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前无文物管理机构。解放初期,文化馆负责管理文物。1958年12月,“霍山县博物馆”成立(设文庙内),配5名工作人员,1961年撤消,文物工作仍由文化馆兼管。1980年1月,成立“霍山县文物工作组”,编制2人,全年经费2000元,文庙后大殿(崇圣祠)辟为文物陈列室。
一文物
本县历史悠久,地下、地面文物较为丰富。
(一)文物普查:1984年9月,县设“文物普查办公室”,从文化馆、站抽调和从业余文物爱好者中聘请共24人组成文物普查工作队,逐乡逐村作实地调查,对查出的地面文物,进行现场记录,搜集标本、拓片、拍照片,测绘地形图,建普查档案。共查明地面文物94处,征集流散文物168件。1985年上半年复查后,经县人民政府批准,23处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省人民政府批准,1处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馆藏珍贵文物:错金铭文吴戟在一座春秋晚期吴国将领的墓葬中发现,为青铜铸品,通残长18厘米,援长16.5厘米,狭长而微扬,中起平脊,下刃微内凹,胡长10.2厘米,阑侧有四穿,内已断失,具有春秋战国戟的特征。援的两面分别铸印错金铭文:一为“攻工差”,一为“自作用戟”。字体类鸟虫书。铭文上的错金灼亮如新。戟体呈青褐色,刃口锋利,光洁无锈,制作工艺精湛,堪称文物瑰宝。经省考古研究者评定列为“一级文物珍品”。错金铭文蔡戈和“错金铭文吴戟”同时出土。青铜铸品,前锋已残缺,胡,内折断,通残长21.1厘米,残援长14.5厘米,微扬,中间起脊。长胡、阑侧有二穿,内上有二穿,援的两面分别铸饰有错金花纹,援至胡铸有错金铭文“蔡候黼之用戈”。据专家考证,“黼”是蔡昭候(公元前518年出生)的名字,距今2300余年,是出土文物中的珍品。桥形纽四系罐1982年5月文物普查时,在高山铺乡栗树岭张家湾农民家中收集到一只造型、外观秀雅的“桥型纽四系罐”,罐通高14厘米,胎质野硬,外涂乳白色釉,无纹饰,釉层薄而均匀,均匀;口沿器底同器身粘合处无痕迹;器内白胎无釉,圆鼓腹,最大腹径略偏上;弧斜收至底,肩附桥形纽四耳系,间距4.5厘米;圆唇口、直沿、口径8厘米;颈短,高3厘米;矮圈足,高1厘米;径6厘米,底平内凹,未涂釉;罐盖圆形,径8厘米,正面中斜起,有“人”字形绳纽;底面起沿,内径6厘米,无釉。边缘残缺一角,仅占整体的1/15,不失完整性。因类唐代白瓷,价值很高。影青斗笠碗1982年6月,上元街村一小学教师献出。碗出自一座宋代砖室墓,敞口,唇沿微修;浅弧腹斜收至底,矮圈足,底平未涂釉;器体胎体较薄,全涂影青色釉,光泽亮鉴,类景德镇窑产品。碗内壁刻有水波纹,影现4尾鱼形,鱼作戏游状,形象逼真。碗口径17.7厘米,底径5.5厘米,通高6.7厘米,制作精细,款式雅致,风格独特,反映了宋代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保存完好。1986年,选入安徽省文物普查文物珍品展览,评定为“一级文物”。
二名胜古迹
(一)风景名胜:因境内多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比比皆是。
