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
贵池,位于安徽省南部偏西,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县城濒江。全县总面积25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7万亩,占总面积的12.35%,人口55.8万,其中农业人口49.6万。
县境地势南高北低,依山傍水,分山区、丘陵、圩区,呈阶梯形分布。南部中低山区,群山起伏,绿树如云,是林木、茶叶的重点产区;中部丘陵区,岗垄相间,田园平整,盛产粮、油、麻、桑;北部为沿江洲圩区,江堤全长59公里,堤外是宽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挡浪林带,圩内,河渠交错,平畴如毯,风翻稻浪,莲藕飘香,有“贵池粮仓”之称。
贵池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但降水量在年内和年际变率甚大。本县年平均温度16.1℃,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8.6℃;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3.1℃。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期,大约始于3月30日至11月17日,此间,日平均温度等于10℃或10℃以上。
贵池是以粮、棉生产为主的山区农业县,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小麦、玉米、山芋等,经济作物有棉、麻、茶、油料等。家禽家畜有猪、牛、羊、鸡、鸭、鹅、兔、鸽,山区有人工驯养的梅花鹿。境内属于国家明令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鳍豚、江豚、猕猴、云豹、鹰嘴龟等。
贵池有“山陵之利”。现有林地面积19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1.6%。林木积蓄量为150万立方米,林种属常绿阔叶林地带性植被类型,有大片杉、松和女贞、石楠、樟树、槠树等,李白《秋浦歌》云:“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诗人所指,即当时贵池的大部分山区。
贵池渔业资源丰富。鱼类品种约105种,主要有鲢、鲭、鲤、鳜、鳊等数十种。珍贵的鲥鱼,形秀而扁,色白如银,肉厚多脂,为一般鱼类所不及。产于县境清溪、唐田的麦鱼,为古时贡品。凉秋九月,菊黄蟹肥,使人们频添“持鳌把酒”的乐趣。本县渔业生产,历史上以捕捞天然成鱼为主,每年鱼汛到来,江河之滨,罾网林立,“侵晨渔艇浮空来,千夫撒网云烟回”,这是明初刘基对贵池清溪河鱼汛的描绘。新中国建立后,水产养殖业逐年发展,现有可养水面14万亩,沿江圩区,村村养鱼,乡乡育珠。
贵池有得天独厚的矿藏资源,且品位较高,分布于县境东南部山区,采矿业已有两千余年历史。东汉建安年间,贵池即设有梅根冶(在今梅龙乡),进行冶矿和兵器铸造。唐代李白吟咏的诗句:“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便是本县古代采铅、炼铜者的真实写照。清光绪二年(1876年),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开采贵池馒头山煤矿获准。民国2年(1913年),安徽省只有五家矿业公司,馒头山煤矿的池裕、六合公司便是其中的两家。至80年代,全县已初步查明的地下矿藏,金属类有:金、银、铁、锰、铜、铅、锌、钨、锡等,非金属类有:煤、硫、萤石、石英、花岗石、大理石等。本县秋浦、九华、青通、白洋四条河流盛产黄砂,其中九华、青通河黄砂,品位列全国二等砂,仅秋浦河的黄砂,按每年生产50万吨计算,可开发34年。
贵池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县境南部山区,每当春日,杜鹃花开,万山红遍。城郊有清溪、百牙双塔和烟而立,旧时有负郭的“池阳十景”:“杏村酒肆”、“齐山洞天”、“清溪夜月”、“百牙荷风”、“杜坞渔歌”、“鱼贵口归帆”、“湖心古寺”、“西庙霜枫”、“南湖烟柳”、“六峰霁雪”。历代墨客骚人,如陶渊明、李白、杜牧、苏轼、梅尧臣、刘大木魁等,皆为贵池山水所陶醉,他们纷至沓来,流连忘返,笔下吟唱,壮我河山。李白漫游秋浦,作有《秋浦歌》等诗作四十余首。民族英雄岳飞于绍兴四年(1134年)途经池州,登临齐山翠微亭,亦有“好水好山观未足”的赞誉。
(二)
贵池在春秋时属吴国地,战国时并于越。汉初至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间始建石城县,属扬州之丹阳郡,县治在今灌口乡石城村,因“东西两石山夹河如城”故名。1982年在石城出土的秦汉时期“半两钱范”证明,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贵池的先人即在石城地区的历史舞台上积极地活动,那时这里已有初具规模的冶铁、铸钱等手工业。
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石城县改名秋浦县,县治仍在原址。五代杨吴顺义六年(926年)改秋浦为贵池。贵池县的得名,一说:据《水经注》:“江水自石城东入贵口”故名贵池;一说:因梁昭明太子萧统对贵池有“水好鱼美”之赞誉,县名缘此。自唐武德四年(621年)起,历代统治者曾多次在贵池设州置府,民国2年(1913年)裁府留县,民国21年设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贵池,直至贵池解放。
