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太平天国前十三军前营贵池籍士兵花名册
朱王仓贵。年三十岁。安徽池州府贵池县池口人。癸好三年正月在大通入营。
……
陈良银,年四十一岁。安徽池州府贵池县殷家汇人,癸好三年二月在天京入营。
护殿天福兼左拾贰承宣沅天燕兼左贰拾捌承宣翟第内兵册
……
二参军龚相馥,年二十六岁。系安徽省池州郡贵池县人氏。庚申十年在本地入营。
……
战兵李得胜,年三十六岁。系安徽省池州郡贵池县人氏。巳未九年七月在本地入营。
录自《太平天国文书汇编·卷六》
二、渡江船工名录
1949年4月渡江战役中,有近2000名船工在枞阳县白荡湖集训,后编入解放军战斗系列,胜利完成渡江作战任务。这些船工大都是枞阳、桐城县人,大军渡江后,除返回原籍的以外,有少数在江南定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此次修志,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和走访知情人,征集到35名在贵池县的船工简明情况。如下表:

三、异闻录存
历代贵池地方志记述的自然界异闻如下表:

四、轶闻传说故事
谭嗣同与黄宾虹在贵池会见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与我国著名画家黄宾虹,在清末曾经会见于贵池城内。
谭、黄二人同庚(均为同治四年生),神交已久。光绪二十一年(1895),谭嗣同在湖南浏阳筹资开办煤矿;同时,黄宾虹的朋友萧辰也在浏阳协助谭嗣同工作。因筹矿人力不足,谭准备到上海求援。萧辰适时地建议谭、黄二人见面,谭慨然允诺。是年,谭嗣同乘舟东下,黄宾虹从故乡歙县赶来,彼此约定,相见于贵池城内。
在贵池城内某酒馆的接风宴上,谭嗣同开始低首不语,在酒酣耳热之后,谭谈出了硬在心头的主旨。谭说:“不变法,无以利天下。”旋即就此发表宏论,滔滔不绝。话锋一转,谈到了中国妇女的缠足问题,谭嗣同说:“国要开关,女要放足;只有关开、足放,吾国不强自强”。
对联促统战
1942年,中共青北工委书记许章法来到贵池茅坦。当地塾师杜先生久慕许的文才,彼此见面寒暄后,杜直接提出:愿与许书记结为文字交,许欣然允诺。杜先生当即出联求对,上联是:“章程为革命,终朝秣马厉兵,试问几时成大器?”许章法思索有顷,对道:“法则救群黎,连岁披星戴月,唯希一德助新民。”这副对联上下联首字嵌上许的名字。下联则深刻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场使杜先生为之折服。
不久,许章法率游击队到青阳县北部执行任务,又遇到了杜先生。两人交谈甚洽,杜先生又出联求对。上联是:“贵地遇贵人,率领贵军幸此地。”许章法很快对出下联:“池荷映池水,好教池鲤跃深荷。”此联三嵌“贵池”二字,不带丝毫勉强,堪称佳作!至此,杜先生对许章法更加钦佩。
后来,杜先生在文友许章法的启示下,为抗日救亡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水打秋浦县
相传,一天秋浦河边上的石城来了一个怪和尚,一不念经,二不化缘,敲着梆子,满城转游。怪声怪腔地喊:“落日西沉,宰光公鸡,各家各户,切记切记!”山民们不解其意,但见这位老僧佛骨仙气,气度非凡,不敢不听。一夜之间将雄鸡杀了个精光,唯独芙蓉尖(又名“望江尖”,今称“仰天堂”)上留了一只残废的独脚公鸡,翻毛秃腚,丑陋不堪。哪知天刚一亮,山洪瀑发,声如雷鸣,惊涛之上,一条千年蜈蚣蛟,吞云吐雾,驾着恶浪,助着水势,沿龙舒河飞腾而下。突然,芙蓉尖上那只独脚公鸡,怪叫一声,毛羽倒竖,雄威怒发,只见它振翅一跃,扑向蜈蚣蛟,一口啄瞎了老蜈蚣蛟的一只龙眼,血红半河水,一窜八丈高。顿时,白浪滔天,蜈蚣蛟一甩尾巴,把石城中的城子山(当地人俗称“鲇鱼形”,当年县衙就在山脚)拦腰劈断,至今遗址尚在。
