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以来,本区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大力推行预防接种,实施计划免疫,各种传染病发病率逐渐下降。1952年,天花在全区已绝迹。到1993年,白喉病在区境连续8年得到控制,贵池市已连续14年未发现白喉病人。脊髓质炎在石埭县、贵池市、青阳县已连续十余年未发现脊灰病人。国家颁布的《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第三章第十条甲、乙两类25种急性传染病,至1993年止,区内已发现21种,即天花、霍乱、副霍乱、白喉、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出血热、狂犬病、猩红热、回归热、炭疽病、黑热病、布氏杆菌病。
(一)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简称“计免”),前身是预防接种。民国23年(1934),贵池、石埭、至德三县进行过接种牛痘苗和预防注射。据统计:种痘2344人次,注射伤寒、脑膜炎、霍乱疫苗168人次。1951至1952年,全区(除东至)共接种牛痘407539人。1952年后,全区天花已绝迹,但种痘工作仍年年进行。1955年始,贵池县接种狂犬疫苗182人。1956年至1958年,石台、贵池、青阳等县服用多价痢疾噬菌体共有6507人。1958年,贵池、青阳等县共注射白喉类毒素40475人。其中反应强烈者20人,经抢救好转18例,死亡2例。同期,贵池、青阳县共注射百日咳疫苗25000人次。是年,全区开始接种卡介苗,接种对象为15岁以下儿童。1962年至1963年,贵池、青阳县妇幼保健站配合防疫部门共接种卡介苗38765人,牛痘苗55819人。60年代后,使用“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接种对象为2周岁以下儿童。精制白喉类毒素作为7周岁以下儿童加强免疫接种。1971年始,全区使用注射流脑菌苗,贵池、青阳县共注射流脑菌苗110247人。1975年以后,全区各县妇幼卫生部门主要进行儿童卡介苗接种工作。1978年,全区(除东至)共接种卡介苗101350人。1979年,全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重点开展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由专职医生担任培训,传授技术,保证接种质量,开展常年接种和定期补种。5月,贵池县层层举办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训练班,为8200多名新生儿接种了卡介苗。是年,贵池、东至县开展“计免”工作,并在全县建立预防接种分户登记簿,一户一页,以村为单位装订成册,确定专人保管。
1984年,省卫生厅以防字第287号文下达《安徽省扩大免疫规划——冷链实施试行方案》的通知后。1986年10月,由省第一批装备冷链首先在贵池县开始运转。到1987年,该县冷链设备已装备9个乡、90个村,并先后进行3次冷链正常运转。同年,该县麻疹、脊髓灰质活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卡介苗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计免目标。该县连续7年未发生脊髓灰质炎,8年未发生白喉,取得显著成绩,因而在1982和1986年两次被评为全国计划免疫先进集体,并受到中央卫生部表彰。1987年9月,石埭县冷链装备开始运转。12月起,青阳县防疫站对全县计免儿童重新登记造册,至1988年9月,该县计免儿童建卡率上升为99.05%,四苗覆盖率达50.9%。1988年7月和1989年3月,青阳、东至县相继配备冷链装备开始运转。
