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校体育
本区和县因与南京近邻,学校体育开展较早。早在民国3年(1914),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戚桥高等小学、安和宫女子小学、清真寺回民小学就举办过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有兵操、游戏、哑铃、球竿操等。
民国14年,巢县鸿文小学等学校盛行踢小皮球。民国16年,巢县初级中学修建了2个篮球场、1个足球场。
民国19年(1930),爱国将领张治中在故乡巢县黄麓乡创建“黄麓师范学校”。该校建有1个田径场、2个篮球场,举办过“黄师”与“巢中”等校际体育比赛。此后,无为、庐江、含山等县的中、小学也相继开展了体育活动,主要有篮球及少数田径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各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1950年起,体育被列为学校必修课程。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在中、小学推广“第1套广播体操”。从1954年起,区内各中、小学普遍推行“劳动卫国制”(简称劳卫制),其中无为师范学校被省授予体育“四红”先进称号。1955年,无为一中女篮在由芜湖专区组织的、有23个球队参加的比赛中,获第1名。同年,巢县举行了中学生运动会。1963年,和县历阳镇小学开展业余乒乓球训练。1964年,在芜湖专区中学生篮球赛中,巢县黄麓师范女篮获第1名;巢县男篮获第2名。1965年,在芜湖专区少年游泳比赛中,巢县队在19个单项比赛中获17项第1名,并获男、女团体总分第1名。
“文革”期间,学校体育一度为“军体”代替,或“以劳代体”。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渐趋正常,先后恢复了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和课外活动制度。其中庐江中学在执行“两课”、“两操”中成绩显著,受到国务院表彰。1978年,区内城乡中小学全面贯彻《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后有13000余名学生“达标”。1984年省体委和教育厅下达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和业余训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全区299所中学和2811所小学把体育列为学校教学重要内容,普遍进行了“达标”测验。据全区17所县城中学的不完全统计,达标率为70%左右。其中庐江中学、无为师范为80%以上。小学达标最好的是含山县环峰小学,为74.5%,其余一般均在50%以上。农村中小学因条件所限,体育运动发展很不平衡。1987年,含山县环峰小学在全国“雏鹰起飞”通讯赛中,获全国小学组第8名,在省组织的学校田径传统项目比赛中,获团体第6名。
1990年,巢湖市一中、庐江中学、含山县环峰小学、巢湖地区油泵油嘴厂职工子弟小学的田径,无为一中的女篮,巢湖市新华小学的排球,和县历阳小学的乒乓球均被省定为学校体育运动传统项目。
区内有6所业余体校,它们是:
巢湖地区业余体校1977年4月成立。1990年有技巧、乒乓球、田径、射击、游泳等5个班,专职教职员11人,其中高级教练1名,中级教练4名,助理教练4名,工作人员2名。
和县业余体校创办于1958年,不久停办;1972年恢复。1979年省体委授予该校“业余训练先进单位”称号,该校教员陈昌铭被评为省业余体校优秀教练员。1983年陈昌铭被评为全国业余体校优秀教练员。同年该校乒乓球班被列为省重点班。1990年有教职员8名,设田径、乒乓球和篮球等3个班。
含山县业余体校创办于1960年。1961年,该校派代表出席过省文教群英会。1990年有乒乓球、篮球、田径等3个班,专职教练员2名。
庐江县业余体校创办于1974年。1990年有田径、武术、排球等3个班,专职教练员6名。1979年,该校马圣景被评为省业余体校优秀教练员。
无为县业余体校建于1975年。1990年有篮球、田径2个班,专职教练员3名。
巢湖市业余体校建于1974年。1990年有篮球、田径、排球3个班,专职教练员3名。
二、群众体育
(一)职工体育
50年代初,县城及一些较大集镇开始兴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供职工在业余时间开展体育活动。1950年,无为县组成县直机关干部男子篮球队及由回乡度假学生组成的“海燕”队。巢县组成“战士”、“贸联”、“小教联队”等男子篮球队。含山县组成“人武”、“公安”、“含直联队”和“小教联队”。以上篮球队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时,常开展友谊比赛。
1955年后,厂矿职工体育日益活跃,主要以篮球、乒乓球和田径等为主。1958年后,区内新建一批厂矿,青年工人增多,成为推动体育活动进一步开展的主要动力。1973年,无为纺织厂举办运动会,参赛职工达1400余人,历时10天。进入80年代,各县普遍推行“第6套广播体操”;同时,各县体委和工会还经常组织跳交谊舞、打太极拳、下象棋、围棋等,开展厂际间体育比赛。1989年,省维尼纶厂举办首届职工运动会。比赛项目有拔河、田径、羽毛球和乒乓球。该厂还先后组织了16次棋类比赛,14次篮球比赛和4次乒乓球、2次羽毛球赛。此外,还举办过1次省内厂矿职工的象棋邀请赛。1990年国庆节期间,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和石油公司相继举办了职工运动会。
(二)农民体育