从此,龙舒河改了道,从石城之北,移到了南山脚下,滔天大水吞没了石城。造成了“水打秋浦县”这历史性灾难。
黄巢救贫妇
唐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军队打到池州,驻灵芝、墩上一带。据传,黄巢在一次视察地形时,发现一群地痞流氓调戏一个怀里抱着大孩,手里拉着小孩的妇女。黄巢很气愤,命令军队打散了地痞。然而他很奇怪,这妇女为什么不抱小孩而抱大孩?女人告诉他说:因交不起地租,丈夫兄弟两人都被财主逼死了。嫂子被财主管家奸污后上吊自尽了。大孩是哥嫂留下的唯一后代。丢了他,就对不起哥嫂,小孩是自己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也还好说,黄巢听了很受感动。就命令战士背上两个孩子,护送那贫妇回家。
包公除霸
王逵是个恶名昭著的酷吏。包拯曾一连七次上书弹劾他,终于罢了王逵的官。为民除害。此是后话。天圣元年,王逵曾被降职任池州知州。他在池州时间虽很短,但他作的恶却是骇人听闻的。
相传,王逵有一妾陈氏,北方人。他到池州赴任将妾父带了来,任其“跑马为界”,将大片秋浦土地占为己有。王逵还授予陈氏父亲许多特权:可派捐纳税,可免交皇粮,可养家丁家将,肆虐乡里;可私设公堂,刑讯农民,很快他就成了池州第一大暴发户,人称“陈半州”。
不久,王逵升调江西转运使后,陈半州越发猖狂了。包拯左迁兵部员外郎知池州时,得知灵田陈半州是池州一霸。一天,他化装成一个唱道情的游方艺人到灵田私访。正巧陈半州府中的乐班里一个司鼓死了,见包公来到灵田,就把他抓进府中充当乐班司鼓。包公在陈府中发现陈半州不仅私设公堂,而且摆设堂皇。龙椅、龙柱、宫灯,府中礼仪也完全模仿皇宫。古时冒用帝王仪仗是图谋造反的标志,应定死罪,包公查明了情况,悄悄返回府衙,派判官钱绮翁带兵缉捕陈半州。但此恶棍耳目甚多,闻讯连夜向东流方向逃跑。逃到乌凤铺被乡民桂孟春抓住,送交州府,恶贯满盈的陈半州被包拯用狗头铡处死,为民除了一害。自此,包拯在池州除霸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
常遇春三洗池州
明初,池州是“九江王”陈友谅的地盘,朱元璋打下南京,意除陈友谅,登基称皇。池州成了朱、陈军事争夺的跳板。朱元璋采用了谋士刘伯温之计,派常胜将军常遇春率领大军从江东直取池州,常军旗开得胜,占领了池州城,在池口扎下将军营。不料,居民把常将军兵营分布情况,飞报九江王陈友谅,陈友谅乃派精锐水军,奔袭常遇春军营,常军大败。
常遇春到南京向朱元璋报告战况,朱元璋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七洗池州,能不能立住?”常遇春那能服这个输,当即答道:“只要三洗池州”。在这以后,常遇春又两次率大军血洗池州,陈友谅全军覆没,池州居民也多死于这场战争。
朱元璋见池州站稳了,就大量移民,重建池州。据说,现在贵池东西乡乡民的家谱,是洪武二年从外地带过来的。
许香姑
明末,朝中有个叫查德胜的大官,皇上派他来到许家桥的分水岭炼金银矿。可是他带了冶炼匠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分金炉内浑浊不清,金银不分。后来,来了一位许香姑,这位许香姑走到分金炉前,一股清香扑进人群,炉内金银马上分得一清二楚。