南岳山又名霍山、天柱山、衡山。主峰海拔405米,位于城南3公里处。出南门车到九桠树,弃车步行,穿过钟、鼓山山谷,登上南岳山的第一台阶—土地堂。小憩片刻,踏着山径继续向上攀登,约半小时,登上第二台阶——百步阶下。南面,层峦叠嶂的群峰扑面而来,令人神往。北麓,新旧县城,龙盘虎距;如练淠河,蜿蜒东去;纵横阡陌,高楼大厦,尽收眼底。向东百米处有两块条石竖起的旗杆夹,向南,有一小径通往大小风洞,向西,蹬着条石砌成的百步阶,进山门,到达岳顶。右侧是7米见方的天池,水深1米,常年碧绿,不涸不溢。池西是建于汉代的南岳庙,原有前后殿、观音殿、三宫殿,现存的16间庙屋已是后人所建。庙东半部仍供奉菩萨,西半部装电视差转设备。庙门上沿嵌一块镌刻着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手书“小南岳”石匾。过电视天线塔,出西山门,门上石刻“汉帝敕封”。山门下一块供游人休息的平地。北坡有一洞口像窗的天然石洞——石窗洞,汉左元放曾隐居此洞。西南端有两巨石突兀高耸,一石形如虎,名白虎崖;一石临深壑,险峻异常,名试心崖。《汉帝·武帝记》记,汉武元封“五年冬,南巡狩至于盛唐,望视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霍山,汉初为潜县),封此山为“南岳”,并亲植凌霄树,碧桃花各一棵(已不存)。在大别山群峰中,南岳以小巧,秀丽、典雅而独具特色。唐诗人皮日休曾以“与地角壮,与天勍势”赞誉“南岳”。1981年11月,县人民政府批准列南岳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万寨位于城西19公里落儿岭镇,海拔644米。东西北三面都是悬崖峭壁,仅南面有一条崎岖蜿蜒的小径,地势十分险要。旧《霍山县志》记,“南宋德年间(公元1275年),遗臣曹平章为辅宋王孙南下潜霍”,“拆古城,修六万”。寨顶山脊长1.5公里,面积2平方公里,有5道寨门和金銮殿、仓库、水牢等遗址。水牢在东面山腰的一石洞内,暴雨季节,水从山顶倾泻,在洞口形成水帘,十分壮观。久晴久阴时,寨顶有一列火光闪烁跳跃,久阴转晴时,更为夺目,故名“六万晴霞”,旧时列为八景之一。寨东五桂峡,岩石突冗裸露,形态各异,一溪穿石流过,两岸陡峭的山崖如刀削斧劈,游人赞不绝口。1981年11月,县革委会批准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锣寨位于城西74公里的船仓乡,海拔964米,寨顶是4个山峰连成形似鲫鱼背的山脊,长数百米,宽1—3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四面陡峭如削,险峻异常;奇松怪石,千姿百态。顶部山石上仅有的一条羊肠小路,蜿蜒崎岖,险象环生,如曲径通幽,似柳暗花明,素有江北“小黄山”之美称。相传殷氏夫人曾守此处,筑寨设防,同殷氏寨遥相呼应,遇事鸣铜锣为号,故名。寨下陡沙河温泉有南北两个泉群的11个出露点,水温分别为32℃和52℃,同铜锣寨组成松、石、泉的奇特景观。
杨三寨位于城东南36公里的真龙地乡杨三村,海拔约600米。一山雄峙,东北南三面陡壁悬崖,几层山腰嵌进数十溶洞,形状各异,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无底洞深不可测,道人洞能容千人。洞与洞之间或近或远,被一条嵌进石壁上的小路连接,人行其间如同壁虎。当年杨三据险立寨,易守难攻。寨顶有一平地,西面有一崎岖小路直通山顶。周围有牛栅寨、令牌石、万人坑、一线天、石砸河、救母河等景观。
