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石台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且冬夏长,春秋短。因受太平洋暖空气和北方冷空气的交替影响,一般年份,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干后湿,冬季寒冷少雨。境内由于受特定的中、低山及高丘地形影响,又显示出显著的山地气候特征,如近地面风向复杂多变,平均风速较小,岩、坡、谷地温差较大,夏季昼热夜凉,地形雨明显,雷阵雨较平原地区多等。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6℃,年际变化较小,最大值为1978年的16.8℃,最小值为1969年的15.5℃;月际变化较大,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3.5℃。夏季,由于山间盆地具“锅底”聚热效应以及地表岩石增温较快等原因,比同纬度平原地区炎热,最高气温的历年平均值为38.8℃。1967年8月28日,极端最高气温40.9℃。冬季,由于冷空气沿山坡向山间盆地积聚,故又比较寒冷。累年最低气温的平均值为—8.9℃。极端最低气温为—13.2℃(1969年2月1日)。
附:石台县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见第57页)
本县历年(1967—1984)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初日为3月23召,最早为3月8日(1982年)。平均终日为11月13日,最迟为11月28日(1982年)。初终日数平均为236天,最高为1984年的254天,最少为1978年的209天。
日平均气温稳定为10℃的积温年平均值为5098.6℃。最多为1984年的5332.1℃,最少为1970年的4805.9℃。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的平均终日为9月24日,最早为9月9日(1981年),最迟为10月11日(1975年)。
由于山地云雾及草木庄稼等植被的影响,本县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6、7两月(梅季)及9月(台风活动较旺,冷暖空气在本地交锋较频繁的季节)相对湿度较大,为81%或82%。12月、1月(隆冬季节,本地多为干拎空气控制)相对湿度较小,为75%左右。
2.降水
本县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626.4毫米,除1978年降水量仅有940.8毫米外,其余年份均大于1200毫米,最多达2166.8毫米(1983年)。降水的年际变化显著,最多年与最少年相差1226毫米。月际变化则更大,少时滴雨不下,多时(如1969年7月)达541.3毫米。一年中降水量主要分布在4—9月(雨季),总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1%,其中又以6、7两月的降水最为集中,其降水总量约占整个雨季的43%。

附:石台县年降雨量分布图(见第59页)3.风律
本县由于季风环流和山地地形的综合影响,当风力较大时,近地面风向能表现出季节性的转换。冬季多行西北风,夏季多行西南风;当风力较小时,风向则较混乱而表现出涡旋性,或因受地形主导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某种固定性。又由于山脉、树林等障碍物的阻挡作用,平均风速减小,累年平均值为每秒0.9米。
4.日照
本县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704.4小时,最多为2004.9小时(1971年),最少为1483.7小时(1977年);月日照总时数平均为142小时,最多为304小时(1971年7月),最少为43.5小时(1980年3月)。按日照百分率39%推算,太阳年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05.6千卡,4—10月份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73.7千卡,其中7至8月份占全年总辐射量的24%。
5.蒸发
本县平均年蒸发量为1256.2毫米,最多可达1472.4毫米(1978年),最少为1097.6毫米(1970年)。蒸发的月际变化明显,月蒸发量的最大值为266.1毫米(1978年7月),最小值为23.1毫米(1972年2月)。
6.四季
县内四季分明,春温秋爽,夏热冬寒。气象上规定,气候平均气温低于10℃时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按上述规定,根据1967年—1984年气象资料,本县四季日期可作如下划分:
春季,3月16日至5月20日,66天;
夏季,5月21日至9月20日,123天;
秋季,9月21日至11月20日,61天;
冬季,11月21日至翌年3月15日,115天。
本县春秋季短,各为2个月;冬夏季长,各为4个月。入春和入秋分别比“立春”和“立秋”推迟40—45天。入冬和入夏则要分别推迟15天左右。
7.特殊天气
梅雨本县平均入梅日为6月15日,最早入梅为5月30日(1971年)。平均出梅日为7月13日,最迟出梅日为7月25日(1979、1982年)。平均梅雨期为25天,平均梅雨量为388.1毫米。
霜本县平均初霜在11月9日,终霜日在3月19日。1967年至1984年,无霜期平均为234天,最长达271天(1984年),最短为210天(1979年)。
雪1967年至1984年中,除1970年县内未降雪外,其他年份均有降雪。平均初雪日为12月21日,最早在11月中旬(1969年、1976年11月16日即降雪)。平均终雪日为2月16日,最迟至4月上旬(如1969年4月4日仍降雪),最大积雪深度为21厘米(1977年1月30日),历年平均降雪日数为13天。最高达25天(1968、1976年)。
雷除因天气系统带来的系统性雷暴外,还有因山地热对流可产生的地方性雷暴。因此,县内雷暴日数较多,平均每年约有50天,最多可达65天(1973年),最少也有36天(1974年)。
雾县内平地年平均雾日22天。最多达40天(1982年),最少为11天(1974年)。冬季雾日多,夏季则偏少。高山上雾日超过平地。


附:石台天气谚语风
春东风,雨祖宗。
五月南风发大水,六月南风井也干。
一日南风三日暖,一日北风三日寒。
清明南风起,收成好无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起鱼鳞斑,晒稻不用翻。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刮风。
乌云遮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云亮脚,大雨落。
云打架,有雨下。
云往祁门天天睛,云往池州水滔滔。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春雾一朝晴,夏雾晴半年。
河生雾,水上路。
天象
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北虹发大水。
春怕明星夏怕暗。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太阳披衣,明朝雨凄凄。
月亮生毛,大雨泡泡。
月亮毛茸茸,无雨便是风。
日出胭脂红,不是雨来就是风。
物象
正月青蛙叫,秧苗催雨到。
蛇出洞,山戴帽,眼前就有大雨到。
睡猫面朝天,连日雨绵绵。
蜘蛛结网雨必停,蚂蚁搬家雨必淋。
鱼游头,雨淋头。
猫洗脸,狗吃草,不要三天雨就到。
水上浮青苔,晴天雨也来。
季节
“立春”不逢九,稻谷样样有。
“清明”要明,“谷雨”要雨,“立夏”要下(雨)。
“夏至”见晴天,有雨在秋边。
“立秋”无雨人发愁,庄稼顶多一半收。
“冬至”晴,一冬晴,“冬至”雨,一冬雨。


上一篇:(一)地貌
下一篇:(三)水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