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办小学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县立高等小学堂创建于县城九华街。该学堂设4个班,招生105名。高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国文、算术、英文、历史、地理、格致和体操等课。开始进行分班教学,但古文仍属必修课业。光绪三十一年,本县增设小学堂5所,其中两等小学堂1所,初等小学堂4所。
民国元年(1912年),高等小学堂改称高等小学校,取消读经、讲经课。民国7年,县立女子高等小学于县城府前街创办,学生107人。15年,县内县、乡级高初等小学计14所,在校学生1043人。取消修身课,设“公民”、改国文为国语,提倡白话文,改格致课为社会、自然,设“国画”、“劳作(即手工)”、“童子军”等课。
民国18年,改“公民”为“党义”。21年,复将“党义”改为“公民”。23年,全县各类小学共31所(县立、乡校、保校)。29年,增至98所,并统一改名为国民学校,并冠以乡保名。各校除专任校长外,地方乡、保长一律兼任所在地小学校长。
民国37年,全县乡镇小学40所,保校143所,合计183所。学生9800余名。
民国38年本县解放时,全县有各类小学196所(不含私塾)。县人民政府根据“维持现状,恢复改造”的办学方针,调整小学布局并清理学校基金,动员青少年和儿童入学。至1952年,全县有各类小学449所,在校学生21681人,教职工770人。仍沿用建国前的“四二制”,即初小修业4年,高小修业2年。
1954年,本县遭特大水灾,灾区各地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坚持办学,是年全县仍有425所小学开学。1957年,开办多种形式学校和教学班,入学儿童骤增。1958年,小学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从事“炼钢铁”,支援农村“双抢”和“三秋”等活动,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是年,农村小学下放,交人民公社管理,同时确定池州师范附属小学、城关小学、牌楼小学、乌沙小学和殷汇小学为县重点小学。
1961年,各地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压缩合并部分学校和班级,同年底全县小学由上年的464所调整为434所,同时动员部分超龄学生回乡生产。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1964年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办学方针,农村普遍开办耕读小学(原名“简易小学”),其办学经费由生产队开支,办学形式有:巡回制、半日制和早晚制,采用县编《耕读小学课本》。1965年,全县耕读小学增至1531所,在校学生25566人,平均每校16人,其中多数耕读小学由回乡知识青年担任教师,民办小学和民办教师队伍从此逐步形成。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各小学“停课闹革命”和“开门办学”,学校教学活动停止,大部分教师受冲击。1967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由1965年的84%降至60.1%。1968年全县小学逐步复课。由六年制全部改为五年制,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有315所公办小学下放到生产大队管理。各公社又纷纷办起小学附设初中班或社办中学,挤占了小学的校舍、经费和师资。
1978年,恢复公办小学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体制。民办小学也同时纳入国家教育部门管理。1980年,本着“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全县恢复“文革”前的学区管理体制,并恢复以文化课讲授为中心的教学秩序,压缩了原小学附设的初中班,“文革”中创办的中学也作了适当调整。1980年恢复小学六年制试点。1986年将城关、实验两所小学改为六年制,同时各保留两个五年制实验班。农村小学仍为五年制。
1984年,池州镇和刘街、桃坡、观前乡实现了普及小学教育任务。1986年全县小学普及率达97.7%,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副县长张渭德赴京受奖。
1988年,全县共有小学561所,在校学生67954人,小学教职工总数2827名,其中专职教师2661名。同年,本县普及小学教育经省验收合格,领发了“合格证”。
小学选介
联立小学
民国29年(1940年),在本县清溪乡双河保创办,称“西北六乡联立小学”。当时县境沿江乌沙地区被日军占领,原设各小学停办,失学儿童纷纷随家庭迁往山区,此间,经原乌沙小学校长张右千发起,报贵池县政府批准筹办小学。该校以当地祠堂作校舍,招收六个乡难民儿童入学,经费由贵池县政府以救济灾民名义下发,同时征求各界人士捐款,学生除书籍、文具生活用品自备外,可免缴膳食费。民国32年在校学生120人。民国34年10月,联立小学停办,并入乌沙乡中心国民学校。
城关小学
1949年秋创办,首任校长胡植生,校址在县城九华街。该校在“文化大革命”中曾改名“东风小学”。1980年恢复原校名。
城关小学初建时设7个班。1988年发展到25个班,在校学生1469名,教职工60名。学校注重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开辟第二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课外、学习活动。1987年学校开设实验教改班,集中识字,提前读写,试用新教学大纲的试点教材,同时开展“尝试教学法”、“六因素教学法”的教学实验。自1978年以来,城关小学历年参加县统考的成绩均名列前茅。
1960年,城关小学被评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1986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评为“雏燕起飞”田径通讯先进集体。县实验小学
1950年秋创办,时称“皖南区池州师范附属实验小学”,简称池师附小。1952年,依行政区划更名为“安徽省池州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文化大革命”中该校曾一度更名为“东方红小学”。1980年改称贵池县实验小学,简称实小。
该校初创时,即为全日制完小,设7个班(含一复式班),招生306名,由池州师范学校校长霍子余兼任校长。1950年起,池州师范学生在该校实习。
50年代至60年代,实小学习苏联经验,部分班级试行五年一贯制和五级记分法,课堂教学严格遵循五个环节,并取得成效。
1981年至1987年,设五年制集中识字教改实验班。旨在通过小学五年的学习,使学生基本达到初中一年级水平,该实验班是全省八所小学同类实验班之一。
1982年和1985年,日本四日市教育委员长带领的教育观察参观团,先后两次到实验小学参观访问。自1983年以来,该校有10余名学生先后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等八个单位领发的“红领巾读书奖”奖章。
1988年实验小学设22个班,五年制和六年制并存,在校学生1293名,教职工60人,分别是1950年的3.14倍和4.12倍。
清末、民国时期全县主要小学一览表

建国后全县几个年度小学教育概况表

二、私立小学和教会学校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基督教英国内地会,在县城耶稣堂创办养正小学和福音堂女子小学,招收教徒子女入学。课程设置与官办学堂同,但增授英语课。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上述两所学校均停办。
民国19年至25年,邑人集资兴办的私立小学有位于墩上叶的童溪小学、半边街的蟠溪小学和坡里韩村的新华小学,均为双班初小,共有学生140名。民国27年,先后并入所在地的乡校或保校。
民国34年,本县天主堂自办一所教会学校,名“圣心小学”,校长姜良楷。次年,改名“私立善导小学”。当年招生300余名。学校经费由天主堂筹措。学生毕业后考入安庆崇文中学就读,至1950年停办。
民国35年,殷家汇天主堂设初级小学1所。次年改为完全小学,名曰“达理小学”,其校长、教师由修士和教徒充任。解放后停办。
附:抗日时期沦陷区小学
抗日战争时期,本县沦陷区有小学5所,其中完全小学两所。一为县城的模范小学,另一为乌沙夹的下村小学,其余3所为初等小学,分布于县城、殷汇和老屋鲍三地。
下村小学系民国30年(1941年)秋,由乌沙夹汪伪维持会办。以日军驻乌沙中队长下村正雄的姓为校名。由乌沙镇维持会负责人陈善夫任校长。该校主要教授日语,另设国文、常识、地理。日语教师由日军翻译或军士担任。日军对学生始以糖果诱使听课,小学生稍有逾矩,即遭毒打,有的学生被打成重伤,造成残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