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池州地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区境北濒长江与安庆市隔江相望,东与铜陵市、芜湖市毗邻,东南与黄山市交界,西南与江西省彭泽、鄱阳县接壤。座标是:东经116°33′至118°05′,北纬29°33′至30°51′。现辖贵池市、东至县、石埭县、青阳县、九华山管理处,下设58乡29镇2个街道办事处。地区行政公署驻贵池市。全区国土总面积8271.7平方公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93年末全区总人口149.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19万人。区内居民绝大部分为汉族,散居各地的少数民族有回、壮、满、苗、侗、蒙古、土家、畲、布依、藏、彝、高山、朝鲜、傣、维吾尔等15个少数民族,2824人。境内有回族聚居的民族村3个,其余少数民族皆散居各地。
池州依山面江,地势南高北低,地理环境优越。本区地质构造大部分属下扬子台坳,仅东至县南部为江南台隆。东南部大部分为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侵入体,分别构成高峻秀丽的九华山和牯牛降中山地貌。区境北部为沿江冲积平原,南部属皖南低山丘陵,分别约占总面积的12%和88%。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约16.5℃,积温值由沿江向南部山区递减,平均最高气温38.1℃、最低气温-8.5℃;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毫米,平均径流量500至1000毫米。境内主要有三个水系十条河流:长江水系有青通河、九华河、白洋河、秋浦河、黄湓河、尧渡河;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中型湖泊有升金湖、太白湖(与江西彭泽县共有),多年平均水面144.14平方公路。全区江河堤防总长666公路,防洪保护面积85万亩。
池州襟江带湖,山多林茂水秀,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山场总面积763万亩,有林地面积346万亩,森林覆盖率28.6%。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金钱松、香榧、杉木及柏类,属国家重点保护树种20多种;有中药材280余科约1300种,其中有19种为国家二类药材。森林植被中主要被子植物有壳斗、山茶、金缕梅、八角枫、茜草等27科约1000多种。山丘地带毛竹、桂竹、水竹、苦竹等广为分布,天然草场草地近200万亩。牯牛降保护区总面积10万多亩,主峰牯牛降海拔1728米,保存着完整的中亚热带生物群落面貌,被誉为“华东植物基因宝库”。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适宜场所。古时有“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李白《秋浦歌》)之盛况。境内现有陆生脊椎动物430余种,其中珍贵野生动物50种,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白鳍豚、梅花鹿、豹、云豹、黑麂、朱鹮、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枕鹤、白鹳、黑鹳、白肩雕、白尾海雕、白颈长尾雉等15种。升金湖是我国著名的水禽保护区,每年越冬水禽达70余种30多万只,其中有国家一、二类保护候鸟14种。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将其列为国际性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有“中国鹤湖”之誉。
池州土地类型多样,宜种性广,物产富饶。区内主要农作物及产品有:水稻、棉花、油料、木竹、茶叶、茧丝、芝麻、果类等,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出口红茶、桑蚕绸、水产品、速生丰产林基地产区。全区可养水面近60万亩,鱼类品种有21科80多种,名贵鱼种有鲥鱼、鳜鱼、刀鱼、麦鱼、鲟鱼、鳗鱼等。宋时诗人杨万里盛赞池州鳜鱼,有“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如掌”(《舟中得双鳜鱼》)之句。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0种以上,主要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锰、钒、铅、锌、钼、锑等,铅锌产量已占全省70%以上;能源矿有煤、石煤和天然气。区内非金属矿品种全、品质优、储量大、分布广、开采易,主要有硫铁矿、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硅石、白云石、萤石、膨润土、矿泉水等,其中沿江地带熔剂灰石储量在360亿吨以上。
池州风光秀丽,人文荟萃,是皖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有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九华山,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和升金湖,省级风景名胜区齐山、秋浦仙境、石台溶洞群,山色湖光洞景相映生辉。九华山既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又是国际性佛教道场,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周围环列形态各异的山峰99座。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古新罗国(今韩国)王室近亲金乔觉渡海来中国,卓锡九华,贞元十年圆寂后,被佛门僧徒视为地藏菩萨示现,自此九华山被辟为地藏王应度生道场,四方信徒云聚,拜地藏表大愿。诗人李白曾三上九华,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传世佳作。现山上有古寺庙82座,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寺院9座、省级重点保护寺庙30座,珍贵佛教文物1300多件。每年农历7月30日为九华山庙会。九华山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优秀的佛教文化相得益彰,形成了千古文人倍加赞美的九华圣境,享有“东南第一山”之美称。
