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饲养
(一)畜禽分布
本县畜牧业,主要是饲养牛、马、驴、骡、猪、羊、兔、鸡、鹅、鸭、蜜蜂等;1982年以来还有饲养经济价值较高的水貂、鹌鹑等。据1981年统计,全县饲养畜禽总数为155820个黄牛单位①,其中大牲畜比例占36.13%,生猪占52.3%,山羊占1.7%,家禽占9.8%,长毛兔占0.07%。
畜禽分布为三大区域:岗地湾畈区,大牲畜占畜禽总数30.8%,生猪占56.5%,山羊占3.2%,家禽占9.43%,家兔占O.O7%;东西丘陵区,大牲畜占畜禽总数38.3%,生猪占49.06%,山羊占2.3%,家禽占l0.3%,家兔占0.04%;南部低山区,大牲畜占畜禽总数41.9%,生猪47.7%,山羊占1.2%,家禽占9.18%,家兔占0.02%。
注:①黄牛单位折算标准是:黄牛1、水牛1.3、马骡各1.2、驴O.5、绵羊0.12、山羊0.1、奶牛1.3、兔0.01、猪0.3、鸡0.01。
(二)饲养量
畜牧业生产形式有国营畜牧场(站)、集体畜牧场和个体饲养3种,以一家一户个体饲养为主。役用大牲畜自1955年成立初级社时,随着土地入社转为集体饲养为主,直至1981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重划归农户分散饲养。
牛本县有水牛、黄牛2种,目前仍是农业生产主要动力,其品种有江淮水牛、滨湖水牛和大别山黄牛,以水牛为主,占99.8%。黄牛因不适应水田生产,故饲养量很少,1949年239头,1953年383头,1960年157头,1972年135头,1984年仅剩78头,1986年回升到124头,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和沿淠河两岸湾畈区。
1949年,全县共有牛26715头,县民主政府为了支持耕牛发展,一次就下拨无息贷款2亿元(旧版人民币),资助缺牛农民购买耕牛。1952年,本县在毛坦厂燕山寨建起了第一个县办畜牧场,饲养种公、母牛22头,负责耕牛繁殖工作,并代周围群众的母牛配种(此场于1956年撤销)。1954年,县又在龙穴山建立第二畜牧场,养牛18头,后因耕牛死亡,遂改为养猪场,不久又改为园艺场。1956年在贯彻“自繁、自养、自用”的“三自”方针中,全县对耕牛进行普查,发现8700头母牛未孕,空怀率高达94%。县及时下达了耕牛繁殖任务和规定了奖励办法,实行“包配种、包准胎、包成活”的办法,并规定繁殖1头小牛,奖励母牛饲养员100工分,每配准1头母牛,奖励饲养公牛户25工分。还于年终全面整顿饲养员队伍,撤换饲养员839人。由于这一系列措施的积极贯彻,促进了本县耕牛迅速发展,1957年全县耕牛总数已发展到35185头,比1949年增加8470头。
1958年,耕牛归大队集体所有,每社由副主任,大队由副业大队长负责抓畜牧业生产,到1959年,耕牛总数上升到33062头。1960年耕牛饲养量下降,全县仅有28663头,降至建国后最低线,农村缺牛地区,出现了由3至5人配成一班拉犁拉耙,或用大锹挖田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委和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措施。1962年耕牛下放到生产队饲养。1963年县在独山区长生桥建立家畜配种站,投资4800元,购进种水牛4头,进行配种繁殖,并开展人工授精技术试点。1964年,县增拨经费,组织力量,派干部到云南省先后引进水牛320头,补充本县畜力不足。同年,还采取了繁殖耕牛实行“一、四、五”的折价奖励办法,即按每头牛折价款(当时折价为350——700元)的50%奖给母牛饲养员,10%奖励给专职使牛人员(有的队奖给种公牛饲养员),40%归集体积累。到1965年,全县耕牛总数开始回升为33495头,其中力牛25450头,平均每头力牛负耕量仍达66.7亩,全县尚有负耕百亩以上的独牛生产队1132个,无牛队129个。此后,本县始终坚持“三自”方针,耕牛持续发展,到1986年耕牛总数已发展到47395头,比1949年增长75%。同时,加强了耕牛保养工作:每年冬季,均组织干部和兽医人员对耕牛安全过冬措施进行全面检查,逐牛落实草料,安排调拨大量棉子饼等暖性饲料,加强保膘,区、乡、村每年春季召开养牛饲养员评比会议,并给优秀饲养员以奖励。
耕牛死亡数:50年代年均死亡数为1700头;60年代年均死亡数为2800头;70年代年均死亡数为2400头;1980年至1986年年均死亡数1550头。
马骡驴1949年,全县有马18匹,骡37匹,驴1048头。马品种多数是青海马,部分是蒙古马和川马;骡多为驴骡;驴品种多数是体型较小的青灰驴,部分是关东驴。建国前有40%的驴、骡、马在农村,60%集中在城镇,少数备鞍出租,大多数配犋马车,供运输货物用。民国29年至民国37年,六安城关南门和西门外,有马车队行业,也有少数个体养驴户,一驴一车,从事运输。集镇小作坊,如面坊、粉坊、豆腐坊,亦喜养驴骡推磨。