殷氏寨又名英山寨,位于城西南约48公里的安家河乡千笠寺村,海拔948米。寨顶约1平方公里。清《霍山县志》记,南宋德年间,遗臣曹平章建六万寨,夫人殷氏建寨于此,故名殷氏寨,同六万寨遥相呼应。寨墙为石块垒成,在寨内发现的长2米、宽1米、高0.5米,形如石臼的石灯盏1个,宋代重约6公斤的铁制“春秋大刀”一把,寨房已倒塌,遣址依稀可辨。1981年11月,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望山在青枫岭乡四望山顶,海拔1396米,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起,太平军同捻军数次占领县城,迫使知县张组迁县治于六万寨。嵌砌在南门山墙上的《霍山正堂张谕夯修堡事》和《四望堡各户目》两碑文中记,“清咸丰十一年奉知县谕修筑此寨,”对付“捻军”。光绪《霍山县志》记,“……发捻侵扰,居人石蕴生等环山垒石,又于南北两门外各建碉台一,居人赖以安”。寨墙用石块沿山脊垒成。相对高约6米,宽1.5米,周长约2000米,现部分倒塌。寨墙每隔一段,筑有小石室,似碉堡,室内石壁向外凿有“凸”字形枪炮眼,既可了望又可射击。南北两寨门为卷顶,间距约300米,其中南门石室高约7米,内约9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城楼,顶用条石扣合,饰有葫芦镇符。两边山墙各开一门,可通两边寨墙。门楣上嵌砌“秀冠南山”石刻。门左右石壁上各嵌有《霍山县正堂张谕夯修堡事》和《四望堡各户目》碑,现保存完好。北门楼已毁,“清流淠北”的门楣石刻倒在草丛中。距南门东200米处,建有一座双层炮楼,上层有了望窗,下层有几个枪炮眼。寨中央山脊东侧,有一座小石庙,门上嵌有“云雾庵”石刻。
复览山距城东约10公里,在落阳河乡复览山村。山峰崛起如异兽蹲踞。海拔392米,是县东最高峰。据传,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登天柱山(南岳山),在回銮途中,乘兴登此山,为表对南岳山的留恋不舍之情,复览天柱山,此山遂名复览山。山顶有寨,清《霍山县志》记,“明后期,由邑人董中义督乡里在此建寨,藉资保障。”曾有南候黄得功罢戎,解甲归田,在此建室修心养性,授徒传艺,终其天年,葬墓于此。清咸丰初,邑诸生龚春兰等,以黄土夹石,把寨墙加高培厚,设有4门,寨墙围长约1500米,平均高约4米,顶宽1米,上可行人,略具城垣规模。据险扼守,固若磐石,曾数次抵御太平军。山顶览山寺,为四合院式,有房14间,条石根基,砖木结构。大殿上供奉40多尊佛象,石碑20多方。现存的寺门楼,砖木结构,门首嵌有横匾,正面书刻“汉帝重游”,背面书刻“龙泉禅林”,字类颜体。解放初期,寨中尚存生铁铸古炮1门,大铁钟1座(重250公斤以上),1958年毁。寺西是4米高的石壁,成斜坡延伸,渐次平坦,约10平方米,外表光滑如石板,上有人工开凿石眼7个,成双行排列,深约70厘米,直径20厘米,形如石臼,后人推断是插旗杆用。
佛子岭水库大坝位于城南17公里的佛子岭镇。建成于1954年10月。20个垛,21个拱,同连接两岸的重力坝组成全长510米,高74.4米(1983年加高后为75.9米)的连拱大坝,把东浮河拦腰截断,是我国也是亚洲的第一座巨型水工建筑物。建成后被当时国内外水利工程界惊叹为奇迹。80年代,世界高坝委员会主席托南考察、测定后,称赞佛子岭大坝“是世界第一流的防震连拱坝”。坝内是碧波荡漾、网箱密布的人工湖,木船在网箱间穿梭,网箱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在大坝内不远处有一伸进水中的半岛,岛上风景如画。依山势建成养獐场,是国内人工饲养野樟的三基地之一。佛子岭水库上游的磨子潭水库建成于1958年,库内风光旖旎,景色宜人。
(二)古遗址:
