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剧种、剧团、剧目〕
一、剧种
1、京剧清同治年间,徽州流浪艺人在本县杨柳圩一带演出徽剧。清末民初,有些有成就的老艺人在乡间巡回演出,受到观众好评。抗日战争期间,南京、芜湖不少京剧演员来本县演出,一时兴起“京剧热”,直到抗战胜利后,群众仍然爱看京剧。建国初期,县成立京剧团,演出的都为传统剧目;以后进行戏剧改革,经常上演新编剧目。1960年后,由于演出水平不高,逐渐冷落,直至停演。
2、庐剧(倒七戏)以大别山和淮河沿岸的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一种地方戏,清道光年间流行于本县,唱腔有“主调”和“花腔”两类。其内容多为爱情故事,在本县曾被旧官府贬为“淫戏”,常遭禁演,演员也受欺凌。“倒七戏”唱词、道白纯为方言土语,吐字清楚,曲调简单,群众易懂爱听喜唱。1955年改名为庐剧,内容、形式、唱腔等不断改革,更加丰富多采。
3、黄梅戏以前称“黄梅调”。县内群众对这个剧种颇为喜爱。原先都上演传统剧目,后来演员们曾自编自演新剧目,并参加专区会演。1960年后,演员增多,表演水平逐步提高,常到外县外省演出。
4、话剧、歌剧建国前,县城曾上演过话剧(旧称“文明戏”),演员多为旅外的大、中学生。他们于假期中自编自排,义务演出。建国初期,不少中学演出话剧和歌剧,进行宣传活动。庐江中学学生在城乡演出歌剧《瞎老妈》,使很多观众受到生动的政治教育。60年代,县城一些话剧爱好者,在庐江大戏院上演过大型话剧《红岩》,歌颂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获得观众的好评。
二、剧团
1、京剧团清同治年间,徽州的徽剧部分艺人流入本县,组成“戏班”,流动演出,清末民初,该班从京剧中移植脚本,进行排演。抗日战争初期,县城的京剧爱好者在县城东门内夏氏宗祠成立“梨园社”。不久,南京、芜湖不少京剧演员(如孙同福、王桂蓬等)来庐避难,与“梨园社”合作演出,票房收入大为提高。民国28年,国民党驻军头目改“梨园社”为庐江大戏院。后因日军逼近县城,剧团停演,演员流散。民国32年4月18日,恢复京剧团,开始演出。
建国后,成立庐江京剧团,演出的脚本都为传统节目。1953年,进行戏剧改革,演出新编剧本《梁祝姻缘》影响很大。1954年,在江西、湖北等省流动演出,吸收了梅派花旦数人,以青年演员为主体,排演了几出武打戏,轰动一时,成为京剧团的鼎盛时期。1960年,京剧团并入庐江黄梅戏剧团,其中部分好的演员调入六安专区京剧团。
2、庐剧团清道光年间,本县民间庐剧爱好者组成“戏班”,逐渐由乡村走向集镇演出。民国时期,城乡都有民间艺人自由组合的“戏班”、“戏社”,进行演出。
1950年,庐剧民间班(社)有新胜、群艺、新民、胜利等。在县城长期演出的为新胜庐剧社,黄忠祥等为主要演员。1952年,县人民政府派员担任该社的领导工作。同年,参加省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演出。这次演出是该社第一次定本排戏,第一次演出新本《梁祝姻缘》,颇为精彩,轰动一时。1953年,进行戏剧改革,改剧社为庐江剧团,团长由县人民政府委派干部担任,成立工会,实行固定工资,招收新学员,废除陈规陋习,改善师徒关系,排演新戏。1955年,县文教科改庐剧团为庐江实验剧团,以庐剧为主兼演黄梅戏,并委派了团长和指导员。1956年,又改为庐江县庐剧团,开始用布景演出。1960年,并入黄梅戏剧团。
3、黄梅戏剧团1955年,县庐剧团在省城向省黄梅戏剧团学习黄梅戏,回县演出后,获得观众好评。1958年,庐江黄梅戏剧团成立,为了参加专区会演,演员们第一次自编自演新的剧目。1959年,剧团在淮南田家庵为聂荣臻和来访的朝鲜的一位副首相进行慰问演出。1960年停演,以后又恢复演出活动。1965年,参加寿县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的演出活动,为寿县群众演出40多天。1970年,停止演出。剧团移住裴岗乡金家湾,组织政治学习,投入政治运动。运动后期,全团仅留下7人,余均下放到各行各业。剧团改为庐江县文工团,招收新学员,长期停演,闭门训练。1979年,恢复原名——庐江县黄梅戏剧团,但演出不正常。1982年,改为庐江剧团,分黄梅戏、庐剧两队,各自独立演出。
三、剧目建国前后,本县京剧,一般都上演《四郎探母》、《武家坡》等传统剧目。庐剧多演《小辞店》、《休丁香》、《西厢记》等传统节目。1952年演出新本《梁祝姻缘》,1956年开始上演自编现代戏,如;反对敌人进行破坏活动的《擦亮眼睛》,配合中心任务、宣传兵役制的《应征前夕》等,黄梅戏多演出《春香闹学》、《夫妻观灯》等传统剧目。70年代演过自编现代戏剧《饭店春风》等。
此外,还创作一些小剧本,如:《大庆路上》、《打靶归来》、《移湖记》、《小民兵》等,有的已排练上演过。这些短剧内容都较好,在当时起过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
〔剧场〕
一、小戏院建国初,民间组成几个倒七戏班(社),其中新胜剧社以恺悌街曹氏宗祠(今县房地产管理委员会)为剧场,上演倒七戏,场内设备简陋,台上用汽油灯照明,台下用长木凳为座位。60年代,小戏院已不存在。
二、庐江大戏院民国28年,驻庐江国民党军队在县城东门内夏家宗祠开办庐江大戏院,建国初,已破烂不堪。1954年,在原址兴建一座规模较大的剧场,仍名为庐江大戏院。1966年观众厅的长木椅改为翻板靠椅,有1201个座位。“文化大革命”中,房屋建筑上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典装饰都遭破坏,剧场改名为“工农兵剧场”。“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原名,并逐步改进灯光等设备。1976年起兼放电影。1980年将54—35毫米放映机换为松花江座机,改善放映条件。
下一篇:第三节 电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