建国后,自50年代后期,随着运输、加工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畜力运输行业日趋没落而被淘汰。据统计,驴,1960年已下降到710头,1970年又下降为330头,1986年只有29头。马、骡,1958年已下降到72匹,1962年就没有了。
猪本县地方猪名为淮猪,全为黑色。引进猪种有全身白色的“约克夏”、“长白”、“苏白”等全身白毛;还引进过全身多为黑色、脸、尾四肢有白毛,即六点白的“巴克夏”。1949年全县生猪饲养量102878头,1957年发展到136973头,增加3.4万头。1965年发展到30万头,比1949年增加近两倍,比1957年增加了1.19倍。到1985年生猪饲养量已发展到619200头,比1949年增加5.0l倍,比1957年增加3.52倍。1986年生猪饲养量600555头,比1949年增加5倍多,比1985年稍有下降,但年终生猪存栏量达到283155头,比1985年生猪年终存栏量却增加2455头。
在养猪事业上,本县出现过“三升两降”的局面。50年代,本县多次引进“约克夏”等良种猪,进行杂交,发展养猪。1956年,土地归集体所有,为解决饲料问题,每户农民划给五分饲料地。1958年,提倡建圈养猪积肥,改变以往散养为圈养。全县生猪饲养量在1949年的基础上直线上升,当年已达136490头,其中1955年最高饲养量为143501头,比1949年上升40%多。1959年后,农民的饲料地被收回,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减产,限制了农民养猪积极性,生猪饲养量猛然下降,1960年仅56859头,比1955年下降60%多。直到1965年才逐渐回升为30万头,比1960年上升4.27倍。1968年全县生猪饲养量再次下降为285567头,比1965年下降5%,1969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上。
7O年代以来,本县生猪饲养量逐年上升,尤其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农村经济政策,粮食年年丰收,国家又调整提高了生猪收购价格,从而调动了群众养猪积极性,1979年出售肥猪22.3万头,出栏率达到70%,比1976年提高6.4%。1983年,为了解决公猪种源,对农村的种公猪进行全面登记、发证、按月供应饲料,有293头种公猪,已进行了登记。1984年春,本县从杭州鸽宝山种猪场引进“长白”猪28头(英瑞系23头,丹麦系5头),其中公猪26头,母猪2头,除给专业户饲养外,县留5头,在中店乡建立良种猪纯繁体系,用丹麦系“长白”种公猪开展人工授精,为逐步推行公猪良种化(引进优良品种)、母猪土种化(选本地优良淮猪)、商品猪杂交化,为提高瘦肉比重打下基础。198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上升为61.92万头,出售肥猪33.8万头,饲养量和出栏率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93头种公猪,已进行了登记。
从1985年起,本县把畜牧业生产作为调整农业生产内部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积极鼓励农村的“两户一体”发展畜牧业生产。农村涌现出一批有能力、有技术经验的畜牧专业户、重点户。年底全县已有养猪专业户2114户,共养猪23751头,平均每个专业户饲养猪11.23头,最多的户养猪50头。
羊有山羊、绵羊两种,以山羊为主,分布在县境东、西丘陵地区和淠河湾区。1958年、1959年,本县先后引进新疆细毛绵羊和沙力士羊共180只,后因生长条件不适应,沙力士羊被淘汰。少数新疆细毛羊,一部分分散在农户,一部分保留在县龙穴山畜牧场。1973年下放给公社,3年后全部淘汰。
本县农民喜爱养羊,素有“养羊不蚀本,只要绳一捆”的谚语。建国后,养羊有很大发展。1949年,全县养羊仅有2576只,1957年发展到4389只,1959年下降为1794只,1961年养羊上升为8071只,1980年,全县养羊27502只,比1949年增长9.67倍。1986年养羊14345只,比1949年增长近7倍。