解放以后,贵池曾先后是皖南区池州专署和安徽省池州行署所在地,1980年池州地区撤销,贵池县属安庆专区,在池州行署原址设安庆行署池州办事处。1988年8月重建池州地区,池州行署仍设贵池。
现今贵池设5区2镇26乡和298个行政村。县政府机关所在地池州镇,民国时名池阳镇,唐杜牧、宋包拯先后在这里任池州刺史、知州。杜牧“监制刻漏,置南门楼”,作有《清明》、《九日齐山登高》等著名诗篇。包拯在府衙凿四眼井,并手书《齐山》二大字勒石于城南齐山寄隐岩下。此后,历代乡贤对城池的建设亦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千余年来,古老的池州镇屡经兵燹、水患,特别是民国27年(1938年)7月13日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使城内的明、清建筑物遭到极大的破坏。
建国后,贵池县城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城区建成面积已扩大至6平方公里,为解放前的5倍。有主次街道20条,长近24公里。近年,商业大楼、邮电大楼、学校教学楼和书店大楼等建筑物相继展现。城区工厂由解放前的基本空白发展到53家,城内设有大专、中专、中学、小学共18所,综合型体育场一处。主要道路两旁有花坛点缀。街头公园和儿童乐园也于1985年建成。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安徽省调整安庆地区行政区划,决定撤销贵池县设立贵池市(县级),以原贵池县的行政区域为贵池市的行政区域,至此,贵池正式进入中国城市之林。
(三)
旧时贵池县内贫富对立异常突出。南宋时,有陈姓土豪,“富半池州”,人称“陈半州”。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载:“其产各以类编”。其行乐处标有“金灯晓亮”、“玉镜夜明”、“昆池晚钓”、“和龙昼奕”等景,有民谣云:“泥湾府,灌口县,殷家汇是金銮殿”,指的就是陈家庄园,而贫苦百姓则身无立锥之地,家无隔宿之粮。清咸丰年间,由于战争、灾荒和血吸虫病,贵池人口大减,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也不得不承认,“皖南池、宁二府,十室九空,人相争食,白骨蔽野”。民国时期,贵池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并无改变。民国16年(1927年),座落在三万圩的吴家嘴村,25户地主占有土地20330亩,占该村耕地的85%。民国38年,贵池解放前夕,地主人均占有的耕地,仍是全县人均占有耕地的10倍。
残酷的剥削和深重的灾难,迫使历代农民义军奋起。唐广德元年(763年)江南大灾大疫后,歙州方清和广德陈庄起义军会师于贵池乌石山。乾符六年(879年),黄巢义军连克池、宣、歙州,扩军20万之众,贵池县城东南60里的黄屯,相传因黄巢屯兵而得名。清咸丰年间,贵池是太平军抗清战场,曾反复争夺府城,激战于县境山口要寨和江河湖泊之间。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贵池人民积极响应。民国16年2月,由林伯渠、程潜率领的北伐军第六军由江西挺进贵池,在该军政治部的支持下,本县成立了国民党(左派)县党部和以学生组织为主体的工、农、学、商等革命群众组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除军阀、打土豪的革命运动。可是时隔不久,蒋介石叛变革命,全国范围的大革命失败,贵池的国民党左派成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国民党右派的镇压。
大革命失败以后,贵池革命形势一度沉寂。此时,黄埔四期步科学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凌霄回到家乡贵池,着手“开荒”建党。民国17年冬,经中共怀宁县委批准,贵池成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贵池特支,凌霄任书记。从此时起,中共贵池特支领导人民开展抗租抗税、罢工、罢课、策动兵变、抢米度荒等斗争。23年,由于叛徒告密,凌霄被捕,他在敌人劝降和酷刑之下,坚贞不屈,于次年1月16日,慷慨就义。同年同月,在贵池留田地区,皖赣红军独立团参谋长檀炳光(贵池棠溪人)率领红军战士和农民“扁担队”参加了中共贵秋东中心县委领导的武装暴动。9月,中共江南特委以高山(今属东至县)为中心,在东起贵池狮茅岭,西至东流白水张家以东,南至秋浦鸡头岭,北至贵池牌楼济公岗纵横70余里的区域内,举行了有名的“中秋暴动”,并成立了江南特区苏维埃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
抗日时期,贵池沦于日军铁蹄之下。日军在贵池烧、杀、淫、掳,惨绝人寰。其间,驻池国民党川军中的爱国将士曾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后由于战斗力薄弱和川军内部的派系倾轧,使战事节节失利。国民党县政府不得不三次搬迁,最后定迁于万山丛中的棠溪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部队,自民国30年(1941年)至34年先后挺进贵东、贵西,建立区乡政权,创建敌后游击根据地,直至抗战胜利才奉命北撤。