池州山水令历代骚人墨客、名臣显宦留连忘返。自汉代高获、晋代陶渊明之后,梁昭明太子萧统于天监年间(502—519)到石城,编纂《昭明文选》,垂钓于秋浦河玉镜潭。现“昭明钓台”列为我国十大古钓台之一。李白游池州,“爱其胜,欲家焉,滞留于此者三年”,写下了《秋浦歌》等40余首诗篇。晚唐诗人一度云聚池州。据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杜牧之为池阳守,清明日出游,诗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今池州城西郊有著名的杏花村遗址。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登临齐山,写下了“好水好山观未足,马蹄催趁月明归”的诗句。唐宋以下,历代诗人纷至沓来,使池州赢得了“千载诗人地”之美誉。
上溯远古,下追近代,池州开发历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区境先后发现七星墩、枣林湾、团山泡等多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由此表明,早在6000多年前,池州先人便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他们使用磨制的石斧、石钵、石环,进而制作简易陶器,营造火烧土屋,定居营生。生活在东流牛头山一带的商周居民,即能制作并使用陶纺轮纺线织布,并结成鱼网系上石坠以捕鱼捉蟹。大量出土文物,如青阳出土的西周“双龙青铜尊”、汉晋“堆塑人物谷仓罐”,贵池出土的秦“半两”钱范、三国时的“嘉禾铜镜”等,都闪烁着池州先人的智慧光辉,是地方文明开化的历史见证。
池州作为州府建制,始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州治在石城(今贵池市灌口乡石城村),迄今已有1373年历史。嗣后,宋置池州池阳郡,元为池州路,明为九华府、池州府,清沿明制设池州府。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先后任池州刺史、知州。中华民国元年(1912),全国裁府留县,池州划入芜湖道;民国21年在原池州府域地设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池州解放,设立皖南我池州专区。建国后池州地区历经“两撤三建”:1949年5月池州专区成立,1952年2月撤,1965年重建,1980年再撤,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池州地区建制。
池州自古民业渔耕,冶炼铸造源远流长,是江南的鱼米之乡、铸造之地。历史上,池州农业以渔猎田耕、种烟制茶、栽桑养蚕、采樵烧炭为主。《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建中元年,池州建德县(今东至县)沿江地带始有圩堤之利。至宋代渔业趋于发达,州城齐山湖一带鱼港兴隆,有“渔归岸阔灯千点”之盛况。东至升金湖以“日产(鱼值)升金”而得名。池州茶叶久负盛名,宋代有名的26种片茶中,“仙芝”、“嫩蕊”、“福合”等7种产于池州。历元、明、清,茶叶产销更为普及,红绿兼制,远销国内外。享誉海内外的“祁红”即发源于至德(今东至)。“千箱捆载百舸送,红到汉口绿吴中”(清·周馥《述村农苦状诗》),描述的就是当时茶叶运销情景。池州古时采冶、商运兴盛。有史记载在南北朝时,秋浦县境的梅龙(今贵池梅龙镇)即为冶炼鼓铸之重镇。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梅龙时,写下了“火炽梅龙冶,烟弥扬叶洲”之句,从唐贞观到天宝年间(627—755),区境社会比较安定,农垦和炼矿日盛,秋浦成为唐代重要的银、铜产地。“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就是当时炼矿场景的生动写照。尤其是九华山佛教的兴起,促进了商业、运销业的发展,使石城、陵阳、蓉城、梅城、广阳等地成为江南的重要商埠。至元、明时期,池州造船、制瓷、造纸、采银、铸铜、染织、建筑等手工业继续发展,池纸与徽纸、宣纸齐名,成为贡品。
池州历史上兵燹、水患、灾疫不断,社会发展时盛时衰。据《吴地记》载,春秋时楚舟师攻占吴地石城,吴王于石城穿湖凿沟大举攻楚。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两次巡视江南,在石城停旅盘桓,繁忙的军运促进了古石城港的形成。唐宝应元年(762),江南大灾大疫,歙县农民方清号召饥饿的流民群起为“盗”,后与起义于广德的农民陈庄、陈五会合,屯师于秋浦县境乌石山,是为江南第一次农民起义。由于农民义军势力迅猛发展,迫使唐王朝于永泰元年(765)将州治由石城迁至鱼贵口(今贵池市池口)。元明时期,农民起义大小数百起。清咸丰年间,池州是太平军抗清战场。由于兵灾水患,加上血吸虫病侵袭,池州人民饱经忧患,境内出现多处“无人村”和“寡妇村”。同治二年(1830)曾国藩上奏清廷称:“皖南池宁二府,十室九空,人相争食,白骨蔽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期间,池州人民积极响应。民国16年(1927),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程潜部、第三军朱培德部挺进池州,在北伐军的支持下,池州各县先后成立了国民党(左派)县党部和工农学商等革命群众组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除军阀、打土豪运动。
池州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南部山区(今东至、石埭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是革命老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革命活动蓬勃开展。民国17年(1928),黄埔军校四期步科学生、共产党员凌霄回到家乡贵池建党,同年冬中共贵池特支在池州城郊流坡矶小学成立。民国21年,方志敏部进入皖赣边区的昭潭、大板、青山、高山、平原、香隅等地开辟苏区。民国23至24年,池州举行了威震皖南的“贵秋东暴动”、“柯村暴动”和“郑村暴动”,建立起苏维埃政权。抗日战争时期,池州各县县城除石埭(今石台)、太平县城外,均沦为敌占区,日军封江禁运、烧杀淫掳。民国26年7月日军轰炸池州城,伤亡惨重。驻池州的国民党川军中的爱国将士曾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皖南地区在太平、石埭建立区乡人民政权,发动群众开展反霸斗争。民国38年2月,中共沿江工委、各县委积极组织群众迎接大军渡江,沿江工委领导的泾旌太武工队在敌后开展武装斗争。同年4月21日至24年,池州全境解放。