鸡1949年养鸡13万只。建国后,1956年养鸡年底存栏数有21万只。1959年至1961年,粮食减产,饲料缺乏,养鸡明显下降,1959年底只有6万只。以后随着粮食生产提高,提供饲料较多,养鸡亦有迅速发展,1965年底养鸡存栏量达到81万只。1975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强调粮食超纲要,养鸡受到限制,有的地方禁养,有的地方作了硬行规定,农村五口之家,准养鸡2只,不足五口之家,只准养鸡1只。全县养鸡量显著下降。直到1978年后,随着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养鸡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先后涌现许多养鸡专业户。1980年底,全县养鸡发展到122万只,比1949年增长8倍多;1986年底鸡饲养量已达到389万只,比1949年增长28倍,出栏量150.18万只,存栏量238.82万只。
本县鸡种属于肉蛋兼用型的淮南鸡(麻黄鸡)品种,成年母鸡年产蛋120——130枚,属优良品种之一。从60年代开始,淮北地区农民,每年春季用板车到本县农村选购鸡蛋作种。1955年,本县开始引进少量“来杭”良种鸡。
1963年春季,三十铺公社红旗大队饲养场,在区技术干部的协助下,引进“洛岛红”、“芦花洛克”、“来杭”和“澳州黑”4个品种鸡共400只。1978年4月,又从涡阳县良种鸡场引进“来杭”、“巴杂”两个品种,共600个种蛋,落实在范庵公社林场和椿树公社农科站孵化饲养。嗣后,木厂、张店等区又多次引进良种鸡“白洛克”、“新布罗”(肉用)、“罗斯”(肉蛋兼用)、“星杂288”(商品蛋鸡)和“新浦东”等品种。仅1984年就引进良种鸡达7个品种,10万余只。
鸭多属昆山麻鸭品种。主要分布在县境东、西丘陵和水稻区。农民历来喜零散饲养和小群放养。小群放养,俗称棚鸭,每棚100——500只。全县养鸭存栏量:1949年5万只,1958年7万只,1959年只有2万只,1980年鸭饲养量超过100万只,其中小群鸭5000棚,养鸭50多万只。除出栏外,年底存栏量有7万只。从80年代始,本县引进优良品种“北京鸭”与少量杂交鸭。1981年徐集区推广养鸭治虫,将棚鸭赶放于刚发棵的早、中稻田内,觅食害虫。1986年全县鸭饲养量达到120万只,出栏量114万只,存栏量6万只。
近年来鸭绒价格逐渐提高,1980年,每只鸭毛价值0.1元;1986年,每只鸭毛价格上升到0.4——0.7元,纯鸭绒每公斤价格已上升到80元左右。
鹅本县农民素有养鹅习惯。1949年鹅年底存栏量5万只,1965年为21万只。1981年以后,全县鹅平均年饲养量在100万只以上,年底存栏量均在21万只左右。到1986年,鹅饲养量已达到280万只,出栏量248万只,年底存栏量32万只。
皖西白鹅是本县当家品种,毛色纯白,体型大,觅食力强,耐粗饲料,适宜放养,肉质好,生长快,五月龄平均体重:公鹅5公斤,母鹅4.5公斤,阉鹅重达6.5公斤。雁鹅,是皖西又一地方品种,60年代有少量饲养,耐粗饲料,性温驯,白灰间色或有灰褐色条纹,生长快,七月龄体重可达7.5公斤,但鹅绒价格低于皖西白鹅。
皖西白鹅羽绒素负盛名,其鹅绒以绒朵大,绒丝长、弹性强、蓬松度好,色泽洁白光亮而驰名,1985年经外贸部门测定,质量全国第一。并且,质量、产量皆居全省之冠,是本县著名特产品之一。1956年,年产羽绒10.5万公斤。自1979年以后,逐年增加,1985年已达120万公斤。各区、乡供销部门,每年都组织大量收购,每只成鹅可产纯绒50克左右。1980年以前,每只鹅毛收购价O.6——1.2元,纯鹅绒每公斤收购价,60年代为4元,70年代为8元,后增至20元。1978年以后,市场开放,经营渠道畅通,贸易更加活跃,羽绒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价格看涨,每只鹅毛价格上升到2.5——3.5元,纯鹅绒每公斤收购价高达80元以上。1984年以来,丁集区固镇成为全县羽绒主要集散地之一,平均每年贸易量达5万公斤,全国13个省市羽绒商云集固镇座庄收购。丁集、木厂、徐集、新安等地羽绒产区,也与外地合股经营收购,或与外地签订购销合同,并设置羽绒厂点,经粗加工后外销。
兔建国初期,本县农村有少量养兔,多为普通肉用家免,俗称菜兔。1950年,全县饲养2000多只。1953年春,县畜牧场开始引进“安哥拉兔”,以供应群众饲养,以后又引进“立克斯”、“青紫兰”两种高级裘皮用兔,除“安哥拉”兔适应性较强外,其它品种因限于饲养条件,现已绝种。1982年,县多种经营办公室组织引进西德长毛兔。木厂区翁墩兔场,于1979年筹建,投资2万元,1980年开始引进西德长毛兔8只,1981年初已发展成兔98只,同年上半年繁殖子兔264只,全年养兔收入1930元。1983年以来,国际市场兔毛畅销,毛价飞涨,每公斤兔毛价160——280元,刺激了养兔业的发展。1984年底统计,全县共养兔6742只,比1983年增长1倍。全县养兔100只以上的专业户有21户,共饲养兔2400余只。1986年全县养兔已达到7000多只。