民国35年起,贵池国民党当局在蒋介石全面进行反革命内战的指挥棒下,一面残酷“清剿”在县境坚持游击斗争的部分革命力量和新四军家属,一面继续压榨民脂民膏,强化反动统治,激起人民强烈的反抗。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在贵池地段强渡长江,是日夜,于乌沙夹和前江口登陆。4月22日,贵池全境解放。从此,贵池人民翻身解放开始新的生活。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贵池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业有了迅速的发展。清末至民国初,本县“境内所产,无居民半岁之粮”,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民国8年,全县产粮33万石,人均只有1.4石(折合96.15公斤),至民国38年,全县粮食总产也只有32643吨。1988年贵池粮食总产为212195吨,与1949年相比,增长达6.5倍;同年棉花总产1918吨,增长22.43倍;油料5490吨,增长3.33倍;茶叶1096吨,增长8.5倍;蚕茧87.14吨,增长85.8倍;生猪存栏数197484头,增长5.9倍;水产品4769吨(其中成鱼4474吨,淡水珍珠8.69吨),增长6.36倍。1949年至1988年,全县造林1010902亩,其中飞播造林139283亩;由于农业产品成倍增长,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由1949年的1813万元增至1988年的1.68亿元,增长9.25倍。
贵池县由于季风的进退迟早不均,形成易旱易涝,且涝多于旱的水文特点。民国初年以前,本县濒江无圩堤之利,至20年代初,始在县境沿江芦苇荒场圈筑圩堤,但由于水利工程标准低劣,“十年九溢”,灾害频仍。新中国建立以来至1988年止,全县水利建设总投资为4955.2万元,完成土石方18126万立方米,培修和新筑千亩以上江河圩堤291.84公里。经过年年培修,全长48.74公里的秋江大堤,堤顶高程全部达到20米左右(吴淞高程)。50年代初至80年代,全县共整修塘坝10591处,建小型水库66座,建固定机电排灌站138座,装机总动力为52244千瓦。1988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旱涝保收农田22.9万亩,从而改变了解放以前那种完全“靠天吃饭”的状况。
50年代初期,贵池除一个国营米厂外,仅有几个手工作坊从事食品加工。现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工业体系。1988年全县工业产值为2.56亿元(含乡镇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已由1950年的18.6%上升到60.4%,主要工业部门,重工业有冶金(采矿)、煤炭、化工(化肥)、机械、建材、造船、森工等,轻工业有酿酒、食品、纺织、印刷、服装、鞋帽等。全县经计划下达生产的产品有48种,贵池县杏花村酒厂生产的杏花村香泉酒被评为省优产品,年产万吨的池州啤酒厂,自1985年引进自动生产线以来,产量大幅度上升。现有的4个机械工业企业——通用机械厂、拖拉机修配厂、家用机床厂和江南轴承厂,主要生产减速机、卷扬机、破碎机、家用机床、轴承、农用拖车和钢圈等,KA204轴承为国家定点产品,经审定被评为部、省优质产品。贵池毛巾被单厂生产的提花浴巾,远销苏联、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位于清溪河畔的六峰山铜矿,1984年产铜精砂14700吨(其中回收白银750公斤),产值达860余万元。本县梅村乡办的马头金矿,1988年产黄金79.51公斤,已正式列入国家生产计划。全县现有乡镇水泥厂14家,轮窑厂14座,其它乡镇骨干企业78个。
60年代后期,贵池境内始建上海后方小三线工厂。1985年,三线工业总产值为1.09亿元,固定资产净值1.12亿元,1986年,经国务院决定,上海后方小三线企业及其辅助单位全部移交贵池县经营管理,至1988年1月,小三线交给贵池。
1961年,贵池首次接通县城至铜山矿的高压输电线路,自这一年起,本县开始使用江北电网上的电能,先后建立池州供电局、上海小三线703供电所和325电厂。1986年,325电厂改名为贵池发电厂,目前,全县在正常情况下,年供电量1.68亿度,县供电局所辖变电所总容量为93050千伏安。
新中国建立前,贵池境内只有沙石路面的支线公路一条,全长仅9公里,其它地方则是古道与阡陌相连,商品运销靠肩挑背驮和内河的小船,竹筏。30余年来,贵池人民穿山凿岭,炸石拓基,因地制宜,因势修路,形成交通网络,使公路向县境区、乡延伸,到1988年底,全县公路总长达392公里。每天有跨省班车3个班次,跨地区(市)班车24个班次,过路车12个班次,发往各区乡的农公班车44个班次,乡乡通客车,年客运量500万人次。贵池水运条件优越,长航池州港有10个码头,年货物吞吐量118万吨,年客运量66万人次。每当夜幕降临,港口灯火似金彩银霞,倒映在大江之中,十分壮观。1984年,池州港开始办理江、海联运业务,3500吨级的太武山号海轮,首泊该港。贵池境内有黄湓、秋浦、白洋、九华、青通五条河流,内河航运亦较为方便。
贵池的干线邮路现由汉——申大轮直线运输,运转迅速。农村邮路和投递路线至1988年底已发展到45条。