从此池州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池州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时,池州经济处于停滞状态。194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仅有898万元,粮食总产12万吨。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池州人民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兴利除弊,发展经济,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93年,全区社会总产值45.4亿元(不变价、下同),国内生产总值19.36亿元,国民收入16.1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6.26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56亿元,外贸出口供货总值1.76亿元,财政收入1.21亿元,年末银行存款余额12.38亿元、贷款余额16.05亿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9.2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27元。综观建国后的池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大体可分为改革前三十年、改革后十五年两个时期。
从1949年至1978年,为池州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恢复发展时期。1949年至1957年,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全区基本上实现个体私营经济向全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转变,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形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民经济体系。1957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146万元,比建国初增长2倍;粮食总产34.3万吨,人均粮食拥有量由1949年的171公斤提高到422公斤;人民生活初步改善。1958年到1978年,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1978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4.3亿元,20年间均速为3.3%;人均粮食占有量364公斤,比1957年下降13.7%。
从1978年至1993年,是池州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池州大地生机盎然,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焕发,全区国民经济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这个时期,池州建设与发展以1988年建区为界,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的前十年(1979至1988年),区内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上推广杂交稻和油棉新品种,各种类型的专业户和新经济联合体不断涌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同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推进,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开。1988年,全区社会总产值21.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0.79亿元(当年价),工农业总产值10.62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83亿元,财政收入68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3元。这十年尽管各方面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池州地区于1980年撤销,失去了一些发展机遇。池州地区真正快速起步发展,则是在新区恢复组建之后。1989年至1993年这五年,池州经历了三年治理整顿,迎来了改革开放新一轮高潮,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综合区力进一步增强。1993年比1988年(按可比口径),全区社会总产值增长1.6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5倍,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2.8倍,财政收入增长77.2%,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倍以上。
稳农强工,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1989年,地区、专署从池州实际出发,提出了把开发性农业作为振兴池州农村经济的重点,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和乡镇企业,扩大多种经营的思路。嗣后,又进一步确立了以发展乡镇企业为“突破口”,开发商品农业与发展乡镇企业一齐抓的经济发展战略。1991年,地区、专署结合制定并实施“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确定了“稳农强工、活商兴游、重科兴教、兴区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之后,全区上下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组织开展了“换脑筋、闯市场、争双百、奔小康”的大讨论,干部群众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呈现出百业齐进的兴旺局面。