建国前,农村中有武术、举石锁、石担等体育活动。逢年过节有玩龙灯、舞狮子和划龙船等活动。建国后逐步开展了田径和球类活动。其中以和县濮集、巢县黄麓及无为部分地区开展较为普遍。1956年冬,和县濮马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了举重队,同时还开展了篮球、田径等活动。1958年,濮集公社以原濮马高级农业社运动队为基础,开办了体育大学,招收40余名学员,分设举重、篮球、田径、射击4个组进行专业训练,学员边劳动、边学习。同年,该校代表县队参加全国基层单位田径、举重、通讯比赛,获田径组男子总分第1名,女子总分第1名,举重总分第2名。1959年,在全国基层单位田径、举重、通讯比赛中获农村组总分第1名;芜湖地区第一届运动会举重竞赛总分第1名,并获35项单项冠军,1项单项亚军,3项单项第3名。1960年,在全国基层单位田径、举重、通讯比赛中获农村组举重总分第1名及全省公社篮球锦标赛男篮第1名,女篮第3名。该社因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成绩显著,先后派代表出席了国家体委在辽宁北票、山东高唐举行的体育现场会及在北京召开的体育先进单位代表会和第三届全国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荣获共青团中央授予的体育先进单位锦旗。1957年前后,巢县黄麓乡村村建有篮球场,《体育报》曾作过报导。1958年,该乡建立人民公社后办起“体育大学”,同年派代表队出席国家体委在辽宁北票召开的体育现场会。1959年,在全省农民篮球赛中该社男、女篮球队双获第2名。1983年6月15日,巢县举办端午节龙舟竞赛,参赛龙舟20余条,观众达3万人,为该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日本、联邦德国的外宾也专程从合肥赶来观看。1984年农历端午节时,省体委于铜陵举办省首届龙舟竞赛,无为县派队参加。与此同时,巢县的黄麓、柘皋、夏阁等地,还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篮球比赛。是年,无为塔桥一些武术爱好者自发办起武术班,招收了近50名学员。
(三)中老年体育
本区中老年体育起步于1980年,参加活动的大都为离退休职工,活动内容为短跑、慢跑、长跑、跳“迪斯科”舞、打拳、打牌、下棋、练气功等。
1982年4月,地区在庐江县举办第一届中老年长跑比赛,参赛运动员年龄最大的69岁。1983年10月,地区第二届中老年长跑比赛在无为县举行。会后还召开了座谈会,交流中老年坚持锻炼的经验。1990年,区内老年大学和相对集中的厂矿单位,有组织地开展了中老年中长跑、万步行、健身操、韵律操、气功保健等体育活动。
三、体育竞赛
(一)地区运动会
1973年11月15日至翌年4月10日,地区举行首届运动会。赛场分设于巢县、和县、无为、庐江。竞赛项目有篮球、排球、乒乓球、射击、田径、棋类等。
1978年10至11月间,地区举行第二届运动会,分别于巢县、庐江、和县设立赛点。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射击、棋类和田径等。
1981年12月至1982年四五月,地区举办第三届运动会,赛场分别设在巢县、庐江,分少年、成年两个级别。比赛项目有篮球、乒乓球、田径和棋类。
1986年1至6月,地区举办第四届运动会,在巢湖市、含山县两个赛区进行,分少年、成年两组比赛,设田径、篮球、棋类等项目。
(二)地区中学生运动会
1973年2月11至16日,在无为举行全区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有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700余人参加。运动会设有篮球、排球、田径等项目。在本届运动会上破两项地区纪录,1人创3公里竞走地区纪录。
1984年5至6月,为迎接省首届青少年运动会召开,经行署批准,由地区体委、教委及共青团巢湖地区委员会联合举办地区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运动会设有田径、篮球、排球、棋类等项目。赛场分别设在无为和巢城两处。
1985年5月,地区第三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庐江举行,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计200余人。
1988年10月1至3日,地区第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在巢湖师范专科学校田径场举行。计有运动员105名,教练员和工作人员100余名参加。
1989年10月1至3日,地区第五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巢湖师专举行,参赛运动员125名,教练员及工作人员100余人。
(三)参加省运动会情况简介
1974年7至9月,省第三届运动会在合肥举行,设12个比赛项目。本区参赛8项,获羽毛球女子团体第2名,乒乓球男子团体第1名。
1979年省第四届运动会在合肥举行,设16个比赛项目。本区由155名运动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组成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田径、射击、棋类等代表队参赛,游泳获团体第5名,射击获团体第5名,破6项省纪录。
1982年8至9月,省第五届运动会在合肥市举行,设16个比赛项目。本区由164名运动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组成田径、乒乓球、篮球、游泳、技巧、射击、柔道、棋类等代表队参赛。本区获少年乒乓球男、女团体第1名;少年男组田径、技巧均获团体第3名;成年组获游泳团体第5名;少年女篮及围棋均获第6名。汤义秀获少年女组五项全能冠军,以3612分优异成绩刷新省纪录。
