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据光绪九年《贵池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本县“山稠土瘠垦田不多,一岁之菽不足供半岁之粮”,遇灾年则“饿殍载道”、“民食草木”。民国年间,由于军阀割据,战事迭起,民力凋尽。民国27年至34年(1938~1945年),日本侵略军进犯贵池,城乡人民无不在死亡线上挣扎。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贵东、贵西抗日游击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使这些地区的人民负担有所减轻,但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仍然难求温饱。
贵池解放后,人民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努力恢复和发展生产,人民生活明显好转。1958年“大跃进”时期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前,农业生产几经折腾,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随之升降。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8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1元(安徽省为486元),比1979年的112元增长2.58倍,平均年递增率15.2%。农民吃、穿、用、住都有明显改善。
一、收入水平
从1958年起,第二、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以及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本县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收入除灾年外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7年与1978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01倍(安徽省是2.05倍),若扣除同期物价变动因素,平均每年递增10.7%。从1978年到1987年10年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01元,平均每年增加30.1元。而从1965到1978年的13年间,人均纯收入增加27.5元。还低于近10年来一年增加的收入。
1980年至1988年,本县在山、丘、圩三种不同类型地区的9个乡17个村34个生产队,确定百户农民为固定抽样调查对象。调查结果表明,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种植业(主要是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呈减小趋势,而家庭经营和工副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呈增长趋势。1988年较1981年增长25.5%。全县几个年份农民纯收入比较表

全县几个年份农民纯收入比较表

二、生活消费水平
建国以来,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全面改善,消费构成发生显著变化。1987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8.44元(安徽省为382.99元),比1979年增长1.33倍。每年递增11.2%。其中生活消费品支出(含主、副、食品、酒)年人均345.48元,比1979年的152.94元增长1.26倍。每年递增10.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0.67%,每年递增6.9%。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迫切要求改善文化生活。1987年与1984年相比,农民人均文化生活服务支出增长3.2倍(安徽省为2.2倍),同期的生活消费品支出只增长1.36倍(安徽省为1.51倍)。
三、主要消费品的消费量
进入80年代,随着收入水平的大幅度增长,农民口粮得到保证之后,已开始改善食物的营养成分,不仅消费品消费量增加,质量提高,而且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吃的比重幅度下降,穿、住、用的比重明显上升。
农民在食品消费中,主食所占全部食品消费的比重由1979年的61.4%下降到41.2%;副食品和其他食品所占比重幅度提高,由1979年的38.6%上升到58.8%;一些营养丰富较高档的食品消费量也大幅度增加,其中肉类、鱼虾、蛋类消费量,1987年人均分别达到12.3公斤、2.6公斤和1.8公斤,分别比1979年增长1.41倍、1.14倍、和80.5%。
农民的衣着消费在向多样化、中高档水平发展。本县农民1987年每人用在衣着方面的支出是31.83元,比1979年增长87%。其主要衣着商品除棉布服装减少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化纤、呢绒、绸缎服装1987年人均消费比1979年增长9.73倍。
四、住房和家庭耐用的物品
1987年平均每一农民住房支出为23.6元(安徽省29.55元),比1984年的21.65元增长5%。住房支出占生活消费品支出的比重,由1984年的6.8%,上升到6.9%。据抽样调查,1987年平均每户农民拥有房屋5.33间(包括生产用房与住房),平均每户农民拥有房屋面积95.13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6.02平方米。住房89.11平方米),比1984年的88.5平方米增加6.63平方米,增长7.5%。进入80年代,农民盖房不仅数量多,结构和质量也显著提高。
1987年,平均每百户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的年末拥有量,分别比1982年增长6倍、15倍、3倍和1.7倍;每百户农民拥有价值50元/件以上的大型农具232件(安徽省145.4件),比1984年增长2.67倍;平均每10户有自行车7.4辆,缝纫机2.5架,收音机6.4台,手表13.7块。家用电器产品已开始进入农民家庭。1987年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4台,电风扇27台,收录机8台。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