东石笋巨石撑天,燕山寨层林尽染,九公寨双峰耸秀,嵩崇岩洞里云霞,尤为人所称道。还有传说张献忠曾驻足过的避王岩、黄巢曾驻过军的黄巢尖以及晚唐诗人皮日休登临揽胜的雪峰岩,风景都各臻其胜。县境东、西部为大片的丘陵岗区。岗上松林起伏,岗下水田环绕,绿树村舍点缀其间,别有一番意境。这里有传说汉武帝登临过的武陟山,有“天下第十泉”的龙穴山,都是一山突兀,佳木葱笼,风景十分壮观;建于横河岭的县林木良种场,从美洲引进火炬松、湿地松,栽植万亩,已郁被成林,“松涛鸣天籁,人歌动地诗”,成为六安新的名胜。县境的中、南、北部,为三河冲积平原。六安的第一大河——淠河,从大别山发源而来,纵贯其中,由南向北,注入淮河;沿河两岸,白沙翠竹,桑麻掩映。北部汲河、南部丰乐河流域的畈区,平畴沃野,一望无垠。这里有大别山的竹、木、茶、麻集散地——省内著名的苏埠镇,有六安最大的米市——双河镇,有全国著名的羽绒市场——固镇,人工天造,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20世纪50年代兴建了举世闻名的淠史杭沟通综合利用工程,更使六安的山河增色,大地生辉。她连接了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龙河口五大水库和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河流。淠河总干渠自横排头渠首枢纽发出,从西南到东北,贯穿全县;加上史河灌区的汲东干渠,一共4条干渠、4条分干渠和1071条支、斗农渠,在六安大地上织成纵横交错的河网。横排头前,平湖秀峦,江淮岭上,水绕山环;杭淠分干渠的打山、将军山渡槽,跨若长虹;还有400座小水库,像颗颗明珠撒落在高山峡谷之间,呈现出一幅“烟雨五湖澄大别,银河万道落江淮”的壮丽图景。不仅风光美好,更重要的是引水灌溉县内113万亩农田,保证了农业丰收。淠河总干渠上的船只,从横排头可以直达合肥市的双墩集,与淮南铁路相连接,大收航运交通之利。渠道养鱼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丘陵岗变成了鱼米乡。
六安,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形多样,有山有水,宜于农、林、牧、渔的发展。全县有耕地146.2万亩,山场120万亩,草地23万亩,水面34.4万亩,农业人口124.6万人,是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和安徽省的杉木林基地、商品鱼基地,是“皖西白鹅”的重点产区。
粮食生产,主要是水稻、小麦,其次是玉米、山芋和豆类。建国后,改过去一年一季中稻为部分双季稻,改沤水田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推广杂交稻和杂交玉米,产量得到大幅度上升,最高年产量1981年为58300万公斤,是1949年的2.9倍。
经济作物,盛产油料、茶叶、麻类。油料主要是油菜,以及少数花生、芝麻。油菜种植面积有40万多亩,1981油菜籽总产达到2617.5万公斤,比1949年增加26.6倍多,是全国著名油料产地。茶叶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成品茶叶有:炒青、黄大茶、片茶、兰花茶。建国后,新建了两个国营茶场,81个乡村茶场,茶园已扩大到5万亩,总产达到130万公斤,比1949年增加1倍。“六安瓜片”色泽鲜绿,回味香甜,“碧玉喷时飞雪色,素涛沸处起兰香”,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畅销海内外。麻类,六安历史上即产大麻,分布在沿淠河湾区,面积和产量都居全国前列。红麻、黄麻是后起之秀,近来还发展了苎麻。麻类总产量有4600万公斤,是1949年的16倍。经济作物还有蚕桑、棉花、黑瓜子、中药材等,都占有重要位置。蚕桑正处于发展趋势,现有桑园近4000亩,最高年产茧5.63万公斤。黑瓜子是本县的特产,1981年产175万公斤,远销东南亚。中药材资源丰富,有600多种,原都是野生,建国后进行了人工培植,引进一些新品种,年收购量25万至40万公斤。
林业生产,经历了一个兴衰起伏的过程。建国初期,六安林木繁茂。东西丘陵,松林盈野;西南山区,杉林、毛竹、栎类、枫香,郁郁葱葱,并密布着油茶、油桐、漆树等经济林;湾畈区,杨柳、水竹,环村绕堤,绿荫处处。50年代末至70年代,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几度受到破坏。特别是1958年大办钢铁时期,砍树烧炭,所有大树几乎砍伐殆尽。70年代后期,林业生产又开始振兴,大面积的营造了杉木林基地和油桐、油茶、板栗等经济林基地,广泛地引种了国外松,大力发展了毛竹、元竹,办了204个乡村林场,现有林地达到89.5万多亩,其中大部分杉树已经成材。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村旁植树的形势尤为喜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景象,又重现于六安大地。
畜牧业,主要是饲养生猪、水牛、山羊和鸡、鸭、鹅等家禽。生猪生产,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年饲养量在60万头左右。水牛,主要是供使役,1986年饲养量达到4.8万头。当年养羊1.4万余头;鸡、鸭、鹅等家禽饲养量超过1000万只,其中白鹅300多万只。白鹅,不仅肉食鲜美,是群众喜爱的佳肴,而且羽绒价值极高。“皖西白鹅”品种优良,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渔业生产,可养水面大,资源丰富。80年代初,已由小塘小堰分散养殖,转为建设基地集约经营,商品鱼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县新建渔场28个,渔塘3517亩,成鱼年产量30万公斤。水产品除鱼外,还有鳝、龟、鳖等,都有很大的发展优势。
六安,振兴的大县。面积居全省第二位,人口居全省第三位;但在建国前,各方面都较落后,农业生产条件得不到改善,大面积的丘岗地区,缺水怕旱。“碟子塘,筛子底,三天不雨旱的死”。淠、汲、丰三河沿岸的湾畈区,易受洪涝灾害,旧志中关于灾荒之年“人相食”、“饿殍遍野”、“房舍尽没”等记载,屡见不鲜。工业生产是一张白纸,到1947年才有一部碾米机。交通只有几条土公路,东至合肥,西至叶集,北至寿县,其他都靠步行。教育事业,仅有3所公立中等学校,6个高中班。建国后,六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六安才真正的振兴起来,由一个单一的农业县变成农、工、商齐发展的新型的大县。