贵池县有较为雄厚的商业基础,历史上一些徽州商人亦来县内开设店铺。民国27年日军入侵,县城沦陷,商业元气大伤。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商品流通渠道不断拓宽,1988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9亿元,为1949年的37倍。1969年至1988年,贵池连续20年超额完成全县税收计划。1984年全县财政收入2150万元(含三线税收),收大于支,摘掉了财政补贴县的帽子。1988年全县财政收入3307万元,比1983年增加2倍。其它诸如金融、保险等业务,都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建国后,贵池人民对为害人的健康与生命的血吸虫病进行了30余年的综合防治和科研工作,获得了全国血防先进县的光荣称号。贵池是全国流行血吸虫病10个重点县之一。铜山乡姥山村和小河吕村,在100年前曾有6个村庄,单吕姓家族即有9000余口,多先后因血吸虫病致死,至民国38年(1949年)仅剩300余人。在旧社会,县境出现的“无人村”和“寡妇村”,其情至惨,其状至哀。新中国成立后,经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国务院文件曾提到本县血吸虫病流行的严重情况。1952年,贵池县建立了血吸虫病防治站,对血吸虫病进行查治。30多年来,全县共发动劳力926万人次,进行消灭内陆钉螺和围歼湖滩钉螺的人民战争。灭螺面积达13684万平方米。至1988年累计治疗病人29万多人次。目前,血吸虫病感染率已由解放初期的13.7%下降到1987年的2.2%,县城附近的东南湖围垦灭螺工程历时10年,发动劳力近10万,使昔日疫水横溢,钉螺密布的血吸虫老巢,成为绿树掩映的学校区、工厂区和职工生活区。
1954年,全县有3个县级医疗单位,县卫生院有职工70人,病床50张。1988年,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增至5个,有26个区乡医院,43个厂矿学校卫生室,509个农村医疗网点,病床1109张,医护人员846人,接生员338人,县境城乡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网。贵池县医院外科能熟练掌握分流术和十二指肠、胃、肝、肺的切除以及部分颅脑外科手术。
1980年,贵池县人口增长率为9.33‰,第一次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达到国务院要求的标准,成为全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华东协作组先进集体,荣获金质奖杯。1988年,全县净增人口6341人,自然增长率为11.35‰,比1980年上升2.02‰。
新中国建立以来,贵池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1986年,贵池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1988年全县有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32所,自办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29147人,小学561所,在校学生67954人。本县电大教学点已发展到12个专业,13个班,学生402人,居全省县级电大教学点之首。据1984年统计,全县每千人中有大专毕业生3.85人,高中毕业生41.23人,初中毕业生128.4人。贵池的民歌创作和演唱活动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专业表演艺术团体——贵池黄梅戏剧团,已有30余年建团史。稀有剧种——傩戏的发掘研讨,引起全国各地专家的瞩目。美术创作和书法摄影活动呈方兴未艾之势,已有一批优秀美术作品在国内外出版和展出。现全县有25家影剧院,其中千人以上座位的2家。经国家广播电视部批准,贵池于1984年建立广播电台,1985年7月,成立贵池县电视台。现有《贵池报》每周三、六出版。贵池的体育设施已初具规模,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日趋活跃,1978年——1988年共获省级金牌4枚、银牌7枚、铜牌6枚,破省记录10人次。旅游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近年,重点修整了齐山、万罗山、杏花村、清溪塔等名胜古迹,开发了县境牌楼乡的大型溶洞——大王洞。大王洞,又称穿山洞,是古老的地下河暗道,洞内崖水相连,流霞飞彩,规模宏大,景色奇丽。大王洞的开发,使以秋浦河和古石城为中心的旅游资源得到保护和利用。
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县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据1988年统计,全县农民人均收入400.91元,全民所有制职工和县属大集体职工人均年工资198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农民和职工收入分别比1984年增长48.6%、179%。随着收入的增加,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等高档商品在城镇居民家庭中的拥有量大大增加,手表、自行车、黑白电视机在农村已较为普及。据1987年底农村抽样调查,每百户农民拥有自行车74部,黑白电视机14部,大型家具232件。人们的衣着由颜色暗淡,式样单一的服装,开始被色彩绚丽、款式多样的时装逐渐代替;人们的膳食结构,也正在向营养型过渡,据家计抽样调查资料:1987年,城镇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8.42公斤,猪肉12.23公斤,鲜蛋1.34公斤;农民人均食用动植物油6.8公斤,人均食用肉、鱼、禽、蛋17.8公斤,较之1978年均有成倍增长。
