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元年(1912),孟振先创办的蚕桑学校,学生养蚕栽桑,其收入除支付教师工薪外,还可改善师生生活。民国时期,一些小学校开设“手工”、园艺”、“裁缝”等课;县立中学开设“劳作”课;农职学校先后开设“农作”、“园艺”、“畜牧”等专业。这些虽不是以勤工俭学为目的,但常常结合教学,搞些勤工俭学活动。
新中国建立后,坚持“勤俭办学”方针,根据教材规定,结合生产实际,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1954年,县文教科一次拨款4万元,给中心小学配置钳、锯、斧、刨、锹、锄等一套生产工具,其他小学也配有少量工具。次年,绝大部分小学植树种菜,并结合教学制作标本、仪器等。如淠西小学育树苗2000棵,洪集小学收苋菜1000余斤,三店小学收南瓜1000斤。三元区各校制模型168件、标本207件、仪器180件、挂图651幅。同时,灾区小学结合生产救灾,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和手工劳动,以工养读。汪集小学35个六年级学生共结鱼网57条,得款256.5元。
1958年,把“勤工俭学”与大办工业,大炼钢铁结合起来。全县中小学办起炼铁、炼焦、滚珠、轴承、砖窑、木器、针织、药品、车床等工厂63个,增强了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热情,但另一方面影响了正常教学。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一些学校组织师生到沿淮湖地去挖野菜,采籽种。城关一校,霍邱中学组织学生早出晚归,到孟家湖、姜台子、许集等地挖山芋藤、老苜蓿、捞浮萍草等充饥。在各种勤工俭学活动中,不少学校还积极支援农业生产。1959年春,全县有74774名中小学生参加积肥、运肥活动,共积土杂肥633.45万担、绿肥53.85万担。有62312人参加秋收,抢收抢种各种作物183637亩,送公粮39725担。是年11所公立中等学校种地400亩,其中种蔬菜270亩,养猪100余头。霍邱师范猪肉完全自给。
1961年,全县勤工俭学和劳动生产收益8.31万元,其中,工业收入2394元,农业收入76407元,其他劳动收入4300元。同时结合教学,制作许多教具,据不完全统计,至1964年4月,全县中小学共制作各种教具1400余件。
1958年后,根据“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兴办的一批半耕半读农业中学、业余技术学校,这些学校在自己的教学园地和实验基地上,开展不同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至1965年仅农业中学就有49所,其中自给有余的13所,达到自足的16所,占有耕地面积4752亩,收粮近400万斤。除留足学生吃饭、学杂费、学校储备外,全部买给国家。
“文化大革命”中,以劳动代学习,教学质量差,但“兼学”活动,较为突出。1970年后,贯彻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一些学校与生产队、大队挂钩,办起农林果场。中小学生每学段、学年都要参加一两项或工、或农、或军的“兼学”活动。霍邱中学先后在三口塘大队、三里大队、农机一厂、农机二厂,西湖驻军2002部队,建立兼学基地。河口中学1968年至1972年连续五年忙假期间至西湖学军。1970年扈胡区六里小学创办墨水厂,行署教育局拨5000元。县教育局拨2000元作基金。1971年,霍邱中学创办的电机厂、年修机量达100余台,获利近万元。无线电车间试制的遥控航模和飞机模型,参加省航模比赛,受到称赞和奖励。
1974年,省教育厅号召“学习朝阳农学院”,各中小学都办工厂农场。据统计,1976年全县中小学有校办工厂35个,总产值45.26万元,纯收入10.86万元;农林果场944个,占地面积3595亩,收粮109.04万斤,农副业纯收入19.92万元;其他勤工俭学收入1.92万元。另有“五·七”大学校办工厂3个,总产值1.62万元,纯收入0.53万元;校办农物66个,占地面积2300亩,收粮25.38万斤,农副业纯收入3.49万元;其他勤工俭学收入0.74万元。1978年,15所农业中学占地610亩,校办工厂农场15个,总收入1.67万元,补助民师4030元,学生减免680元。另外,河口中学校办农场88亩,粮食总产3.9万斤,勤工俭学收入1.7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1.53万元、校舍维修0.17万元。县办“五·七”大学有农场80亩。收粮5.5万斤,副业收入0.62万元。
1978年后,勤工俭学坚持“育人、创收、兴教”的指导方针,1981年后,对校办工厂进行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实行承包和厂长负责制,单独核算。1983年后,实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各职业中学配合教学,开办了一些勤工俭学项目。1979年扈胡教育组在原六里小学墨水厂的基础上开办“扈胡墨水厂”,1981年改生产纯蓝、红墨水,质量达部颁标准,年利4000元。陈埠职业高中1984年从上海购进一套全自动控制的电孵化设备,1985年孵雏鸡5期,获毛利4000多元。据统计,1985年全县开展勤工俭学的学校78所,其中校办工商企业20余个,固定资产35.1万元。当年用于扩大再生产12.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福利4.6万元。
1987年,县提出勤工俭学要因校因地宜制,力争做到“校校有项目,项项有收益,年年有发展”。教育局开办勤工俭学印刷厂。全县新办校办工厂12个,园林场21个,商店5个。是年,较大的工厂有河口中学教学仪器厂、陈埠职中孵坊厂(良种鸡场)、教育局勤工俭学印刷厂、众兴初中印刷厂、扈胡墨水厂、叶集粉笔厂、石店育才知青服务部、石店职业中学石灰厂、陈埠学区羽毛厂,西村小学草帽厂等10个。其中教育局勤工俭学印刷厂经济效益较高,自创办至年底仅7个月,完成产值6.2万元,获纯利0.8万元。是年,全县教育系统共实现产值113万元,获利润19.5万元。陈埠学区羽毛加工产品,远销英国、日本,创产值27万元,获纯利1.4万元,为国家创外汇0.82万美元。陈埠职业中学“活鹅药物拔毛技术”向全国推广,向14个省,150多家专业户销售药品“活拔灵”21万吨,获利2000元。“河蟹养殖”被列为省“燎原计划”的项目,拨专款20万元,作为基建经费。
附:河口中学教学仪器厂
创办于1970年春,开始只能生产碱粉,舌簧喇叭,收音机,生物模型等。后来改以生产教学仪器为主,主要产品有学生实验电源,演示继电器等。1975年被命名为“六安地区教学仪器一厂”,参加全国订货。
1978年,总产值17万元,纯收入2万元。1984年增加生产“平抛竖落仪”、“电能机械转换器”。“常用工具箱”和“照明电路”等产品。
该厂有职工24人,其中一级工1人,工程师1人、三级工3人、四级工5人。厂房23间,有金工、电学、喷漆等4个车间;家电金工维修2个门市部,1个测试室。有车床、冲床,钻床、剪板机、空压机、电焊机,及一些电子检测仪器。主要产品有14VA初6V3A学生电源,大、小继电器,演示电磁,照明电路,电阻箱,工具箱等。这些产品除供应本省外、还远销黑龙江、辽宁、湖北、河南、山西、甘肃、两广等10余省。1988年在成都、郑州教学仪器订货会上成交额达6万余元。有固定资产10万元,年产值9万元,利润1.5万元。
所生产的J2413型演示继电器,1978年获省优称号。1982年,该校被评为省教学仪器生产先进单位。1988年J1202型学生电源经国家教委验收合格,获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书。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