农业建设,首先是大力兴修了农田水利。除淠史杭工程外,在东、西丘陵和西南山区,主要是兴建蓄水防旱工程,挖塘蓄水,修库储水,开渠引水,建站提水。全县共建10~100万立方米以上小水库377座,100~10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23座,1~10万立方米以上当家塘4300口,总蓄水量2.3亿立方米;兴建提水站119座,基本上解决了这些地区的水田灌溉问题。1978年大旱,旱情之重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但由于发挥了水利工程的效益,增强了抗灾能力,结果是“庄稼八成熟,依然是丰年”。在沿河湾畈区,主要是兴建防洪排涝工程,筑堤防洪,建站排涝,开渠截水,垒台建房,全县筑河堤总长达189公里,开排涝渠和截洪沟15道,建抽水排涝站14处,国家帮助垒庄台154处,大大地减轻了洪涝灾害。此外,还进行了土地平整,改造低产田,搞小流域治理,建立了较完整的农技推广和良种繁育供应体系。
工业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手工到机械,先后办起了机械修造、粮油加工、建筑建材、火柴、化工、食品、酿酒、纺织、印刷、服装、家具等工厂。其中较大型的有年产万吨啤酒厂、万吨碾米厂、万吨面粉厂、万吨饲料厂、万吨浸出油厂;年创税利100万元以上的有酒厂、粮油食品厂等。198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0766万元(不包括乡镇工业)。电力工业,除华东电网统一供电外,本县还兴建了木厂水电站,装机容量1000千瓦,建35千伏变电所12座,35千伏输电线路13条,193公里,10千伏配电线522条,1088公里,全县12个区(镇),84个乡(镇)都通了电。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76年开始建立专管机构,在开放、搞活方针的指引下,大力兴办了乡镇企业,到1986年已办乡镇企业13400个,产值181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27%。拳头项目有建筑建材、粮油加工、麻纺、采矿(铁矿、砂石)等。尤其是建材工业,全县乡、镇建轮窑厂21座,年产红砖25660余万块,大瓦1854万余片,成了乡镇企业的支柱。六安淠河铁砂品位高,蕴藏量大,年收购量10万吨左右,如生产出磁粉,可解决全国缺口磁粉的三分之一,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建国37年来共修筑公路585条(段),总长2883公里。其中国道2条(段),59公里;省道2条(段),59.6公里;县道6条(段),195.5公里;区乡公路78条,768公里;乡村公路489条(段),1685公里;专用公路8条(段),116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客车。公路密度由建国前的每百平方公里3公里,增加到33公里,提高了10倍。
商业贸易,繁荣兴旺。全县的商业、粮食供销、外贸、物资已形成购销网络,密布城乡,年收购粮食2亿公斤左右,油料3000万公斤,麻类4000万公斤,茶叶100万公斤,生猪10万头,家禽300万只,羽绒近50万公斤。1986年农副产品收购总值1500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6000万元。更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建设了17个镇,为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凝聚点,对发展乡镇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教卫生事业,建国后发展很快,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职业教育,到电大、函授、扫盲教育,都具相当规模。截至1986年底,全县办幼儿园24所,入园儿童1398人;小学769所,在校学生16.1万人,入学率94%;中学99所(含农职1所),在校学生56645人。经过验收,有52个乡镇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自1981年始连续六年的三结合建校,兴建校舍8669间,占总校舍的60%以上,使学校面貌有很大改观。文化,全县有文化馆、站87个,影剧院49个,电影放映队31个,艺术表演团体16个,人民的文化生活大大活跃,各种文学艺术的创作,空前繁荣。广播,县里办了广播电台,农村收听率达到97%,电视机遍及城乡。卫生,全县有卫生、防疫、医疗单位110个,床位1213张,农村医疗点1289个,医疗、助产人员2051人,对防治疫病,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都起了重要作用。科技,在各个方面普及应用了科学技术,自1978年以来,全县培训科技人才15938人次,奖励科技成果152项,评定技术职称765人,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体育,广泛开展了人民的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使人民的体质有很大增强。
在进行生产建设的同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了人口数量,提高了人口素质。从1972年到1986年,落实各项节育措施的有164144人,节育率达到88.31%,出生率已从历史上最高的1962年的58‰,下降到12.14‰,一孩率达到67.1%。建国37年来,六安县社会主义建设,无论是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1986年社会总产值65760万元(1980年不变价格),人均国民收入300元(1980年不变价格),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和全国全省一些地区相比,还是较贫困,被国家列为老区贫困扶持县之一。
面对贫困,不甘贫困。六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满怀激情地深化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加投入,进行林业、蚕桑、水产、白鹅、茶叶、烟叶的系列开发;在整顿提高的同时,发展县办工业、商业和乡镇企业;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强对土地的管理,搞好计划生育,力争尽快地脱贫致富。一个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六安将出现在皖西大地上。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