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婚嫁
(一)婚前
按传统习俗,首先需提亲相亲,即由男方请出媒人(俗称“老红”,以中、老年妇女为主)说合,约定日期,女方母亲及亲戚在媒人的陪同下走访男家,若接受男家宴席款待,则表示同意亲事,否则,不受款待,亲事作罢。第二步即可“作揖”下书。双方在口头说定后,男家可选定吉日,请媒人携礼物去女家再议落实,并带回女方的生辰“八字”,称为“作揖”,若被认为无八字相克,男女双方即交换“婚书”(俗称“红书”,系红纸写就,男女双方款式相同,男方封面写“恭逑”,女方写“敬允”字样),称为“下书”,亦称为“小逑”。双方皆请至亲喝酒。男方媒人携“红书”、礼品送往女家,带回女方“红书”,亲事即定规。待男女双方认为适宜婚配时,即须“起媒择期”了。由男家请媒人携礼物去女家催要姑娘“过门”。女家同意后,男家将选定的吉日写在红纸上,请媒人带给女家。在婚日正期前,男家须准备好“五子衣”及其它“彩礼”,在媒人的带领下,送到女家,至此,婚前一应手续,始告完备。
(二)婚期
旧时迎娶的花轿进女家后,由双方媒人将婆家送来的“连儿肉”(即一吊中间划开的猪肉)拽开,留给母家一块。新娘梳洗打扮后,由“全人”(指儿孙满堂的人)持点燃的红纸,照遍轿内角落,意为“驱邪”。新嫁娘上轿前,要吃“分家饭”,即与哥哥或弟弟同吃盛在一只碗里的饭菜。接着,让新娘站在由婆家带来的一斗米上,由哥哥、弟弟或父亲背上轿。踩撒于地上的米要用红布包好带回婆家。斗里的米归女家。然后抬轿上路,还要注意错开来时走的路。所带嫁妆的多寡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异,但一般都要陪送大小脚盆和“子孙桶子”(指便盆),里面还要装上7个鸡蛋,此蛋规定由新郎新娘吃掉,以示日后生男育女,多子多孙。花轿到了婆家,要在门外停留片刻,称为“拗性子”,再抬进门去。新郎拜轿神后,再象征性地开轿锁,然后在赞喜句声中,揭下红毡条,用秤杆挑开门帘,挑去新娘盖头,再用红毡条铺于地上,交替传换,不让新娘踩踏土地走入室内,称为“传袋”(意为“传宗接代”)新人们拜完天地、祖宗、父母和三亲六党后,入洞房。小姑子送4次饮食,新娘象征性地饮用一下,以示今后姑嫂和睦,然后喝“交杯酒”,或吃“和气面”。然后宾客们开始“闹房”,新娘此时站在床前,听任哄闹,不得生气或嘻笑。以示庄重。最后,在赞喜句声中,用“五色果”(指花生、核桃、棉籽、百果、枣子)撒床而结束。好事者,还有于夜里躲在窗下“听房”的习俗。
(三)婚后
拜堂的次日,为“待二”。新娘拜灶,用木棍搅动泔水缸(意为将来喂猪发旺),家里设宴款待新娘。有的还要上喜坟。不少地方,尚有“泥红”习俗,不问男女老幼,竟相向他人脸上抹红水(尤以抹公婆为最多,但新郎新娘除外),都以挂“喜色”为吉利。三日“回门”,新娘的兄弟(成年者)来男家探视,并邀请新夫妇到娘家去。回门时,要给娘家父母、近亲送礼,娘家和近亲则要置办酒宴款待,称为“接新客”。新婚后,一个月内夫妻同居,不能“空房”。
建国后,婚姻风俗有较大变化,包办婚姻制度逐渐解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退居次要,男女本身有权决定终身。即使在农村,男女自由恋爱结婚越来越普遍。婚嫁形式也较为简易。相亲、小逑等手续在农村中还较为普遍,但已不看重生辰八字。彩礼已由“五子衣”向高档衣料和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家用电器等几大件转化。农村中借要彩礼之机,要“孝心费”等变相买卖婚姻尚有一定影响。每年三节(端午、中秋,春节)男方都要向女家送礼。婚礼也有改变,废除叩拜,不用轿抬,典礼简便。城镇青年结婚,更为简便,“旅游结婚”和“集体婚礼”逐渐增多。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生活改善。结婚铺张浪费之风有所抬头,动辄数千元至上万元,城乡结婚费用已逐渐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
