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一、病情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和克汀病是本县流行已久、危害严重的地方病,历来有“抬头见匏颈,处处遇呆人”之说,反映了地甲病、克汀病流行广,病情重。1953年,沙河、燕子河、吴店三区统计,晚期地甲病5735人。1956年,普查全县有明显体征的病人49100人。重点调查蔡河乡(今西庄乡蔡河村一带)有明显体征的甲状腺肿767人,患病率占调查人数44.4%。
1951年安徽省卫生厅派医疗防疫大队来县调查地方病。1958年,流行病学专家黄明新教授带领由安徽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和省地方病研究所80余名医生、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赴本县西庄乡进行梅毒和地甲病为主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该乡幸福、一心、蔡河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8岁以上居民患地甲病的1800人,患病率为71%。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方湾和朱湾两自然村,共有8岁以上居民31人,全为地甲病患者,同时发现克汀病患病率为6%。在梅山镇检查中小学生1110人,地甲病患病率为56%。1982年,对全县7~14岁的小学生进行甲状腺肿大普查,肿大率为50%。
据调查分析,地甲病和克汀病的病因是由于人体缺碘形成,本县地势高,造成外环境缺乏碘元素。1958年,查得西庄乡水碘浓度为2.4~3.4微克/升,梅山镇为8微克/升。1986年,县防疫站在5个流行病调查点上采水样43份,碘平均浓度为2.12微克/升。
二、防治
1954年开始向病区投放碘剂药品。1959年,在西庄乡试行食盐加碘售给居民,有2451人食用了碘盐。同时,集体食堂的稀饭加碘化钾药片。1964年起,六安地区食盐加碘站向本县全面投放加碘盐。“文化大革命”期间,防治工作无人过问。1978年,县防疫站建立地方病科。1980年,投放碘盐恢复正常。
1984年9月,县盐业公司在黄林建立食盐加碘站。1985年投放碘盐5622吨;4月给全县9.6万名中小学生服碘油丸;6月,县人民政府制订《关于加强对碘盐的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等管理意见》;7月给67710名患者口服碘油丸。1985年,全县地甲病率为17.4%,克汀病率为0.79%。年底,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授予金寨县卫生局为“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和克汀病是本县流行已久、危害严重的地方病,历来有“抬头见匏颈,处处遇呆人”之说,反映了地甲病、克汀病流行广,病情重。1953年,沙河、燕子河、吴店三区统计,晚期地甲病5735人。1956年,普查全县有明显体征的病人49100人。重点调查蔡河乡(今西庄乡蔡河村一带)有明显体征的甲状腺肿767人,患病率占调查人数44.4%。
1951年安徽省卫生厅派医疗防疫大队来县调查地方病。1958年,流行病学专家黄明新教授带领由安徽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和省地方病研究所80余名医生、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赴本县西庄乡进行梅毒和地甲病为主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该乡幸福、一心、蔡河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8岁以上居民患地甲病的1800人,患病率为71%。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方湾和朱湾两自然村,共有8岁以上居民31人,全为地甲病患者,同时发现克汀病患病率为6%。在梅山镇检查中小学生1110人,地甲病患病率为56%。1982年,对全县7~14岁的小学生进行甲状腺肿大普查,肿大率为50%。
据调查分析,地甲病和克汀病的病因是由于人体缺碘形成,本县地势高,造成外环境缺乏碘元素。1958年,查得西庄乡水碘浓度为2.4~3.4微克/升,梅山镇为8微克/升。1986年,县防疫站在5个流行病调查点上采水样43份,碘平均浓度为2.12微克/升。
二、防治
1954年开始向病区投放碘剂药品。1959年,在西庄乡试行食盐加碘售给居民,有2451人食用了碘盐。同时,集体食堂的稀饭加碘化钾药片。1964年起,六安地区食盐加碘站向本县全面投放加碘盐。“文化大革命”期间,防治工作无人过问。1978年,县防疫站建立地方病科。1980年,投放碘盐恢复正常。
1984年9月,县盐业公司在黄林建立食盐加碘站。1985年投放碘盐5622吨;4月给全县9.6万名中小学生服碘油丸;6月,县人民政府制订《关于加强对碘盐的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等管理意见》;7月给67710名患者口服碘油丸。1985年,全县地甲病率为17.4%,克汀病率为0.79%。年底,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授予金寨县卫生局为“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