大垄台村落遗址位于城北10公里下符桥镇淠河支流熊家河南岸的小罗村。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长135米、宽4米、高4—5米,同熊家河岸平行。东南面是开阔地,阡陌纵横,依岗傍水,有利耕嫁。临河面因长年累月受水冲刷,形成陡壁,文化层清晰可见。断层处展现有红烧土与灰渍,呈暗褐色。采集的陶罐残片有8件陶鬲和其它类型的陶残片屑,面印有绳纹,制作粗糙,火候不准,有商周时代器物的特征。专家鉴定是商周时代古材落遗址。1986年11月,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座烽火台下符桥骑龙庵烽火台位于下符桥镇北骑龙庵村的一个小山岗脊上,黄土堆积高4米,围粗约30米,顶部平坦,约25平方米的土台,外貌基本完整。下符桥老皇寺烽火台位于下符桥镇老皇寺村北一山岗最高处,垒成高4米的土台,圆形,直径约10米;顶部平坦、约30平方米,外貌完整。三板桥牌坊冲烽火台位于三板桥乡长岭村的一小山岗上。圆形,径约6米,顶部约20平方米,台东北方已成耕地,外貌不完整。三板桥长岭岗烽火台位于三板桥乡长岭岗村,在老皇寺、牌坊冲两台之间。高3.5米,底部围长30米,顶部平坦约10余平方米,外貌完整。
下埠口(今下符桥镇)古城址旧《霍山县志》记,霍山古城有二:“一在东北下符桥,一在西关外即古县”,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楚稷王灭六、蓼等国后,置霍山为灊邑,杜预《左传》注,灊“楚邑,在庐江六县西南。”灊邑城址即县东北的下埠口。(《尔通志》称淠水废县也在下埠口)。由于年代久远,城址已不存,仅在镇北小山上发现骑龙庵、伏虎庵遗址,镇南偏东发现烽火烟墩旧址数处。
灊邑古城址《左传》记述,“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吴人侵楚灊、六。吴师还,楚迁灊邑于南冈”。《唐·地理志》记述灊:“故城在霍山东二百步”,推断在今上元街一带,历经战国、秦、西汉200余年。在该地发现,印有车辙痕迹的铺街条石和房基础石。出土有错金铭文吴戟、蔡戈、马衔、青铜剑、陶罐等,属春秋战国器物。
古灊县城址在今城西古城村,方圆约3平方公里。史籍记载,南宋末年,城垣被曹平章拆迁修六万寨。1974年,在古城址挖出一对石狮、石柱、印有车辙的铺街条石、古汉砖、五铢钱、铜带钩等文物。
下符桥宋代窑址位于淠河西岸,下符桥镇瓦屋院的窑宝山,1980年8月发现。窑址占地约5400平方米,山坡上遍布陶残片、红烧土的堆积层和灰渍等。窑炉是南方常见的“龙窑”型,依山坡竖向修建,窑洞已毁,仅发现一条保存完好,长约28米的窑道,黑釉陶器残片裸露。标本模式相同,时代风格一致。器物素面无饰,仅个别扳手上有模印“大吉”字样。品种以瓶和碗盖为多,占烧造量80%以上,可能是为适应北宋“斗茶”的需要。瓶的造型和“韩瓶”类型相同,六安、霍山墓葬中多发现此窑产品。省考古研究所古陶研究人员鉴定是宋代窑址,本省首次发现。1986年7月10日,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古墓葬:
衡山王墓位于城西南约90公里的太阳乡长岭庵村。墓基南北走向,石砌墓垛被破坏,仅存墓坑。在距墓地百米的加工厂墙基中发现碑柱一截,镂刻有套钱莲花纹,圆轮点纹,线条流畅,石柱上方有圆形磨菇状石伞,似是王候封典的标志(有人见过有“衡山王墓”字样的石碑刻)。
