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历代人口
三十万年前,居住在汪家山龙潭洞“和县猿人”,是和县早期的居民。本县有户籍史料,始见于南北朝。到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历阳郡领五个县,3156户,19470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历阳郡领二县,8254户。唐武德六年(623),历阳郡改和州,领三县,24794户,122013人。开元年间(713—741),境内21000户。宋建炎四年(1130),因金人攻陷和州,“屠民无数”,到淳熙年间(1174—1189),和州领三县,41004户,人口下降到66371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本州有6769户,46151人。永乐十年(1412),有5875户,51276人。隆庆六年(1572),有5745户,77652人。由于明朝廷采取卫屯垦荒政策,从北方及粤、浙迁徙部分居民,“安置于和”。至万历六年(1578),增至8800户,104960人。崇祯十年(1637),65354人。清顺治五年(1648),66321人。顺治六年(1649),朝廷诏令:“凡各处逃亡人民,不论原籍别籍必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俾之安心乐业”。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增至5914户,79992人。乾隆二十年(1755),70099户,275049人。嘉庆十六年(1811),65049户,268770人。道光五年(1825),68711户,334182人,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境内战斗十年,人民逃离他乡较多,故至同治九年(1870)降至42357户,140028人,光绪十八年(1892),43342户,156379人。民国元年(1912),全县有56102户,302170人。民国25年(1936),有66387户,人口增为359984人,是民国时期人口最多的年份。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人口下降。民国29年(1940),仅有50100户,280108人,是民国时期人口最少的年份。与民国25年(1936)相比,人口减少79876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人口逐年回升,至民国37年(1948),全县有68040户,342003人。
附表:
民国时期历年户数、人口情况表

1949年,全县有392310人。经过三年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至1953年,全县有450756人。1954年至1957年,县境出现第一个生育高峰,四年内共出生59584人。
1957年,人口增为476203人。1959年至1961年,在三年困难时期,出现低出生高死亡现象,至1961年,全县人口降为324437人。1962年以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推行“责任田”办法等,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不断回升,至1965年,全县人口为384721人。1966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人口再生产出现无政府状态,出现了第二个生育高峰,至1976年,全县人口达540063人,十年共增加138744人。1979年后,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1984年至1986年,人口有所下降,1988年,全县人口579972人。
建国后历年户数、人口情况表

二、人口密度、分布
清光绪十八年(1892),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0人。民国25年(1936),每平方公里255人。民国34年(1945),每平方公里233人。民国37年(1948),每平方公里242人。1988年,每平方公里410人,沿江地区人口稠密,白桥乡每平方公里638人,城南乡为588人,黄山寺乡为585人,姥桥乡为584人,大闸乡为566人。西北部丘陵山区人口较少,高关乡每平方公里172人,陶店乡为200人,石杨乡为237人,金城乡为239人,善厚乡为240人,香泉乡为265人。
1952年,全县农业人口42.1万人,占总人口95%,1958年大办工业中,抽调大批农民当工人,农业人口下降为36.1万人,占总人口82%,非农业人口增为7.9万人,占总人口18%。1962年后,调整国民经济,精简职工,充实农业第一线,全县农业人口为32万人,占总人口91%,非农业人口为3万人,占总人口9%。1988年,全县农业人口为52.4万人,占总人口90.3%,非农业人口5.6万人,占总人口9.7%。
和县1988年人口分布密度情况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