蜜蜂建国前,本县农村有饲养中蜂习惯,放养大都在独山、东河口等南部低山区。从60年代开始引进意蜂,放养主要在新安、木厂、苏埠、孙岗、张店等区镇。养蜂农民一般均以农为主,兼营养蜂,每户放养5~40群不等,除少数饲养30群以上的户作小转放养外,大都定点放养。年产蜜量,平均每标准箱产蜜20~75公斤。十框群为强群蜂,很少加有继箱,入冬群蜂保持3~4框为一箱,主要饲以糖蜜,以保安全过冬。本县养蜂以收蜜为主,近年来,专业户和少数养蜂户,开始收少量蜂乳、蜂腊。蜜源植物主要是油菜、紫云英、槐树花等,其它植物次之。近几年,由于蜂王品种不纯和蜜源紧张,蜜产量降低。
1949年全县养蜂21群。1957年发展为344群。1976年,浙江、江西等省养蜂户大量迁来本县赶春季花期放养,外来蜂年约1800群。1981年全县养蜂1248群,其中中蜂749群,意蜂499群。1982年养蜂专业户陆续兴起,共养蜂1380群,其中意蜂830群,中蜂550群,共收购蜂蜜16.5万公斤,产值30多万元。1985年养蜂1580群,养蜂15群以上的专业户有37户,共养蜂582群,加上外来放养蜂1.2万群,合计收购蜂蜜18万公斤。1986年全县养蜂1444群,比上年稍有下降。
历年畜牧生产统计表


二、饲料
(一)饲料种类
本县饲料资源可分为精饲料、粗饲料(作物秸秆)、青绿饲料3类:
精饲料主要是稻谷、玉米、小麦、大麦、豆类等,以及粮油豆类加工的副产品。据1981年统计,全县用于饲养畜禽的饲料粮5850万公斤,农村加工的副产品计11281.5万公斤,其中糠为10341.5万公斤,麦麸940万公斤;国家收购生猪奖售饲料243.5万公斤;油饼类饲料1683万公斤,其中菜籽饼1634.5万公斤,棉籽饼48万公斤。按当年底存栏猪数,平均每头猪占有稻谷加工糠381公斤,小麦麸34.5公斤。
粗饲料主要有稻草、玉米秸、花生秧、油菜秸、山芋藤等,年产约5.138亿公斤,其中稻草总产量4.7956亿公斤,实际用于饲养耕牛的稻草占27%。平均每头牛饲用稻草3250公斤。
青绿饲料据1981年典型调查计算,全县可年产青绿饲料共计2.449亿公斤,其中水生饲料1.6亿公斤,野生饲料7557万公斤;社员家前屋后零星土地年产青饲料9.33万公斤。社员种植的饲料有生菜、苦麻、南瓜等,还有利用沟、塘、堰、湖放养的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满江红、菱角秧、水芹、荇菜、水蕹菜等水生饲料。
水浮莲亦称“大藻”。1958年7月,从广东引进种莲1万公斤,第一年放养100亩,种苗越冬用温室保温,建立温室20处,面积200平方米,保养种苗3000公斤。数年后,夏秋季自然沉落,背风向阳处水底的种子次年亦能萌发生长。1986年水浮莲仍为农村常见的水生饲料。
水葫芦亦称“凤眼莲”或“凤眼芝”。1960年从江南引进,作猪饲料,适口性较水浮莲好,主要分布于三十铺、孙岗、双河、张店等丘陵地区,生长迅速,产量较高。
满江红亦称“红萍”、“绿萍”。1958年与水葫芦同时引进,作为固氮绿肥,施放稻田间,兼作养猪饲料。
水花生学名“空心莲草”,亦称“空心苋”,或称“革命草”。作猪饲料生喂、熟喂皆可,也可制发酵饲料。每亩可产1.5万~2万公斤。
菱俗称“菱角”,有四角菱、二角菱、乌菱等,秋季采果,果实含淀粉,供食用,鲜菱角可作水果,茎作饲料。
水芹常作猪饲料,亦可作蔬菜供食用。
荇菜又名莕菜,《诗·周南·关雎》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句,为多年生草本。全草可作猪饲料,又可作绿肥,为解热利尿药,还可栽入池内供观赏,根茎可食用,亦可作青饲料。
1981年,全县畜禽折合黄牛单位15.82万头,每头黄牛单位占有饲料粮391公斤,占有糠麸724公斤,饼类饲料58公斤,青饲料1571.5公斤,粗饲料(作物秸秆)达3287公斤。1986年统计,全县畜禽折合黄牛单位为322054.5头,每个黄牛单位占有的饲料比1981年减少52%。
(二)草场资源
1982年,本县对南部低山区16个公社和东西丘陵区23个公社,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草场资源调查。经实地查明:全县成片草场23.1万亩,大部分在南部低山区和东、西丘陵区,其中万亩以上草场2片,面积2.45万亩,占草场总面积O.6%,主要分布在独山的冷水冲、安冲一带;1000亩~5000亩草场66片,面积16.415万亩,占草场面积71%;300亩~1000亩草场49片,面积2.432万亩,占草场总面积10.1%。
全县草场可分为3种8类:
低山草场在本县独山区的南部低山区,分布零碎,海拔均在300~400米,属黄棕壤土区。其中山地灌木草丛类,计7.982万亩,占草场总面积35%,每亩可产鲜草435公斤;山地草丛类,计694亩,占草场总面积O.3%,每亩可产鲜草270公斤;灌木林类,计6.23万亩,占草场总面积27%,每亩可产鲜草583公斤,灌木林主要有小檀木、水冬瓜、毛栗、像栗、牡荆条、野山楂,草被群落主要有黄背草、白茅、蒿子、铁扫帚等;山地稀树草丛类,计5913亩,占草场总面积2.6%,光热条件较好,可亩产鲜草502公斤。
