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78年,各县、市、处都组织力量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初步评估。为风景区的定级、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对九华山资源的调查,始于1978年,较大规模的一次是在1981年7、8月间。省建委受省政府委托,牵头邀请省旅游局、省宗教处、省文物局、安徽省师范大学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九华山进行为时一个月的旅游资源调查、考察,由肖国清执笔完成《九华山风景名胜资源调查报告》。同年11月,省建委、青阳县政府、九华山管理处三家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九华山又进行了为时一个多月全面补充调查,主要调查后山尚未开放的景区、景点,由罗来平执笔完成《九华山考察报告》。这两个调查报告,对九华山的历史、地理、风景、宗教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景区特色、环境质量、建设条件、存在问题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估,对近期,远期规划作了较为实际的设想。
1982年11月,九华山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为编制总体规划,小区详规,对旅游资源又多次进行了调查、论证。
1993年5月,全国政协李瑞环主席到九华山视察工作并作了重要指示,要求九华山在“佛教”二字上做文章,加快开发开放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省委、省政府也曾多次提出“打出打好九华山牌子”。为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和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的指示,加快九华山的开发、开放,地委、行署在认真广泛调查研究的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关于试办安徽池州地区九华山国家佛教旅游度假区的论证意见与规划要点》、《关于请求把佛教圣地九华山建设为能真正发挥国际性佛教道场功能和报告》等两个基础材料,同年9月,池州地委书记季昆森一行赴北京向国务院的有关部门汇报了九华山申办国家级佛教旅游度假区的论证意见和规划要点。1979年12月,省建委受省政府委托,牵头组织由省旅游局、省文物局参加的调查组对齐山进行了调查,由王治平执笔完成《齐山调查报告》。1985年6月,贵池县政府邀请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对大王洞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实地考察,完成了《大王洞风景区考察报告》,同年8月,省建设厅主持召开了“开发贵池大王洞风景区学术论证会”,认为“大王洞为低山丘陵区,以水景和丰富的岩溶景观为特色的大型溶洞风景区”、“溶洞本身以长、以大、以水取胜,保持良好的洞内景观;又以神似、奇特、险要见长,有声有色,特色鲜明”,具有开发利用价值。1986年8月1日,由省、地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安庆地区风景名胜资源考察组对齐山、秋浦河、大王洞、池州古城又进行了调查论证,由张林理完成题为《贵池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的调查报告。专家们认为,联系贵池历史、文化实际,把贵池建成以古典文学为特色的山水风景名胜区,应是主要发展方向。 景观内容突出“有山有水”、“有诗有画”,可将“两山(齐山、万罗山)一村(杏花村)一洞(大王洞)”作为开发重点。齐山以杜牧、岳飞的诗传名,近靠城区,三面环水。齐山建设要注意三个结合:在功能上要与城市公园相结合;在布局上要和水面相结合,在建筑上要和诗文相结合。万罗山(包括清溪河),以围绕李白游踪为主,增建古渡、钓台、亭塔、诗刻等人文景观,以供游人访古探幽。杏花村以杜牧《清明》诗闻名,早已荒废,可在古遗址广植杏树,建仿唐酒肆,以恢复杏花村风貌。大王洞,在志书中记有古人赋诗唱和的赞美篇章,在民间流传有“白犬化龙”的神话故事,使景观具有仙气、神韵。
1986年8月,安庆地区风景名胜资源考察组在东流镇、升金湖进行了实地考察论证。专家们认为,东至县的旅游资源开发,一是以东流古镇为中心基地,形成一个连接县城(尧渡镇),辐射四周(历山、玉峰山、铜鱼山、梅公亭、文庙大成殿等)的历史文化旅游网络。二是以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形成水产养殖、教学科研为一体,融进观赏珍禽、水山游乐的旅游内容,相得益彰,交相生辉。
1983年10月,石台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员对蓬莱仙洞进行调查和考察。次年,县委、县政府邀请省建设厅、省旅游局、安师大地理系的领导、专家对该洞进行实地考察、评估论证。通过考察认为,蓬莱仙洞钟乳景观丰富,堆积形态多样,洞厅高大雄伟,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1987年8月,青阳县政府抽调人员,组成风景名胜资源调查组,对全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编写了《青阳县风景名胜资源调查报告》。同年11月,县政府邀请省建设厅、省旅游局、省文物局、芜湖市政府、安师大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考察论证。专家们认为,青阳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西南片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大九华山旅游网络的形成。东片的神仙洞开发已初具规模,应重视对底洞的开发规划,出洞口位置的选择和打通。青阳旅游工艺品、旅游食品的生产有一定的基础,又地处黄山、九华山之间,有着区位优势和条件,可以向综合旅游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旅游服务基地。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