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人运动和工会
民国8年(1919),东流、秋浦(至德)两县人民积极响应五四运动。6月,东流县工、农、商、学各界群众200多人上街游行,学校师生和工人、商民组织检查团,查收九江、安庆往来商船,禁运日货。16年2月,在北伐军第六军的帮助下,秋浦县工人协会成立。县工人协会等群众团体,发动民众控诉了赵应龙等土豪劣绅的罪行。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右派)县党部得势,捣毁了工人协会。23年,中共东流县委、秋浦县委,领导建立了两县工会组织。24年9月,中共江南特委在高山四房村建立江南特区总工会,贵秋、贵东县也建立了工会组织。皖赣特区和江南特区内的工会组织,团结和教育手工业工人参加土地革命运动,为红军和赤卫队制造武器弹药和服装。25年,高山革命根据地丧失,工会组织也随之消失。35年,东流县成立渔业工会。工会团结渔民,壮大力量,与渔霸劣绅作斗争,维护渔民利益。到解放时,渔业工会自行解体。1949年夏,东流县在大渡口镇,至德县在尧渡街建立县工会筹备组织,搬运、店员、手工业等行业率先发展工会组织和会员。1950年秋,东流县在城关天主堂召开会员代表会议,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选举成立皖南区东流县工会委员会。1952年10月,按省工会统一布置,改为东流县总工会和至德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1953年6月,东流县工会迁县城东流镇。1957年9月,东流县召开第一次工会代表大会。1959年两县合并,成立东至县工会联合会。是年秋,受工会消亡论观点的影响,县工会列为待撤单位。1960年冬,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改进基层工会工作的报告》,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进行整顿。1961年7月,县工会联合会改名县总工会。到年底,全县发展基层工会84个,会员2882人。1962年2月召开县工会二大。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工会停止活动。1968年10月和1971年2月,召开第三次和第四次工人代表大会,设常设机构,简称工代会,与贫代会、红代会合署办公。各基层企业成立工代会,取代原各级工会组织。1973年初,基层工代会改为工会。5月召开县工会五大,县总工会成立。全国工会九大以后,县总工会对基层工会组织进行了一次整顿,恢复了教育、卫生等系统工会。
二、主要活动
向职工进行思想教育解放初,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两县工会一面筹备、发展和建立基层工会,一面教育职工正确处理劳资关系,团结资方,发展生产,改善职工生活。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工会发动职工订立爱国公约,增产节约,支援前线。东流县搬运、店员、手工业3系统开展捐款捐物活动,捐慰问品691件,报名参加志愿军3人;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工会通过诉苦、座谈、访问、报告会、小型演出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阶级和时事、政策教育,提高职工阶级觉悟,开展反封建把头和检举、揭发反革命分子活动。当时,东流县有13名职工立功,其中立大功3人;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私营企业职工积极参加运动。1953年全国工会七大后,两县工会积极协助中共组织,对职工进行中共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作贡献。东至县总工会成立后,继续坚持对职工进行艰苦创业的传统教育,动员职工为发展东至经济作贡献。全国工会九大后,县总工会一面加强自身建设,拨乱反正;一面配合有关部门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人师表、创建文明单位和五好家庭活动。县医院从1985年开始连续4年获省文明医院称号。1983年,尧渡粮站职工金桂花获省文明礼貌先进个人称号,当选为全国工会十大代表,1984年,又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组织职工学习。1952年,东流、至德两县工会始办以扫盲为主的职工业余学校,到1957年末,已发展到5所学校,13个班,入学职工420人。1985年至1987年,全县各级工会与经委、教委等部门联合办职工业余学校。入学职工2798人,结业843人。参加补习初中文化、技术双补学习的共2244人,统考全科合格率分别为64.5%、60.3%。
1983年,开展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到1987年底,共建立11个读书指导小组,112个群众性读书自学小组,参加读书的职工5695人。1986年8月和1987年12月,县总工会和县委组织部、经委、教委、团县委、人事局先后两次联合召开职工读书自学经验交流会,表彰了3个先进单位,48个先进个人。县齿轮厂工会和县工商银行工会获安庆地区职工读书自学先进单位称号,金寺山林场副场长查光济先后获省和全国职工读书自学成才奖。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53年1月2日,东流县工会和商业、粮食、财政、供销五系统联合成立县增产节约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县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一五”期间,两县厂矿企业,提合理化建议5935条,采纳实施3730条,年增产节约价值88万余元。涌现先进单位19个,先进生产者377人次。出席省和全国部门劳模会、先代会的代表有72人(次)。从1961年到1965年,全县共有40人出席省以上先代会并受到表彰。1978年后,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全面展开,1985年县劳动竞赛委员会成立。1980年到1987年,全县共提出合理化建议3726条,采纳实施2184条,攻关13项,推广先进技术19项,年创价值122万元,多项产品获省优称号。
推行职(教)代会制度1980年,县航运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民主总结工作,昭潭合作总店组织职工选举经理,县茶厂民主选举车间主任、班长。1981年9月,县总工会和基建局组成工作组,到县水泥厂进行贯彻《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试点。12月,县总工会与县委组织部、经委、计委联合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行职(教)代会制度。到1987年底,全县有104个单位建立职(教)代会,36个单位民主选举厂长、经理、院长,19个单位民主选举车间主任,17个单位民主选举班组长,45个单位民主评议行政领导干部。1985年至1987年,全具职工提案2169件,落实826件。
为职工办实事解放初,两县工会协助政府安排了一大批失业工人就业。1956年7月,开始贯彻执行《劳动保险条例》。到1957年底,两县国营商业系统和银行、畜牧场、茶厂、碾米厂等13个单位实行劳动保险,482名职工享受劳动保险待遇。三年困难时期,全县各级工会,一手抓支农生产,一手抓职工生活,动员职工及家属,开荒、种菜、饲养家禽家畜,大搞副食品生产,改善生活,渡过灾荒。1963年,县工会拨款1.7万元,救济困难职工1659人。1955年,建立群众性互助储金会。1987年,全县有储金会148个,会员5061人,年储金额16万余元。1985年至1987年,全县各级工会举办劳动保护培训班61期,受训1177人(次)。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和工伤事故调查26次,对1810名职工进行妇科病检查,对477名从事有害工种职工进行职业病检查,对重患者还建议所在单位给予治疗。
办好活动阵地,开展文体活动1954年3月,东流县开始在大渡口租用1座民房办俱乐部,当时条件差,活动甚少。1956年10月1日,东流县工人俱乐部建成开放。1957年4月,至德县工人俱乐部在尧渡街建成。1985年7月1日,县工人文化宫建成开放,活跃了县城职工的文化生活。基层工会活动阵地也有较大的发展。1987年底,全县有13个基层工人俱乐部、33个图书室、2个电影队,有各种职工球队167个,各种兴趣小组25个。1980年到1987年,全县工会共举办文艺体育比赛853次,参赛职工15946人(次)。
三、历次工会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
解放前,东流、至德两县工会代表大会情况无资料。解放后到两县合并前,至德县未召开工代大会,东流县召开过一次工会代表会议和一次工会代表大会。东至县工会代表大会届次从东流县工会一大算起,到1984年共召开7次,其中包括两次工人代表大会。
历次工会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