丘陵草场主要分布在县东南的东河口、双河、孙岗、张店等区。其中疏林丛类,集中分布在双河、孙岗、张店等丘陵区,面积7.558万亩,占草场总面积32.2%,乔木以马尾松为主,黄背草、野古草是主要植被,伴生有巴茅、胡枝子等,草层高58厘米,覆盖度占56%,平均亩产鲜草398公斤;丘陵灌丛类,主要分布在东河口、南官亭一带低岗丘陵区,面积878亩,占草场总面积O.4%,草场植被以巴茅、白茅为主,平均亩产鲜草404公斤;丘陵草丛类,面积有2313亩,占草场总面积l%,草丛高49厘米,覆盖56%,可亩产鲜草491公斤。
滩涂草场主要位于西河口、陶洪集等乡沿淠河河床的中央和两侧地区,属于低湿地甸类,面积有3483亩,占草场总面积1.5%,以沙草的三枝草为主,伴有辣丁、水花生,草层高30厘米,覆盖面积80%,可亩产鲜草461公斤,是淠河两岸放牧的主要草场。
全县成片草场、加零星放牧场地共28万亩,按平均亩产鲜草386.5公斤计算,总产量约10822万公斤,利用率以50%计算,有效产草量5400万公斤,为本县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草场资源。
(三)饲料加工
建国前,本县农民习惯以稻、麦、玉米等加工,用其糠麸作饲料,少数户也用稻谷加工成面,或用玉米加工成面作饲料,普遍以、碓、磨等进行手工加工。建国后逐步被碾米机、磨粉机、粉碎机所代替。1979年,新安食品站在西桥设立养猪场时,安装有饲料加工机,代群众加工饲料,周围群众用大麦秸、黄豆秸、花生秧、油菜秸、干山芋藤等加工饲料喂猪。1983年饲料加工业兴起,配合饲料、混合饲料相继产生,为饲料结构开辟了新的途径,改变了以前营养单一化的弊病。1983年6月,木厂粮站配制配合饲料,在木厂区进行喂猪试验,取得了圆满效果。1984年,立即配套机械进行生产,并迅速推广,到年底,全县有加工机械36部,其中粮食部门8部,乡镇企业28部,总配套机械年生产能力6.7万吨,第一年生产配合饲料0.9万吨,平均每部机生产2000~2500吨。
三、防疫
(一)畜禽疫病
据1978年调查,全县主要畜禽疫病共37种,其中传染病17种,普遍病20种。猪传染9种: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崽猪副伤寒、五号病、喘气病、流感、链球菌病和大肠杆菌病。危害最严重的猪瘟,占发病和死亡总数的7O%。大家畜传染病,主要是炭疽病,常见的普遍病为夏季中暑、中毒,产科病及冬季风湿病。家禽传染病,主要有鸡新城疫、鸭瘟、禽霍乱、白痢等。寄生虫病,主要有牛疥癣、猪蛔虫病、肺丝虫病、囊虫病、水泡病、禽兔球虫病,以及80年代才发现的伊氏锥虫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牛、马、骡、驴等大家畜。民国36年始发现于木厂、苏家埠、新安等湾畈区和独山一部分低凹丘陵区。当年,苏家埠的砚瓦池乡(即现在石板冲乡)流行严重,死牛占该乡耕牛总数40%左右。每年4~9月份为流行季节,传染极快,罹病家畜,易于死亡。建国后,人民政府组织兽医迅速扑灭疫病,1954年已基本灭迹。
白苏子中毒是本县耕牛疑难病症之一,流行范围主要在淠河两岸低湿地牧草区,涉及新安、苏家埠、木厂3个区、镇的15个乡、镇的沿河湾地区,每年5——7月是此病发生期,得病快,死亡迅速。首次在民国21年苏家埠等区沿河一带发生,韩摆渡乡有的村庄牛发病率达50%以上,死亡率占30%左右。农村兽医对此病始诊断为肺病、肺水肿,或误为中暑。发病早期用“亭立泻肺散”治疗有效,发病后期,病牛口中大量喷沫时,疗效甚微。第二次高峰发病期,见于1958年,主要是淠东、城北、马头等乡镇。这年7月暴发此病,死牛甚多,初认为是中暑,又误认为是农药中毒,屡治无效。有人目睹从淠东罗岗至管湾仅3公里中,一天内发现5处死牛。从1954年到1974年,沿淠河两岸的新安、单王、陆集、城北等公社,四牙六齿水牛,发生吃白苏子中毒的有762头,死亡283头,死亡率占36.1%。木厂区淠东公社从1963年~1974年,死于此种中毒的牛有124头,个别生产队耕牛全部死亡。
猪瘟此病俗称烂肠瘟、菜花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历年在全县广为流行,遍及12个区镇,造成大批死亡。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全县平均死于猪瘟病的,占生猪饲养量8%左右。1956年~1958年,共死猪25723头,平均每年死猪8575头,占饲养量的6.3%。1957年5月,县龙穴山畜牧场养猪602头,发生猪瘟后,死亡530头,经抢救治疗,仅72头幸免。1974~1978年全县死猪291565头,平均每年死亡近6万头,其中70%以上是死于猪瘟。1978年以后,本县加强了猪瘟防治工作,到1984年死于猪瘟的已下降至2万头,比原来降低66.6%。发病方式,也从原来流行性暴发,变为散发性出现。在1974年前,大都是典型猪瘟,症状明显,易于识别诊断。但由于70年代兽医体制混乱,防疫工作时干时停,以后出现一些类似却又非典型症状猪瘟,经多年探讨,确认为一种温和性猪瘟,系历年防疫注射不彻底所引起的病毒变态所致。
