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寿县医院
寿县医院前身为春华医院。民国4年(1915年),美国基督长老会派传教士钟璧如(女,美籍)来寿传教。14年,钟在城内西南隅购地兴建春华医院(今改为县医院职工宿舍)。医院有两层楼房一幢37间,平瓦房108间,病床18张,设有门诊部,每日上午应诊。主治医师为加拿大人德克生。配有医士、护士及工友15名。29年春,日本侵略军占领寿县县城,医院照常开诊。次年冬,珍珠港事件突然发生,日美开战,医院关闭,人员撤散。34年秋,日本侵略军投降,医院复业,杨济岭任院长;后杨去美留学,由本县人邱振三代理院长,钱灏为主治医师。1949年8月,钟璧如返美,寿县人民政府接管春华医院,更名为大众医院。1951年改称寿县卫生院,定为全县医疗中心。1956年7月,改名为寿县县医院。冬,设中医门诊部。
1952年,在西大街新建门诊部大楼。门诊与住院部分开后,病床增至64张,医务人员增至51名。内、外、儿、妇产、骨、牙等科,一应俱全。手术、透视、化验、分娩,各有专室。
1980年,将住院部迁入西大街新建的四层大楼,医疗条件大为改善。1987年初,全院门诊、住院两部共有职工334名,其中医务人员248名,主治医师、药剂师、护士师25名;病床250张,并拥有各种先进医疗设备与诊断仪器。
寿县县医院有分院二:其一为安丰分院,成立于1965年,系由原安丰区医院、众兴公立医院、众兴卫生所组并建成;其二为瓦埠分院,成立于1972年,其前身为瓦埠区卫生院。两分院各有病床50张与部分先进医疗设备、仪器。 2.寿县中医院
寿县中医院位于城内北过驿巷,原是寿县红十字会医院。寿县红十字会,设于民国8年前后,为社会慈善团体。1950年,中国红十字会改组后,其任务为遵循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开展群众性防病治病、战备救护等。1951年,寿县红十字会改以医院形式服务于人民,中西医兼备。1983年7月,经省卫生厅批准改为寿县中医院,设中医内、妇、针灸、推拿各科,保留西医门诊。1985年增设中医外科、喉科与老干部诊断室。现有职工59名,内中医医务人员33名,西医5名;设病床60张。
3.寿县卫生防疫站
1951年,卫生防疫工作由县院防保课(后为公共卫生股)负责办理。1956年8月,成立寿县卫生防疫站,其职责为防治传染病与地方病、公共卫生及饮食饮料卫生鉴定等。1978年,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新的计划免疫工作。1987年,全县工作人员共49名,各区、乡(镇)医院、卫生院都配有专职防疫医生、防疫员。
4.寿县妇幼卫生保健站
1951年时,寿县新法接生的宣传普及与接生员的培训工作,均由县卫生院防保课兼办。1952年秋,县卫生院增设妇幼保健组。次年,成立寿县妇幼卫生保健站,为独立机构,站址在城西南隅戴台子。1957年前后,各区(镇)相继成立了妇幼保健站,与当地卫生院(所)配合开展工作。1966年,县站借城关医院后院房舍设门诊部,负责接生和产妇、乳婴保健,有病床10张。1975年1月,县站暨门诊部迁入西大街新建大楼。各区(镇)级站并入同级医院,区乡(镇)医院、卫生院均配有专职保健员。
5.区、乡(镇)医院
规模较大者有城关镇医院、正阳镇医院。
城关镇医院始办于1952年6月,初称城关区卫生所,址在东大街南过驿巷。1958年,改城关卫生所为城关镇医院,并以大联合形式将城关4家(集体经济管理)联合诊所并入,全院有医务人员50名,病床30张。1978年以来,又有较大发展。现有内、外、儿、妇、牙、针灸、推拿各科,医务人员增至84名,并添置了部分新式医疗器械、设备。
正阳镇医院1952年为正阳区卫生所,系民办公助性质,1965年改为正阳镇医院,现有医务人员54名,病床50张。
安丰、瓦埠两医院分别于1965年、1972年改为县医院分院。
双桥、堰口、迎河、三觉、炎刘各区医院大都建立于1952至1953年间,发展至今日,规模均相当可观,均设有门诊、住院部,病床多则50张,少则30张,内、外、儿、妇各科一般病症均能治疗。
各乡、镇(公社)卫生院(所),一般建立于1958—1960年间,由集体联营诊所转化而成,迄今仍为集体性质,其业务受所在区的区医院指导与管理,均设有门诊、住院部,病床在20张左右。
6.村卫生室与“赤脚医生” 1969年毛泽东主席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城市各大医院纷纷组织医疗队,深入农村,进行巡回医疗,并协助地方卫生院、所培训乡村医生——“赤脚医生”。1971年前后,全县农村普遍实行合作医疗,各生产大队设立合作医疗室共433个,配“赤脚医生”920名。合作医疗有多种形式,有的包医(门诊、出诊、注射、换药等)、包药,有的包医不包药,有的包一部分,在包部分与医疗室正常费用以及“赤脚医生”工分报酬,纳入集体收入,统一分配。嗣后,因管理不善,至1975年时,全县实行合作医疗的生产大队尚存四分之一左右;多数大队改队包赤脚医生工分报酬,医药材料费用均归病人自理。1980年,农村改革经济体制,土地联产承包到户,合作医疗不存,大队医疗室改为自负盈亏的卫生室。全县现有村卫生室398个,在室“赤脚医生”800余名,另有100余名转为乡村个体医生。
7.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医疗室
1965年后,县内部分较大企业如化肥厂、水泥厂、安丰塘水产养殖场、堰口棉花原种场暨部分中等学校,为便利职工或师生治疗一般疾病与外伤,都设有医疗室,配备医务人员1—2名。
安徽省农垦厅所属寿县正阳关农场,1951年设卫生所,1977年改为职工医院,现有医务人员、职工19名。
国营寿西湖农场,原属县管,1957年由省农垦厅接管后,次年建立职工医院,院址在寿县城西门外,现有医务人员、职工39名,病床30张。
8.个体诊所
民国时,县政府设有卫生所,规模甚小,员工仅2—3名。经费短绌,药物奇缺,病人鲜有问津者。城镇较好的医院与诊所,均属私营,中医皆居家或在药店应诊,民众皆重中医。农村以中医为主。抗日战争胜利后,较大集镇始有西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个体中、西医生被区卫生所吸收。1956年合作化高潮中,个体医生组建为联合诊所;1958年公社化时,相继并入区、社卫生院、所,私人诊所不存。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乡集体诊所重新发展,大部分行医者是各级医院、卫生院(所)退休或脱离集体院、所的医务人员。1987年,个体诊所62所,中西医62人,其中:中医士9人,西医士53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