1988年始,全区各县先后推行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同时制定配套措施。签订三线合同(县与乡、乡与村、村与家长),实行两级保偿(县、乡两级保偿基金会和计免疾病诊断鉴定领导小组),明确四方责任与权利。至1989年,全区107个乡(镇),已开展计免保偿合同制79个,占73.8%,保偿乡(镇)人口数为1139169,占总人口79.3%。应入保对象106972人,其中0—7岁100709人,1—2岁6263人。实入保数68924人,入保率64.4%。已收入保金287029元,全年赔偿1570元,占0.54%。
根据省卫生厅(89)89号文件“关于开展计划免疫考评的通知”的精神,1989年11月1至10日,三县一市进行推磨式计免工作审评。考评结果:全区四苗全程接种率63.16%,平均接种率82.89%。1990年,由全省组织计免预审评来地区进行两次计免考核。预审评对本地区进行两次计史考核预审评。第一次预审评结果:全区建卡率98.22%。十二月龄四苗全程接种率65.30%,卡痕率85.15%。青阳县贵池市达到国家规定的计免目标。其中,青阳县四苗全程96.19%,名列全省第二,血清免疫水平名列全省第一。第二次预审评结果:全区建卡率99.08%,建证率98.51%,卡痕率86.66%。十二月龄全程94.71%。其中贵池市93.81%,青阳县98.57%,东至县96.19%,石埭县93.33%,九华山管理处73.33%。三县一市一处经审评结果,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计免目标,如期实现了以县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第二个85%的目标。
1991年3月,联合国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组织“计免审评团”,对贵池市计免工作进行考察和综合评价。调查了30个抽样点的210名儿童。评审结果:儿童建卡(证)率达100%,四苗全程接种率99.05%,卡介苗疤痕率92.86%。4月8日,为表彰1990年广大卫生防疫人员在计免工作中作出的突出成绩,经全国计划免疫协调小组评审,授予石埭县卫生防疫站倪质彬为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先进个人。经省卫生厅评审决定授予贵池市、青阳县卫生防疫站为安徽省计划免疫工作先进单位;范开元、孙雅仙、季学奇、刘振中、袁鹏飞为全省计划免疫工作先进个人。7月2日,经地区计划免疫领导小组评审并报经池州专署批准,授予东至县卫生防疫站、利安乡卫生院;贵池市乌沙中心卫生院、牌楼乡卫生院;青阳县乔木乡卫生院、蓉城镇卫生院;石埭县卫生防疫站计免科,为池州地区计划免疫工作先进集体。金仁琦等17人为全区计免工作先进个人。
(二)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治
血丝虫病血丝虫病,俗称“粗腿病”、“橡皮腿”,是由丝虫在人体血液中寄生而引起的慢性疾病。其病因由蚊子抟播。解放前,本区城乡患病率很高。1954年,青阳县首次开展血丝虫病调查。全县共查出患者达24618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22.6%,其中城关区患者7585人。1956年,贵池县调查338868人,查出病人5610例,患病率为1.65%。以观前区病情最为严重,患病率高达5.27%。1959—1960年,青阳县继续开展对丝虫病普查。全县血检85609人,查出病人15983人。1973—1975年,全区累计血检699041人,查出病人45644人。1981年,东至县采取东西南北中进行五点调查,共血橙4651人,其中微丝幼阳性7人,微丝幼率0.12%。青阳县抽样调查,平均微丝幼率为2.10%。1982年,贵池县再次调查全县丝虫病感染情况。该县选择位于东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5个公社的5个大队进行抽样调查。血检4717人,受检率为76.68%。其中,微丝幼阳性70例,阳性率为1.48%。此次调查为预测丝虫病的流行态势和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了依据。1984—1985年,贵池县根据全省丝虫病查治规划,确定凡微丝幼率0.5%的乡进行普查,其它乡采用单纯整群抽样的方法,即每乡抽查3个行政村进行丝虫病查病工作。