1989年至1993年,这五年间,全区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74.6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7万亩,发展经果林16.3万亩,改造低产茶园10万亩;完成土石方5268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93万亩。199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3.84亿元(1990年不变价),粮食总产52.66万吨,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全面增长;乡镇企业就业人数17.73万人,占农村劳动总数的26.7%,有5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超亿元。工业经济实力增强。全区形成了以纺织、冶金、电力、建材、煤碳、轻工、机械、化工等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五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其中全民单位总投资5.3亿元,新增固定资产5.0亿元。1993年,全区社会工业总产值29.14亿元,其中非国有工业产值19.06亿元,所占比重为65.3%。市场建设和商品流通加快。在推进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的同时,着重培育318国道沿线重点城镇市场、五溪至九年山旅游商品市场、东至龙泉边贸市场,市场网络基本形成。1993年,全区有商品市场89座,建筑面积9.65万平方米,成交额2.2亿元;各类生产要素市场46个。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2797公路,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路33.8公路,所有乡镇全部通车,行政村通车率达93.4%。全区各县、市、处全部实现了市内电话程控化和长途传输数字化,市话放号2030部;长途直拔有线用户达到3951户,无线寻呼用户701户。有18个乡镇开通程控电话。一些重要基础工程建成使用,铜九铁路、皖南水泥厂、池州发电厂等大型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继续稳定和完善。国有企业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其他各项改革全面展开。粮食实现了购销同价,其他农副产品和工业消费品价格大部分已经放开。1993年,全区股份制企业发展到60户,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达164家,私营企业48户、个体工商户19355户。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区已发展“三资”企业52家,总投资5971.85万美元;贵池市江口、东至县大渡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已落户内外资企业29户;地区外贸公司、池州家用机床总厂获得进出口自营权。旅游经济迅速发展。全区现有二、三类旅行社7家,星级宾馆3家。1993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8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8200人次,旅游总收入5600万元,创汇150万美元。
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巨大进步。新技术推广面不断扩大,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全区现有高、中等学校6所,普通中小学1359所,有59个乡镇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15个乡镇普及了初级中等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较快,全区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文化广播电视和体育事业快步迈进。全区现有无线电视台、广播电台7座,有线电视台4座,卫星地面接收站37个,电视覆盖率达92%。稀有剧种贵池傩戏(舞)和青阳腔经过发掘研讨,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瞩目。卫生血防事业全面进步。全区有县乡医院111家,床位3550张,卫生专业人员4164人,危害严重的地方病防治取得重大进展。池州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历史上有螺面积3.78亿平方米,经过四十多年的防治,全区共消灭有螺面积2.97亿平方米,治疗血吸虫病人25万例。血吸虫病感染率由建国初期的30%下降到1993年的4%,贵池东南湖、东至七里湖通过围垦治理,昔日钉螺密布的湖滩地变成了绿树掩映的工厂区、住宅区和重点粮棉产区。计划生育成绩显著,1993年全区人口出生率12.32‰,人口自然增长率5.83‰。
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重建以来,城市(含县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完成7105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619万元,解决了一批城镇居民的住房困难。到1993年底,城市人均居住面积7.6平方米,燃气率达25%,人均公用绿地面积13.7平方米。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广大农民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正快步向小康目标迈进。据抽样调查,1993年末全区农村住户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69.8台、电冰箱6.3台、洗衣机5台、录音机22.6台,住房条件也大为改善。
岁月递嬗,沧桑巨变。古老的池州大地经过历史风雨的洗涤,特别是经过建国后四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崭新的仪容屹立在长江南岸。好山好水待开发,江天万里展宏图。勤劳智慧的池州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正以前所未有的精神状态,加快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