1984年7至9月,由省体委、教育厅、团省委联合举办省首届青少年运动会,分别在合肥、蚌埠、芜湖3个赛区进行。运动会设有田径、技巧、武术、射击、棋类、柔道及女篮等17个项目。本区参赛运动员共125名,柔道团体获第1名,儿童女子甲组乒乓球获团体第1名、儿童男子甲组乒乓球获团体第3名、技巧获团体第2名(并获精神文明奖),射击获男子团体第5名,同时获精神文明奖,女篮获第6名。
1986年9月,省第六届运动会在蚌埠市举行,共设23个比赛项目。本区由运动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共193人组成代表团,参加了田径、游泳、乒乓球、排球、篮球、技巧、射击、棋类等8项比赛。获乒乓球少年组男、女队团体第1名,成年组男、女团体第4名;技巧甲组团体第3名,乙组团体第4名;射击男、女团体第6名。获精神文明奖的有:少年乒乓球队,技巧队,成年男篮,少年女篮。
1988年9月1至12日,省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在铜陵举行。本区选拔运动员、教练员共110人组成田径、游泳、乒乓球、射击、技巧、柔道等代表队参加了比赛。获乒乓球儿童女子组第1名,少年男子乙组第1名,儿童男子甲组第2名,少年女子乙组第1名;技巧获团体第2名。
1990年8月15至30日,省第三届青少年运动会分别在合肥、芜湖、蚌埠、滁州市举行,设16个比赛项目。本区参加了田径、武术、游泳、技巧、射击、柔道、赛艇等7项比赛,获技巧团体第2名,射击团体第5名。
1984年,省首届伤残人运动会在合肥举行。本区有10名运动员参赛,获奖牌8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2枚,其它2枚。赛后和县A1级运动员孙家严入选省代表队。
此外,区内运动员在全国及国际体育竞赛中,亦获得了较好成绩。
区内运动员在省运会上名次、成绩统计表


1981—1990年本区输送体育人才统计表

区内运动员破省纪录统计表

附:本区运动员参加全国及世界性比赛简介
1983年,在第五届亚洲射击锦标赛上,本区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队获得汽手枪第二名,手枪慢射第三名。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在第23届夏季奥运会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勇夺冠军,获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实现了中华民族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1986年,在第十届亚运会上,许海峰在射击项目比赛中,为国家摘取4枚金牌。1987年,巢湖市籍乒乓球选手周强代表合肥市队,获跃华杯(全国性)男子单打第一名。1988年,周强与队友合作再获全国少年体校联赛男子双打冠军。1989年10月,本区技巧运动员任仕强作为国家技巧队男子四人组队员,与队友合作在第七届世界杯技巧赛上获男子四人全能银牌、第一套冠军;11月在第九届世界技巧锦标赛上,他与队友再获男子四人技巧金、银、铜牌各1枚。12月,本区孙文龙在第一届世界青年技巧锦标赛上,与队友合作勇夺男子四人全能银牌、第二套冠军。
1990年,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许海峰在射击比赛中获得3枚金牌;在第三届世界杯射击赛上,许再夺男子自选手枪金牌。同年,在全国技巧锦标赛上,本区刘凌、周峰获男子双人第二套第一名。
四、体育设施
民国23年春,庐江县在县城建成总面积126亩(约8万平方米)的县体育场。场内建一座400米田径场,南有篮球场、武术场、网球场、排球场和办公室,北建200平方米司令台,东南建一牌坊大门。至建国前,安徽省立黄麓师范、巢县中学、无为中学等亦建有篮球场等简易体育设施,其它学校、部门均无体育设施。
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重视,自50年代初,学校、厂矿、机关等开始修建体育活动场地,为本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1956年上半年,庐江将县田径场泥土跑道翻建为土砂结构跑道。1965年后,各县的体育设施与50年代相比有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很薄弱。1984年,无为县将县工人体育场改建为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次年9月,巢湖市田径场建成,总占地1.7万多平方米,亦为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1987年,巢湖师范专科学校亦建成一座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
1990年,全区属体委系统的体育设施计有田径场4个,其中巢湖、无为、庐江三县(市)为400米跑道的标准场,和县为300米跑道的田径场;篮球场4个,其中3个为灯光球场;地区体委有一个简易射击训练靶场、一个648平方米的技巧训练房,一个576平方米的乒乓球训练房。机关、厂矿、学校等大多建有规模不等的体育设施。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卫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