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辛亥革命后,东流、建德两县公署下设典狱署,署内设典狱员1人,警备队1个。民国元年(1912),根据安徽省警备处颁行的《警察所办事规则》,东流、建德两县设立警察所,实行警政合一,由县知事兼任警察所长。民国4年,警察所改由警佐任所长,县知事监督。警察所内设警佐、巡官各1人,配备了巡长、巡察。16年,秋浦、东流两县政府成立县公安局,县长兼管司法,公安局兼管地方治安,维护社会秩序。19年,秋浦、东流两县公安局分别更名为警察局。21年,更改为公安局,直隶县府管辖。两县公安局内设督导室(督导长、督察员)、总务科、司法科、保警队、刑警组,并在各区设巡官1人,在重要集镇设立派出所。东流县在张家滩(今张溪街)、大渡口设有公安分局,在香口设立分驻所;秋浦县在尧渡设立县公安局。据23年统计资料记载:两县各有警察9人。防御设施上,两县共建有碉堡53座,其中碉楼27座。当时拨给两县警察费用每年均各在2451元大洋上下。各配枪4支。两县共有罪犯6人(鸦片犯2人,盗窃犯4人)。20年到25年,中共在县境内建有2个地区级(江南特区、彭泽中心县)、4个县级、27个区级公安保卫组织——肃反委员会。各县肃反委员会成立了看守所。江南特区肃反委员会(今高山乡境内)还设立侦缉科、预审科、执行科、秘书科、看守所和公安政治保卫队等机构。这些保卫组织,采取公开或隐蔽的方式打击敌人,保护人民,保卫根据地,服务于革命斗争事业。
当时,江南特区肃反委员会主席先是何少奇,后是倪南山,看守所主任郑占魁、陈孟林、晏望保;彭泽中心县肃反委员会主席洪绍里、张开珠,看守所主任戴子林;贵东县肃反委员会主席周作仁、丁松木,看守所主任洪玉田;贵秋县肃反委员会主席晏望保、周作仁(兼),看守所主任倪南山(兼);秋浦县肃反委员会主席胡进保;东流县肃反委员会主席陈玉虎、戴发全,看守所主任戴巧春。民国27年(1938)后,日军侵占,东流、至德建立了维持会、警察局。安庆警察局在东流县大渡口设立警察署。29年,实行新制,县政府设警佐室,36年裁警佐室,成立警察局。年底,两县复又成立警佐室。37年,警佐室再次裁撤,复又成立警察局,两县县长均兼任警察局长。38年4月22日、23日,东流、至德两县获得解放,国民党治安警察机构随着旧政府的推翻而解体。
1949年5月,东流、至德两县设公安局。东流县公安局设有秘书、治安、侦察、执行4个股;至德县公安局设秘书、治安、执行、调查、审讯5个股。两县都成立了公安队。1951年增设劳改股和人事协理室。1955年撤销劳改股。1959年两县合并,成立东至县公安局,内设秘书、政保、治安、内保、预审5个股和政治协理室。协理室1963年改为政治教导员办公室,由局长兼任政治教导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县公安局仍坚持日常工作。1967年3月,动乱加剧,公安机关受冲击,工作停顿。10月,县公安局实行军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南字131部队进驻,成立东至县公安军事管制领导小组,下设侦破、治安、审判、秘书4个小组。1968年4月,改属县革命委员会人保组。1973年初,撤销公检法军管组,县人保组内设政保、治安、审判、秘书4个小组。
同年3月,恢复县公安局,设立秘书、治安、政保、预审4个股。1978年后,增设内保股、行政股、刑警队,恢复政治教导员办公室。1984年,行政股撤销并入秘书股,政教办公室改为政工办公室,配政治委员,各股改为科级建制。局机关配备纪律检查员2人,与政工办公室合署办公。1985年9月,增设林业科,年底增设交通警察中队。1987年7月1日,成立东至县公安交通警察队。同年,林业科撤销,转交林业部门,增设信访科,恢复行政科。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