老查一见非常高兴,讲定只要香姑帮他炼一次金,就付给她一批金子。香姑是个小姑娘,怎好一个人将金银拿回家呢。她就叫六房许村的百姓逢炼金时到山上砍柴。将挑柴的毛竹冲担内节打通,装满金银再挑回家。这样一来,地方上的穷人一天天的富起来了,而富人却因此仇恨老查,于是就有人买通官府,诬告查德胜与许香姑私通。皇上听了大怒,下旨扣拿查德胜,在小麦岭将查胜德割了头,许香姑因为受不了冤枉和侮辱,也默默无言的走了。
查胜德被杀了,许香姑走了,炼金炉又浑浊不清,冶炼只得停止。
秋浦河东扎营盘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来到了殷家汇。一边唱安民戏,稳定民心,一边在秋浦河东扎下营盘,沿河边用长石条筑起两人高的围子,修起碉堡。靠旱路又挖了三丈来宽的壕沟。引秋浦河水把营盘团团围住。围子口安上吊桥。晚上把吊桥抽掉。这样一来,就把逃到徽州的清朝官兵通往池州安庆的一条大路给截断了。
太平军不动老百姓一草一木。不糟踏老百姓一棵庄稼。包谷熟了的时节,一个太平军在沿河地扳了一根包谷棰子,被站在门口的一个妇女看见了,跑到地里叫他不要再扳。这个太平军就丢下那根包谷走了。这事当晚被司马卒长知晓,第二天就出了一张告示:“村外包谷,是百姓养命之源。如有我们兄弟侵害,穿耳游营示众”。从这以后,农民往村里运包谷,路上丢了包谷棰子,太平军见了就把它拾起来还给农民。
河东营盘成了清军的眼中钉,肉中刺。没过多久,官府派来了大队人马,口口声声要破太平军河东营盘。起先是个姓丁的大人,夜里领着八条船的清兵,开进了秋浦河。河东的太平军也早有准备。到晚上,抽起吊桥点起灯笼火把,营盘里还特意弹唱歌舞。弄得这个丁大人摸不着头脑,心里发慌,在船头上指手划脚地干叫了一阵,八只炮划子在河上绕了几个圈圈,怕中计,就开跑了。姓丁的回到营里叫道:“嘿!河东长毛的营盘太难破了!”另一个姓李的大人一听就生了气:“长毛哪是精怪,有什么难破,今天晚上看我的!”说起来也真怪,这天晚上太平军没点一盏灯。营盘里雅雀无声。河东河西都是乌巴漆黑的,伸手不见掌。李大人叫士兵点起灯笼火把,八条船一齐开到河心,他就下令开炮,“通、通、通!”一阵炮打得个乌烟瘴气。姓李的站在船头连连夸口:“打得好!打得好!再打一阵,管叫长毛营盘片瓦不存。”正在得意之时,忽听一个部下禀告说:“大人,炮都打到河西去了。长毛在河东呢!”这家伙一看自己把方向搞错了,刚要叫兵船掉头,那晓得脑后太平军的大炮响了。太平军的大炮真厉害,一炮要装上十八斤火药。炮子尽是些铜钱、犁头铁,对准秋浦河上的船只,轰!轰!轰!几炮一开,就打得官兵七零八落,鬼哭狼嚎。八条大船好比掉了头的苍蝇,在河里乱碰乱撞。那个姓李的大人早被部下挤到河里喂鱼了。
女头目军
太平军老虎山寨里有个姓陈的女头目军,是广西人,洪杨失败之后,她在贵池成了婚。安了家。活到七十二岁才死。
女头目军力气大,她有一根长矛,两个人都抬不动,一柄大刀有八十五斤重。女头目军心好,一次,太平军打了胜仗,发动穷苦农民到财主家挑粮,有一户体弱的农民挑不动,女头目军把六个稻箩垛起来,一趟就挑了八百多斤送去了。
民女大如天
贵池县沿江一带,客人到家,不管辈份多高,多么尊贵,姑娘不先打招呼。客人是不能怪罪的。因为,这里的姑娘受过皇封:民女大如天。据说,此俗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梅龙留下的。
