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前,建筑队伍主要集中在尧渡、东流、大渡口3镇,组织形式是以行会方式和地方商会面目活动在社会间。基本队伍以师承关系的工匠为主,临时招募为辅,常年雇请,易聚易散,在广大农村,则是自由分散地进行各类建筑木作活动。
解放后,东流、尧渡两地相继成立建筑工会,以木、瓦工为主,集竹、铁、石、大锯等工种在一起,人员在800名左右。1955年以后,东流、尧渡建筑工会由集体互助经济形式过渡为建筑合作社,1959年转为地方国营建筑公司。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改为集体性质,大部分职工精简回乡,人员减少到70余名。1967年以后处于恢复稳定状态,1976年以后,企业开始发展,建筑设备、厂房、技术、工种、人员、资金等不断更新。经营方式从单一的土建施工发展到综合性的配套生产。建筑公司内设6个基层生产单位(石灰厂、木材加工、水泥预制构件、建筑施工队、水电安装队、综合服务部),7个行政科室,职工人数达366人。1985年,经安庆行署建设局审定为三级建筑企业,并更名为县建筑工程安装公司。
属县级企业的还有县水电建筑安装公司,隶属县水电局,为县专业性的水利工程施工单位。1985年,安庆行署建设局审定为四级企业,兼营建筑施工。
乡镇建筑施工企业奠基于1958年以前,胜利、大渡口、尧渡等地区的个体工匠自由结合组成临时营造团体。1970年以后,乡村建筑业开始步入正规。一些区、乡加强对建筑业的领导,大渡口区、庆丰、新庭、尧渡、胜利、姜坝、临江、杨桥等建筑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技术力量和管理体制。1984年以后,全县共组建31个建筑施工企业,职工3162人,这些企业分别在县内承担工程施工任务;少数企业分别进入黄山市、安庆市、铜陵市、合肥市承担工程施工任务。县建筑公司于1983年至1986年间还派出技术工人20多名,参加国家中建公司承建的科威特、伊拉克工程项目。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