猪丹毒病是猪丹毒病菌引起的一种猪传染病。70年代以前,多有流行,每年6~9月间为发病率高峰季节,病猪大多是疹块型。发病率各年份不同,时轻时重,平均在1%左右,病猪症状明显,易于识别,用抗菌素治疗,效果良好,死亡率占病猪10%左右。
猪肺疫由猪肺疫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60年代前,呈散发型流行,每年夏秋季节时有发生,发病率不超过1%,死亡率占病猪15%左右。由于坚持每年两次防疫注射,此病已逐年减少,到1985年已基本控制。
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危害20公斤以下的猪及哺乳期的幼猪。1959~1970年,全县流行严重,主要是管理条件较差的队办猪场易患此病,死亡率高,影响养猪业的发展。1985年以后,集体猪场陆续撤销,私人养猪管理有所改善,坚持每年防疫注射,此病大大减少,年发病率明显下降。
寓霍乱是由禽霍乱杆菌引起的一种家禽急性传染病。随着农村养禽业的不断发展,此病流行有扩大之势,群众称之为“摇头瘟”。每年5~10月为流行期,鸡、鹅、鸭死于此病的年平均达40万只之多,是本县家禽主要传染病之一。1984年引进“807”禽霍乱疫苗和“713”疫苗,重点进行预防,效果较好,部分地区得到控制。
猪喘气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猪传染病。从1959~1970年在本县多地区发生,并多发于队办猪场,用药物进行气管注射治疗,取得一定疗效。70年代以后,随着猪场撤销,此病呈散发,时有发生。
中毒病指药物中毒和食物中毒,多发生于牛、猪。随着农村农药普及使用,牲畜中毒机会增多,早年常见砷汞类中毒,60年代以后,则有机氯、有磷类中毒居多。食物中毒,常见于猪,发病高峰年份在1959~1964年,农村多数集体养猪场,饲料匮乏,养猪依靠瓜菜,冬春季节青菜、树叶,经闷煮时间过长,形成大量硝酸盐有害物质,猪食后引起中毒死亡。1964年后粮食增产,饲料改善,此病亦随之消失。
五号病是一种病毒病,本县始见于1976年,主要危害猪、牛。病源是因食品部门调入大量未经检疫的猪头、猪内脏,供应于市场,而引起此病的流行。1983年后,此病已基本绝迹。
牛锥虫病是由寄生于牛血液中的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病牛食欲渐小,体质弱,生产力下降,病程长达半年至一年以上,最后衰竭而死亡。本县从1983年底始发现此病,到1985年3月,因此病死亡牛5500头,造成很大损失。
(二)疫病防治
组织中兽医开展群防群治从50年代开始,本县每年开展两次防疫工作,并采取以会代训和办培训班的形式,由各区农技站兽医技术干部负责培训,先后共进行40多次,参加人员700多人次,充实了社队兽医和防疫员的力量,广泛开展了群防群治,对控制疫病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全县流行大家畜炭疽病,群众称为牛瘟,死亡率高。六安地区人民保险公司提出千家万户帮一家,开展耕畜保险业务,立即措办防疫药品,组织防疫队伍,下乡逐牛注射“炭疽芽胞苗”进行防疫,规定凡疫区家畜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经过两年努力,于1954年基本消灭了疫病。从1954年开始,以农村中兽医为基本力量,建立健全防疫体系,不断培养充实防疫力量,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开展疫病预防注射,防疫经费由省农业厅逐年逐级下拨,年均1万元,作为购买疫苗、器械费用和防疫人员津贴。主要预防猪瘟、猪丹毒、崽猪副伤寒及鸡新城疫等常见病。猪禽疫苗由兽医部门按计划组织定期供给,区、社、队兽医、防疫员负责注射。从1963年起,食品部门一手抓收购,一手抓生产,区、社食品站每年都积极配合,参加注射防疫工作。1980年开始,防疫实行收费,每头猪注射一种疫苗,收费O.1元;每只鸡注射一次,收费O.02元,疫苗略收成本费。同年在木厂区马头公社,对猪实行常年防疫试点,当年共防疫6125头,占全公社年饲养量的85%,死亡率由以前的8.3%下降到3%。次年,常年防疫扩大到23个公社,共防猪瘟73896头,占此23个公社当年饲养量98640头的75%,死亡率从常年防疫前的8.2%下降为4.1%,减少死猪4044头。1984年,常年防疫增至56个乡,防疫猪瘟23万头,防疫密度占75%,生猪死亡率下降到4%。1985年起,全县开展畜禽技术承包,到6月底已承包45个乡,承包牛2万头,占总数40%;承包猪14.69万头;承包家禽17l万只。