小王坟位于城东15公里与儿街镇张象院村王坟,仅存东西走向的砖砌长4米,宽3米的半壁墓室(3公里范围内有墓穴12处),坑内填有碎砖,当地用就地挖出的汉砖砌墙基的比比皆是。出土文物有钱纹、几何纹的汉砖、陶猪、黄釉陶罐等12件,均有汉代器物造型的特征,经鉴定为汉墓。在该处还发现大土墩13处,属墓群,传说是汉代皇太子坟墓,故名小王坟。
古城畈汉墓位于南岳乡古城畈村,1983年1月发现。墓室长4.25米,宽2.45米,高2.84米,墓壁用钱纹、几何纹的汉砖砌成。清理时发现墓顶有70厘米长凿洞,室内无棺,未见死者骸骨。随葬品散放室四周,清理出铜镜、铜带钩、铜印章、五铢钱、陶罐、陶猪、陶豆等28件。是汉代中期的墓葬。
落阳河汉墓1975年春,落阳河乡马长岗村农民扩建场地时发现一座砖室墓,墓向北偏东,平地起墓,封土堆高约8米,有4个墓室、两个耳室、两个甬道、4道石门,向外并列设两道墓门,墓壁用多种花砖垒砌,墓顶用楔形花砖砌成穹窿式,甬道顶为卷棚式,北边甬道两壁设有龛。墓顶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各为4.1米,高3.6米,两个耳室平面长宽各3.2米,高3.1米,前后室和耳室都有卷门相通。两个甬道各有两道石门,北甬道第一道石门上有二龙穿壁石雕,第二道石门上雕以朱雀、白虎,雕工粗简。墓室早期被盗,破坏严重,南甬道的顶部被掀掉,两道石门,一扇向外拉开,北甬道两道石门均被砸坏一扇。墓室内仅有两具石棺床放在南前室,棺床长、宽、厚分别为167、79、22厘米,四角有足,足长、宽、厚分别为25、20、8厘米。清理的陶器有灯、壶、磨、仓、罐、盒、奁等,装饰品有玛瑙珠、银耳环、银钗、铜带钩和铜钱、铜镜、铁锛、石案、石碓及青釉瓷碗等,仅几件较完整,大多残破不全。此墓规模较大,结构讲究,说明死者生前有较高的身份。如此大型的砖室墓,省内是首次发现。专家鉴定是东汉后期或稍晚期的墓葬。
余将军墓位于城西南约55公里道士冲乡歇马台村,旧《霍山县志》记,“相传汉时有余将军者,逐衡山王妃至此歇马,遂卒。马亦不食,死。土人为殓瘗之。”墓侧有马冢墓,前有将军庙。封土堆葬,高3米,圹长8米。“文化大革命”时,墓碑被毁,后集残块拼合,碑文是“前朝福德将军之墓,雍正三年当地群众捐建”。将军庙已毁,庙碑有“清道光九年菊月十七日追祀前朝英烈将军”字样。
佛兴庵和尚墓位于城西南太平畈乡洪峰村凤冠山脚。墓南侧12米处的山坡上原建有佛兴庵,墓是佛兴庵主持僧之墓。堆土葬,圆形,径约3米,高约2米,墓前原砌有石栏杆,左右各放一面石鼓,均毁。墓前石塔完整无损,碑文载,塔建于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塔形如亭,高3米,石雕,造型古朴,塔基座1米见方,榫镶主碑,正中镌刻“园寂恩师上心下朗和尚塔”,右下方镌“大清嘉庆庚辰年季冬月吉日立”,左下方镌“德源正顶礼”5字。碑上层为六棱形附碑,镌刻“癸山丁向”4字。两碑间有和基座略等的伸檐,檐四角刻有高翅鱼尾,间插莲花图案。上层伸檐略小,除高翅鱼尾图形外,另镌刻瓦形波纹,典雅别致。顶端有石琢葫芦镇脊,造型颇具特色。
泗州坟位于城西南约70公里处的上土市乡龙门村。相传明代有一医术高明的泗州药农,来山区采药兼治病,为广大百姓解除病苦,深受人们敬重。后药农年高病重坐瓮逝去,百姓捐资厚葬,并在墓顶建造一座风格独具的石塔。塔用刻花条石砌成,高5米,内空,边六楞形,底围粗10.8米,9层,每层各挑出20厘米的伸檐,镂刻成荷叶边形。塔正面逐层浮雕依次为“双凤朝阳”、“鲤鱼跳龙门”、“三尊大佛”、“蝶戏金瓜”、“八仙过海”、“梅菊并茂”、“桃花怒放”,塔顶是金瓜镇脊,侧面刻着龙、鹤、人物、花卉和纹饰,生动逼真。坟塔占地80平方米,塔前有长15米、高3米的石坝,顶部平台约50平方米,疑为拜祭台。