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裕溪河
该河流经巢湖市、含山、无为、和县,是巢湖主要入江水道。上自巢湖闸、下至裕溪口,全长77公里,本身来水面积380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西河及清溪河。总流域面积1293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闸上来水面积9130平方公里。
建国前,河床浅窄淤塞,堤身低矮单薄,泄洪、抗洪能力低。每逢汛期,江水倒灌,酿成洪涝灾害。在干旱年份,巢湖水位随江水下落,常又造成旱灾。
1955年,省航运局对钓鱼台河段的弯道进行了裁切,加大曲率半径,拓宽航槽,将河底高程疏深至3.76米;在翟家湾开挖长1700米的新河,使航道从万石仓直通黄雒河。1959年,省航运局又对落蓬湾河段进行了切滩处理。
1962年12月,建巢湖闸。在巢县城关西门外筑坝堵塞裕溪河通巢湖的河道,将邓埠河拓宽改造,引巢湖水通过巢湖闸沿邓埠河流入裕溪河。巢湖闸建成后,裕溪河上游水源受到控制。但由于下游未建节制闸,在枯水季节,水位偏低,沿河农民常拦河筑坝,蓄水灌田。所筑坝埂,汛期被洪水冲散,淤积河床,形成大小浅滩十余处,影响航运。1963—1965年,省交通部门对上述浅滩逐段进行了全面疏浚,总长48.63公里。
1967年5月,建裕溪闸。枯水季节,闸上控制水位6.0—6.5米,满足了航运和灌溉的要求,但裕溪河的泄洪能力仍很低。
1971年冬至1972年春,巢湖地区革委会组织巢县、无为、和县、含山等县16万余人,投入裕溪河整治第一期工程,对巢湖闸至裕溪闸之间的河段进行整治。经过一冬春的施工,完成了对这段河道的水上部分(4.2—5.0米高程以上)的治理,完成土方1009万立方米。经过对河床多处的切滩处理及对钓鱼台、东关、黄雒河三处的大弯道河段截弯取直,巢湖闸至裕溪闸航道由60.4公里缩短为56.5公里。
1973年冬,组织肥东、含山、巢县、无为、和县5县民工,继续完成第一期工程未完成的土方任务。上堤民工6万余人,于1974年春结束,完成土方约140万立方米。
1977至1982年,航运部门又先后6次对裕溪河的水下部分进行局部疏浚。
经整治,拓宽了裕溪河河道,堤身断面加大,航道较为顺直,枯水季节能保持水深1.5—2.5米,大大提高了防洪、防涝、灌溉和航运效益。
二、西河
位于庐江、无为县境内,发源于黄陂湖,是裕溪河的主要支流。自缺口至黄雒河口,全长108公里,本身来水面积1622平方公里。
历史上,西河上游的来水主要从新安桥和刘家渡两处入长江。明代以后,随着沿江圩口的联并及江堤的兴建,一些通江支流逐步被围入圩内,成为圩中的港河。明正德年间(1506—1521),堵死了刘家渡通江口。万历年间(1573—1619),又在新安桥建斗门,入江通道遂移到了西河的中下游,主要经泥汊河口、神塘河口及由黄雒河口经裕溪河入江。清同治十二年(1873)又堵死了泥汊、神塘两河口,从此,入长江通道只有黄雒河口一处,排泄洪能力很低。
由于西河是一条在圈圩、联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平原河流,河床浅窄,水流平缓,河道弯曲,素有“九曲十三弯”之说。建国前,河堤标准很低,一般圩口的堤顶高程只有10米左右,万亩以上大圩的堤顶高程也只有11米左右,因此,洪涝灾害频仍。
1953年,建凤凰颈闸,主要起灌溉引水、汛后排水作用。
1955年,沟通了白湖和巢湖,并建兆河闸,使西河上游来水分流,将缺口以上来水改经巢湖入江,缺口以下仍入裕溪河。
1986年,西河作为引用外资“两河两站”项目中的骨干工程之一,于1987年开始,按照引江灌溉要求,进行了小断面整治工程,底宽一般为30米左右,提高了灌溉、防洪等效益。
建国后,加高培厚了圩堤,万亩以上大圩的堤顶高程达到了13—13.5米,一般圩口的堤顶高程也达到了11—12.5米。航运部门还结合水利兴修对西河道分段进行了局部疏浚,累计完成疏浚、切滩土方237.6万立方米。
三、牛屯河
位于含山、和县境内。自含山县铜城闸至牛屯河口,全长31.1公里,流域面积372平方公里。1966年建铜城新闸,最大泄洪量118立方米/秒,主要起灌溉引水的作用。
1971至1974年,含山县长建、新塘、旧塘等公社组织民工对大汤圩河段进行整治,将北汊河堵死,南汊河左堤(即大汤圩堤)向北退建,截弯取直。整治后的河道左岸新堤边坡坡度为1∶2.5—1∶3,堤顶高程12.0米左右,全部工程于1974年春竣工。