全区普查21个乡(镇),抽查7个乡,应检人口380429人,实检362127人,受检率在95.20%,共检出微丝幼阳性血症者6160人,平均阳性率1.70%,以行政村计微丝幼率1%以上。微丝幼率最高的乡为江口乡5.36%,其次为马衙、茅坦、晏圹、乌沙,分别为4.60%、3.82%、3.32%、3.41%。并对所有检出的5908张阳性血片进行虫种鉴定。其中,斑氏占20.4%,马来占78.30%,混合1.30%。江口、牌楼等7个乡为单纯马来丝虫,其余19个乡为混合流行区。其中灌口、晏圹、乌沙、高坦4乡以斑氏丝虫为主的混合流行。经上述抽查普查结果,贵池县是以马来氏丝虫病为主的中低度呈自然下降趋势的混合流行区。1985—1986年,贵池市对普查出的6160例微丝幼血症者和6637例阳性体征者共计12797人,采用口服海群生4.5g/人,三日三疗程进行对象治疗。其中微丝幼阳性者正规服药率达65.79%,并对微丝幼在0.3—0.5%的山区,以自然村为单位,采用海群生片剂0.5g单疗程,进行全民服药共治2511人。经对象治疗效果观察,共血检3491人,微丝幼阳性79人。微丝幼率2.26%(79/3491)与疗前3.25%比有所下降(136/4180)。同时对136例微丝幼阳性患者进行疗效考核,其阴转率77.44%(103/133),微丝幼密度由4.56条降到1.80条(MfD50),说明对象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人群微丝幼率下降缓慢,为此1987年下半年对微丝幼率较高的14个乡、295361人群,实施海群生药粉2.34,以2‰浓度的药化食盐,分别用二、三、四个月疗程进行普治。1985年上半年和1986年上半年,东至县对血检微丝幼阳性血症和体征病人进行海群生片剂三个疗程治疗(3克×3),先后共治疗1726人,其中治疗微丝幼阳性血症者1089例,占现症病人69.72%(1098/1562)。由于口服海群生片剂对象治疗副作用较大,群众不易接受,因此1986年,对微丝幼率较高的沿江沿湖的13个乡镇,按2‰浓度,人均2至3克海群生药盐普治,计投入0.4吨海群生药粉,加工18.2吨海盐。对一些海盐供应不便,而且发病率较高的边缘地区的坦埠、白石、燎原、麻桥、樟木5个行政村进行全民口服海群生片剂,共服药3098人。1988年,青阳县对微丝幼感染率1%的10个乡镇,用2‰—3‰海盐,分别服用4、5、6、8个月,覆盖15万人。1989年10月,该县对全县16个乡中的37个点进行疗效考核,35个点微丝幼阳性率在1%以下,木镇长山村对微丝幼密度2.85%,城东乡光明村微丝虫幼密度1.02%,这两个点采取海群生盐与对象治疗相结合补救,巩固防治效果。1990年12月,东至县在采取“海盐”对象治疗和全民服药后,又以行政村为单位,选择6个点进行自行考核。共血检4388人,查出微丝幼阳性20人,阳性率0.46%,其中阴性率最高村为瓦垄村,阳性率为0.99%(8/806),均在1%以下,表明该县血丝虫防治效果明显。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俗称“粗脖子”、“葫芦颈”。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克病”,群众称为“呆子病”、“痴呆病”。合称“两地病”,区内为流行区。其原因主要是外环境(水、土、蔬菜)缺乏微量元素和碘,甲状腺机能减退、近亲通婚所引起的遗传因素有关。防治主要措施是食盐加碘,疗效显著。1954年,石台、青阳等县,对“两地病”开始调查和治疗。石埭县重点调查贡溪乡1652人,患病686人;前井乡350人,患病70人;后井乡1171人,患病39人。是年,青阳县经调查,全县患病人数21160人,占人口总数的20%。配发碘化钾片13万片,重点治疗1500人。1955年,石埭县又普查6320人,患者696人。经服用碘化钾片治疗后,均有好转。1956年,贵池县首次普查“两地病”。全县查出患者11221人,患病率达3.31%,其中梅街区高达14.06%。翌年,石埭县人民政府决定免费发药给患者治疗。经普遍服用碘化钾后,多数肿大消退。从1965年起,采取食盐加碘防治地甲病。是年10月,贵池县对山区16个公社225000人(含流动人口)供应碘盐。石埭县也全面开展食盐加碘工作。