(五)
贵池县的经济发展,建国以来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253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831万元),至1957年上升为891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605万元)。1949年至1957年,这9年中虽经1954年特大洪水灾害,但年平均增长率仍为17%(其中农业年均增长17.4%)。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全县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挫折。后来经过调整,纠正错误,到1964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才从1961年的5725万元(农业4154万元)恢复到980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326万元)。1958年至1965年的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1.0%(其中农业年均增长5.8%)。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贵池的经济建设再次受挫,一个时期中,在“左”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农村工作和不同行业的各项工作,造成严重损失。这一期间,由于广大群众和干部对“左”倾错误进行了各种不同程度的抵制,使工、农业得以保持一定程度的发展。1966年至197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8%(其中农业年均增长7.7%)。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贵池的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还没有摆脱“左”的影响,加上1978年全县80%的农作物受旱,使这两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下降4.8%,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下降9.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紧紧抓住农业这个环节,纠正过去在指导思想上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在农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5年,贵池被列为全省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改革的浪潮,冲击着现实的堤岸,使局部县级经济融入全国市场。1985年以来,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主要是: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狠抓粮食稳定增长,加快开发性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发建立优质麻、留兰香、丰产林和商品鱼基地,发展采矿业、建材建筑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输业;抓紧旅游点的开发;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至1986年,全县经济结构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198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增至4.236亿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达1.49亿元(不含个体办企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5.17%。乡镇企业的兴起,更加显示出全县经济体制改革的丰硕成果。三中全会以来的11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3%(其中农业平均增长7.9%),这11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仅次于1949年至1957年的9年。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贵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皖江经济区域里,又踏上了新的起点。贵池人民对自己的乡土充满热爱和希望,定能发挥地方优势,战胜困难,使“水好鱼美”的古池州更加富饶美丽。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