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2年,成立计划统计科。1954年撤销,成立计划委员会,兼管物价、统计。1956年更名经济计划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消失。1967年,在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内设计划小组。1976年,恢复计划委员会。1982年前,对国民经济计划实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1983年1月22日,国务院计划委员会在《关于改进和加强计划管理的意见》中,规定今后逐步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三种管理形式,对关系国计民生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关系经济全局的骨干企业和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任务,下这指令性计划;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任务,下达指导性计划;对不影响全局的其它经济和社会活动,国家不列计划,也不下达计划指标,由企事业单位按社会需要安排计划。从1983年起,对一些品种繁多,不影响全局的小商品,由工业企业同商业部门直接签订合同,计划部门在国家政策和法令许可的范围内,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按不同供应渠道,协助解决某些原材料的供应。
一生产计划管理
本县生产计划的编制实施,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几十年来,生产计划管理只涉及到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1984年后,增加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等综合性计划指标。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因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采用直接计划和间接计划两种形式编制下达生产计划,对国营、公私合营企业实行直接计划,国家计划直接下达到企业。对农业、手工业实行间接计划,由其主管部门掌握总指标,通过产品税收,生产加工合同,粮食征购、统销等经济手段实现计划。编制的计划比较切合实际,并注意到各种条件的平衡,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一开始,就制定了工业生产“大跃进”、“以钢为纲”、全民大办钢铁和大办工业的方针,提出“全县三年实现电器化,四年使工业产值赶上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等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指标,盲目上马一大批项目,要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扩建55项695个单位。在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生产计划高指标,基层上报产量“放卫星”,195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计划1.24亿公斤,是正常年景的两倍左右,严重违反了客观规律,打乱了计划体制,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加之1960年的自然灾害,造成连续3年经济困难。1962年开始,按照中央指示进行国民经济调整,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计划管理实行“条条为主,条块结合”的体制,各项生产计划的编制和下达都较注重实际,同时缩短了工业战线,由盲目生产钢铁、机械、水泥、化工等重工业产品的方针转为生产为农业服务,为市场服务的小产品的方针。
在农村,贯彻《农村人民公社条例》,建立以生产队为基础的核算单位,恢复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恢复劳动定额管理,粮食产量逐渐回升。第三个五年计划是同“文化大革命”同时开始的,计委撤销,人员下放,计划工作一度削弱。计划管理只求数字指标,忽视工业产品质量和效益。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虽然恢复了计委,但受“左”倾思想影响,农业生产计划不切实际,工业项目虽有所增加,但产品质量低,产值不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计划体制,贯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缩小指令性计划管理,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范围,变直接控制为间接控制的方针,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在农村,从1980年开始,推行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集中劳力,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管理模式,完成农村经济体制的第一步改革。计划管理改变了单一指令性的做法,计划指导改变了种植计划强调以粮为纲的单一经营的方针,制定“以林为主,粮茶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生产方针。1983年开始,农村进行第二步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积极发展乡镇企业。计划部门重点在加强指导和长期开发,使农村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表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表

二流通计划管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流通领域的调拨和分配,是由统一的计划完成的。流通计划商品指标的编制和下达,根据上级计划部门下达的计划任务安排到各有关部门,县计划部门仅在具体分配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确立了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商品流通以计划分配为主,实行计划指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工业生产资料供应,主要归物资部门,部分归农机公司和木材公司。其中石油、煤炭、化肥、农药、废金属回收上交等,商业、供销部门也管一部分。日用工业品、生活资料和农产品收购、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分别归商业、供销、粮食、医药、外贸等部门。计划管理的商品品种有,物资局经营的钢材、生铁、有色金属、烧碱、纯碱、水泥、汽车(少量汽车由各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分配)等;农机公司经营的拖拉机、柴油机等农业机械;木材公司经营的森工原木、毛竹、坑木等;石油公司经营的汽油、煤油、润滑油等;农资公司经营的化肥、农药和打谷机等半机械化农具;燃料公司经营的煤炭、焦炭等;粮食系统经营的大米、小麦、油菜籽、菜油等;商业系统经营的肥猪、禽蛋、蔬菜、糖、烟、酒、布、火柴、手表、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等;土产公司经营的木粉、矿笆、废金属等;医药公司经营的中西成药和中药材;外贸公司经营的绿茶、板栗、红麻、茯苓、猪鬃、太平斧等。长期以来,国家把工业品,农产品划分成一、二、三类,分别管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为第一类,统购、统配;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为第二类,派购、优先订购、收购和分配;对辅助性的但又是有益的日用工业品、农副产品为第三类,由市场调节。计划体制改革后,计划管理和生产计划配套,统一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结合的管理方式。
三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解放后,固定资产的投资,是依据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和地方财力、物力等实际情况,由计划部门审批项目后下达指标。1951——1985年,全县生产和基本建设累计总投资额20015.8万元。
(一)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951——1984年,工业累计投资15207.3万元,1952——1960年,累计投资1.16亿元,重点用于属中央企业的佛子岭水电站,其中用于兴建县食品、酿酒、印刷、制茶等10个工厂投资269万元。1961——1981年,累计投资1854.3万元,其中用于兴建水泥、砖瓦、农机等12个工厂投资599万元。1982——1985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高峰,对工业累计投资1753万元,资产投向主要着眼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其中1982——1983年,固定资产投资488万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占85%。1984——1985年,固定资产投资1265万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占52%。使企业新增加了部分生产能力。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957——1984年,累计投资1366万元。其中1966——1978年,建机、电排灌站63处,装机79台2937千瓦,受益面积3.75万亩。1962——1978年,新建小水库57个,总库容1532万立方,灌溉面积3.2万亩。县内最早兴建的引水工程——淠源渠的续建配套建设投资,完成投资额255万元,完成土方127万立方米,混凝土3200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4个区(镇)的11个公社49个大队499个生产队受益。1978——1983年,新增机、电排灌站11处,装机35台1172千瓦。1983年新建烂泥坳水库,库容380万立方,有效灌溉面积6000亩。1985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4828马力,有大中型拖拉机81台,手扶拖拉机114台。
(三)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国家用少量投资持续造林,到1983年底,全县林业用地2125045亩,森林覆盖率44.97%,木材积蓄量达231万立方,并建成了马家河、茅山、佛子岭三个国营林场及国营苗圃、林科所。
(四)交通、邮电基本建设投资1956——1984年,累计投资551.5万元。到1983年,新建公路615.4公里,航道174公里(通轮船97公里);交通部门有载重汽车60辆,轮驳船9艘,拖轮3艘,木帆船29只。邮电机构,1952年前仅1个邮电局,到1983年,已发展到24个(局1,支局11,所12),各种运输车93辆,邮路长1555公里。
(五)商业、饮食服务业基本建设投资国家投资从1961年开始,当年仅3万元。1964——1984年,累计投资601.6万元。到1985年,全县商业和饮食服务业发展到250个单位。
(六)文教、卫生基本建设投资1951——1984年,累计投资435.6万元。到1983年底,全县有电影院4个,影剧院7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站22个。各类学校566所,在校学生68791人,教职员工3834人。医疗机构326个,病床位946张。有43个农村广播站,安装喇叭18040个。
1952——1978年基本建设竣工房屋建筑面积统计表
单位:平方米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