正面有3方石碑排列在基座上,中为主体碑,镌有“泗州大圣仙墓自明至今神广泗仙圣皇清道光十六年三月立”,副碑镌刻“巳山亥向”,上有雨塔碑帽压顶。碑连体高1.87米,宽1.44米。碑左80厘米处,另有一碑,碑文仅能辨认“皇清六年岁次戊辰七月十五日立”,主碑右2米处,有石门框1座,高1.6米,宽80厘米,厚30厘米;再右有石碑3方,外形完整,高70厘米,宽40厘米,文字模糊难辨,属功德碑。坟和石塔经300余年,仍保存完整。1983年,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古建筑:
文庙又名圣庙、学宫,因墙是红色,俗称红墙。座落老城文盛街,是县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占地约4345平方米,建房1682平方米。始建于明弘治二年(公元1449年)奏请复县时。主体是大成殿(又称圣殿),建造宏伟,古朴端庄,有明代建筑特色。殿内原没有灵龛,供奉“至圣先师孔夫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灵位。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御题“万世师表”(复制)匾额高悬灵龛上首。左前的东庑,右前的西庑,供奉历代先贤先儒灵位。圣殿后是崇圣祠,供奉孔夫子祖辈考妣灵位。崇圣祠东是明伦堂,为学署所在地。圣殿前有戟门,门左是名宦祠,右是乡贤祠。门前有泮池,也名跃龙池,池上有石拱桥,名状元桥,池前是宫墙。池左右是土地祠、省牲所。庙墙东有“礼门”,西有“义路”,门外立“圣旨碑”。镌刻“奉旨凡文武大小官员及仕农工商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碑勒于乾隆年代。文庙建成后,明、清和民国期间进行过数次维修。现存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东西庑和戟门。抗战期间,动委会和抗日救亡工作团设文庙内。1980年,县革命委员会批准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省文化厅拨款维修大成殿,使之恢复了原貌。
文峰塔(南塔)位于城东南1公里处幽芳河畔的螺蛳台顶。砖石结构,实心密檐,棱角6面,浮图七级,造型挺拔隽秀,塔顶有葫芦形镇极,直插云霄,蔚为壮观。塔周边镶镂有人物、异兽和纹饰。高21米,底层围长22米,塔基占地16平方米。1982年7月,县革命委员会拨款维修,并增建水泥台阶32级。1983年,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古碑刻
秦冲石刻(摩崖记)位于城东北6公里移洋湾村一石山脚下的古道旁,字刻在陡壁上,占壁面积约5.28平方米,轮廓完整,字迹清晰,正楷工整,雕刻粗犷,刀笔有力。是建桥的碑刻(今桥已废),文曰:“霍山县淮西第一桥旧名下符桥倾专圯至大明弘治十七年甲子七月庐州府知府马为本县知县吴霖鸠工江镜等五十人建历二十八年己丑迄正德元年丙寅五月桥成并立磨崖于右”。
小河水文石刻位于城西南70公里船仓乡小河村,刻在陡沙河支流的如削陡壁上。陡壁高约28米(超过人行道1.56米),上刻“嘉庆戊辰年洪水至此”,分3行竖写,占崖面积1.5平方米,下刻一道横线作当年水位标记。是研究本县水文历史的可贵资料。
部分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