1970年7月,石埭县地方病调查组对七井公社“疾呆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全社2519人,查出克汀病患者95人,其中,部分属甲状腺肿痴呆症,部分为非甲状腺肿痴呆症。近亲通婚也是造成痴呆症的重要原因之一。1980年上半年,地区防疫站在贵池县梅村公社举办地甲、地克普查培训班,结合现场实习,普查了梅街区肖坑大队“两病”流行情况并进行口服碘片的疗效观察。翌年秋,复在该区5个公社各普查1至2个大队并进行碘油注射治疗的疗效观察。1982年5月,省卫生防疫站在东至县举办有170多名防治人员参加的地甲病防治专题学习班。是年,东至县先后调查22个乡,共226672人,其中,患有克汀病618例,其中,男性374例,女性244例,患病率为0.27%。已查出的病人均填表建档。青阳县对杨田、东堡、南阳、沙济、酉华、竹阳、九华、朱备等8个山区公社进行甲状腺调查,平均肿大率为44.6%。石埭县调查组检查7至14岁在校中小学生15822人,查出患生理性甲状腺肿大3194人,Ⅰ0—Ⅳ0“地甲”病人1764人,肿大率和发病率分别为6.43%和12.24%。采取边查边治、送药上门的办法。对患者进行全面治疗,已控制了“地甲病”的发展。据1989年—1990年,继续开展碘盐质量监督控制。全区80个流行乡镇,853362人口,共加工供应碘化食盐10330吨,基本满足病区防治需要,使病情持续稳定,全区现有地甲病24064例。1992年,继续开展碘盐监测。全区碘盐监测18010份,合格9870份,合格率54.8%,无碘450份。是年,发放地、县(市)碘盐加工厂碘酸甲195公斤。
地氟病地氟病,又称氟班牙病,全称地方性氟中毒,系因人体摄入氟元素过高而引起的慢性疾病。此病流行情况在池州地区未作系统调查。但在青阳县氟班牙病多见,个别地方流行严重。贵池市也有散在流行。1986年,青阳县首次进行地氟病普查。共查18个乡(镇)8至15岁的在校学生31487人,检出患者1441人,患病率为4.6%。陵阳、酉华2乡患病率最高,分别为 10.80%和10.82%。是年5月,贵池县防疫站,组织医务人员,对4所中学、46所小学检查学生12051人,受检率占98%。查出患氟班病人1055人,患病率8.75%。其中中学生检查1927人,氟班牙患者146人,患病率7.68%;小学生检查10124人,患氟班牙909人,患病率8.98%。
(三)防疫机构、队伍
解放初期,全区卫生防疫工作,均由地、县卫生院卫生防疫股承担。1952年起,贵池、东流、至德、青阳、石台等县,相继成立防疫委员会,同时成立防疫大队。区、乡、镇也分别成立防疫分会。农村以选区为单位成立防疫小组。1956年,贵池、青阳、石台、东流、至德等县成立县卫生防疫站。是年,全区共有初级卫生防疫专业人员26人。1958年,贵池县卫生防疫站并入县血防站,对外两块牌子,对内统一领导,防疫专业人员,大部分抽搞血防或中心工作。1959年,东流、至德两县合并,成立东至县卫生防疫站。贵池县恢复县卫生防疫站。同年,撤销石埭县置,县防疫站并入太平县。1965年,复置石埭县,由县文教卫生科负责卫生防疫工作,1967年,重建县防疫站。1969年,石埭县防疫站并入县医院,防疫专业人员大部分下放到农村。1970年,东至县防疫保健从卫生站分出,成立县防疫保健站,新建办公楼670平方米,有工作人员8人。同年,石埭县在卫生局内设防疫组。1970年11月,池州专区设血防防疫所,编制40人,实有防疫专业人员29人。1973年,贵池县改称防保站。是年,石埭县成立防疫保健站,下设防疫和妇幼保健两个组。1974年,东至县防疫保健分开,恢复东至县卫生防设站。1977年,贵池县恢复卫生防疫站。1981年,石埭县恢复卫生防疫站,有专业人员15人。1988年12月,成立池州地区预防保健中心。1992年7月8日经池州地区编委批准。原预防保健中心更名为池州地区卫生防疫站、《池州地区妇幼保健所》。防疫站内设办公室、卫生防疫科、预防保健医学门诊、X光室、菌苗室、微机室、细菌室、药库房、资料室。到1993年底,地县两级卫生防疫机构共有卫生防疫人员146人,其中防疫专业人员118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管医师36人,医师49人,医士29人)行政管理人员28人。
上一篇:第一节 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