疫苗生产1957年8月,为了解决疫苗供应困难,由县自建实验室,省负责供应种苗,自行生产“猪瘟兔化弱毒湿苗”,以保证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县抽技术干部3人,临时工3人,组成生产实验班子。实验室设于六安专署招待所内,有平房5间,因陋就简,建立40平方米无菌操作室,购买2公斤以上健康家兔5000只,严格遵照统一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测温取淋、脾毒,然后进行化验、制苗、检验等工作。所制温菌保存期为24小时,因此每天夜晚制疫苗,凌晨结束,天亮之前即派人送往各区,一天用完。该室日产疫苗2000支,到11月初,历时70多天,共制疫苗7万支,通过考察,无不良反映。次年,省已建立兽医生物药厂,本县疫苗生产遂停。
查治牛中毒建国前后,淠河沿岸湾畈地区,死牛日趋严重,但始终不明原因。直至1973年作为一种疑难病症,逐级向上反映,引起省农业厅和安徽农科院的重视。1974年和1975年,安徽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先后派18名学员、4名教师,配合地区和县农业局兽医站技术干部,组成三结合科研小组,正式对本县淠河沿岸水牛疑难病症进行研究、探索。科研小组于1975年4月开始工作,对淠河沿岸50多公里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毒植物分布情况调查,初步查清有毒植物27科、62种。根据成分和发病季节及临床症状分析、解剖,并用6头健康牛进行人工发病等项试验,终于确定为牛过食甙类有毒植物白苏子而引进中毒。1976年,安徽农学院又将白苏子进行蒸馏,提取白苏子挥发油,进行人工发病试验,证明其致毒成分存在于挥发油中,牛食白苏子7.5公斤以上,经两小时便可中毒发病。临床症状:皱鼻、闷呛、喘息、口中有大量白沫喷出、流涎、呼吸困难。急性的3小时内即死,慢性的不超过3天,皆因窒息而死亡。通过查明病因,此病已得到及时控制。此项试验成果获得县科技成果奖。
查治五号病本县于1982年始见流行,主要危害猪,其次是牛。1983年2月25日,国务院下达防治五号病的紧急通知,县以下各级政府于4月先后成立“防五”指挥部,4月和12月两次组织各区以兽医站、食品站为主进行普查,共查出疫点338个,病牛5头,病猪3396头,治疗2756头,死亡189头。1984年,对原病点再次进行消毒,建立严格检查回报制度,9月份仅在十里桥乡渡桥村石堰组发现两头病猪,以后未再发现。
查治牛锥虫病1984年,县于1月、5月、12月三次组织畜牧技干、兽医,划片包干,进行全面普查,逐牛采血登记,及时将血样送交县锥虫病化验室进行化验诊断,至年底共采血样23971头,占全县当年牛饲养总数50%以上。化验出阳性牛427头,用特效药“拜耳——205”治疗,效果良好。到1985年5月底,全县共治疗病牛242头,占阳性牛32%。
开展畜禽检疫主要包括对市场贸易活畜禽检疫、屠宰白肉检疫和活畜禽运输检疫三项。检疫始于1958年,停于1966年。1981年全县恢复检疫工作,由公社兽医站确定专人负责,当年对10个市场进行了检疫,计检疫生猪7755头,牛2513头,猪肉2583头,家禽15.9万只。1983年,全县共开展56个市场检疫工作,检疫生猪11981头,猪肉13881头,牛1107头,家禽5440只,剔除病猪21.5头,病猪肉131头。1984年5月,部分检疫人员,参加六安地区兽医站的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者正式定为专职检疫员,并颁发检疫工作证。这时,全县共有专职检疫人员134人。同年,检疫扩大为93个点,并在木厂、三十铺、徐集、城南4处设检疫哨卡,全县检疫牛2670头,猪16955头,屠宰猪、牛肉42190头,家禽24万只,蜜蜂221箱,剔除病牛123头,病猪肉780头。
四、兽医
(一)兽医发展
1949年全县共有民间兽医73人,其中从事阉割人员22人。兽医原来无组织,单独行医,相沿成习。其形式有两种:一种独自肩挑一担中草药和简单工具走村串乡,行踪不定,活动范围较大,收入不固定;另一种是定点包槽,有固定收入。这些兽医大都正式投师学艺,或祖传世袭,技艺较深,颇受农民欢迎,在家或定点行医的,一般都有一定的包方范围。包槽亦分带药和不带药两种:带药包槽,每年每头牲畜(牛、马、驴、骡)需付包槽费稻谷6斗,兽医负责每季度健康检查1次,并投喂1次平安药,牛若生病,随请随到,诊断、手术等不再收费,治疗用药则由畜土自理;不带药包槽,每年每畜收包槽费稻谷3斗,仅作季节检查,不喂平安药。包槽每年秋季一次付清包槽费,由兽医下乡逐户收稻挑回或就地出售。根据范围大小,包槽牲畜多寡,每名兽医年收入约在40~80石稻谷之间,平均60石稻左右。建国初期,民间兽医仍沿用原包槽方法,除个别人员略有调整外,大都仍按原包方范围分散行医。