相传,有年春天,乾隆微服来到江边小镇梅根冶,贪看浩渺江面绿柳掩映的江岸,又累又渴。就踅进“钱溪茶社”。这家茶社是李氏兄妹所开。一天哥哥出门办事,妹妹在家营业。妹妹叫李凤姐,年方二八,长得健美秀丽,见客上门,立即端了茶上来。乾隆呷了一口茶,入口添香,啧啧称赞:“好香的茶,真解渴,可有讲究”?李凤姐说:“要说讲究,可就要拉呆了(贵池方言,意思是夸耀自己。)
李凤姐银铃般的话语,乾隆听了,一个楞怔,一抬头,才发现坐在对面的店家,竟是位桃花般鲜艳的姑娘。不禁心摇神荡,赶忙起身过去,不小心碰了个小石墩子,一个趔趄,差点跌倒。李凤姐见他无礼,便压住气,说:“石子碰了官人的脚,此石(实)无礼了。”说罢,嫣然一笑。
乾隆皇帝被李凤姐的聪明美丽迷住了,没有计较她的含蓄讽刺,说:“小姑娘如此聪明美丽,何不嫁一富贵郎君”?李凤姐没好声气地回答:“富贵郎君可找富贵女子嘛!”乾隆跟上一步,说:“要是天子看上了你呢?”李凤姐一听,一惊,心想,听说乾隆皇帝游江南,难道他就是?她把头一昂,不亢不卑地说:“俗话说、皇有皇后,民有民妻,民不渎圣,君不欺(妻)民’。客人如要再开此杀头的玩笑,我就到皇后那里去告你一个忤君之罪”。
乾隆那里触个这大霉头,他当时头脑还清楚,赶忙说:“民女大如天,不可侮,不可侮”。于是匆匆告辞,一口气沿江边向西走了40里。在那里住了一夜。人们便把那里叫“驻驾村”,梅根冶,从此改名叫“梅龙”。“民女大如天”这句话,便在沿江一带流传开了。
大王洞的传说
古时候,贵池县牌楼乡大王洞这一带,只不过是个山重水复,渺无人烟的地方。有年,一个隆冬的黄昏,满天云层,大雪纷飞。徽州有位姓林的客商挑着货篮迷路到此。他又冷又饿,不知如何是好。忽然,一束阳光从云层射到了一块盆地中央。这里,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一派春天景象。他感到又惊又喜,挪步向前看个究竟。原来在草地上正酣睡着一条大白犬。他看了半天,想了又想,拾起一块石头向那白犬砸去。这一砸,非同小可,只听得一声巨响,眼前光芒四射,那白犬化成了一条白龙,如箭一般地飞向双螺山,穿山而去。从此,这里便留下了一座神秘的洞府,叫穿山洞。
自穿山洞形成之后,又不知过了多少年代。到宋朝初年,河北刘钧以汉室正宗自居,自称“忠礻右大王”。一天,忠礻右大王兵败至此,眼见四面峭壁环山,一时无路可退。他正在焦急之时,突然发现了穿山洞,立即率兵摇旗入洞。追兵见洞口仙气悠悠,洞内险关重重,吓得退兵而去。从此当地人叫“穿山洞”又叫“大王洞”。
李清照小住池阳吟《七夕》
南宋初年,金兵进驻中原。女词人李清照为避战乱,一度流寓江南。建炎三年(1128年),其夫赵明诚授任建康知府,上任不久,又被免职。于是赵明诚夫妇携家溯江而上,五月间到达山明水秀的池阳(今贵池池州镇)。此时,赵又接到改任湖州知府之命,于是将家眷安顿于贵池后只身赴京领旨上任。
李清照在贵池小住,举目无亲,形影单吊,加之战事频传,联想到时下夫妻分手,更觉凄凉孤单。到了古历七月七日夜,人称“七夕”,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织女此时能在鹊桥相会,而自己却与志同道合的夫君各分东西。顿时,离别之情,思夫之念,一齐涌上心头,遂挥就新词一首,题为《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情,霎儿雨,霎儿风?”词中字里行间流露了女词人与丈夫的离别之愁苦。此后不到一月,忽闻赵明诚在建康患病,李清照闻讯急忙告别小住三月的池阳,乘舟东下,当她赶到建康时,赵明诚已病入膏肓,终于八月十八日溘然与爱妻永别。自此李清照更加孤寂,过着凄苦而又颠沛流离的生活。

上一篇:第四部份 考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