二、丧葬
本县丧葬,旧时多为木棺土葬。有钱人家都要请道士、和尚做佛事,超度亡灵。老人临终前,亲属都要守在身边送终,临终之时,还要把帐子下掉,不能让老人死在帐内。一般在堂屋墙边铺上草铺,为老人穿上“老衣”,放在铺上,谓之“下冷铺”。死后普遍停丧3天,也有停5天和7天的。亲属轮流守灵,接受亲友吊唁。3日后,由“聚重”(抬棺材的人)将死者抬进棺材内,用石膏密封,谓之“入殓”(亦称“掩殓”);封棺前,全家要与死者见最后一面,然后,于次日鸡鸣时把棺材抬到门外,谓之“偷棺”,出葬时,由孝子在前打引路幡,捧亡魂牌子。抬棺人百步以内不得停下,途中还要不断地打“哦嗬”。半路上,要甩掉死者的枕头。埋葬时,有的还要烧掉“灵屋”,为死者安家。有时死时日期不吉利,还要在野地上搭盖一间小屋,将棺材放入,谓之“厝棺”。一般要厝棺1至3年才埋葬。出殡后,连续送火(灯和火把)3天。逢七、百日及年节,都要上坟烧纸祭奠。过了“五七”,孝子才能理发,晚辈还要守孝3年。过了60岁的老人死后,吊丧的人可以“偷寿”,即在吃罢丧宴后拿走少数碗盏。
建国后,丧葬风俗破除迷信,做道场,持招魂幡,守孝3年及厝棺习俗已渐渐消亡,其它风俗和建国前基本相同。50年代曾提倡无坟深埋。70年代以后,在城镇普及了火葬,而丧仪也改为送花圈、开追悼会等等了。
三、生育寿庆
(一)诞生
孩子生下3天后,用大麦根、金银花藤、槐树头、桃树头和艾枝熬水洗澡,名为“洗三”。旧时,还要请接生婆杀鸡,烧香叩头敬奉送子娘娘。“洗三”当日,要置办礼品向岳母家报喜。生男孩,要送给公鸡两只,带回母鸡一只;生女孩,要送给母鸡两只,带回公鸡一只。产妇在“月科里”(即产后一个月之内)不准出家门,不准到灶台打水。亲友们都要带母鸡、挂面、鸡蛋,红糖等礼品前来吃喜蛋。第一个上门吃喜蛋的,主家要强其多吃。满月后,产妇要携婴儿回娘家,旧称“跑窝子”,孩子头上要顶一块尿布;回来时,娘家要送给婴儿长命碗2只或4只,筷子1桌,红绿丝线(或棉线)各1绺,糕1条。
(二)抓周
婴儿周岁纪念日,亲友携礼品前来庆贺,吃“抓周”饭。“抓周”时,点燃香烛,鸣放鞭炮,把准备好的花鞋、红鸡蛋、糕点,算盘,毛笔、书本、钱等东西(一般为10祥),放在铺着红布的筛子里,摆在大桌中间,由母亲逗引婴儿从筛子里抓东西,以预测一生的前途。如抓笔、书之类,则认为将来爱学习,懂知识,全家皆大欢喜。建国后,“抓周”习俗一直保留,但已逐渐演变为生日纪念活动,如照相、欢宴等,其原有的预兆等迷信作法已很少有人施行了。
(三)童年
乡间旧俗,男孩“金贵”。孩子从出生起,至12周岁后才理发,称为“留胎毛”;或者在剃头时,在脑后留一小撮毛,到12岁时才剃去,称为留“乌龟梢”。城镇居民,也有在婴儿剃胎毛时,留下胎毛,缝在衣服上保存。建国后,除农村尚有余风,此俗渐消。
旧时民间认为,男孩难养活,因此常以猫、狗、牛等动物给孩子命名,意为轻贱,易于养活;或以栓柱,铁锁、石磙等笨重、坚固、长久的物件命名,意为长命百岁。此外,还有认许多“干爹”;穿“和尚衣”算出家人;改随别人姓,戴长命锁等旧俗。建国后,至50年代,农村还保留这些旧俗。
(四)做寿
老人年满60岁,即开始做寿。也有提前1年做60大寿的。以后每隔10年还要庆寿。生日这天,亲友携寿桃,寿面、寿帐、寿联和各色糕点前来祝贺。建国前,富家“寿星”有的还要请道士做预修、念斋经、打寿醮。祝寿时,敲锣打鼓、鸣炮奏乐、焚香燃烛,晚辈给“寿星”磕头祝福。主家则摆酒席宴请亲友。建国后,破除迷信,但做寿宴请仍旧,只“文化大革命”期间基本敛迹。“文革”后又流行起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