1952年4月,县正式成立畜牧兽医工作者协会,首批有70人参加。同年9月,六安地区畜牧兽医所,在本县试点,首先在双河区创建全县第一所兽医诊所。全所6名兽医,3名练习生,人均自筹资金30元,置办中药及简单医疗器械,所址设在九十铺邵小店,租用民房4间,人员集体住宿,对外营业,治病收费,经营4年,除发付工资外,还积累资金近千元。1955年,全县以乡自筹资金,成立兽医联合诊所10所,参加人员50多名。经营方式:一种是治病临时收费;另一种是由诊所出面开展包槽,每头牛每年收费2~2.5元,收入归集体。兽医人员每月每人工资18~23元。1956年9月,经县人事局批准,提拔5名中兽医为正式国家技干,充实到农林站工作。1964年5月,全县集中整顿中兽医组织,成立区兽医站,人权、财权、管理权归县,属县农业局兽医站领导。1979年,县对1978年前进站的兽医人员450人,进行技术考核,录用了379人,转为商品粮供应(含原来就是商品粮供应的135人)。1980年5月7日,对兽医站进行了整顿,重申“三权归县”体制。通过整顿,把一批兽医技术骨干选拔到站领导岗位,全县共审批任命正、副站长80名,兽医队伍不断发展扩大,兽医人员比建国初期增加了4倍以上。
(二)兽医培训
农村中兽医是畜牧业一支主要力量。为了提高中兽医科学技术水平,掌握一些西医技术,提高防治能力,从50年代开始,本县多次进行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先后进行县级技术培训9次,区级兽医培训40次,合计培训人数1800人次。1955年秋,在木厂区潘家圩首次兽医训练班,为期两个月,参加学习的农村部分中兽医、学徒工140人,其中女12人。内容是交流中兽医经验,传授西兽医基础理论,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提倡中、西医结合。县先后举办畜牧兽医科学技术讲座,参加听课的有500人次。1981年,县兽医站对全县各公社兽医站技术较差的人员进行了一次技术培训,参加学习的68人,对成绩合格的颁发结业证书。
(三)采风献方
建国后,本县曾两次进行中兽医采风献方活动,鼓励老中兽医献出祖传秘方、验方和单方。1972年8月,六安地区兽医站在皖西宾馆组织召开采风献方座谈会,本县推荐秦本义、陈海清、鲍金三、王习五等中兽医参加。石板冲公社中兽医秦本义先生献出了《牛伤寒辩证施治》一方。1979年12月,秦本义又献出祖传藏书《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为发掘祖国兽医科学遗产作出了贡献。安徽省农业厅、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农学院给秦本义兽医发了奖状。
《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以下简称《大全集》),书中多处落款证明该书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六安州西关山岭郭怀西(字守庵)对明代著名兽医喻本元、喻本亨兄弟合著的《元亨疗马集》的注释本。1979年12月,经省农业厅、农科院、农学院和本县畜牧兽医站协作调查考证,至今尚未找到其姐妹版卷,其他史料亦未见著录,因此认定《大全集》已属孤本。《大全集》10卷约40万字,是我国现存《元亨疗马集》同类版本中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版本之一。该本由马经、牛经和驼经3部分组成:1至7卷为马经,题名为《新刻注释马经大全集》;8至9卷为牛经,题名为《新刻注释牛经大全集》;第10卷为驼经,题名为《新刻注释驼经大全集》。郭怀西在自序中说:“子念马牛驼三者,上助国家之武功,下利民间之农事,故不辞劳瘁,细检先贤故籍,要语秘诀,奇针治法,奥义良方,一一证明其间。有未备者详之,颠倒秆顺之,残缺者补之,讹谬者正之.失次者序之,一概作哥诀,务令人稍稍识字秆,熟读记之。”注释者郭怀西系本县人,但由于封建制度等级观念,兽医是贱业“名不见传。”清同治《六安州志》和民国《六安县志》稿均未记载,亦未见其它史册。但通过书中序文和有关落款,可知郭氏为“皋城西关山岭”或作“西山”人氏。据调查今独山区一带的山区,通称西山。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水 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