1976年冬,地区安排经费,由和县人民政府组织民工,对新桥闸下至江口的河段进行裁弯取直,开挖了一条贯穿老西圩直入长江的新河道,长3.28公里(比原河道缩短2.72公里),底宽80米、底高3.0米,边坡1∶3,两岸堤顶高程14.0米,并留有两级平台。
1977至1978年,由国家投资,在老、新桥闸之南重建一座中型节制闸——新桥大闸。设计最大泄洪流量为700立方米/秒,对巢湖流域分洪、排水和引水灌溉起了重要作用。
1986年冬,利用牛屯河的入江水位一般比裕溪河口低0.4—0.5米、泄洪抢排较为优越的条件,开控牛屯河分洪道。这是引用外资“两河两站”项目中的骨干工程之一。1990年,自蟹子口至长江口48.76公里的水上土方工程已经完成。河道底高程4.5—6.0米;底宽一般40—50米,最窄处不足30米;堤距一般180米左右,最窄处仅90米,最宽的则达300米以上。堤顶高程11.5—12.0米。
四、兆河
位于庐江县境内及巢湖市边界处。又名塘串兆河,自缺口镇穿白源,经兆河闸入巢湖,全长34公里,流域面积1390平方公里(含缺口至梁家坝河段252平方公里),来水除部分下泄西河外,大部分注入巢湖。兆河闸站实测最高洪水位14.39米(1954年8月25日),最低枯水位6.43米(1978年11月5日),甚至断流(1956年7月14日)。
兆河多年平均水位8.51米;底高程6.5—5.0米;底宽除白湖段100米外,上下游段一般30米左右;堤距一般为80米,白湖段宽达300米。支流除较大的盛桥河外,还有坝镇河、关河、黄姑河等小河。
兆河属人工开挖的河流。建国后,为了沟通黄陂湖、白湖、巢湖,解决西河中、上游的洪水出路,发展航运事业,便利城乡交通,决定开挖、疏浚兆河。1952至1961年,有计划地进行分段施工,总计完成土方76.69万立方米,耗资人民币36.86万元,遂形成了今天的兆河。
五、得胜河
是一条横跨含山、和县的通江河流。上自含山县观音桥,下至和县金河口,全长31.4公里,流域面积398平方公里。属自然演变兼人工开挖的古河道。建国后至1966年,含山、和县水利部门每年冬春均对得胜河两岸的圩堤进行局部修整,航运部门亦对个别航道多次进行疏浚。
1954年1月,为了泄洪,从高巷村拖板桥处开挖新河道,并拓宽大南门、小南门及东门护城河,全长4665米,使横江河直接与杨林河沟通,形成了今天的得胜河。1959至1960年,含山县在得胜河的源头修建了东山水库,对得胜河流域的防洪、灌溉起了一定的作用。
1966年冬至1967年春,和县革命委员会组织城南、城北等7个公社2万多民工,对得胜河进行大规模整治,将河床断面拓宽至10—15米,挖深1.0—1.5米,共完成土方63.7万立方米。同年,含山县亦对境内自观音桥至张公桥的河段进行了疏浚,将河底高程挖深到5.0米。
为了控制长江洪水,1968年在金河口兴建节制闸,1969年在闸下开挖了长0.5公里的引河,该河入江口移到老金河口的下游。1970年,金河口节制闸及电力排灌站建成。闸上水位控制在6.5—7.0米,可通航20—30吨级的船舶。1983年冬至1984年春,对得胜河的险要河堤普遍进行了加高培厚,对汪家圩、聂兴圩、黄墩圩等险段作了块石护坡,护坡长度共为6076米。1987年冬,对得胜河汲家湾弯道截弯取直,开挖底宽30米,底高6.0米的新河道250米,完成土方1.7万立方米。经过历年的整治,提高了得胜河的排洪和灌溉引水能力。
六、柘皋河
是巢湖的主要支流,流经柘皋镇,自北而南穿巢湖市北部,全长35.2公里。流域面积507平方公里。
历史上柘皋河夏涝冬枯。建国后,在上游修建了下汤、姚洼、尖山等18座中、小型水库。沿岸兴建了庙集、夏阁、柘方、柘皋等电力灌溉站。经过多级提水,为巢湖市中北部466平方公里山丘区的农田提供了灌溉水源。
1956年,对主河道进行第一次疏浚。1965年冬至1966年春,再次进行清淤,使河底高程一般达5.0米左右,并加高培厚了沿河两岸河堤。1976年冬至1977年春,又对干流河道24.4公里进行拓宽挖深、裁弯取直,并加高培厚河堤,历时40天,动用民工8万人,完成土方385万立方米,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整治,使干流河底平坦,河底高程为4.5米,河底宽度为20—50米,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加宽。沿河两岸的堤顶高程达13.0—13.5米,堤顶宽4米,迎水坡坡比为1∶2,背水坡坡比为1∶3。经过历次综合治理,抗旱防洪能力大大提高。经受住了1978年大旱和1980、1983年大水的考验。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